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有效循环来实现价值层面上的统一。它是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确立一些基本指导原则、建立技术创新—扩散—应用机制、界定政府职能和完善市场机制以及加强立法和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措施来促进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
关键词:循环经济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经济模式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我们经济发展当中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而且我国资源的利用率低,如在能源利用方面,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从整体上看,我国资源呈现出人均数量少、利用率低的基本特征。在环境方面,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也日益严重,如,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460亿吨,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2003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SO2排放量215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造成大气污染严重;土地污染和退化严重,农药化肥运用不合理,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肥上限的2倍,全国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5,我国的“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面积达1.35亿公顷,而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等等。在这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面前,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所采取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得不去深入思考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我国逐渐倡导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全面推行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2002年10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2003年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在2004年“两会”期间,循环经济的概念被写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之中,该报告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现在,循环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大家在此话题上关注的重点是大中城市,而对广大的县域地区重视不够。县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行政上的概念,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的基本单元,它处于宏观和微观、上层与基层的衔接点,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起着连接城乡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县(包括县级市)为区域范围的一种行政区域经济形式,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区域基础。本文试图以县域地区为对象,通过了解循环经济的本质,来探讨怎样促进我国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最终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通过物质层面的有效循环来实现价值层面上的统一。
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就象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下来,如果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肆意破坏环境,那么,它就会走向毁灭。随着人类市场经济和工业化深入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也相应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成熟和完善起来。90年代以来,我国引入了循环经济模式并迅速在全国推行。那么,究竟什么是循环经济,其本质又是什么呢?现在,在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几十种之多,本文主要采用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2004年9月27日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讲话中所提出的概念作为论述基础,该报告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由个人、企业、政府等一系列行为个体来推动的。行为个体在其诞生之时一般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这时,个体与群体之间就会产生各种博弈行为,经过足够多次的博弈,个体逐渐会接受群体的制度安排及其知识图式,并使自己在无形之中就“嵌入”到这特定的群体社会结构之中,进而使个体对群体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万俊人所认为的那样,个体的这一存在特性决定了每一个体及其行动内在地需要其他个体和人类公共群体的支持和帮助,这也是人类为什么要建立社会和国家的基本原因[②]。个体与群体在世界上存在的过程,也就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过程,但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的一面,即个体在追求自身的价值时往往会损害群体的利益,而群体在追求自身整体价值时,往往会牺牲一些个体的利益。然而,由于个体与其相应的群体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嵌入性”,这客观上又要求个体价值与群众价值的统一。为了实现这种统一,个体与群体之间就应该相互尊重,群体应为个体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个体在行使自己的行为权利时,也要充分考虑自身行为对群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按照司马云杰的观点,一个不尊重群体价值的个体,在群体之中也就会丧失价值,最终也会丧失在群体活动中的主体性[③]。
循环经济就很好地体现了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统一。它的发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的,所谓的减量化(Reduce)是指个体在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实现对废弃物产生的源头控制;再利用(Resue)是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Recycle)是以生产和消费绿色化为目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再生资源,同时对最终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通过坚持这“3R”原则,循环经济模式有效地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改变了传统增长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各行为个体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种物质层面上的循环过程中所进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取过程,也就是各个体站在自身、社会、自然等各方立场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自我价值实现过程。循环经济的提出和实施是为了解决人类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生存环境问题,是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其核心是人的持续全面提高,它是人类群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由此看来,循环经济模式是强调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种物质层面上的循环过程中各个体的有效行为(实现个体价值)来促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即实现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统一。因此,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有效循环来实现价值层面上的统一。其中价值层面上的统一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追求目标,物质层面上的有效循环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基础。而这基础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是因为新资源的开发、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环境的保护等各方面都需要技术的支撑,同时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以及各行为个体的行为等各方面都需要有好的制度来进行激励、调节和规范。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两大内在驱动力。
三、在县域经济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的扩展与深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追求发展成为各国的主导思想,但是发展不单单是经济和政治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像美国著名学者德尼·古莱所认为的那样,发展是指所有这一切——同时的,不可分割的,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文化问题,既是资源与环境管理问题又是文明问题[④]。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主要只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盲目的追求GDP的增长和热衷于搞政绩工程,而忽略发展的核心问题——美好生活、公正社会以及人类群体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采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片面的传统工业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结果不仅导致了我国县域经济呈普遍性落后的特征[⑤],使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改革开放后反而呈加强的趋势,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前言中所讲的资源利用率低、工业废水和农药污染、草地的“三化”,等等),这势必影响我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以及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现代化有效推进。作为由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所催生出来的循环经济模式内含有系统性的先进科学理念,它强调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基于环境保护之上的绿色生产和消费,来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及体现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的统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引入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这样,循环经济理念就会逐渐渗入到县域经济的各个方面,“高效”、“平等”、“和谐”等思想就会成为各行为个体在处理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时的基本原则,各行为个体以前的那种“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片面的、短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会逐渐转变为以“有利于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最终从整体上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因此,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客观必然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三农”问题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加大对农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减免农村税费,等等,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这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主要是农业和农民问题,这是因为只要农业发展了,农民收入高了,农村贫穷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随着循环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及其不断完善,这对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增添了信心和决心。①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传统农业采取的是一种废弃物少,但生产率较低的初级循环生产方式,如在种植业中,劳动、简单技术和土地相结合,消耗种子、肥料、光和水,生产出人类可食用的农产品,人类食用后产生的排泄物和秸秆燃烧后的产物又做肥料肥田。随着工业社会的来临,工业经济向农村广泛渗入,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农用机械,施用各种化肥、农药,在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由于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农机具和石油燃料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又由于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农村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而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放河中造成了水污染。由此可见,传统的那种低污染、低生产率的初级循环生产方式,现在已演变为较高生产率、高污染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直线式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而采用现代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坚持“3R”原则,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各产业主体之间的互补互动和共生共利性,增加农业发展的整体活力;进行绿色生产,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保证食品安全;进行干净消费,对各种排泄物和产品生产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后回归大自然;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率,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渐改变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等等。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这种具有高生产率、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②循环经济是解决农民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少。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按照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T·W·舒尔茨的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经济价值将不断提高。而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在人类这个物质社会里,必然会促使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更加关注,从而各种食品的安全性就会成为人们选择消费某种产品的一个关键因素。循环经济通过绿色生产,保证了食品的安全,、符合时代的客观需要,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还极大的拓展了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这将从产品价格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促使工业和农业的有效对接,形成一种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这样,不仅可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农村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民收入的提高获得一个可持续的基础。
2、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实现我国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县域工业化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如县域乡镇企业占据了全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其工业化模式是采用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以片面追求GDP增长为主要目标,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对社会和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在GDP增长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资源危机、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等等,目前,县域地区成为我国“三P”(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因此,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为了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摒弃传统工业化模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循环经济模式的引入和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之一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现代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内涵式生产和经营,因此,通过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改变县域内中小企业的外延式生产和经营方式,提高效率和节省资源。其次,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进行绿色生产和消费,保护好环境,因此,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促使县域内中小企业规范自身的行为,尊重环境和社会,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行为对社会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在客观上形成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根据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发展生态产业和环保产业(如通过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调整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获取一种由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而产生的“结构效益”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再次,循环经济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延长产业链(如发展酒业就可以形成“粮食种植—酒—糟—畜—有机肥—粮食种植”良性互动的生态产业链),这样就可以通过某种组织形式(如中小企业集群)把更多分散的中小企业纳入到同一产业链上来,以一个分工和协作比较紧密的组织形式活跃在市场经济之中,从而使各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规模经济,加速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可以依靠各企业的整体力量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速技术的创新、扩散和应用过程,提升整个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指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前景昭示,倡导循环经济是未来国际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必须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⑥]。而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县域经济这个基础。2003年,我国县域内人口达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全国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达6.4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5.15%;县域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的1/2以上,加上农民从城市购买的部分,则达到70%以上,集中了货币流量的60%左右;90%以上的国土面积在县域,等等,这意味着县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生态基础,是城市及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县域经济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因此,没有县域循环经济的有效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
四、促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制度创新
熊彼特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是技术创新—扩散—应用的过程。然而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的有效激励,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更离不开制度的引导、规范和调节,因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因素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正处在经济转轨的我国来说,计划经济体制已被彻底打破,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在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制度真空,这样制度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物质层面上的有效循环以致价值层面统一的最终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系统,而这个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制度创新是其关键;另一方面,各具体的行为个体的行为,也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以提供好的制度来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的著名学者高辉清在批判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主义”者时指出,对具有许多现实条件约束的中国而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首要的应该是体制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⑦]。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促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保证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人之所以为人,是人有深刻的思想,这些思想内化于人,调节和规范人的行为。循环经济发展讲究的是各个体的行为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因此,要确立符合客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来激励和规范各行为个体的行为。这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是以下一些基本原则:①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历代思想大师们的一贯理想,社会是由人构成,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目的与手段相比,目的应该是第一位的。提倡以人为本,也就是指经济社会的各种制度、游戏规则的设计都应该以人性化为主,体现人性的合理扩张和人的正当权利的充分扩张以及推动社会自由度的增加,为每一个体价值的公平实现提供足够的空间。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以人为本,这样的社会就不能称其为社会,充其量只是一个禽兽世界。②公平性原则。循环经济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而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资源在当代人群之间以及代与代人群之间公平合理的分配”,这就是公平性原则的基本体现。当代人群之间的公平主要包括国家之间、国内地区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公平。对于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来说,这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县域地区与大中城市之间、弱势群体(农民、下岗工人等)与强势群体(政府官员、资本家等)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在资源、权利和利益等各方面的分配要公平合理。代际之间的公平主要是指我们当代人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为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好的条件。③整体性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割裂开来,而应该把它们二者视为一个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发展经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发表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就明确提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④系统性原则。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范畴,而是一个广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要用系统的观点,来把握县域循环经济这个大系统中的各组成元素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充分调动县和乡(镇)政府、企业、公众和市场中组织等行为个体的力量,共同形成最大的合力,来推动该系统的有效发展,完成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和优化,最终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在这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县域循环经济才有可能沿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2、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扩散和应用机制,强化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循环经济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从新技术的诞生,到新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融入经济活动中去并最终实现技术经济化,这整个过程所体现的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直是依靠制度的激励、调节和规范来维持的,这说明技术与经济的作用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因此,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一种有效的技术创新、扩散和应用机制。①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从整体上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比较落后,资金、人才短缺,有效制度的激励显得很重要。首先是产权安排制度,即从法律上界定知识产权并保证其运作;其次是资金补助安排,即政府对那些从事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如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生态技术等等),给以补贴或资助;再次是合约安排,即政府直接与私人部门鉴定有关技术创新合约,在信贷、税收等各方面给予优惠。②扩散和应用机制。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机制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这一方面主要是要建立专门的技术市场,协调企业间的契约安排,促进各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另一方面要在每个乡镇建立技术服务站和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为先进和适应性技术进入农村提供一种渠道和机制。其次是建立技术扩散中的吸收和模仿机制,这主要是政府对企业和农民等主体在采用新技术、人员培训和终身教育等各个方面,在资金上提供支持,在税收上进行减免优惠,在咨询上提供帮助,降低各行为主体吸收和模仿新技术的成本,加快技术的扩散。再次是要建立技术应用的风险机制,新技术在生产应用中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这需要通过适应的制度安排来规避风险,这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具有经营、金融、企业管理、科研、技术等方面知识且具有预测、处理和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同时通过资金注入政策、税收减免政策、优惠信贷政策、风险补偿政策等措施来提高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吸收更多的社会民间资本进入到新技术的产业化中来。
3、界定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县域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转。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市场经济的高级表现形式,因此,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转客观上需要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才20多年,在县域地区,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职能定位模糊,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经常发生,扭曲了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很不完善,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如县域内的资本市场建设落后,导致了广大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法制建设落后,人们法制观念淡薄,等等。这种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严重扭曲了资源配置价格,使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应有的市场基础。因此界定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对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中,政府是处于主动地位,只要政府能科学界定自己的职能并有效发挥其作用,就能处理好其与市场的关系,保证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好的市场基础。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克服市场失灵,在这里政府主要在公共产品的分配(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交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针对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的调节以及克服市场外部性等方面发挥作用。②维护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针对各种无序的市场现象,如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产品、暴利等,政府充当“裁判”和“警察”,打击各种不法行为。③培育县域市场力量,完善市场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增强市场协调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遵守的规则是,政府必须退出运动场不当“运动员”,必须公正执法不当“黑哨”。④政府在县域内建立并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维持社会公正,这主要是通过法制建设和加强管理监督来实现。⑤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这主要是政府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和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价格、政府采购以及制度变革等手段对县域内的幼小产业、战略产业、主导产业以及衰退产业进行保护、扶植、鼓励和调整,以便实现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4、坚持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强立法,以法律促进和规范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现在经济社会中资源的浪费、环境恶化等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失范造成的,因此,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立法,以他律的形式来规范和调节各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而促进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一直走在我们的前面,如德国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1991年通过了《包装条例》,将各类包装物的回收规定为义务,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日本在1992年颁布了《循环经济法》,2000年进而修订为《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法国、美国等国家也分别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表现形式——循环经济自然也是法制经济,我们在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立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快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循环经济立法应坚持有序推进的原则,建议首先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然后以此为基础,再制定其他的具体性的法律,如,《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等。
5、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推动我国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支撑。在我国县域地区,地域广阔,各行为主体比较分散,而且循环经济意识比较淡薄,单靠政府和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广大的公众参与,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最大的合力来推动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这公众参与机制主要是指政府和企业运用自己的力量,一方面借助电视、报纸和网络等现代媒体对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及其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争取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另一方面,帮助广大的农民和城镇居民成立一些非盈利性的市场中介组织,使这些分散的行为主体在市场中介组织的带领下投入到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去,显示出较强的自组织能力,像德国的回收中介组织(DSD)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美国的社区协调中介机构通过推行“环保兰星”项目,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污染源的治理,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正平(著)·环境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2、王梦奎(编)·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4月
3、洪银兴(著)·以制度和秩序驾驭市场经济——经济转型阶段的市场秩序建设·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4、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编著)·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①]唐志良(1973.9—):湖南新邵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②] 万俊人·制度的美德及其局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 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72页。
[④] [美] 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导论第3页。
[⑤] 与大中城市相比,我国县域经济从整体上看,农民收入低、农业落后及产业结构陈旧,中小企业产出效益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产品缺乏,等等,据2002年底的统计,我国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
[⑥] 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编著)·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代序第9页。
[⑦] 高辉清·循环经济与体制创新·经济,200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