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医院联合会座谈会
9月24日,北京新闻大厦酒店,一群神秘人开着“圆桌会议”热烈讨论。他们穿着各异,神情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对于民营医院事业的无限热诚。作为唯一在场的媒体,《医药商业评论》见证了这个思辨探讨的全程。
混沌状态 谁来指引
回忆起自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率先申请民营医院牌照的时候,亿仁医院董事局主席孙启银还有些幸福感:“那个时候没几个人会相信民营医院会成气候,所以我非但没有遇到阻拦,甚至还得到了四部委与证监会的大力支持,直到最终上市。但是2003年后就难了。”他摇摇头。
华夏时代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建煌亦有同感,同时对舆论在对待民营医院事故的态度上颇有微词:“在医患纠纷上,发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发生比率约为10:1,但是报道出来的绝大部分是民营医院。这很容易让百姓形成片面歧视民营医院的习惯。”
党员出身的郑州肺康医院院长盖龙安性格耿直,直接对地方卫生系统上的腐败发泄不满:“民营医院的市场准入要通过审批,某些公立医院的科室转让给游医承包就不管,这对病人是严重的不负责任。”
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肾科手术是民营医院允许开设的项目,但是按规定不允许上透析设备——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肾科手术没有透析,很可能会漏掉许多身体里的隐患。一旦出事,民营医院将不可推卸地承担责任。继续这样下去,可能会成为两种极端,要么病患出了事就怪民营医院,要么民营医院怕负责任见死不救。
至于医家必争的医保定点资格,据广州愈生医院院长黄龋透露,当地医保部门的医保定点对象倾向于收费相对民营医院高的公立医院,无形中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甚至宁可投资建新的公立医院,也不愿授予她的医院医保定点的资格。
诸多人士的反馈可以汇成一句话——办民营医院,错了吗?
不过也不完全是诉苦的人。苏州九龙医院董事长孙福林就意气风发。依靠所处苏州工业园区的大力支持,九龙医院仅今年的收入就能达到1.8亿。他称目前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当地最好的公立医院——苏州第二人民医院。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院95%的病人是医保对象。 总的来看,在政策、地方法规上。民营医院仍然饱受打击。
民营医院不成气候,可以加以限制——北京大学教授刘国恩就特别反感这种因果不分的判断,民营医院明明是因为受限制而使得规模小,却以此作为民营医院不成气候,加以限制的原因。
细分医改 品味前途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昕分析,不管外界对某套医改方案传乎其神,可行性的医改无外乎两种方法。一是政府出钱主导,补助医疗机构,使其低价运行;二是全民医保,即群众出小头,国家出大头。决策层大概就是想把这两种办法揉合起来,集中各自的长处。但在他看,并不尽然。
针对眼下业界关于政策太严,以致于“逼良为娼”的说法,实行第一种方法是很容易让人闭嘴。但这种补“供方”的方法是要由各地行政部门展开绩效评估实现,但这使院长的自主性过低,有回到八十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之嫌。事实上,由于不是直接投资给消费者,补“供方”的做法本身就是医药界公认的一个矛盾。加上许多决策者总认为民营是赚大钱的,专门为少数的富人提供服务的,对民营医院的评价只能停留在“公立医院的补充”这一层次。实行第一种方法,对广大民营医院而言,并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至于实行全民医保,以国家补贴为主的补“需方”的办法,顾昕非常赞同——毕竟买方市场式的寻医就诊,是促使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公平竞争、提高服务质量的积极方法——他尤其强调,医疗公益性不等于便宜。医疗价格的多寡不应由行政部门设立规则或当裁判,应给拥有国家补贴的“需方”即患者决定。
他建议,无论国家要使用哪种办法,都应进行医院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广泛分离”。可新设一个行业机构取代卫生部进行仲裁。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通过公平竞争角逐医保资格。
哈尔滨X大的杜乐勋教授也对此事奇怪。中央三令五申“缓慢分离”、“企院分开”,但卫生部“既管又办”,恐怕难以服人。
但据哈尔滨医科大学杜乐勋教授分析,决策层之所以在允许民营医院开办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加以限制,或许另有隐情。与国外不同,中国政府对公立医院承担无限责任,国家财政在医院方面的支出可谓“无底洞”。正因为如此,中央才有欢迎社会资本进入的声音——然而这里的“社会资本”本意或许不是指私人资本,而是吸收了大量社会资本的国有控股公司。的确,国有控股的信用绝非私人资本开办的医院可比的,但是民营医院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公共卫生服务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人们关心的民营医院的税收优惠政策,杜乐勋甚至认为民营医院本就不应该交税——民营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基本医疗服务范围,不属“税基”。
英智医疗连锁机构总经理成立兵则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收入分为医保部分与非医保部分,其中医保部分不收税。
民营医院如何在国家政策不稳定的情况下生存,标准答案是没有的,但是答案之一或许已经出来了——建立民营医院自己的组织!
行业组织呼之欲出
江苏镇江丁卯医院董事长周建成分析,卫生系统可分为公立医院主体与非公立医院主体。公立医院有卫生部作为代表,而非公立医院则处于无代表、无发言权、集体失语的状态,迫切需要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的组织站出来说话。
正如一个正在筹备中的组织草拟的“章程”所言,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是由国内医和药及相关行业领域龙头企业为主发起成立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该行业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组织,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近年来为医药人们做了很多实事;同时由于全国工商联类似民主党派的身份,其主席往往担任全国政协的副主席,有与决策层对话的渠道,换句话说,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向中央“进言”的承诺是实实在在的,在所有组织中可谓非常权威的了。
一位参与了多个协会的院长向记者透露,以往的会议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的会议只是为了加强宣传挂了他的名。这一次,在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的旗帜下,终于看到了希望。
在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周玉成宣布岁末成立医院联合会的时候,在场许多人都开着同一个玩笑:“找到组织了!”
此次医院联合会的筹办,历经数月,最终在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的牵头下,多家民营医院、投资机构的协作下有了眉目。《医药商业评论》也将依托强大的产业背景,继续关注民营医院的未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