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基本判断 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9%,创今年月度新高,也是11年以来新高。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在4.7%左右,是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另一更具风向意义的指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在11月创下新高,这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开始向着上游蔓延,明年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比较艰巨。
![双色球八大工作室预测 2008’八大经济预测(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31058878057.jpeg)
判断依据 2007年,相关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平抑价格上涨的综合性措施,总体来看,未来物价上涨的风险依然处于可控状态。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资源、能源等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向下游传递扩散;国际收支失衡持续积累,过量货币蜂拥进入证券、房产市场并不断吹大资产泡沫;CPI核算体系中教育、医疗,以及公共服务类商品占比过低,而在实际生活中,恰恰又是后者价格涨幅较大,且占居民消费总支出比重不断提高,这种脱节可能导致居民实际感受强于CPI数据。当然,由于决策层严防通胀的态度非常坚决,各项紧缩政策正在不断酝酿、出台中,明年通胀将更多表现为压力而不至演变为现实。民生投入快速增加基本判断 2007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达到48177.12亿元,同比增长33.5%,全年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关口。财政部负责人表示,财政增收重点投向“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aihuau.com增加民生保障方面投入,这是近几年公共财政建设中强调突出的导向,这个导向明年还会继续。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对各类民生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扎实加以解决。今年上半年,财政支农支出同比增长2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29.7%,教育支出同比增长30.6%,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36.6%。预计2008年中国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以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判断依据 中国的财政年度收入由2002年时不足2万亿元起步,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元,数年之内连续迈上新的台阶,增长速度远远快于GDP增速,2008年这种势头仍将持续。财力相对充足,又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势必保持高速增长。资本市场稳中求进基本判断 A股市场2007年行情不会重演。目前,大盘依然处于调整阶段,由于前期行情透支过多,加上股指期货等不确定因素威力巨大,短期之内仍将维持盘整局面,个股分化还会加剧。造成本轮牛市的基本面依然存在,2008年内地股市在升值受益、奥运商机,以及资产注入等概念股带动下,可能出现上冲7000点的情况。经过2007年大幅震荡,内地股民投资理念将会逐渐走向成熟,暴涨暴跌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判断依据 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由于资本市场的虚拟特征以及新兴市场规范化程度偏低等原因,在我国证券市场大转折时期,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社会资金大量涌入,不可避免地伴随投机炒作、违法违规行为。越是市场繁荣,风险防范的挑战也越大。如果对于股市繁荣期的风险防范认识不足,各方防范措施不力,市场泡沫可能会进一步向深度演化。泡沫堆积越高,未来修正幅度也越大。对于这样的苗头,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不可能坐视不管。这是本轮调整充分表明了的基本政策取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是大势所趋,而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股市发展又“好”又“快”。“好”在“快”前,增长的质量自然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