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人开盒简评 卑鄙的“文人过招”——简评“丁大炮”现象



 

原来以为“丁大炮”是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学者,事实上,他根本不是。只是一个研究社会学的三流文人。

丁学良,一个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准经中国的“主流济学家”放了一炮,居然一炮打响,成为目前最知名的学者。

 兵人开盒简评 卑鄙的“文人过招”——简评“丁大炮”现象

原来以为“主流经济学家”是害怕这位有“深刻学术背景的经济学家”会有什么“惊世骇俗”专业的见解,所以,大多数人保持沉默以听其下文。可是,等了十天半月,没有了。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众人沉默,主要是不屑于与“丁疯子”卷入一场“泼妇骂街”。

原以为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悲哀,却发现这是整个中国学术界的悲哀,甚至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悲哀,或者是……

此番情形,实在有一些可笑。

在大多数善良的中国人眼里,留学,哈佛,国外大师等等,还有一些市场。其实,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大多是一些虚的东西。但是,这并不妨碍“丁大炮”凭这些因素使自己扬名神州大地。这也不妨碍那些喜欢瞎起哄的媒体把他选为“说真话的人”。

最初以为丁大炮是一个上得台面的经济学家,在网上,本人检索了“丁学良”三个汉字,居然没有发现这位大名鼎鼎的丁教授有什么经济金融类的研究成果,甚至连一篇象样的文章也找不到。可是,此人居然可以对中国数以十万计的“经济工作者”引爆一颗原子弹,以一个群体的“壮烈”为代价,使他自己出名。

众所周知,在现代传媒时代,一个人出名太重要了,一旦出名,就意味着更多的关注度和点击率,也意味着更多的财富。原来,“丁大炮”放炮,原来在跟“主流经济学家”争夺“话语权”和“媒体缘”。

有了媒体缘分和话语权,于是,“丁大炮”一夜走红。

郎咸平炮轰中国内地的民营企业,还有一些干货,是行家出手,招招见功夫,让人不得不信服。而丁学良就是干嚎两声,然后,就没了下文。两者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在人们的财富意识普遍觉醒的时代,名与利须臾不可分离。“主流经济学家”依靠自我包装和夸大其辞的自我宣传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丁大炮”作为非“经济学专业人士”却以“教授身份”放炮,也有踢“名人”一脚以扬名的嫌疑。在大陆,丁学良红了,不是因为他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而是因为他的“大炮”。

但是,依靠这种投机取巧来吸引媒体的注意力,毕竟不能持久。所以说,“丁大炮”轰击了别人,也伤害了他自己。

中国人的浮躁不仅表现在对“放血”商品的盲目抢购方面,也表现在媒体对“丁大炮”之类的盲目追捧方面。同样充满了操纵、浮躁与虚荣。同样是充满了言语泡沫。

一个严肃的学者应该关注自己的专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成果贡献社会回报社会,而不是用“泼妇骂街”的方式为自己扬虚名,谋私利。

所以,从严格的学术批评的意义上讲,“丁大炮”甚至比“主流经济学家”更加具有欺骗性,也更加浮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890.html

更多阅读

空前绝后、兵不血刃、罄竹难书的误用 兵不血刃造句

空前绝后、兵不血刃、罄竹难书的误用作者:赵丕杰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下    新闻报道慎用“空前绝后”  “空前绝后”,意思是以前不曾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形容超越古今,无与伦比。这条成语具有较强的夸张成分和感情色彩,通常用

牛人新解: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八拜?

“八拜之交”在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见率很高的历史典故。那么“八拜之交”有什么来历?古人的“八拜之交”又是指哪八拜呢?牛人新解八拜之交,语言犀利幽默,酣畅淋漓。八拜之交之典故:在中国宋代,徽宗时期著名文人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

长春牛人开"不差钱"中餐馆 美国中餐馆

长春牛人开"不差钱"中餐馆             文/长春国贸今天早晨,长春国贸办事路过春城大街时,在某小区门口的商业街上,被一家餐馆吸引了目光。这家店的门面不大,可餐馆的名字却是很牛,名为"不差钱中餐馆"。由于太早,餐馆还没有开门

声明:《兵人开盒简评 卑鄙的“文人过招”——简评“丁大炮”现象》为网友尐魅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