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其实究其三者,哪一样不指向金石般的传世名声?
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的时代,好名求名,原没什么不好。因为有了名声,就会产生基因突变,就有了超能量和神圣的光环;当形成气漩的核心后,所有资源都自动聚集,那么,想不成功都难了。由此“出名”的好处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名虽然是属于人的,但名的流传确是基于事的。我们总能透过一些酒界大佬的背后,娓娓道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酒企业及其品牌来,也能指点出某些前期近来的市场表现以示关注。似乎名人、名企、名酒三者之间可以划上个等符而成为同一个寓意。当老百姓为广告里季老的鹤发童年神采所感慨之时,发现原来茅台的品味与健康之道有如此生动例子。而“中国邓活宝”一头黄毛笑品美酒之时,人们也能发现喝酒既也能获得如此无厘头式“成功”。同样为酒企“战术秀”,同样为节省传播成本,提升企业形象,拉近与消费者距离,但其中“味道”却是差了几许。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素质的提升,社会消费观念也逐步走向理性、成熟。于是有着一定知名度、美誉度和产品质量信得过的名优酒,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当“慕名消费”、“指名消费”的现象愈发普遍之时,那些掌握品牌资源的各酒业“龙头”们也因此占据了显著的市场地位和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要“出名”,也就成为这个时代的趋势,也是市场竞争的选择。当然企业、品牌、人如何“出名”的先后和方式是各有不同,这里就不再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深究,也不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一评述了。
当然作为酒界名人中那些大佬们皆有高低调之略,其实这可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毕竟“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出名了企业出名了,就会被关注得多了,伴之而来烦恼自然也就多了。出名之后,各种各样的某些国家机构和社会团体都涌上门来,以各种各样的名目索要的、打秋风的,其中承担社会责任就是最大的借口。所以,当前这些“名人名企”最面临警惕的已不是为富不仁,而是被杀富济贫,为市场发展提供干净的社会氛围。在这种“明也注着,暗的也盯上”的状况下,不少“聪明人”想着这个“虚名”要不要也罢了,还不如肉烂在锅里、埋头挣钱吧!况且,有某些“偷漏”行为还是越低调“谨慎”操作得好。
即便如此,酒海里“打混”的另一些人仍整日的在深谋远虑:如何不断地出名?如何出大名?如何建立维护个人品牌价值?最后,如何从“出名”这件事上挣钱?……为什么要出名?因为出名了,可以挣大钱,甚至死后还可以清史留名。当然是否能清史留名,毕竟是死后的事情,大家眼前最关心的还是“眼钱”,也就是“利”。所以说个人品牌的价值也就在于由“名”到“利”的转化能力,或者说个人品牌的价值在于它的套现能力,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也就是个人品牌的含金量。在如今酒市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取得多赢局面自然皆大欢喜,然而现实表象一再演绎着“穷了寺庙、富了方丈”的故事。
浮不浮躁无所谓,毕竟出名的“利”还是大弊,那么想好个为什么再悠着点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