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政策”,在实践中完善
又是一篇11月的老作
应该加强基本用药的配置,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政府可以直接办厂生产某些基本用药,并形成规模化经营,以调节市场价格。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是绝不能垄断。
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城市社区、农村基本医疗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新农合发展和巩固,促进社会和谐。
——程晓明教授
程晓明,1947年8月出生,1976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民政府卫生改革与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多年来一直从事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的教研工作,担任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经济学》主编、复旦大学研究生教材《医疗保险学》主编,并多次赴欧美进行学术访问。其在卫生经济政策、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药物经济学与评价方法、卫生服务成本与价格等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造诣,曾发表论文180余篇,著有《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成本-效益分析》,另参与编写著作10多本。
药品政策在实践中完善
程晓明称,与基本用药制度相关的改革尝试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早在年初,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就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同时宣称,今后将实行“医药分家”,以此来遏制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收益,导致医疗费用水涨船高的趋势。
对于药企,学术界的一种观点值得参考:政府可以直接办厂生产某些基本用药,特别是慢性病药物的提供,并形成规模化经营,以调节市场价格。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是绝不能垄断。
“即使按照以前的标准,农村的基本药品储备也应在120~150种以上,且必须配备心脑疾病等急救药品。事实上,许多地方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甚至某些需求量大的用药,特别是慢性病人群的药物,如价格低廉、温和、基本无耐药性的老药复方罗布麻,在很多地方仍然缺乏,或者因价格低廉而不用。”程晓明毫不掩饰。
在程晓明看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与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完善补偿政策,助“医”、“药”回归本位
招标后,在农村药品的配送中,如果改变常见的“一板子”到底的物流企业负责配送的方式,由原先的几级配送商从出厂一直送到最终目的地的模式变成配送商酌力配送到卫生院,再由卫生院负责分发到下级各卫生室。这样替企业解决了药品配送中的困难,节省了成本,又使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供给得到保障。
理顺政府和价格两个方面对医院的补偿政策和办法,是当务之急。无论哪一项制度,在推出之初,都有可能存在某种不足之处,这些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伴随着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制度和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今后医疗机构在用药时,将倾向于质优价廉的药品,最终使医疗机构回归其原有价值,药品回归其原有的价值。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城市社区、农村基本医疗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新农合发展和巩固,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