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 plus 厉以宁:我的就是对的(6)



  股份制的曲折历程

    马:有意思的是,在改革实际处于停滞状态的背景下,股票市场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

    厉:其实,对股票的尝试早就开始了。1980年8月人民银行抚顺支行代理企业发行211万元股票;1982年深圳宝安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1984年9月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发行定期三年的股票;1986年8月沈阳信托投资公司首先开办窗口交易,代客买卖股票和企业债券。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组建33家证券公司,同时财政部组建一批证券公司。许多人对股票到底是什么东西也不甚了了,一位中央领导人甚至问:老百姓的钱都存在银行里,现在搞股票发行,老百姓用存款来买股票,这不就是存款搬家吗?有什么意义呢?在深沪交易所诞生之前,新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漫漫十年的萌芽期,但那还不算是规范的形式。中国股票市场的真正开始是在深圳。1988年深圳特区就尝试对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选择了5家企业作为股票发行上市的试点。

    马: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

    厉:因为其他国家都在市场经济过程中自然形成股份制、证券市场,而中国是在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转轨过程中形成的。我们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要上市,一方面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对股份制还是逐步的进入期间,而且对很多问题我们还没有把握。不论是在政府还是在金融界,人们都一无所知,即使那些有着灵活头脑和大胆设想的年轻金融官员也拿不准,他们发现自己所学的政治经济学在证券市场面前基本没有作用。这怎么办呢?当时就实行分两步走,第一步“双轨制”,增量先股份化,存量后股份化。增量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企业有10亿元资产,这是它的存量,虽然折成股了但并不上市,增量增发3亿元股票,这3亿元股票上市,所以说增量流通,存量暂缓流通,这就是双轨制。因为双轨制的推行,我们股份制就开始启动了,经过十来年的经验,股份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证券商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问题暴露得也越来越明显了。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因为实行股票上市最大的目的是转化企业运行机制,而70%、80%的股份作为存量不流通,机制是没有转换的。这样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股份制面临着必须进行第二次改革的问题,就是现在经常说的 “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两块,双轨并成单轨,在并轨的过程中就要给流通股的持有者一定的补偿。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给他们补偿呢?他们不懂这个道理,当初国有企业上市的时候是发了招股说明书的,招股说明书上有一句承诺“国有股暂不上市”。现在要上市了就违背了当时的承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就应该给受损失的人以补偿。当时写的国有股要上市,准备上市,人们就不会花这么高价钱买股票了,现在又要上市,就违背了当时的承诺,所以要给予补偿。补偿多少由市场决定,如10股送3股,或者10股送2股,这样中国的股份制才能真正走上正轨,股市才能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马:当时上市的公司很不规范,是否可以说,虽然有了股票市场,但是真正的股份制还没有出现。

 iphone6 plus 厉以宁:我的就是对的(6)
aihuau.com

    厉:那时上市的公司还难说是真正实行了股份制。1992年初,针对股份制问题的争论,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极大地刺激了我国股份制改造的步伐。1992年,全国各城市经批准建立了近400家股份制试点企业,使全国股份制企业达到3700多家。同时,国务院还批准9家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并到香港和境外上市。

    马: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决定》,提出了国企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深化国企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厉:这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到“产权”二字,把公司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但因为有人认为公司制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是社会主义的,最后中央文件中只讲 “公司制股份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没有肯定股份制。即使是这样,决议出来后,还是引发了一场大的争论。

    争论集中在三个问题上:第一,国有企业是否需要制度创新?有人予以否定;第二,制度创新是否首先要进行产权改革?有人认为搞产权改革就是搞私有化,不同意“产权”这个词;第三,公司制股份制是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人认为只是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实现形式。这场争论持续了4年,国企改革仍然没有大的推动,尽管当时提出先搞试点也推不下去。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江泽民曾专门找我、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家福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百甫谈股份制。王家福从法律角度谈,我从经济学角度谈,陆百甫从政策研究角度谈。我们都认为股份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江泽民说,我赞成股份制,现在都是小企业在搞,要搞就搞大的。

    马:到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同时明确公司制股份制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

    厉: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这些突破性的理论,是中共中央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对我们国家传统的所有制理论作出重大修正。“混合所有制”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表明经济改革的方向已经指向传统公有制,这是思想上的大突破。

    马:有人把十五大报告称为新的思想解放。

    厉:确实是一次思想解放。改革开放要解决经济体制问题,就必须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传统经济理论问题: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收入分配。邓小平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于对公有制的认识,在九十年代一直争论不休,关键是姓“社”姓“资”问题没有解决。只要深化国企改革,就会遇到这个问题。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解放思想,放大公有制的范围,把股份制也包括进去,这样就没有必要再争什么姓“社”姓“资”的问题了。

    马:从你1980年第一次提出股份制,到1997年十五大上股份制才得到承认,整整用了接近二十年。

    厉:从1980年算起,18年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0141.html

更多阅读

厉以宁老师的诗词 厉以宁是谁的老师

今天接到大学班主任王其文老师的邮件,给我们发来了《厉以宁教授诞辰80周年暨从教55周年征文》修改后的新版本。读着这些文字,记忆的浪排排而来。我的那些恩师们和学长们、同学们的回忆真的是字字真切,感怀万千。等正式出版的时候,大家会

厉以宁:社会和谐红利是最大的制度红利

     2013年12月21日,第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新经济 新变革 新时代”的主题,深入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新政,讨论当前经济态势,前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图景。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

开店启示录:我开校园礼品店(二)

  不过后来我问了我亲戚的店,让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她那天营业额是2000多,而学校附近有一家卖石头饰品的(国内很有名气的,呵呵,名字就不提了),营业额居然达到了6000。消息还是比较可靠的,因为那家店的服务员和我亲戚关系很好,私底下

厉以宁:80岁的创新者

一位80岁老人,在他生日那天,获得到了一个以“创新”命名的大奖。   中国周刊记者杨春北京报道  11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  2009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厉以宁接受了2009年中

成败得失眼前的风光 吴敬琏PK厉以宁:改革30年 成败得失

吴敬琏、厉以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三方面 吴敬琏:“我认为最成功的改革在我个人的印象里面,是这么三次,第一就是84年,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商品经济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不过这个改革只能说是个改革的启动,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1994

声明:《iphone6 plus 厉以宁:我的就是对的(6)》为网友先生请让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