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何罪之有翻译 本土药企何罪之有



本刊记者 覃博雅

    我们再也无法忍受跨国合资药企的种种超国民待遇,包括税收优惠、医院招标采购中的让步,以及自主定价等等方面。如果现状仍然持续下去,本土药企很可能在30-50年内消亡。 为什么要这样刻薄地对待本土药企,本土药企何罪之有?

“不能没有国产药!”—— 这也只能是我们最后的呐喊了。

 

 

本土VS合资

在8月下旬举行的第二届保健食品产业政策形势与技术创新研讨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组长李磊以“陷入困局、岌岌可危的民族医药工业,不堪重负、危机四伏的医疗保障体系,良莠不分、价值扭曲的产业发展导向,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行业企业境况”来形容当下的医药产业环境。

在今年4月,在“搜药中国·大连医药产业高峰论坛”上,深圳金活医药市场总监李从选在演讲中表示,2007年,中国民族医药产业到了建国以来最危险的时候,产业岌岌可危,败象丛生,一天有2家医药产生,5家流通企业处于关停并转状态,有50个医药营销经理人、200多个一线销售医药代表面临转行。

而另一方面,在中国本土医药企业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合资药企却显示出了较为良好的发态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在《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材料中透露,2006年中国医药市场415亿的利润,合资独资分享了60%;医药工业利润增长幅度本已急剧下降,而GMP认证投入1500亿后形成的3000亿生产能力过剩和70%设备闲置又与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过万在研品种面临生死抉择,近3000亿行业金融贷款即将或已经到期。

照此以往,就没有必要谈歧视国产药物这个话题了,因为已经没有国产药了。

事实上,本土药企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并不完全是因为与合资药企享有的不平行待遇有必然的关联,但作为市场竞争对手,因为合资药企在过去20多年来获得的原研药自主定价、医院招标采购中的优先待遇,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显然让它们以更小的成本获得了更高额的利润,方正超大字符集">本土药企自然就丧失了更大的赢利空间。

       记者听闻,强生曾经因为国内仿药过多而威胁退出,这引起了当时国家高层的重视,遂大规模清查仿冒,这对许多仿制药企造成冲击。可见,合资药企在政府引导的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一些未经证实的数据显示,在早些年的时候,进口药、合资药在国内仅占30%的市场份额,但前两年已经点到了40%以上的份额,据称现在已经逼迫50%了,合资药企的步步逼近让本土药企节节后退。

众所周知,合资药企的对华扩张是非常系统的战略推进:先会有大规模的市场调查、预测,每年的策略都可能因为调查的结果而改变;合资药企良好的团队使其终端经验往往比本土药企丰富;同时会定期为经销商、客户做培训,灌输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合资药企在华的工作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

    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OTC销售公司零售部经理杨清提到,在我国的企业中,修正、神威的发展其实也不错,但大多数本土药企显然畏首畏尾。本土药企因资本有限,投资者要求投入即有产出的不占少数,甚至有的本土药企在第一次投资某方面失败后就不想继续了。不敢长期经营某个领域,害怕被“套牢”的心理实在是太常见了。与合资药企相比,本土药企还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合资特权

合资药企所享有的第一项特权就是在医院招标采购过程当中拥有的优良待遇。

 宋何罪之有翻译 本土药企何罪之有

以2006年的广东医院挂网采购为例,当时参与整个招标现场的一位业界人士向《医药商业评论》描述了合资药企在议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权。

据他描述,由于进口药、合资药在价格普遍偏高,因此在第一轮竞价时,惨遭本土药企的强烈阻击,以致最后有500多个合资药、进口药被淘汰出局。无论这些药厂的代表怎样与评审专家沟通交流,专家们都能保持较为公立的姿态,不为所动。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对合资药企的一次沉重打击。随后,据知情人士透露,以合资药企为服务中心的某行业组织为合资药企展开了各种公关,主要是政府公关。他们一再坚称医院需要这些药品,如果没有这些药品,患者将会推动治疗的机会,如果坚持这样的结果,那合资药企将有可能放弃该区域市场……

详细的公关内容显然已经不再重要,人们关注的是主管部门迫于各种压力。情形开始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这从第二轮议价现场可以看得出来,这时的评审专家与合资药企代表俨然已经成为了“熟悉的老朋友”,有说有笑。如果说这还仅仅是表象,那主管机构专门为这500多个落选品种召开讨论会,并发出了相关通知,给它们得以复活的机会。经过再次评审,最后落选的500多个品种中,有300多个品种又奇迹般地“复活”了,成功进入了当地医院市场。

人们为此不禁质疑,据今年广东省卫生厅曾对外公布的那次竞价结果,22495个品种有13406个入围,入围率59.33%,但落选的合资药企产品仅仅是500多个,最后还复活了300多个,而本土药企落选的上万品种,谁又能够给予他们复活的机会?许多本土药厂往往因为产品初始的报价可能过高一点就失去了竞标的机会。

  对此,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认为医院选择药品本身是市场行为的事情,现在用法律来强制执行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应该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来淘汰,而不是靠行政手段干预,最终的结果就是进口药、合资药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

合资药企的第二项特权就是倍受业界人士指责的原研药物自主定价。

仍然以上述提到的广东医院招标为例,另一位目击者表示,合资药厂生产的一种治乳腺癌药物“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每支440毫克,报价高达22538.21元,经过现场的讨价还价,企业最终让利0.21元,在确认书上写上最后报价:22538元。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郭志涛表示,该药在广东零售价25000元,而病人在香港地区购买才16000元,相差1/3。

这就是原研药物自主定价所带来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但加重了中国患者的医疗负担,同时也让合资药企赚取了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领先于本土药企。“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多数医院只进两种,一种进口药,一种国产药。如果医院都按照这种原则来实行,那无疑加大了国内药厂间的竞争,国内药业的发展就有可能受到影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杨继章对此显得很无奈。

合资药企的第三项特就是比本土药企更优惠的税收政策。

中国对“三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以低税率对于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是正确的。目前“三资”企业基本得到很大的回报了,特别是加入WTO后,它们无论资金、实力都得到了很大加强。但此时仍对这企业实行类似“免二减三”减税政策,已经不符合实际了。特别是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虽然不能在税收上更改国家的规定,但却从更多的方面给予“三资”企业照顾。但目前也有好的消息传来,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两税并举”,以此消除“内外有别”的不公平现状。

 

本土期盼

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谢志荣希望国家能在自主定价的政策上帮本土药企一点忙。他坦承,合资药企的进入给国内的许多方面带来契机——资本、就业就会、人才、技术、设备的涌入;带动本土药企学习先进经验,摆脱计划经济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某些矛盾,但在很多地方已加重了社会矛盾。

与合资药企不同,由于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内战”导致的恶性循环现象已不能再令人容忍了。本土药企需要规范作业,需要动力、空间、创新,这样才能逐步缩小与进口药的差距,否则就仍将处于目前的不利境地。

杨清呼吁,政府应该改变合资药企的税率;允许国产药自主定价或取消合资药企自主定价资格;对合资药企生产过程做核查,做比较价格的合理分析,以作为进口药降价的依据;政府应当在招标上做好保密工作,以维持国产药的份额。

杨清特别希望国家能加大对民族企业的扶持力度。现今各地方企业的诸如“企业办社会”等活动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利君的前身可追溯到1938年陕甘宁边区的药厂,一直以来社会负担较重。即使利君在2005年成功上市,但由于仍然保存了许多传统经济体制,加上原料、水、电、油等成本的上涨,步伐仍很沉重。

目前,利君正在依照程序与卫生部门做联系,希望能够尽快解决难题。

“简单仿制是不行的,创新才是根本。” 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谢志荣认为,目前本土药企不足以与合资药企对抗,但是可以在“死角”发挥。

对于这一点,先声药业全国OTC经理蒋维明亦表示同意。他认为,即使是西安杨森这般强敌,也不可能满足我国所有的用药结构,而且在个别区域内仍不是当地本土药企的对手。应多考虑从局部入手,而不是正面对抗。同时要针对合资药企不强的产品结构,慢慢地聚拢消费者。“像神威这种盈利能力不逊于合资药企的本土药企就应该多出几个。”蒋维明说。v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0591.html

更多阅读

宋金海上之盟的背后与金国的失误 库里背后传球失误

宋金海上之盟的背后与金国的失误迦太基的失落    历史上,世人对海上之盟往往是抱有贬低,认为这是驱狼引虎,干倒一个弱小的邻居,引来更为强大的邻居,最后引来靖康之耻,这是宋朝外交上的重大失误。    可是到后来,才知一切都是想当然

华瀚健康退市可能增大 药企扎堆大健康,2014是进还是退?

严超波回顾过去一年,从2013年上半年的“2013世界健康产业大会”,到下半年的第70届药交会,大健康都是一个不被落下的话题。     伴随着大健康的市场需求与市场机会之大得到行业认同,越来越多的药企纷纷踏入大健康圈,2014年,是否有更

惊雷另类词 药企贿赂门另类动力 千亿专利收入蒸发

     葛兰素史克、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比利时的优时比制药……一家家跨国医药巨头遭到工商部门的调查。这些医药巨头怎么了?《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跨国药企集体陷入贿赂门,追根溯源是急功近利的市场策略所致,在专利药保护即

上市药企排名 中国药企梦断上市之路的启示

近年来,受药企进军资本市场步伐加快、药企IPO高市盈率等因素推动,药企谋求IPO的态度更为积极,目前处于排队上市状态的仍不在少数,我国大型药企更是频频兼并以求整体上市。从中可以觉察出,未来5年内,国内医药行业将加速洗牌。与此同时,对于

职场少女的必经之路 信息化,药企发展必经之路

     2012年6月底,由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2012,药企发展新政分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此次会议上,医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式和内容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讨论的热点。  据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

声明:《宋何罪之有翻译 本土药企何罪之有》为网友七个鸭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