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教育目的 再论劳资关系的行业分工实质---与巫继学论道



【巫继学先生看到了当今中国经济生活中充满了劳资关系的不平衡所造成的问题,这确实是需要加以关注与充分重视的,农民工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维护,政府不应更多地倾向于富人,使他们锦上添花,而应该更多地倾向于穷人与最底层的阶层,为他们雪中送炭。一个社会的进步,体现在最底层人群的边际进步上面,而不是体现在富人低效用的更大边际收益上面。

不过相对于劳资关系,我更愿意从行业分工的角度来看问题。因为这更富有解释力,也更符合现实。因为,如果在劳资关系中我们以非市场化的手法处理问题,必定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不良影响(哪怕是工人们理所当然地组织起工会,它所具有的对劳动力的非市场性的垄断供给,对社会经济也具有负面影响)。首先,广大工人(民工)是处于各个不同的行业中就业的,他们没有形成象马克思扬言所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利益共同性。这样,从根本上说,他们所就业的行业是否景气,就与他们的利益高低直接相关。显然,如果行业景气好,那么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相反,如果行业景气差,则他们的日子必定难过,甚至失业沦落街头,在此情况下,政府难以强迫经营状况惨淡的企业主多付工资给工人。比如中国是纺织品制造业大国,众所周知,如果纺织品出口没有受到阻碍,那么,工厂开工充足繁忙,劳动人手显得短缺,此时工人们肯定获得较多收入。当然,工厂老板们所获得的利益会更大得多。另外,对于现今的垄断行业或者高利润行业,工人们的收益也比较高(至少比行业不景气的状态下具有更大收益),比如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据说增长很非常可观。可见,社会的利益分配并不以"阶级"而划线,而是以"行业分工"来划线。如果处于一个不好的行业,不仅工人难以谋生,而且企业主也难以生存下去。

另外,劳动力供给本身就形成了一个行业(如果劳动力稀少,不能形成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不能形成一个行业了),它存在着供给竞争性,正是这种竞争性,使得劳动力价格不得不变得相当低下廉价。如果是一般性的劳动力,则竞争性就更剧烈了,因为这样的劳动力容易形成,所以数量上必定很多;相反,如果是特定的劳动力,由于形成条件较难,所以数量上必定较少,竞争性会很弱。于是从行业分工的供给竞争性来说,前者所获得的劳动收益就必定低下,相反,后者所获得的收益必定较高。因此,劳资关系的"好坏",实际上也要由行业分工的状况来决定。如果某个种类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很大,人很多,那么,市场是很难给这样的劳动力以高工资的,因为,多人竞争同一个岗位,这个岗位不可能具有很高工资。因此,要改善中国劳动力的收益状况,不应通过劳资关系的"革命"行为,而是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要从教育上帮助人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力素质。实际上我们已经发现,在中国,一般人太多了,但具有较高水平、较好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的专门人才却又太少了。这种反差说明了,劳动力供给作为一种行业供给,一方面是供给过度,另一方面又是供给短缺。供给过度损害的是劳动力自身的利益,相反,供给短缺损害的是企业的利益;这两种情况对整体经济都造成了损害。这种劳动力的反差不仅存在于社会中,也存在于各个企业内部。比如我们看到,在一个企业内部,同样是工人,同样是农民工,甚至做同样的工种,但他们在同一时间内的收益都不相同。因为工人自身的素质各有不同。可见,从行业分工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收益问题,比具有笼统性质的劳资关系看问题更有效果,更有现实性。当然,从劳资关系的角度来看问题,则更具革命性,这也是它的"优点"之处。

 再论教育目的 再论劳资关系的行业分工实质---与巫继学论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社会关系的矛盾之基本原因,也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两个不同身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是人自身的内在矛盾。每个人都必须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作为生产者与作为消费者所具有的非常相反的利益取向,通过他们相反的情感与意志得到了非常情绪化的体现。――黄焕金】

劳资关系: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 

 

作者 : 巫继学 

当今中国社会遇到了什么大麻烦?遇到了什么牵动社会神经中枢的大矛盾?不是美国对华的制约战,不是欧洲的贸易战,甚至也不是日本的挑衅战。这些事固然烦心,但却都是外部矛盾,而真正的社会内部大矛盾才是大麻烦。在我看,那就是最新酝成的劳资矛盾!

我们知道,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总数已逾1.5亿,成为第二三产业真正的主力军。现今中国农村,有80%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这意味着有七到八亿人与农民工有直接经济关系,加之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的亲情联系,在当代中国有十亿以上的人口关系着农民工!在建构和谐社会中这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重点,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关系的最为基本、牵动经济社会面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关系。仅仅注意到有1.5亿以上的农民工是远远不够的。这1.5亿农民工所在企业,基本上是私有经济中的非公有制企业,那末农民工面对的基本上都是私企老板,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典型意义的劳资关系。非公有的私有经济在我国,目前已经占据半壁河山[1],私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事实上成为最为活跃、最具张力的能动因素,它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之巨大,是毋庸置疑的。

庞大的私有资本,庞大的农民工的劳动,由此结成的劳资关系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产生的影响力,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所以我想说,劳资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和谐。

几乎无人否认,劳资关系目前在中国是最应受关注,最应该下大力气进行调整与校正的。在农民工进入市场并劳作于企业的全程,几乎都存在劳资矛盾的隐患。招聘过程中的歧视(性别歧视、地区歧视、语言歧视等等)与欺骗(双方信息不对称),劳动合同的签订不规范,使用童工,工资待遇偏低与拖欠工薪,考评与升职中的弊端,工作环境与居住条件恶劣,工作日超长与休假太少,福利与法定保险没有保障,处罚过重与性侵犯,工伤处理中推卸责任,等等。近年来,经常见诸各种媒体的是,劳资关系在这些领域此起彼伏的矛盾、冲突,酿成事端的报道也不绝于耳。最近,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暴力维权事件发生,说明问题已经发生到一个什么危险的境地。

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的、原生的层面是劳动与资本的配置。正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资本买到了劳动力,从而在经济运行中建立起劳资关系。从表面上看,一方是资本所有者,一方是劳动力所有者,资本雇佣劳动两者似乎是平等的。特别是在一纸双方认同的劳动合同的形式下,这种平等性更给人以假象。然而,在私有经济下,劳动力是被雇佣到私企中的,现在流行叫给老板打工。你随时都可能被"炒鱿鱼",你的欲夺大权在老板手里。所谓我主动辞工,我把老板炒了,这在现实生活中只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微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说法只是一种自我安慰。除非你是一种旷世奇才的稀有资源,否则走一个穿红鞋的,会有十个穿花鞋的候任。其实,在本质上,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撇开现实生活中各自的社会地位、话语权、社会影响力、社会关系、物质财富支配权这些本来的天差地别不说,资本离开了劳动,资本家仍然可以生存一个时期,而劳动离开了资本,劳动者就无从生存。特别是在劳动力资源过剩的经济背景下,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不平等加倍扩大,无限延伸。这种本质上的不平等,使农民工一开始就成为劳资关系中的弱势方,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

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即剩余价值),这就暗含了一个固有趋势:尽可能多地获得剩余劳动,而且尽可能少地支付成本。这并非那个老板个人的错,这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趋势使然。所谓势在必行,与老板的道德无关。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个人信仰与品格如何,一旦成为资本的人格化,就具有了资本的这种本质品格。人与人不同,老板与老板不同,但差别不是质上的,只是量上的,只是风格与方式方法的不同,只是在本质相同意义下的老板个人偏好。

由于劳资关系在当今中国愈益成为重要的经济关系,因而劳资关系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良性程度,从而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程度。劳资关系的影响力,第一层发生在企业,直接关乎劳资双方切身的经济利益;第二层势必涉及经济生活,或者在区域经济中产生影响,或者在行业中产生影响,但最终都会在宏观的整体上发生作用,或资或劳,或利或弊;第三层最终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无论是良性的影响,还是恶性影响,最终都必然波及社会生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向世人展示了劳资关系恶性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其的严正关注!

好在,资本的恶劣天性又是可以遏制的,可以矫正的,可以转化的。这一点,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历史在重演,但我们是在重演西方国家早期资本发展时期的脚本。我们是在新世纪发展市场经济的,而且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因而,遏制资本的恶劣本性是题中应有之意。

问题不在于资本本身,而在于对资本本性要不要遏制,对私有制企业要不要有效管理,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不要维护,一句话,要不要依法经营,要不要依法管理的问题,要不要将市场经济置于社会主义框架之中。在肯定这一点的前提下,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遏制资本恶劣本性的经济机制。

其一,资本是一种关系,本质上是劳资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中,劳动者是被雇佣者,是被动方,面对强大的资本,他们是弱势群体。那末必须从有效遏制资本的违规行为、打击资本的违法行为入手。当然,这种遏制与打击必须有区别,在不违规违法的前提下,主要通过经济机制实现,主要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来打压,来限制。一旦超越边界,则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制裁。

其二,完善企业工会组织,劳动者联合起来,平等与资本进行博弈。工会的主要职责并不是过去理解的那样,平日里组织员工搞活动,它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督促企业落实好《劳动法》。工会,作为劳动者自己的组织,它必须独立地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否则它就失去历史存在权。在这一点上,我国的企业工会,首先要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上,工会是一方力量,它与资本是平起平坐的,是成为劳动者权益的真正代表,它甚至对企业的重大决策拥有。前不久有一则报道为世人十分关注:据6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海尔收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中人们意外发现,"目前美泰的任何买家都要和其工会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和工会的谈判失败,任何并购交易都很难成功。"这则消息,我国各级工会不知作何联想?

其三,建立劳资双方对话机制,打造劳资双方互动平台。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完善劳资关系的三方机制,即由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有涉及劳动关系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在事实上承认了劳动者是一个独立的权利方,使我们对劳动者能够与资本进行平等对话树立的信心。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行动,并且需要有相关配套的机制出现,否则三方对话机制将空谈。进一步讲,劳资双方的对话,必须是经常的,即时的,这样才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变了。

其四,遏制资本的恶劣本性,调整劳资关系,政府应当承担责任。政府的干预,不应该是行政式的,而应该是政策式的,应该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提供法律依据。那种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应当仅仅由市场来调节的观点是不对的。政府必须对初次分配进行干预,包括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和"参与"。各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程度不同,但政府完全放弃管理,在世界上也是绝无先例的。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建立保障机制过程中,保证劳资关系的正常发展,使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当然,不应该排除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可以对局部地区出现的劳资关系个案进行直接干预。总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管理和调节的作用,成为劳资关系的"和谐之手"。

其五,我提议尽快建立"企业调查员制度"。企业(工厂)调查员制度,是一项古老的但行之有效的制度。它起源于英国早期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他在大英博物馆阅读了大量企业(工厂)调查员的调查报告,并在书中引证了这些原始资料。根据中国特色,我建言在各级人大下设立一个"企业调查员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聘请有职业道德的,有专业知识的,有独立精神的人士担任调查员。人大授权每个调查员,担负一定区域中企业劳资关系的独立调查,并定期写出固定格式的报告,直接呈送人大。每个调查员应当有相当的独立调查权限,并享有某种豁免权。同时,如果知情不报,将轻则遭责,重则追究其责任。这一制度的现实作用在于,建立一个独立的对企业进行监督的网络,以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管理部门。

呼吁各界有志之士,严正关注当今社会的劳资关系、劳资矛盾,关注建构和谐社会中资本下的劳动!

附文:

通过"行业分工"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典范---亚宏观经济学

【"行业分工"的思想是与劳资关系思想相对应的一个非常基础性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行业分工"经济学也可称为"亚宏观经济学",因为它与总体(总量)性的宏观经济学不同,也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它是从经济整体中的"行业构成"与"行业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与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与问题的一种研究形态。而以下文章所说明问题的方式,典型地体现了这个"亚宏观经济学"的作用与意义。今年中国经济中工业企业增长幅度明显回落,企业亏损额迅速上升。但就在这种情况下,煤炭和石油两个行业的利润率增长却达到80%以上。这个事情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行业分工关系中,上、中、下游的关系出现了不均衡的局面。由于基础性行业如煤碳、石油行业供给跟不上,造成其产品价格上涨,这种情况就对对煤碳、石油有直接需求的中游行业造成了成本上涨的压力。而另一方面,这些中游行业的下游行业(包括最终消费领域),并没有出现需求的相应扩大,去拉升处于疲软状态的这些中间行业的产品价格。因此就出现了"两面夹击导致中间行业企业亏损"这种情形。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市场经济的"合理行为"(剔除行政手段对投资过热的影响因素)。因为中间行业会因供过于求而收缩其生产规模与需求水平,于是,对煤碳与石油等行业产品的需求压力就会减小,使其价格趋向下降。另一方面,中间行业的生产收缩也会缩小其供给程度,从而使其疲软价格得以恢复。它们的价格下降反过来会重新促进这些中间的重新增长。

在下文中还涉及到两个问题。林毅夫通过价格下降的程度去判断通货紧缩程度,虽然从经验上来说这是可以的,但从经济学来说却是不妥的。因为价格下降并不等于通货紧缩,关键是要看价格下降是否达到其成本以下。如果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也在下降(比如生产率提高下的情况),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价格下降会导致通货紧缩。这里也存在一个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因为某些生产率得到提高的企业,它可以承受价格下降,相反,一些生产率没有得到提高的企业,它无法承受价格下降,因此,对于后者是通货紧缩,对于前者就不是了。由此看来,林毅夫的判断太简单了点。

另外一个问题是"凯因斯难题"。即:通过投资扩张去治理经济衰退,是否不会因"供给冲击"而造成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即投资扩张到底是治理衰退问题的手段呢?还是相反---导致衰退问题的原因?――黄焕金】

今年我国企业增长大幅回落/亏损额飙升六成 林毅夫:经济出现通缩

     2005-11-21 11:34:55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吕天玲

企业亏损额飙升近六成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提醒要高度重视

"今年工业企业增长幅度明显回落,企业亏损额迅速上升,这是一个大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在昨天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商务发展论坛"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了对今年以来部分企业大幅亏损的担忧。

工业亏损上涨57.6%

资料显示,今年9月份工业企业增长幅度为20.1%,同比回落19.7%。去年工业企业的效益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增长率为38.1%。

20.1%的利润其实并不能反映工业企业的平均增长,为这个数字作出贡献的主要是能源原材料等少数行业。据了解,煤炭和石油两个行业占整个利润大半。今年以来,煤炭、石油的利润增长率都是在80%以上,有色金属矿增长20%以上。

姚景源说:"如果把煤炭和石油这两个行业的利润去掉的话,那么中国工业企业的增长率就会从20.1%降到7.9%。"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将直接导致下游产业利润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亏损也在不断上升。

今年1至9月份规模以上的工业亏损比去年同期亏损上涨了57.6%,亏损增加幅度超过了50%。石油加工业和炼焦业亏损额增长了16倍,化纤行业亏损额增长1.1倍,钢铁行业亏损额增长了94%,电子通信行业亏损额增长了59.6%,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亏损额增长了43.1%,建材行业亏损额增长了56.9%。

作为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会上强调,"这些过去本来都是不错的行业,出现了利润大幅度下降,亏损额迅速上升,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两面夹击导致下游企业亏损

对于为什么今年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姚景源在分析原因时指出,上下游产业的市场格局不同导致下游企业亏损。煤炭、石油、电力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导致价格持续上涨;而下游产业则是供大于求。一方面市场压迫价格下行,另一方面又被迫接受上游价格上涨,所以导致下游企业利润下降。

其次,一些行业长时期大量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也导致生产过剩。对于这个问题,到会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也认为,我们不能一直靠投资增长来拉动经济。

林毅夫说,目前的投资集中在三个领域:房地产、汽车和建材。靠投资增长来拉动经济,最终投资会变成生产能力。等到新的一批建材、房地产、汽车的生产能力建成以后,又变成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价格下降。

林毅夫认为我国经济出现通缩

林毅夫在本次论坛上,仍然坚持认为经济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他预计,短期来讲,宏观经济环境在未来一两年或两三年可能会面临比较紧的经济环境。

"其实今年9月份从严格的定义来看,我们已经是通货紧缩了,比我预期还早。"林毅夫的理由是,今年9月份消费品物价指数同比增长0.9%,低于1%,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是0。(一般来讲消费品价格指数低于1,商品零售价格接近0就是通货紧缩。)他预测,明年基本上还是这个趋势,明年消费品物价指数将会比1%低一点,商品零售价格在接近0这个位置徘徊。

姚景源认为,如果企业增幅继续回落还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将会影响企业投资,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甚至会引发就业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个问题。林毅夫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需要练内功,降低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环境。

对于经济环境出现的一些状况,作为央行行长助理的易纲教授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仍持有乐观态度。他认为,经济仍然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将会比较稳定。

他在描述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时说,对于内需和外需,政府将会更加强调内需。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在投资和消费之间将更加注重消费,在消费中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更加注重农村居民的消费,在政策上向他们倾斜。

易纲强调,未来的经济将朝着注重发展服务消费的方向作结构调整。他还表示,未来的汇率也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787.html

更多阅读

中美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中美关系现状

楔子: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对美关系中美关系目前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实质——竞争关系,表现为合作与摩擦并存影响中美关系的根本因素——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世界主要政治、军事集团或国家现状——美国:牛,欧盟:散,俄罗斯

亲密关系的变革 疯癫与文明

以下片断摘自学者祝平燕博克《致“情痴”们:走出依赖型迷恋关系,建立分享型亲密关系》尽管感情与理性有时候是矛盾的,但对待爱情正确的态度可能还需要我们更理性一些。英国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理论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他在《亲密

和谐劳资关系ppt 和谐劳资关系之家文化构建

    企业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单元,劳资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因此在企业内部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是社会安定和企业盈利的基础。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方式很多,其中一种就是构建出“家文化”。 所谓“以彼之道,还诸之身”,企业领导怎样

劳资集体谈判 集体谈判与劳资矛盾的关系

毕马龙:大家好!我是毕马龙!本期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集体谈判。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南京大学商学院的赵曙明教授做客本栏。赵教授,你好!赵曙明:马龙,你好!毕马龙:赵教授,大家都知道集体谈判是为了解决劳资冲突,但究竟什么是劳资冲突?影响劳

声明:《再论教育目的 再论劳资关系的行业分工实质---与巫继学论道》为网友卟荏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