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虽然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但是高考仍然是千百万人寻求人生改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当然,读书不一定非要在学校,自学成才的人很多,通过读书改变人生也不是一定要考大学,有很多人自学成才后成功发展了自己的事业。机会有很多,能不能抓住机会并利用好机会,关键就在于个人的知识储备,人生的道路千万条,无论要走好哪一条,都需要知识作为后盾。实际上,读书无用论还存在另一个偏见,那就是对于“用”的理解。什么是用?并非可以获取可见的物质利益和让众人艳羡的功名富贵才叫有用。庄子讲的“无用之用”有一定的启发。有一次,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说:“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
![《你在为谁学习》——大瓠的启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30614461321.jpeg)
庄子还举了一个例子,庄子的朋友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给我大瓠种,我种了之后结出大瓠,可以盛五石东西,但是用来盛水,因为它不坚硬,无法举起来。剖开做瓢,就瓠落无法盛东西了。所以我要把它摔碎,因为它无用。”庄子听了,认为惠子不理解什么是用,如果把瓠做成舟,可以浮游江湖之中,是多么的逍遥啊。我引用这个故事意在说明,读书的很多大的作用,好多人忽视了。除了那些功利的目的外,读书到底还能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思考这个问题,下次再讨论,好吗?你的大朋友2004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