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博弈 三方博弈,苏宁出局



12月12日晚,苏宁发布公告宣布退出大中并购;12月13日,国美发布公告参与并购大中;12月14日晚,国美发布公告宣布以36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借助第三方曲线收购大中;12月16日下午,国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的整合最晚在25日前完成。

有如一部跌宕起伏而又酣畅淋漓的大片,家电连锁三巨头为我们演绎了一部精彩的中国式商战传奇,让业内外人士连呼过瘾。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与大中谈判数月之久、势在必得、在外界看来大局已定的苏宁却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到嘴的肥肉,而与大中有颇多恩怨的国美后发制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击而得,横刀夺爱。

热闹归热闹,热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苏宁为什么放弃大中?国美付出高额成本值不值?苏宁、国美为什么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抉择?谁又是真正的获胜者?

苏宁说不

在中国家电连锁业,“美苏”争霸的格局已经无人可以打破,能够吃下大中的也只有“美苏”两家,大中的选择并不多,但曾经遭过国美暗算的大中显然倾向于选择苏宁作为下家。在大中与苏宁的实质谈判中,大中和苏宁甚至提前约定:哪怕苏宁的出价比国美低2亿元,大中都会选苏宁而弃国美。在这场对苏宁更为有利的三方博弈中,苏宁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苏宁为什么放弃?

aihuau.com

通过苏宁高管的一些公开评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两条原因:其一,苏宁没有通过资本手段并购过强势地方连锁企业的经历,因而对并购以后能否成功整合心存疑虑;其二,苏宁通过进入大中实质性考察后,感觉大中30亿元的要价有些太高了,孙为民不止一次对外界表态:“大中的并购价值在20亿元左右,30亿的要价太高了。”

苏宁的第一条理由充分不充分,我们不好评说,那毕竟是将来的事情,但是因为害怕而放弃,总是值得商榷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国美曾经参与了十多起行业并购,还没有失败过,由此看来家店连锁行业的并购整合难度并不高,在外界眼中苏宁的管理水准还略高于国美。在笔者看来,这只是一条能够拿出来的理由而已,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苏宁认为大中的价值不值30亿元。

苏宁怎样进行价值评估的,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价值评估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客观事实是,资本市场并不这么认为,在苏宁宣布放弃收购大中的第二天,苏宁股价大幅低开。同样,国美也并不这么认为,于是国美出手了,以36亿的代价,以高出苏宁20%的报价将大中揽入怀中,在短短三天之内。

国美的选择

很多人士将国美并购大中称之为“闪电婚配”。的确,从发布收购公告到签约,只用了短短不到的三天时间,这在中国企业并购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国美在签约前没有查帐去核实大中的资产与负债状况,就报出了36亿的高价,这一收购金额超出了大中目标的20%,可谓是代价不菲,单纯按照国美所公布的2007年前9个月利润7.77亿元来计算,国美需要付出3年半的全部纯利润才能抵回成本。

国美为什么这么急迫?

在闪电收购成功之后,国美现任总裁陈晓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这是一次战略性的成功,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 国美的其他高管也在不同场合进一步阐述了国美的战略与理念:国美电器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实现快速扩张,符合国美电器的利益,目前家电卖场的饱和度已经很高,如果再开新店,不单单是杀伤对手,还会伤害自身,从国美电器打造全球最大家电连锁企业的远景看,通过兼并整合是实现该目标最快速的途径。

从战略角度而言、从未来竞争格局的演变来看,笔者认为国美付出的代价并不算高,对于特定的市场,机会只有一次,时间成本的节约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也许过不了几年,我们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任何一个家电连锁企业都无法忽视北京这个核心市场,虽然经过几年疯狂的扩张与努力,国美、苏宁二者在北京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也不到大中的90%,大中电器一家就握有北京市场超过五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是北京这一中心市场毫无争议的领先者。并购大中之后,国美正式拿下北京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直接改写了北京市家电市场零售格局,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格局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甚至随着国美规模的遽然增大,对整个中国市场家电零售格局的变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苏宁错失了机会。

竞争之道

现在看来,苏宁对大中电器的价值并没有从战略高度去认识,没有从未来行业竞争格局的角度去认识大中;或者说,苏宁认识到了并购大中的战略价值,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战术策略的不当而成全了对头国美。总之,苏宁错失了机会。在未来,也将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知道,对于家电零售行业而言,规模、门店的位置是最为核心的两个竞争制胜的关键要素。目前,甚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价格仍然是家电零售企业之间的主要竞争手段,家电零售企业的主要利润也来源于向上游家电企业收取的各种费用(或者称之为返利),规模越大,同上游制造企业议价能力越强,相应的,获取利润的能力也就越强,同业之间的竞争能力也就越强。并且,规模的延伸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戴尔首次在中国尝试直销以外的商业模式选择同国美合作,微软宣布和国美进行零售渠道推广策略合作,很大程度上看中的是国美的规模优势。并购大中之后,国美在除南京以外的所有一线城市超越了苏宁,二者之间的差距显然是越拉越大了。很多家电制造商,在国美并购大中以后,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忧就是一个明证。

 三方博弈 三方博弈,苏宁出局
门店位置在零售业态的竞争中是一种稀缺资源,由于位置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大中之所以能够在国美、苏宁双重打压之下依然能够在北京市场保持住领先位置,门店位置是一个直接的因素。苏宁放弃并购大中,也意味着苏宁放弃了这种位置优势所带来的销售能力与盈利能力,未来要想在北京市场赶上国美的份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推而广之,在全国市场会是怎么样?不可否认的是,苏宁自身有着强劲的异地扩张能力,凭借这种能力,苏宁依然可以保持高速的成长,但是,如果苏宁坚持这种成长路经,而国美毅然频繁采取并购策略,国美因门店位置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会不会更强?北京市场的故事会不会重演?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

苏宁后悔了吗?

苏宁的失误

对于行业制胜的关键,苏宁当然是一清二楚的,否则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江湖地位,对于大中的现实与潜在价值,苏宁也应该是心知肚明的。苏宁与大中失之交臂,很大原因在于判断的失误,在于一厢情愿的错觉。想要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在技术上的操作上出现了失误,对大中判断的失误,对国美判断的失误。

以我的臆测,苏宁一定悔痛了肠子。

今年4月苏宁和大中的谈判开始深入,国美却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冷漠。黄光裕曾公开表示:“国美对大中的态度是,能并购最好,如果不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黄光裕的表态不排除有很大的情绪成分,毕竟大中开出的谈判条件对于国美来说太苛刻了,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排斥。当然,更不能排除这是国美在放烟雾弹,毕竟在生意场上,情感是靠不住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从最后的结果看,国美似乎演绎了一场暗度陈仓、虚晃一枪的好戏,而这场戏主要是演给苏宁看的。苏宁果然“中着”了,一厢情愿地相信,大中别无选择,非自己莫属。而大中电器的一些表现也让苏宁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

张大中在遭受永乐“暗算”之后,无心再战江湖、急于将大中电器出手是不争的事实;张大中倾向于将一手经营起来的大中电器“托付”给苏宁,也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反应;但是,张大中是有自己底线的:只要能卖一个好价钱,谁是买方并不是那么重要;其二:大中电器是只正在下蛋的金鸡,只要保证了这一点,主动权就会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主动权在手,自己是等得起的。

一方面误会了国美,一方面误会了大中,苏宁想当然地开始压价,并通过一些公开的媒体向大中施压。于是,在一场三方博弈的游戏中,占据有利位势的苏宁出局了。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管理》杂志2008年01月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0817.html

更多阅读

苏宁业内首试电脑线下线上同价销售 苏宁线上线下价格一样

评论:随着苏宁转型的日益深入,那些希望苏宁实体店关门的要越来越抓狂。不管明天是涨还是跌,今天又买了些6元的苏宁。过了8月31日,苏宁的第二大股东苏宁电器集团就可以出手增持了。今年8月,国内最大家电零售商苏宁电器将重拳出击电脑商品

如果你是苏宁老张,你还能做什么? 苏宁总裁办具体做什么

前几天,苏宁发布上半年业绩修正公告,上半年同比下降20-30%(Vs一季报时预计的-10-5%),易购实现销售53亿(Vs之前300亿的销售目标)。公告当日苏宁跌停。如果你是苏宁张老板,看到这不能满意的业绩,你还能做些什么呢?当然,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小

苏宁电商 开放平台,苏宁掀起电商三国战

     2013 年9 月12 日晚,苏宁开放平台战略通报暨平台联盟大会在北京水立方盛大举行。在苏宁高管团队、近千商户、媒体、行业专家和投资者的见证下,前期十万全球征集平台命名活动揭晓了答案——“苏宁云台”。  据悉,被定义为开

声明:《三方博弈 三方博弈,苏宁出局》为网友烟波的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