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1在线观看免费 《蒙牛内幕》两个巨人的较量1



5.教授眼中的“郑牛之争”

牛副总为什么要辞职

1998年12月上旬,分派到伊利冷冻公司的内大哲学系毕业生,从外地实习归来后,到办公室来看我,话题自然而然地谈到了牛副总,她们曾听过牛的讲话,印象很深,问我“他为什么辞职”。12月中旬市委领导向郑俊怀了解情况,郑把牛的辞职信给了市委领导,上上下下都知道是牛辞职不干了。作为曾在他身边工作近两年的我深知这是假象。假象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环节,我有义务向我的学生们揭示事情的来龙去脉,还事物的本来面目,让学生们去判断是非,反思所发生的一切,我坚信你们一定会得出应有的结论。

我的案边摆着1998年一年来牛副总给郑总、集团公司、董事、董事会上报的有关“辞职”的七份书面材料,我们就从这些材料谈起吧。

aihuau.com

(1)这封信该不该写

1998年伊利集团开始了集团运作,牛根生受郑总之聘担任生产经营副总裁职务,分管技术中心、调度室、质管部、基建部、牛奶公司、供应公司、动力公司、销售公司、冷冻公司、天乳公司、金川奶粉公司、青山奶粉公司、速冻食品公司、矿泉水公司的生产、供应、销售工作,打假办成立后也由他分管,他的工作与完成集团的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关系极大,任务十分繁重。

上述职能部门、公司,有一些是新成立的,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协同一致,迅速正常地开展工作,便成为年初的当务之急。可是,要达到这样的工作目标,仅靠他自己努力忘我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其他部门的紧密配合,必须有相应的权力,比如为使技术中心、调度室、质管部这三个新成立的部门尽快开展工作,需要配置必需的办公用品……然而费用计划好几个月下不来,各部门都反映,没有钱怎么买必需的办公用品?怎么开展工作?牛副总不得不用自己的钱先垫上,购置必要的办公用品等等。

艰难工作一个季度之后,他感到在现有条件下,很难顺利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另外,经过试运行的集团公司,漏洞百出,他比照过去的经验,对集团如何运作也有了一些想法;对发生在他身上及身边工作人员身上的一些怪事,感到不平衡、难过,思之再三,“为了集团的利益”,以老部下、挚友的心态给郑总写了一封动情的信。

信反映的事实,是确凿的;目的是纯真的、正确的;情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直到目前为止,我也看不出这封信有什么错,各位可以仔细地把这封信读一下便有公论,退一步讲,信如有某些不妥之处,作为领导也应该有领导的大度和风范。8月份郑总率集团公司所有的领导、全体职能部门负责人去各生产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问题,便可印证,牛副总在这封信中所提出的问题没有任何错。

事到如今,我可否说,为了保住牛副总的职位、待遇,他不该写这封信;可是,为了集团的利益,写这封信又是十分应该的。

(2)风云突变

也许人们容易看懂4月17日的信,但却不能看明白7月8日的信,不明白这两个月的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使牛根生毅然决然地提出辞职。

4月中旬牛副总身心交瘁,终于病倒了,经一个多月的治疗有所好转,治病中也没有中断工作。

集团97年改革方案,批判产品单一,要多元化经营,伊利公司的人都知道这是针对什么。经过一年半的反思,领导终于认识到要集中一些财力搞冷饮扩张,牛随郑总去外地考察,召开了“郑州会议”,会议前夕,郑与牛比较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与看法。

口而出说了一句“这届领导班子干不了大事”,原以为郑会让他进一步说明理由,不料这句话深深激怒和刺伤了郑,在会上郑脸色大变,拂袖而去,并要牛辞职。

7月8日的辞职报告,实则是奉命的产物,即辞职是奉领导之命的一种行为,出于对郑总的尊重与爱护,才没挑明真象,只是含混地说辞职是“顺应了必然性的要求”。金口玉牙要你辞职,焉有不辞之理,另外的含义,我们以后还会谈到。

(3)缓兵之计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要从现象到本质,再者事物本身矛盾的展现也是一个过程。牛交上辞职信不久,郑借安排学习五项修炼,约我去过一次,正事谈完之后,他把我单独留下来长谈了一次,这是我到伊利工作后惟一的一次。

当然话题是牛副总的辞职。我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他俩互补性很强,又都有事业心,有合作基础,也谈了牛对他的尊敬、感谢,毫无二心。他也谈了对牛的看法,认为牛有两个弱点:一是说话不注意场合;二是常常只提过五关,不提走麦城,把功劳记在自己账上。还说这些弱点与他也有关,他平时对他提醒、帮助、教育不够。

郑与我坦诚相见的样子,看不出他对牛心存芥蒂。直到此时,我还相信,事情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7月20日、21日,牛接到学习文件和要他去学习的通知,在思想上,我才有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为什么?因为当时正值生产、销售旺季,也是一年的关键时期,有好多工作要做。

如今才了解,这是个缓兵之计,目的是减少震撼,做必要的舆论准备,城府之深,始料未及,虽然决心已定,但表面上不能表现出来,所以文件照发,这才有8月4日,牛致集团公司、集团“冷饮扩张”领导小组的两封信。

(4)谁之罪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曾写过一篇小说《谁之罪》,今天,借用这个题目,谈谈一些事实及我的看法。

98年8月10日郑总在一次会议上首次宣布牛根生不再管生产经营,由他负责,之后就是一系列的现场办公会议,会议内容一律是两个:生产经营问题;反对说假话、帮派、裙带关系等作风问题。抽象来看,这都没错,但真理总是具体的。

随着牛根生的被免职,8、9月份被郑掀起的风暴,一切就都烟消云散;牛及身边的人必须纯真而又纯真,否则,免职的免职,降级的降级;而属于郑及其身边的人则不在讨伐之列,这不足以说明8、9月份大动干戈所隐藏的真正目的?

一直到牛被免职,郑也没拿出一条能摆在桌面上的理由,倒是在私下或其他个别场合,或明或暗地点了牛的“罪状”,而这些“罪状”都是出于误解。请看10月20日牛致董事长、董事、监事、公司领导那封长信,可惜由于郑玩弄的权术,上述大多数人没看到这封信。

这期间,牛为了避免与郑的冲突,减少企业的震荡,经郑的顾问的指点,准备搞一个与企业产品无关的项目,开一个海鲜大排档,(考虑到想与熟知的人共同致富,再则自己无力全额投资)所以才召集了亲戚、朋友、老部下及业务关系,以自愿入股的方式(上限10万元,下限5万元),开了一个募股会。然而其后果是被郑策划的“二十一条”无情枪毙,以牛白白扔掉了147万元的前期活动经费而告终。

再说说郑的权术吧,召开董事会的前夕,因会议通知书上没写明讨论牛辞职一事,所以牛请示郑提不提,包括那份材料,郑表示一切由牛定,这就给牛造成一个错觉,似乎郑总无意主动提,换句话说,他没明确表示会议是否讨论这个问题。

“由自己定”,这使得一向持“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这种处世态度的牛根生犹豫不决了,再者辞职是被事态逼的,是不是自己误解了郑总?他又对郑满怀歉意之情,所以,他才决定在董事会上不主动提了,憧憬着一切从新开始,好好服务于伊利。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次真的误解了郑的意图,12月7日辞职报告第一段,谈了这个问题。

郑在牛辞职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引而不发,一步步形成牛不得不辞职的条件和氛围,先是明升暗降,剥夺他的资源配置权;继而是压以重担,又不给他创造条件;再者,不公平的对待他,加重牛的不平衡感;歪曲事实,无中生有,制造舆论……

既然谈到说假话、帮派的问题,那么就多说几句。

在今年股东代表大会上,突然冒出一个新提法:“今年处于盘整期”,之所以说“新”,因为在98年集团改革方案、经营目标等重要文件中,从没有见到过“盘整”这个词,白纸黑字上明明写的是必保10亿,力争15亿,争取20亿,何有“盘整”之意,这不明明是大跃进的架势吗?难道这不是说假话,欺骗广大股东又是什么?

发生了呼市最大……(本处文字作了适当删除——编者)两位有此重大问题的××××,理应受到制裁,却分毫不动,这难道不是帮派活动?

至于“罪”,98决策失误是谁之罪?不正确引导,致使企业经营理念、企业道德每况愈下,排除异己,为所欲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凡此种种,算不算罪?

(5)霍金森定律

霍金森是一位英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在《管理学》中提出一个定律:培养你的助手,不要培养你的对手。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武大郎开店。

我无意全面评价郑与牛,但关于免职一事却要说得稍稍多一些,郑之所以要免去牛的职务,据说在董事会上陈述的理由就是牛已危及到他的地位,尽管牛在主观上没有这个意图,但在客观上却存在这个因素,因牛的贡献、能力是不争的事实。

应该说深层次的原因是机制问题。

说成是“定律”,我却不敢苟同,郑推荐的海尔管理经验中有一条就是鼓励部下超越自己的领导,我不知道关于这一条,郑总是怎么学习的。

(6)变味的“学习”

我国目前正处于知识经济的萌芽时期,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广大干部和群众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江泽民发出了“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伟大号召,无疑学习是人们终生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

据我所知牛副总在集团公司的高层领导中算比较爱学习的一个,目前已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毕业证、结业证六个红本本,这在高层领导中也属于绝无仅有。

 绿巨人1在线观看免费 《蒙牛内幕》两个巨人的较量1
11月董事会上,决定免去他的职务,让他学习,虽然名为“学习”,但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理解。

按一般道理说,公司委以学习的重任,应明确交代学习的任务、目的、要求等等,可是,明确的只有两点:必须在外地,必须尽快。众所周知,高校学习一般是按学年、学期进行的,11、12月不可能有新开的班,何况,要牛总学习两年,这更应该有个详细的计划与安排,可为了尽快让他去外地学习,给他办了个“听课证”,听什么课,听哪个系的课,都没有说明,只是“听课”而已。为了让他尽快离开,集团领导肯每天用240元的高价租宾馆安排他的住宿,可见用心良苦,另外还让杨贵书记传话给牛总,如不去学习,则车要收回,手机也要交回……但如去学习,难道带车去吗?无怪乎,牛总说:可能是郑总由于工作太忙了,忘了我还有一个BP机呢!

(7)伊利姓什么

记得《国际歌》中有一句: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救自己。

目睹1998年伊利所发生的种种怪现象,广大员工,感到迷惑不解,愤憾不已,尤其是我们的大学生们,十年寒窗,希望能到一个有前途的企业去一展身手,开辟事业,今天看了我的这些介绍,看了牛总材料的复印件,会对我们的企业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牛总、邱工的遭遇,或许能让大家更多的明白一些什么。

一言以蔽之,牛因贡献、能力威胁到郑的地位,邱因说了一些风言风语伤害了郑,所以,免职、降级;而对郑逢迎拍马的人却可荣升,可为所欲为。

老员工都知道在伊利公司的经营管理上、贡献上,一般干部大概超过牛总的不会太多,牛总的人格、人品和威信在伊利公司是受到公认的,多年来他把企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光明磊落,公而忘私,而且当他不得已要离开伊利的时候,还有这样几句感慨而又值得我回味的话:“如果允许我选择的话,我会努力把伊利雪糕、冰淇淋做到世界大王,因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伊利的父老乡亲和全体伊利股东,尽管今天我不能成为伊利的‘儿子’,但我还要牢记自己是呼市、内蒙的‘子孙’,壮志未酬,雄心永在,七尺男儿,满腔热血,即使是漂泊四海,也永远会记着坐落在厂区门口的‘万里长城’,永远坚信中华民族的冰淇淋总有一天会与洋冰淇淋一决雌雄的。”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只能落得今天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结果。在技术上,像邱工,曾开发过无数新产品,为伊利赢得荣誉,获多次奖励,还获过市长特别奖,并且刚刚拿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局又能如何呢?(据悉郑总用洋人来开发新产品,这肯定没错,雀巢、和路雪、美登高不都是洋人搞的吗?可他们在市场抽检及销售额方面,过去也没排在伊利之前,不过那是过去的事了,如今在洋人指导下的伊利会超过洋人多少倍,这也许会是奇迹……)

古希腊智者学派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今天竟演绎成“我是万物的尺度”,一切以“我”画线,以“我”为中心。

敢问伊利是谁家之天下?伊利姓什么?

(另说明,由于对上述内容请教的学生甚多,还有打电话询问情况的,实难一一解答,只好闲暇之余提笔一并作答,望谅。)

马秉悌

一九九九年一月于北京

6.其中一封辞职信

辞职报告

董事长、各位董事、监事

尊敬的集团公司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写这封信,盼望能耐心看下去。

由于形势所迫,我不得不提出申请辞去生产经营副总裁的职务、董事的职务,乃至退出伊利集团。

借用美国管理大师彼得8226;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法则:“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我有必要也应该说明事情的原委,以便大家能客观、实际地对待我,进而对我们伊利的事业负责。

集团公司自今年元月开始集团化运作后,在我分管生产经营工作的过程中,感到运作中有些部门配合不协调,一些问题久拖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工作难以开展,加之我的不平衡感,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给集团最高领导写了封信,叙叙衷肠,希望得到郑总的理解与支持,可是事情不像我的想像那样,很可能正是这封信是以后事态发展的一个原因,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如果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写这封信会不会更好?

五月份为扩大冷冻生产,随郑总去外地考察,在郑州会议上,鉴于“扩张问题”,久久定不下来,我失口说了一句:“这届领导班子干不了大事。”我原以为郑总会让我进一步说明理由,但这使郑总非常恼火,他脱口让我辞职,这成为事情发展的转折点,使我有了辞职的想法,返呼后,第三天,我向郑总提出了辞呈。可能考虑到后果,郑总要我严守秘密,不得泄露辞职的信息,并说明如要辞职可安排适当的时机,比如通过安排学习等加以实施。

七月份安排我脱产学习,我本身没有去学习的想法,但由于事先约定如果同意辞职,最好用学习的办法来过渡,不要影响伊利的整个工作,所以,我认为这大概就是那个约定的信号。八月份郑总下达了下半年工作考核指标,由于我已脱产学习,且学习要求很严,实难完成全部工作和学习任务。为了伊利的事业免遭损失,我致函郑总请求辞去“冷饮扩张”小组副组长职务,并减免部分乃至全部工作以便集中精力学习,不给伊利丢脸。八月十日郑总召开了生产企业经理会议,宣布我脱产学习,生产经营的事由他负责,但并未说明时限,这引起了我和大家的思考与玩味。

八月中下旬郑总率集团公司各位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了一系列现场办公会解决生产经营问题,我无意评价这些会议,我只是想说郑总这个行动本身就足以说明,集团公司要解决任何生产经营问题都是需要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全力配合、相互交通才行的。这反过来足以证明,我四月份写的信,信中提出的问题及感觉是有道理和根据的,不足为过。从八月十日以后,郑总在公开场合以及私下里都指出了一些我的过错,我认为其中大多数是误解,不足为道。

在此之前,我曾多次直接或间接地询问过郑总,是否对我有意见,要求能不客气地指出并批评,以便我改正,但是郑总对我和别人都表示,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觉得我说话太随便,有时不注意场合,再者就是曾经把功劳都记在了自己的账上,只提过五关,不提走麦城。郑总提到的我说话有时不注意,这些毛病是有的,而且不是现在才有的,它一直跟随了我三四十年,比如在郑州会议上就是如此。但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公开场合或是在私下里,我总是注意维护郑总的声誉,突出郑总在伊利的地位,公开场合我很少出头。我也曾接受过一些记者、自由撰稿人的“采访”,但我都和他们约定见诸报端不准提我的名字,我被评为劳模和优秀企业家后,都拒绝了相应的采访。远的不说,四月份陈惠湘来采访时,我就是这么表的态。集团公司出的介绍伊利企业的画册,除了与大家的合影外,其他场合确实也都没有我,这不也是个证明吗!?

但从八月份开始,我的麻烦似乎多了起来,我没有必要一一辩解,择其要者,略举一二,便可见一斑。

郑总说我不说实话,举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出差,我花了100元买了五把牛角梳,分送给大家,杨主席问我多少钱,我回答说100元。郑总把我这句和杨主席开玩笑的话,误解成是我说假话。说我眼里没有他、客户眼里只有我的例子是,去年新疆乳品会议返程到飞机场时,我坐了客户派的车,而他却是自己“打的”,这又是更大的误解,事实上,客户派了两辆车,一辆车送郑总,一辆送我,送他的车到了他的住所后,他已先期走了,没有接上,而且这辆车一直追到了飞机场,当时客户也进行了解释,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客户的“过失”(车派晚了)竟成了我的错误。

在为郝义捐款的问题上,我捐了1万元,在我捐款之前,曾经再三询问王主席,捐这么多合适不?王主席回答,没有什么不合适;更何况我的捐款是第一个,其他人均在我之后。在为病人捐款问题上,我的看法是,若是经救治还有希望活下来的,应多捐点,而对患绝症的人,是没必要捐钱的。说我捐款1万元是出风头,这是冤枉。至于郑总提到有一次有病住院,我没有去看他,说明我眼里没有他,更是天大的冤屈,我实在是不知道他有病住院这件事。如果我知道了,焉有不看之理。无论是牧工商,还是伊利的遗属,逢年过节我都必到,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看现任领导,我的顶头上司呢?

举出来比较大一点的事有两个,一是速冻食品公司羊肉积压的问题,世界上各国各地区出栏牛羊,都有一定的季节,在出栏时,多购一些羊肉,贮存备用,这是一贯通行的做法,无可厚非。速冻公司去年羊肉贮存量多了一点,这是事实,但这里有许多主客观原因。至于有的人说,到2001年也用不完,而且还有人说应该使用鲜肉,但就是因为前几年我们使用鲜肉的量大,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致使水饺由于肉的问题质量下降,这不是家里吃饭,十斤、八斤就够了,而是企业大规模生产,有批量的需求。如果去年到现在贮存肉都错了,那么明年会怎么办?所以我认为这些论调不是由于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另外,估计今年春节前后贮存的羊肉即可用完。

还有一件事,就是“曲艺节”的事。曲艺节期间,安排演员在金川演出,事后我才知道郑总曾责成胡副总负责,他在安排工作时,理应与我这个冷冻公司的总支书记沟通,但他没有找我,所以我不知道。当时金川的有关负责人员找我,说安排在餐厅演出,我说餐厅太小,建议改为露天演出,之后,他们又说在停车场演出没有大的扩音设备不行,并说经费问题不好解决。我说,经费万一解决不了,我要那么多年薪做什么,可从年薪中支出。虽然我不兼任冷冻公司的经理,但我还是冷冻公司的党总支书记,有关精神文明的事,他们找我也是应该的。我为演出出主意、想办法,却没想到也成了我的错误。至于伊利个别员工在伊利报上发表文章“表扬”我,此事我一无所知,也不是冷冻公司领导的安排。

以上我陈述的是事实情况,如果各位有兴趣或有机会,这些都是可以落实的,一直到现在为止,我认为,郑总所举出的事,都是因为误解而造成的。

我想补充的是我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与各位领导及董事叙一叙我的委屈。我也深知,事情发展到今天,是现行体制、机制造成的,不能怪哪个人,郑总也有他的苦衷,即便今天我侥幸没有遭到这样的“待遇”,明天也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学习期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使我不得不考虑我的“今后”,于是有了办海鲜大排档的想法(在九月份天骄宾馆会议的前夕,陈惠湘说下一步需要我“偏安”,指点我把公司的一些小企业搞起来,大企业就不要考虑了。我提出了办海鲜大排档,陈说,这就委屈你了,我说,我委屈无所谓,他说,办这件事郑总肯定会同意。),我以为,办海鲜大排档丝毫不与伊利的利益冲突,我原想,把这一切告知郑总,由于他在青岛开会没有说成话,他从另外的途径了解到这一信息,从外地回来之后,我约郑总谈话,他说没有时间,两天后,新的“游戏规则”制定出来后才接待我,“游戏规则”规定既不准我办,也不准伊利人投资,断了我的退路。

我工作不能干,想自寻出路又被堵死,这就好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在伊利公司已基本没有了我的落脚之地,想为伊利奉献的大门已经被堵死。我是个不甘寂寞,又很想做事的人,这一切就不能不让我提出上述的申请。

在不了解真相的人看来,这是不是牛根生有些不仗义,要离开伊利,但知道并忠于事实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之所以“自动”提出申请:退职或退休,这完全是为事实所迫,是大势所趋。我一向的态度是为了伊利的事,宁愿委屈自己,历史上已有过多次,但愿这是最后的一次,因为我确实不愿意再看到,领导为了我而分散精力。伊利目前的状态,不容再为摆布我而煞费苦心!应该集中精力抓该抓的大事;也不愿意看到广大伊利员工为了我一个人而苦恼,一了百了,免得好多人观望、等待。

我是伴随着伊利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几乎伊利的一草一木,几乎每样冷冻的产品都倾注了我的心血与汗水,今天,当我不得已而离开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最后,我恳切地希望各位领导及董事,考虑到这些年我对伊利的付出及贡献,妥善地解决我个人的善后问题,诸如,1997年、1998年的年薪兑现问题,及医疗、养老保险等诸多待遇问题。

至于我的党组织关系问题,也希望按有关规定办理。

几年来,各位领导、董事曾给我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谢意并铭记在心。

顺致

秋安

牛根生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日

7.矛盾的98%是误会

误解和被误解的频率标志着一个人的素质

如果用派系的眼光来度量,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位教授是“亲牛派”。不过,且不管他是“亲牛派”,还是“亲郑派”,能够写出东西来公开论争,就说明所陈事实至少是经得起推敲的。但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即使讲的全部是事实和真理,但在未听到“另一家之言”之前,我们还是持审慎的“立此存照”的态度。西方有所谓完全基于事实、不加任何主观评论的“纯客观报道”,然而,对事实的不同选择,以及对同一事实不同视角的取舍,都足以形成完全相反的导向。这和“盲人摸象”是一个道理:每个人所讲的都是真理,然而同时每个人所讲的也都是谬误。所有的局部真理之和,才等于全部真理。然而,我们人类何时曾经得到过“全部真理”?不可能,也不现实。所以,人类永远只能阐释自己已经获得的“局部真理”。

老郑如果有什么申辩,我们只能等另一本书了。

现在我们回头再来看一下牛根生1998年10月20日写给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公司领导成员的辞职信。(见本书第40页)

这封长信,是牛根生痛定思痛之作,言词平和、中肯而含痛切。

对于这封信所陈事件,我们关心的不是它对伊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而是它对牛根生日后经营蒙牛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710.html

更多阅读

雪中送炭的意思 《蒙牛内幕》雪中送炭

老郑落难后,老牛往看守所里捎了一万元。老郑女儿留学,妻子薄香女向“最不应该求助”的老牛求援,结果,“最不可能帮助”的老牛等人拿出二三十万元……古语说得好: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说不定什么时候,有恩的,有怨的,有仇的,有爱

蒙牛员工培训 《蒙牛内幕》实践是最大的培训

第一代秘书学官,第二代秘书学第一代秘书,第三代秘书学第二代秘书,以此类推,虽有“变异”,但“遗传”为主,总体状况必然一代不如一代……“宰相必取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对于做官来说,最大的“师傅”不是官,而是实践。2005年4月,在老郑

蒙牛2013年资产负债表 《蒙牛内幕》郑债牛还

谁也没有想到,牛根生拿出自己2002年在蒙牛所得的年薪和红利,给大家发了伊利1998年所欠的年薪,替老郑把这笔“债”给还上了。牛根生一干人于1999年离开伊利,然而,他们与伊利的工资纠纷直到2002年才划上一个“郑债牛还”的句号。按照伊利

声明:《绿巨人1在线观看免费 《蒙牛内幕》两个巨人的较量1》为网友雾影飘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