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者无极 一个被滞后公布的有关2006年医药产业利润的数据给了本土药企一记响亮的耳光:行业415亿元的利润之中,数量远低于本土药企的跨国药企占了60%,本土药企仅占40%,平均每家不过数百万元。对本土药企而言,如此低迷的利润到底能做些什么? 在强大的跨国药企面前,几乎所有的中国医药企业都被视为“小企业”。 然而,“小企业”就是弱者吗?事实却不尽然。 NCH总裁NicholasHall承认,原本比较疲软的全球OTC市场开始有好转,是由中小企业来推动的。 在亚洲地区,许多跨国药企在日本并没有取得成功,在中国的成长也在变缓,不少本土药企看起来却表现良好,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并不少见,几年间就成长为一家举足轻重的企业。 部分强者在中国成长缓慢,其原因不外是高估了市场的活力并对市场作出了偏差的评估、无法把握政策、缺乏对消费者的了解,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及沟通管理问题。 似乎,我们找到了强者的软肋是专门为“小企业”的进攻而准备的。 但再谈到强者的研发、质量、分销、核算,以及稳健的成长态势,却又让“小企业”们忧心。 现在,再论“大而强”显然已经落入俗套,那些死掉的往往是自诩“大而强”的企业;所谓规模已经成为一件漂亮的外衣,它让人无法看透滞后的管理、冗长的战线以及高昂的成本。 体质如何,冷暖自知,量力而行才是长远发展的作风。 针对大多数的本土药企而言,在成长期内做“小而强”的企业并不见得是件丢脸的事。敢称自己小,让对手看不到自己,看到了也不重视,重视了也没有办法,这或许就是“小之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动物界有不少弱者在遭遇天敌时,往往都很会伪装从而逃过一劫,留下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于企业而言,保持持续稳健的成长似乎比什么都重要。小而不弱是关键。虽然小,但在某一个小领域里做到强者,这已经足够。
我们已经看到,东盛英华、海王银河等医药商业公司把脚从规模泥淖中拔出,转而走向追求利润的大道;零售连锁领域在历经扩张一段高潮后,那些已经获得资本的企业也放缓了并购的步伐,2006年全行业利润率达到了“可喜的”2.5%。 相对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也属于“小”的一方,但它们显然没有就此罢休,民营专科医院的遍地开花似乎已经印证了“小而强”的道理。9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高规格、略显神秘的小型研讨会,让民营医院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其成长的“道与路”到底何在?呼之欲出的行业组织是否能够拯救这个倍受争议却又生生不息的群落? 只要不断成长,就有与强者相抗衡的条件。拥有良好成长潜力的企业,也被冠予“成长型”的概念,这是去年11月“中国成长型医药企业西湖论剑”上率先挑起来的。今年11月,“成长论剑”将移师北京,医药商业评论作为支持单位,在本期重点推出了以“成长”为题的封面报道。这与上期《弱者强权》中把医药电子商务视为新生力量的报道同质,对成长事物的关注可谓一脉相承。 我们把小而强的企业称为“小强企业”,把大而强的企业称为“大强企业”。到底要做小强,还是大强,已是必须作抉择的时候了。
原载2007年第11期《医药商业评论》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