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家纺织厂的竞争对手之一,扬言要在印度尼西亚建厂,生产低成本的仿制品。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这家海外工厂即将开张。很多业内专家,没有人能确认该工厂的投产时间。一家商业顾问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访问了那个拟定中的厂址,发回来一张空地上牧羊的照片。这也就意味着,工厂还没有开始打地基,更别谈什么投产了。接着,根据这项推论,就可以推测其他情况,比如该对手是否资金短缺,是否受到当地政府的制约,还是因为交易量不足而推迟了工厂的建设。这是商业情报运用的一个简单例子。信息泛滥的时代,情报变得愈加重要。不然的话,就可能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个中危险,不难想象。商业情报的重要性,早已无须赘言。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分析便会获得不同的情报,因而导致不同的战略制定和企业行为。在充满了“失真、谣言和烟幕”的市场中,分清真伪、辨别良莠,非但是企业领导者必须做的,更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关键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从中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对企业的发展有帮助的商业情报? 富尔德商业顾问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伦纳德?富尔德(Leonard M. Fuld),是美国竞争情报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他指出,情报是运用不完美知识的艺术,是粗略估计和试错的艺术。换句话说,无论你搜集的信息有多么完整和全面,不确定性永远存在。若是等到信息变成了现实,你就可能错失先机,就如同柯达错失数码成像市场的先机。在他2006年的新作《商业情报密码》(The Secret language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中,伦纳德?富尔德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经验,用很平实简洁的语言,叙述了如何从信息中提炼情报,应用情报。他言简意赅地指出,商业情报的秘密语言,建立在两个基础构件之上,“第一个构件是找到正确的竞争信息;第二个也是最关键的构件,就是看清市场的混乱,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地分析各个事件”。这几句话,就是伦纳德多年的经验之谈。在情报的搜集运用中,不恰当的心理会产生迷障,比如自我合理化。伦纳德指出,有两种类型的商业情报致盲,其一就是分析者的个人信念过于强烈,以致掩盖了事情本来的面目。第二种则是单纯的信息过载。也就是说,全面性同片面性一样,也会让人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在这一部分,伦纳德用两个案例分别解释了这两种情况,并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同时,他也穿插说明了如何改善情报在公司中的流动。aihuau.com仅仅克服迷障是不够的,管理者们需要主动出击。这就需要通过“框架”来获取情报,从情报中学习。“你需要知道用哪种框架来进行情报分析,并知道在什么时候应用它们”。框架可以“使你洞悉市场的干扰和噪音……强化信息的选择,过滤掉不相干的信息,澄清竞争的本质”。
![大数据的本质是洞察 洞穿信息的本质](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40666252375.jpeg)
不过,别以为作者会提供给你各种可用的现成的框架。提供可以照搬照抄的内容,并不是作者的出发点。你可以从中学习,却不能拿来就用。正如作者一开始就说的:“看透你的竞争对手没有单一的处方,也没有固定公式。”关于这一点,汉王科技的董事长刘迎建也有同样的看法,这本书“不是知识书,而是启迪书……只触发思考,或许还引导读者若有所悟”。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互联网的发达,让信息的获得变得相对容易、相对公平,因而让数以百万计的人以为,互联网就等同于情报。但作者指出,实际上并非如此。互联网有着自己的秘密语言,不是简单进入就可以获得情报,而是需要火眼金睛和缜密头脑的洞察。鉴于互联网是含金量十足的数据库,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提到了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分析情报的关键点。比如他指出,一条重要的情报原则就是:“哪里有金钱交易,哪里就有情报。”还有譬如从对公司的咒骂中掘金,愤怒或沮丧的情绪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往往都会透露一些重要的情报;博客和各种群、讨论组,也都可以作为情报的来源。作为一本启迪书,伦纳德援引了相当多的案例,同时生动地描述了商界许多著名的或者非著名的人物,如何利用情报获得成功。这再一次展示了,商业情报对于千变万化的市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