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业致力于树立商品品牌,而另一些企业则开始打造企业品牌。 2008年之前,尽管红罐凉茶当时已经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领导品牌,但其缔造者加多宝集团却并不为人所知。不过,在当年5月18日为汶川地震募捐的晚会上,1亿元的巨额捐款开创了国内亿元捐赠的先河,让加多宝集团“一夜成名”。此前一年红罐凉茶的销售额约50亿元,1亿元的捐款相当于这个数字的2%。 在大量媒体报道加多宝亿元捐款的同时,更有网民在网络上自发传播,呼吁“封杀”——买空货架上的红罐凉茶,以行动支持加多宝的捐款行为。有网友在帮忙算账:“假如一罐凉茶的出厂价是2元的话,要卖掉5000万罐凉茶!” 也有人发帖子认为这是炒作,但马上就被群起而攻之。有网友回复,捐了一个亿,即使是炒作我们也欢迎。

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08年红罐凉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60%。而数字之外,不仅红罐凉茶的商品品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多宝集团也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在灾难面前,以加多宝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纷纷巨额捐款,践行“兼济天下”的传统观念,而收获社会的好评。反观一些跨国企业,则因为恪守西方商业伦理,而不了解中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被网民们称为“国际铁公鸡”。 在这一正一反的对比,推动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走向觉醒。此后,中国企业在巨灾面前的捐赠行为,基本延承了汶川地震所激发的爱心能量,成为中国慈善的主体力量之一。不仅“中国已进入一个伟大的公益时代”,中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与行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加多宝的企业战略中,“大公益”并不只是一次捐款。加多宝为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彝良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捐赠紧急救援及灾后重建善款累计超过2.5亿元;2013年芦山地震后,第一时间调集3000箱加多宝凉茶与1000箱昆仑山矿泉水送往灾区,并在灾后重建期再次出资1个亿帮助雅安灾后重建。 在突发灾难捐款与救助之外,加多宝集团的另一个常态公益品牌——“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至今已持续开展了13年,帮助10000余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据了解,加多宝集团又开拓了新的公益形式,向中国扶贫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建立“加多宝扶贫基金”,开展孤儿救助和实施全民公益宣传推广。 点评2 文/北京世纪尚域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 郭成林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良好的企业品牌,可以支撑该企业旗下的商品品牌。尤其是商业品牌发生变化时,这种支撑效用更加明显。正是加多宝集团的企业品牌成为红罐凉茶顺利进行品牌转换的基础。 如果消费者只会记得商品品牌,而对企业品牌没有印象,红罐凉茶的品牌转换面临的将是“硬切换”,其难度可想而知。 “加多宝做的是凉茶,暖的是人心。”正如某位网友的评论,正是加多宝集团在其“回馈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之下的公益实践,收获了超越商品品牌的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