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下级的要获得上级的支持,这个道理人人都能明白,不过凡事都是双向的,中庸思想讲究的就是不偏向任何一个极端,做上级的同样也要获得下级的支持。上级得到下级拥护的最重要一点,是使用下级的时候要合情合理,适时适度,结合下级的实际安排任务,不能因为一切为了工作就随心所欲地驱使下级。鲁国有一个很善于御马的人,叫做东野毕。有一天,鲁定公问颜回:“你听说过东野毕善于御马吗?”颜回说:“听说过。不过他善于御马是不假,可是他的马恐怕快要逃跑了。”定公很不高兴,说:“怎么号称君子的颜回也会诽谤别人呢?”过了三天,看马的人来报告说,东野毕的马果然跑了!这下定公吃惊不小,连忙派人找来颜回,问他:“不知你怎么知道东野毕的马要逃跑了呢?”颜回说:“我是从政治上的道理知道的。当年帝舜役使民众很巧妙,从来不会竭尽民力;古代的养马高手造父役使马匹也很巧妙,从来不曾竭尽马力。所以舜的百姓不会逃跑,造父的马匹也不会逃跑。现在东野毕养马的方法呢,把马当作车使用,又当作仪仗驱使,还骑着它跋山涉水,长途奔劳,加给它沉重的负担。就是这样还不满足,所以我知道他的马早晚要跑。”定公说:“你说的真是太好了!还能再进一步地解释一下吗?”颜回说:“我听说鸟没办法了就会啄人,兽没办法了就会跟人抢东西,人没办法了就变得奸诈,马没有办法了就会逃跑。从古到今,没有把他的下级逼得没有办法而不危险的。”定公很高兴,就向孔子夸奖颜回。孔子淡淡一笑说:“这就是颜回之所以为颜回呀。这只是他的一些平常看法而已,夸他作甚!”
![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庸不平庸》——中庸的上下关系(6)在上者要得下](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2599733448.jpeg)
员工最不能忍受的上级,不是拼命给下级压任务的上级,而是拼命给下级压任务,却把下级的功劳据为己有的上级。在这样的上级眼里,下级只是他的工具,是为他个人服务的劳动力,而不是应当予以尊重的活生生的人。上面这个东野毕养马的故事,如果转化为人的上下级关系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说,给马安排许多工作,这不是问题,而安排了许多工作却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这才是问题所在。“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中庸》在这里讲的,是上下级的本分:在上位的不骄横,在下位的要忠诚。可是,除了上下各安其位、各负其责之外,上下级之间还应该有更多的沟通、理解和默契,而中庸之道,则是达致这一理想境界的必经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