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资的背后 苏宁撤购的背后(2)

 外资撤资的背后 苏宁撤购的背后(2)


鹿死谁手

  对国内家电连锁企业来说,“低价格-高人气-强谈判-低价格”的循环造就了“规模就是利润”的现状和格局。但是,随着一级市场的饱和,扩张的速度和规模所发挥的作用逐步减弱,已不再所向披靡。

  可是,巨头们还是欲罢不能。就好像从山上跑下来的人,如果想停下来,很容易跌倒,只有继续不断地跑,才能稳住脚跟。做不大容易渐失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做大了又避不开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面对两难的困境,没有谁能坐得安稳。

  不安是这个行业的宿命。国美收购永乐后,曾明确透露过收购苏宁、一统江湖的野心。当黄光裕婉转地选择了“整合”一词时,张近东却一语道破他的心思:“别整合,你要买就发话,你要不买我,我就买你。”

  12月20日,由国美集团副总裁牟贵先领衔的新大中管理团队亮相,正式宣告家电北京连锁市场“三足鼎立”时代的结束,进入全面“美苏争霸”时代。

  表面上,苏宁头顶三座大山,不可谓不沉重。目前北京地区苏宁约有门店40家,国美50家,大中60多家。借道大中,国美正式拿下北京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从而一举在除南京以外的全国所有一线城市超越苏宁。

aihuau.com

  面对国美的迅速扩张,苏宁如何保持自信?孙为民认为规模效应不足为惧,效率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宁要做的就是内外兼修。

扩大规模

  苏宁能在激烈竞争中一路领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直以来缜密超前的战略和前后相顾的配套策略,这使苏宁在喧嚣热闹的家电连锁业内显得异常稳健。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制定的长期战略也已经成为苏宁上下恪守的行动大纲,轻易不会为外界形势所左右。

  孙为民向本刊记者披露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具体内容:横向扩张与纵向渗透相结合,逐步在中国建立从直辖市到省会级城市,从地级市到发达县级市的网络布局,构建核心商圈的3C+旗舰店、次商圈的中心店、新生商圈的社区店有机结合的区域布局系统,继续保持现有的连锁发展速度,连锁网络覆盖全国30个一级城市、200个地级城市和300个县级城市,占全国市场份额10%以上。

  孙为民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回应了外界对行业快速整合发展的担心。“苏宁2007年的发展已经印证了:不管行业发生了多少变化,哪怕是2006年让人眼花的行业并购,客观上对苏宁并没有多少影响。”至于2007年底的整合,他认为最值得担忧的是,合并的方式能否达到规模效应和规模经济的问题。“整合是趋势,也是一种必要的形式。但现阶段的整合还不是成熟期的整合,还是简单的粗放式的整合。”

  “美国、日本的家电连锁业的区域分散度比国内大得多,多个巨头同时并存竞争。而国内家电连锁业的并购却如火如荼,不到十年的时间彻底进入寡头时代。”在孙为民看来,国内分散的竞争还会存在:“毕竟家电连锁这种形式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新的进入者主要看外资,国内竞争者的机会存在于二级城市,一级城市的某些盲点区域。目前国内有约7000亿元的市场份额,不管是寡头还是诸侯,都有很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孙为民透露,苏宁对一级城市的规划,是按二三十万人口来配比一个店,按这个参数,开店的数量还是不够的。五年以后,当市场容量达到1万亿元时,苏宁要有胃口装下15%~20%的份额,这将是件既有挑战性又让人心痒痒的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0971.html

更多阅读

李锂:被异化的“首富”(2)

  1992年3月,时年28岁的李锂和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通达”)签订了肝素钠技术承包合同。该公司1990年8月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由重庆师范学院下属的重庆通达生物工程技术公司(30%)、国资重庆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0%)、

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 大武汉的复兴(2)

 拥有如此众多的优势,难怪美国《未来学家》给出的21世纪世界10大超级城市中,武汉名列第2位,评语这样写道:“武汉(中国)由于地处中部要冲、拥有高技术产业以及数十所大学和技术学院,武汉有很大的机会。”  转型的支点:光谷  在武汉,谈到

声明:《外资撤资的背后 苏宁撤购的背后(2)》为网友心房的律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