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专家分析:2004年将是洗发水行业最关键的一年,国产洗发水能否突围,各洗发水品牌是是生是死,经过2004的“血雨腥风”,一切都会十分明了。
带着满脑的疑问,笔者特意留意了春节前后各洗发水品牌的电视广告,希望通过广告来探寻各品牌的发展前景。
在诸多的洗发水广告中,去屑成为主要的卖点。其中,蒂花之秀“去屑升级,无屑可击”的广告诉求让笔者耳目一新。其策略、创意教之其他品牌(飘影、雨洁、田七等)更胜一筹,足可以与以前的风影(去屑不伤发)、采乐(药物去屑)相提并论:
“同质化”中的“全新概念”
由于去屑市场巨大,几乎所有的洗发护发品牌里都含有去屑的品种。自从1988年,宝洁推出海飞丝(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以来,去屑一直是洗发水广告的主要诉求点,其中以下广告说辞基本反映了去屑概念的发展历程: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海飞丝)
“去屑不伤发” (风影) “滋润去屑” (绿飘) “药物去屑” (采乐) “草本去屑” (田七)在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真正能够代表创新的只有海飞丝、风影、采乐。可以想象,去屑品牌的“去屑概念”如何单调,去屑市场同质化由来已久。
近年来,去屑市场更是一篇混乱。“去屑就是去屑”,去屑品牌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整个市场充斥着“毫无意义”的广告说辞:
“去头屑,用雨洁” (雨洁)
“去屑,就是采乐” (采乐) “丽涛,头屑净” (丽涛)无论这些广告目的如何,如此“空洞”“来无影,去无踪”的广告说辞。只能强迫消费者接受广告轰炸,提高知名度。根本无法让消费者准确区分产品、品牌,更不用说去选择购买了。
就在广告诉求高度同质化,洗发水市场浑浊不清之时,蒂花之秀提出“去屑升级”概念,独树一帜,把目标直指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去屑品牌。告诉消费者去屑有等级之分。使茫然之中的消费者找到了自己的评价标准:“蒂花之秀,去屑升级,高人一等,自然无屑可击”广告的初衷也正在于此。
虽然“去屑升级”只是一种概念创新。“去屑等级”也不存在具体可测标准。但这种“空空如也”的广告诉求,由蒂花之秀首先明确提出,却起到了否定其它去屑品牌的作用。打破了去屑广告的沉寂,自然会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青睐。
新概念的“理性支撑”
一般经验认为:任何新概念的推出,都需要有一定的具体元素作支撑。
“去屑升级”是一个纯粹的概念,并且这个概念在具体化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蒂花之秀有了更多的“理性支撑”:
1。刘若英成了继井冈山和田震以后新的形象代言人,从直观上向人们展示蒂花之秀的全新形象,为“去屑升级”作“形象支撑”。
2。去屑成为广告中唯一的卖点,较之以前的“去屑滋养”等更加集中、专一,突显专业优势,为“去屑升级”提供“技术条件”。
3。“青春好朋友”是蒂花之秀一直坚持的品牌口号,在此广告中却只字不提。给人一种“改头换面”“一往无前”的全新感受。“青春好朋友”原本就是一个不疼不痒的“虚幻之辞”,较之飘柔、飘影的“自信”,拉芳的“爱生活”等,既不时尚,也少内涵。在广告中实乃“升级”所需。
广告中的大变动,为蒂花之秀的“升级概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去屑升级”成为,可以感知的具体物质,以“理性”推出概念,使概念的存在有理有据。
“压抑混乱”中的“艰难突破”
在宝洁压制下各洗发水品牌,除了奥尼、舒蕾掀起了些许波澜以外,中国绝大部分品牌都只能“抱残守缺”,在区域市场上“小打小闹”。
蒂花之秀,充其量也只算得上洗发水中的三流品牌。前有宝洁,联合利华等“强权压镇”,侧面飘影,拉芳“排挤猜测”,再加上很多无名小作坊“兴风作浪”。蒂花之秀除了选择突围以外别无它法。
由于蒂花之秀定位低端,所以它必须面对日益激烈的低端市场,宝洁对低端市场的切入(如绿飘的推出),打破了“相对圣洁”的低端市场,让几乎完全依赖低端市场的国产品牌“不知所措”。同伴“飘影”、“拉芳”的迅猛发展,也在不断压挤蒂花之秀的生存空间。
蒂花之秀的艰难处境,为大手笔的变革提供了动力,直接促成其电视广告的各种转变:明确定位、“单一”诉求、更换代言人、忽略品牌口号。
蒂花之秀的这则广告,可以说是一种“突破”,也可以说是一种“冲刺”。在“大垄断,小混乱”的洗发水市场。中小品牌之间已经进入了“品牌冲刺”阶段。谁能在这场“冲刺”中胜出,谁才能拥有挑战外国品牌的资格。
愿蒂花之秀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