近日,偶遇一位管理咨询师,曾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十二年,专门从事品质管理、流程管理,现在帮助一些企业作咨询工作。我问他,每个企业的产品都是不同的,品质管理中共性的东西占到多少?他说,就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而言,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过,一个企业的品质管理问题,首先是对人的工作管理的问题。比如,通过品质管理和5S管理,使人的工作规范化、流程化、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管理者没有好的工作习惯和方法,产品品质就无从保证。
我说,从泰勒起,早就对车间工人的行为做过太多研究了,问题是对从事管理的经理们,也适用吗?他说也适用。
他举例说,前一段时间去一家房地产公司,公司营销总监忽然打来电话,要找一份文件,马上就要,于是办公室六个人全部动手,找了30多分钟终于找到。
他说,他们本来应该在30秒之内找到文件!
30秒,不可能吧?我也不相信了!
他非常肯定地说,肯定能,这不是我个人的经验,是跨国公司多年研究的经验值,而且确切地说,这30秒的概念,不是自己从自己的办公桌里找文件,而是其他人从你桌里找到指定文件的时间!只要大家肯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每周坚持半小时就行 。
我慨叹,有多少企业对自己提出过30秒的要求呢!
每个企业都在谈竞争力,竞争力是什么,难道财富500强的排名、福布斯富豪的排名就是中国企业期望的竞争力吗?
假设一位年薪10万元的经理,每天找笔、找纸、找文件等各类东西的时间花掉半个小时,一周下来就是2.5小时,占到其有效工作时间的6.25%,也就是说,仅在找东西这方面就浪费掉至少5000元钱。一个有上百位经理的中型企业,仅此一项,造成的损失就可能是几十万,上百万,而其中因为耽误事而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计数了。
……
这些细节方面产生的竞争力差距还很多。
所以,直白的结果是,不停加班、再加班。
典型的笨鸟多飞型!
进入WTO之后,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更加多了,很多民营企业也有了与跨国公司对接的机会,但真正互相打量一下之后发现,我们的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销售额上,就拿其施行的品质管理体系而言,我们的企业能做好的不及其十分之一,至于经理们的日常工作流程,更是显得粗糙。这种情况下,让想合作的跨国公司望洋兴叹。
看来,笨鸟仅仅多飞显然是不够的,要想超越,还得苛求自己:学习,并且比别人学得更快!
本期杂志总裁关注选题是“培训也是生产力”,选取了若干家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在培训方面的经验,与各位企业共同分享学习和成长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