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该《实施办法》的发布和执行,不仅标志着我国市场监管法制化的进步,也是基于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价格调控手段创新,将有助于抑制“跟风涨价”等非理性行为对物价涨幅的推动,稳定市场预期,进而有效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切实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发生。临时价格干预来得正是时候。在CPI一路攀升,物价上涨已经深深影响到群众生活的时候,国家对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很有必要。此前,面对物价持续上涨,国家也采取了不同措施平抑物价,尽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老百姓因物价上涨而感到的压力并没有根本缓解。从民生利益角度考虑,需要国家对事关老百姓生活的商品及服务采取重磅干预,让不合理的物价转入正常轨道。临时价格干预是民生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在法定范围内进行的。《价格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价格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执行法定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罚款。政府干预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手段。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时也会失灵,而这需要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干预,特别是当失灵影响到社会安定的时候,就更需要国家行政干预。2007年5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涨;2007年8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超过6%。部分重要商品价格明显上涨,一些企业趁机哄抬物价,不合理涨价已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此时干预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无论是从民生利益,还是法律规定,抑或是市场运行来看,临时价格干预都是必要的。我们相信,国家这次行政干预,能够在尊重市场规律、严守法律法规下稳妥进行,能够有效缓解民生压力,能够避免在价格干预过程中出现走偏现象。市场经济的成熟运行需要发挥好市场和政府干预这两只手的作用,只有“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配合好,用得合理、得当,才能打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一套组合拳。aihuau.com假如宋江是企业的CEO一部《水浒》,最惹人争议的是宋江。自从毛泽东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之后,宋江便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永世难以翻身。我们不去说他的是非曲直,只说倘若我们把水泊梁山看作一家企业,宋江作为这家企业的CEO,是个好领导。首先,宋江将企业目标神圣化,升华了梁山的理念,树立了行业老大的江湖地位。水泊梁山和其他山寨一样,是一些社会边缘人物组成的“抢劫团伙”。宋江的与众不同在于,上山之后,他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这四个字妙不可言,于百姓,作出一副劫富济贫的姿态;于政府,留有共奉天子的余地;于英雄,找到了打家劫舍的理论依据。真可谓八面玲珑。企业目标的神圣化,使得梁山迅速成为同行业的楚翘。在“替天行道”这杆大旗的激励下,各路英雄好汉纷纷涌来,他们仿佛在一夜之间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原来自己的工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为了这个理想,宁愿薪水少点也要跟着宋总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家,要善于提升企业格调,升华公司理念,给员工以荣誉感。试想梁山口号如果只是“劫富济贫”,那宋江李逵吴用们就永远只是些江湖草寇而已。其次,宋江能够与时俱进地制订经营战略,使企业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梁山公司”成立之初,与其他兄弟企业一样,专门打劫路过的商贾富客。时间一长,商人绕道,导致梁山财源枯竭。此时担任梁山二把手的宋江及时改变经营战略,实现了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变,他们组织优势兵力主动出击,攻打富贾之地,比如三打祝家庄,就是一场以营救同伴为名,以“筹措三五年粮草”为实的战役。第二个重要战略转变在宋江担任一把手之后。这时的“梁山公司”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他们不但不打劫路过的商团,反而主动为他们提供保护,当然,前提是上缴一定的费用。这样一来,冷清的商道重新繁忙起来,梁山好汉从“无牌收费站”变成了师出有名的“城管”。

在保证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宋江也工于团队建设,注意保持队伍的稳定与活力。所谓大企业做人,小企业做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团队的建设就变得十分关键。在这方面,宋江堪称天才。他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就以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博得“及时雨”的美名。跑江湖也好,办企业也罢,当老大的不仗义不行。这个仗义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字。正如蒙牛老总牛根生所言: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宋江带上梁山的队伍与梁山旧部宛若并购的两家企业,将领们的排位十分微妙,也十分棘手,搞得不好就会留下内部分裂的隐患。宋江刻意低调,处处树立老领导的威信。他婉拒了晁盖要让出第一把交椅的想法。这一推让不但让老领导十分受用,更让老领导的部下暗自松了口气。宋江更具有企业战略眼光和开拓大市场的心胸。企业在创办之初,执行的是自己的生产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企业进入,由于生产标准不一致,产品的生产配套、消费者服务出现了各种问题。作为梁山CEO的宋江,开始有一种忧虑:这支队伍到底走向何方。他面临三种选择:其一,吞并其他企业,让梁山标准成为市场唯一标准;其二,坚守目前市场,维持自成一体的局面;其三,主动放弃自己的标准,执行国际标准。宋江思前想后,认定第一种方案不可行,第二种方案必入绝境,唯有第三种方式是正道。宋江因此主动提出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与国际资本,改变公司股权结构,哪怕是放弃CEO的位置也在所不惜。在他看来,接受招安,实现与垄断性大企业的并购,融入主流社会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