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十一五”应赋予京津冀区域中我省高技术产业新定位



随着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全国位次中的快速上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板块”已是蓝图凸现。

目前,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向郊区扩散、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向滨海新区积聚的布局战略日渐明朗,使我省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机遇,在承接好京津传统产业转移的同时,创新性地利用好京津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源搞好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丰富“一线两厢”战略内涵、加速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意义重大。

基于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已有条件和实力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近日围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在京津冀区域中的定位与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初步认为我省应在建设“环京高新带”、”临港高新带”、“南厢高新带”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四个方面寻求突破,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改变我省“单腿产业”现状,为建设经济强省锻造新的强力产业支撑。

一、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第三极”显山露水

站在全国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南、中、北的区域格局特征分明。这是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背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格局初定,京津地区成长为“第三极”。

经过多年培育,居南的“珠三角”凭借独特的区位、政策和环境优势,已然奠定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第一极”的牢固地位:2003年,产品产值突破61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3%;“十五”以来,转化、推广、产业化科技成果8000多项,直接经济效益3000亿元。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中的“长三角”依托上海浦东开发后来居上,以IT产业集群成长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二极”,吸引了大批珠三角产业北移,为上海赢得了成为“长三角”龙头的重要基础。

期间,尽管居北的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展缓慢,但京津两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异军突起,使其成长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第三极”拥有了高度的必然性:2004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名第5-6位,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市的第4位且增长速度保持全国第1位。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京津冀地区的高技术产业不仅与国际的著名高技术产业密集带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与“珠三角”、“长三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为市场分割下的孤立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优势资源空间整合不足,区域内产业分工不明确,与整个京津冀地区脱节。在此情况下,能否发挥好河北省的主观能动性,力争成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衔接平台、重要腹地和有效补充,将决定着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未来。

2.“第三极”上演“双龙会”

纵观“第三极”的成长过程,实则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龙会”——一直处于明显竞争状态:

表现之一是产业规模旗鼓相当。2004年,北京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7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73%;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1731.0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6%。

表现之二是支柱产业高度趋同。电子信息产业在二市均享有至高地位:2004年,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131.52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65%;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值则达到1335.1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的80%。

表现之三是产业布局各自为战。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是“一区七园”,并已形成了以海淀园为主体,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和健翔科技园相呼应的高新技术产业新格局。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则逐渐向滨海新区收拢,已建成现代化制造、研发基地等为目标重点发展,现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行业,其中,IT制造业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

3.河北何去何从?

毫无疑问,京津竞争的结果是,尽管“挤出”效应会导致第三方发展机会的增加,但在京津冀区域“双核心”下的“要素高地”效应也会不断增强,会导致周边“要素飞地”态势的加剧。面对“第三极”的“双龙会”,我省何去何从?答案是:如果我省不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必将面临双重挑战:一是省内要素加速外流,偏重的产业结构将呈现边缘倾向固化趋势,单一产业链条蕴含的巨大风险可能提前显现;二是南资北移趋势正健,既然能够发生“珠三角”产业向“长三角”转移,就很快会出现二者产业向京津冀地区的转移,届时我省经济发展将更呈夹缝之势。

与此同时,我省经济也深刻蕴含着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诉求:多年以来,我省产业发展的主体趋势是重化加重,强力发育着钢铁、医药、石化、装备制造、建筑建材、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据初步分析,河北的重化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在80%左右,并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消费大户”——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在40%左右,还是财政的“收入大户”——近两年增加的税收主要来自于重化工业。此外,拥有较强重化工业体系的唐山、石家庄、邯郸,也是河北各地级市经济总量三甲。由此,河北经济发展带有浓厚的资源依赖特征,粗放经营,技术滞后,资源约束突出,政策因素影响力度大,产品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国家政策环境。这种“单腿”产业链条状态将在国家政策转轨、市场环境转变的情况下,给河北整体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威胁——在未来某个时点上发生经济的过快过猛回落、经济效益整体下滑。届时,我们的经济将依靠什么发展?

与京津相比,我省稀缺的是资本与知识资源,相对丰裕的是土地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资源。按照经济学原理,这种资源禀赋决定了我省应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劳动要素密集产业部门作为经济结构的基础部分。但从我省的区位优势来看,作为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发展腹地,意味着我省应当成为该地区的一个主要的工业基地。因此,工业是我省产业结构的主体部分。同时,按照国际惯例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省的经济结构决不应当是自我封闭的,而是高度对外开放的,具有极强的吸纳和辐射效应的。综上所述,我省需要一个具有可持续增长与创新能力、高度对外开放的产业结构。

由此可见,我省必须把握好历史抉择,在继续巩固提升现有优势产业即重化工业的基础上,以“第一增长点”的态度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性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重化工+高新技术”的“双腿产业”模式。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真正拥有一席之地,才能把握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二、京津冀区域中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

1.发展基础良好

“十五”以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了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2004年实现增加值230亿元,比北京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还只有100亿多一点的差距。说明尽管我省与京津相较发展高新技术的现存优势并不明显,但潜力巨大,不应也不能妄自菲薄。同时要看到,我省坚实的硬件基础:拥有石家庄、保定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家民营科技产业园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9家;企业技术开发机构824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452家。

2.京津存在瓶颈

当前京津上演“双龙会”中各自暴露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诸多弊端,需要第三方的及时介入缓解发展瓶颈:北京方面,土地、水资源、能源和运力制约日见明显,产业发展成本递增,土地、人才等关键要素价格居高难下。据了解,中关村土地已由原来的每亩60万元涨到目前的100万元,软件园土地价格更已达到每亩近200万元。科技成果外流现象严重,成果产业化水平约为5%;规模高技术企业集聚情况发展势头良好,但相应配套的链条化发展不足,整体规模素质有待提高。天津方面,民营企业占比偏小(10%),外资比重近50%,国有企业占比近40%,以外资为主的结构不利于本地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单一产权结构的公有制企业大多数的效益和竞争力都较差,导致经济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此外,发展体制有待改善,尤其是滨海新区现有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还没有进行有效整合。技术成果外流现象严重,每年高达1000余项,可以实现产业化的只占2—3%。由于以外企为主形成产业集群,技术联系多以外围技术和非核心技术为主,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明显,产业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大多企业只能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经营体系的低端上参与垂直分工。从发展高技术产业要素条件上看,京津水资源、能源、土地相对紧缺。但总的看,京津水资源与能源对于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不具有长期的、绝对的、根本的约束。相比之下,土地资源对于京津高技术产业区域空间布局上更具有硬性约束。在此情况下,我省在沿京津沿线与环线周边区域,分布有发展多年高技术园区与高技术产业园区,就土地而言,基本不存在生产与生活“干涉问题”,集约使用与空间分布回旋余地较大,各地又充分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条件形成吸引京津高技术产业链条中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局部优势,有望加速形成环京津高技术产业带。

3.劣势能够转化

尽管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同样面临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偏弱、产业聚集偏弱和发展水平偏低等诸多困难,但特殊的区位优势——地理上的一体性决定了京津冀未来必须追求协同作战,急需尽快搭建以合作促竞争、以共赢促发展的新的平台——启发我们“势在人为”,只要我们勇于创新,找准支点,变比较劣势为比较优势,就能“制造”出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现实是,与京津相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劣势集中于三点: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主要表现为创新人才缺乏,每万个从业人员当中有科技人员48.8人,比全国平均少10人;原创型技术成果少,授权专利增长率低于全国20多个百分点。但京津特别是北京人才集聚、成果繁多,“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有条件做好“拿来文章”,大可不必搞“全程创新”,一旦平台选准,起步会非常快。二是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少、规模小,产业聚集能力不明显,缺少龙头企业。目前我省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中,产值超过5亿元的仅有18家,只占总数0.98%。说明我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占有一定优势,便于从事“链接”,搞好京津技术的产业化和配套。三是产业开放度亟待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低,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仅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75%。说明我们与京津形成外向型产业联盟的空间较大。以上三点,综合展示了我省与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在谋求水平分工过程中实现“错位发展”的同时,更拥有内在、持续的形成垂直分工基础上“合作共赢”格局的诸多有利条件。

二、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建设“三带”,提升传统

综合上述分析,本着发挥好比较优势,利用好京津现有知识、技术、资本和人才资源,并从根本上解除我省经济“单腿”产业制约,在“天津收网(新区收拢),北京撒网(郊区扩散)”导致的河北与天津竞争为主,天津与北京也是竞争为主,河北与北京合作大于竞争的新形势下,我省近期乃至“十一五”,应当在承接京津传统重化产业转移并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速对接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形成立足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群。其实,眼下的情势已十分紧迫:天津正在谋划与北京的“30分钟车程”,试图将北京高新引入新区;南资南企也在虎视眈眈,“跃跃北移”。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形势不是很乐观,稍一怠慢,机遇即失。为此,设想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为本着“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结合“一线两厢”等重大战略部署,谋划建设好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带、改造提升传统重化产业。

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带是“环京高新带”、“临港高新带”和“南厢高新带”:

1.环京高新带

结合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向四环以外区域扩散的趋势,借鉴廊坊高新区的成功经验,谋划建设环绕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带,即以北京的研发为龙头,建设“圆周型”的在我省实现产业化的垂直分工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重点是各个领域的链条集群,发展范围可以考虑廊坊的开发区、三河、香河、大厂、永清、霸州、固安等,保定的开发区、涿州、高碑店、涞水和白洋淀周边县域,张家口的怀来、涿鹿、赤城,承德的丰宁、滦平、兴隆等区域。

发展方式上,可以在做大既有开发区、园区的基础上,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要手段,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为路径,以建设高速链接北京的交通网络为基础,形成京冀交通链、信息链、生态链、旅游链和价值链的一体化,形成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化驻冀基地,形成包围北京的点式网络布局,与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本境内散状布局相呼应、相衔接,进而形成我省乃至京津冀、环渤海的“高新隆起带”,并配合“一线两厢”战略,作为该战略的联结点、突破点、着力点和增长点。

此间,要通过我省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研发,或结合京津科技成果外流的客观趋势直接利用京津成熟型关键技术,在环近京津地区开辟“京津成果孵化+产业化基地”或“产业化包装基地”,一则吸纳大批新兴产业和产品实现就近产业化,降低成果转化成本;二则通过培育中转,把上述区域建设成为京津冀乃至更大范围内的高新科技成果集散中心,吸引更多要素向此集聚。

2.临港高新带

提出建设我省临港高新技术产业带设想,主要是受启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定位。该区未来定位还有建设辐射“三北”的物流中心,并建设宜居区域,其目标在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我们也有这方面的优势,甚至某些方面比之更强。因此,可以考虑在秦、唐、沧沿海港口地带,如秦皇岛的昌黎、抚宁,唐山的乐亭、滦南、唐海、滦县,沧州的黄骅、盐山等地区,加紧谋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其发展重点,可参考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以外向型为主,即大量吸引外资、外企进驻,在分工上与天津滨海新区形成水平之势,并在未来时点上谋求津、冀、辽高新技术产业带一体化联接,形成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十一五”应赋予京津冀区域中我省高技术产业新定位

3.南厢高新带

该产业带将作为我省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资源,与京津实现水平分工的主要载体。范围可包括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和部分县域。

发展战略上,要继续做大做强四大现状优势产业,并注重从需求的角度填补京津产品空白,尤其是根据市场需求潜力、结构不同化且便于产业化的原则,加强与京津技术研发单位的合作,促进京津本地不能产业化的技术成果河北化,与我省优势产业一道形成与京津具有明显差异化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发展重点是做大做强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产业。同时借助北京的研发实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在加紧建设“三带”同时,加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目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地位突出,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已经成为制约“河北制造”发展的最大瓶颈。必须走产业技术创新之路,打破技术瓶颈,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后发优势,使传统产业升级,成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这是我省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途径。为此,我们不仅要开发利用好自身技术,更要立足于产业需求,利用好京津既有技术成果。重点是促进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利用现代信息和制造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加快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网络化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建立企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形成支持网络化制造的Web运行平台等;抓好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集成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高效生产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三、创新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

在上述“三带一提升”的架构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应予如下创新:

1.我省的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战略应突出差异化特征

即对“环京高新带”侧重产业化目标,主要实行技术应用体系创新,主要利用北京的现有成果,强化技术工人的培养,对产业化所需的高端人才,不必要追求留下,而允许其在河北工作和挣钱,而在北京生活和消费;对“临港高新带”侧重技术环境塑造,实行技术引进体系创新,主要利用外国成熟的产业化成果,加速培养工程人才和技术工人;在上述“两带”建设中,可鼓励省内人才和技术工人向环京和沿海转移、集聚,从而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对“南厢高新区”则侧重全程创新体系的培育,注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并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人才的特殊激励政策,如允许较高收入,并实行个人所得税返还等优惠政策。

2.深入实施投资结构调整

顺应“三带一提升”设想要求,在总体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的基础上,在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投入的同时,加大“三带”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特别是“环京高新带”的交通、信息设施投资,“临港高新带”的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南厢高新带”的人才、技改投资。在筹资方式上,可以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并借鉴天津经验以土地升值抵押方式申请银行贷款。

3.赋予高新技术产业带内有关县区的发展自主权

近期的重点任务是,在“三带”范围内,对还未享受“扩权县”待遇的尽快给予同等待遇。

4.加大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力度

重点是实行政府采购保护幼稚产业和鼓励战略联盟,实现产业要素在企业间的快速集中和自由流动,借助发达的交通体系和信息渠道,推进要素流动市场化和信息透明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若干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进而形成若干产业集群,以此为基础拓展和强化高新产业带功能。

5.改进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导和协调方式

在围绕“三带一提升”重新设置相关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全力营造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重点是加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同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增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指导、信息沟通以及管理协调等功能,并把部分职能向中介服务机构转移;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

(课题组长:王书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796.html

更多阅读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高校十二五规划总结

安县花荄镇人民政府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一、 “十一五”工作总结2006年以来,我镇以构建“富裕花荄,平安花荄,和谐花荄,魅力花荄”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商贸活镇”四大战略,按照“农业做特,工业做

周生贤:打好十一五环保决胜战

 专访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北京报道  “环保”与“经济发展”,谈及它们的关系,有一个词总是如影随形,那就是“代价”。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见证了诸多因对经济目标的执拗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发达国

标准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我国《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由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的《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标准化工作依托国内相关产业、行业、地方和企业,在充分发挥协会、中介组织以及科研机构作用的基础上,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修订

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 陕西省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大力发展我省国内外贸易及国际经济合作,加快对外开放,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先导作用,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根据商务部《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制定陕西省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

宁波市菜市场体系规划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

  【发布单位】商务部  【发布文号】商建发[2006]535号     【发布日期】2006-10-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十一五”期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声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十一五”应赋予京津冀区域中我省高技术产业新定位》为网友空白的记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