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集结号的主调当属上南合作。此次合作的引子似乎就是前文所述的上汽与南汽争购罗孚项目。 2006年,在推进罗孚项目的过程中,南汽与上汽各自都遇到了瓶颈。南汽需要资金,上汽财力雄厚;上汽需要设备和人才,南汽拥有这些存量资产,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南汽和上汽合作的可能性最大”的谣传及各种分析开始在各个媒体不断炒作,这可看做是双方合作的预热。 2007年4月19日,在上海车展新闻发布会上,素以谨慎著称的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突然抛出橄榄枝:“我作为上汽集团的法人代表,很认真地告诉大家,我们希望与南汽联合。”不久后,南汽集团董事长王浩良也做出了积极回应。 自此,上汽与南汽的合作从猜测变为现实,媒体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炒作。不断有记者“探班”,紧密追踪着双方的合作进展,双方相关人物的一举一动似乎都牵动着人们发热的神经。 在那段日子里,作为决策者,主导的是国内汽车行业目前最大一桩重组合作案,胡茂元和南汽董事长王浩良面临的压力不小。据说胡茂元的手机里存满了王浩良的短信,其中一条写着“有难同当,相互支持”。 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全国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12月26日,上汽和南汽在国家发改委的主持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当时见证的有中央领导和诸多包括汽车业内的国企老总,这次被政府部门寄予厚望的合作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实际上就在签订合作协议的前一天,胡茂元又一次去了南京,与南汽12位总经理助理以上的高管分别谈心,解释其“基本稳定,适当调整,信任支持,融为一家”的总体理念。而对于普通员工,胡茂元的承诺是不辞退现有员工,保证适当增加工资。 胡茂元的每一次出手几乎都是大手笔,就在上汽与南汽开始进行重组谈判的同时,始于2004年的上汽与重庆重汽的合资项目也终于从协议变为事实。2007年6月15日,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在重庆市江北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与一汽和东风相比,上汽一直尴尬于自己没有成熟的卡车品牌,之前上汽旗下的上海汇众每年的销量只有区区2000多辆,这次通过与重庆重汽的合作,以往长期存在的商用车短板得以弥补。 自此,胡茂元终于完成了自己在战略上的布局,使上汽成功拥有了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11家整车企业、3家关键零部件企业和1家汽车金融企业的股权,标志着上海汽车顺利实现了主营业务由汽车零部件为主向汽车整车为主的转型,从而成为国内领先的乘用车制造商、最大的微型车制造商以及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