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指禅推拿疗法
一指禅推拿疗法是以一指禅推法作为主要手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推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流派,一指禅推拿疗法即为其中之一。以往仅赖师徒相授流传,如今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而得以发扬光大。
一指禅推拿疗法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为诊察手段,强调审证求因,因人而治,因病而治,因经络而治。临床手法操作遵循“循经络,推穴位”的原则,将意气集定于“指”(主要是大拇指),在经络穴位上施术,以激发经气运行,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一指禅推法用大拇指的指峰、指腹或偏峰面施术于一定穴位,因其接触面积小,压强大,加上持续而有节奏的操作,所以对全身各部穴位都能力透。为此,本疗法特别重视体功锻炼和手法训练,要求学者勤练“易筋经”功法和苦练手法基本功,以具备深邃的功夫与熟练的手法,这样才能在治疗时得心应手,手到病除。
[基本内容]
一指禅推拿的手法有推、拿、按、摩、滚、捻、抄、搓、缠、揉、摇、抖十二法,其中一指禅推法是主要手法。这种推法与一般文献记载所称的“推法”的动作完全不同,有其独特操作方法和功法锻炼要求。
1、一指禅推法:手握空拳,腕掌悬屈,拇指伸直,盖住拳眼,用拇指的指端、指腹和桡侧偏峰面着力于穴位上,运用腕部的横向来回摆动以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一指禅推法操作时要求做到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沉肩垂肘”,就是肩、肘关节时要放松;“悬腕”,是腕部放松,使手掌自然垂屈;“指实掌虚”,是拇指着实,其余四指及掌要放松,才能使作用力集中于拇指,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一指禅推法每分钟推动频率一般为120-160次。
练习一指禅推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在米袋上按照手法基本要求进行锻炼。即将米袋置于胸前方,身体端坐,全神贯注地沉肩、垂肘、悬腕,指掌半屈,拇指自然伸直,依附于食指中节呈90°直角,指端或其螺纹面吸定于米袋操作点上,腕部作有节奏的横向往返摆动。在练习至拇指能吸定于某一点上不滑动、腕部摆动灵活而富有节奏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练习一指禅推法移动手法。即能由一点而逐渐练习到在沙米上作前后左右的往返运动。在练习移动手法时,必须做到移动时指力不空虚滑动。在米袋上的练习能够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指力有相当的功力时,可转入第二阶段在人体上的操作。在人体上操作时,要根据“循经络、推穴位”的原则,进行紧推慢移(即按照每分钟120-160次的摆动速度,在体表经络线上缓慢移动)的练习。一般可先在肩背练习,然后依次在胸腹部、头面部、颈项部等不同的体表部位进行练习,务必使其手法能娴熟自如地在体表各个部位上均可按照要领操作。
2、拿法:以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面紧挟治疗部位,将肌肤提起,并作轻重交替而连续的揉捏。操作要领为:腕部放松,揉捏动作要连贯,用力由轻到重。拿法分为三指拿、四指拿和五指拿等。“三指拿”是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挟住治疗部位。“四指拿”是用拇指及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对用力挟住治疗部位。“五指拿”又称“握法”或“抓法”,是用拇指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挟住治疗部位。
3、按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如用指甲按压称为“掐法”,用屈曲的近端指关节或肘关节尺骨鹰嘴突部按压又称“点法”,用掌心或掌根按压又称“压法”,按而轻轻拨动者又称“拨法”。
4、摩法:用手掌或手指掌面紧贴体表肌肤作轻缓柔和而有节律的盘旋状抚摩。摩法的动作要领为:腕关节放松,用力要做到轻而不飘,重而不滞。摩法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指摩法”是将手指并拢,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屈,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中节和末节指面抚摩体表,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旋活动。“掌摩法”是将手指并拢,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伸,将手掌平置于体表,以掌心、掌根部分作为着力点,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旋抚摩。
5、抄法:用两手手掌面分别放在仰卧患者的两侧肋下缘,逐渐插入腰部,两手手指罗纹面按揉腰部两侧组织,并将腰腹部托起,轻轻地左右晃动。
6、捻法:用拇指的罗纹面及食指桡侧面挟住治疗部位,如捻线样作来回揉捻。多用于指趾处。
7、滚法:手握空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置于治疗部位上,腕关节作小幅度的屈伸,使接触治疗部位的指间关节来回滚动。
8、搓法:用两手掌面挟住肢体,轻轻地作快速来回搓揉。
9、缠法:动作与一指禅推法相同,但摆动速度比一指禅推法快,每分钟达200次左右。
10、揉法:用手指指腹着力某一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环旋动作,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有理气止痛、活血消肿等作用。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掌揉法”,用手指指腹部着力的称“指揉法”。
11、抹法:用拇指腹面或手掌面紧贴于体表,略用力,缓慢地移动。
12、指法:用手指指腹面轻快地掠擦体表。
13、摇法:用两手在关节前后托住或握住,左右旋转摇动肢体,缓缓而行。
14、抖法:用手握住上肢或下肢的远端,用力作上下抖动,使患者肢体的软组织产生颤动。有放松肌肉和关节的作用。
[临床应用]
一、手法的运用
一指禅推拿疗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营卫、行气活血、健脾和胃等作用。本法刺激量中等,接触面积也较小,可适用于全身各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面瘫以及关节酸痛、消化不良等内妇科疾病。一指禅推拿疗法在临床操作时,可根据不同病情和不同治疗部位的需要,灵活变化应用。如缠法常用于颈项及胸胁部,治疗咽喉痛、胸胁痛等。如用拇指桡侧偏峰着力,手腕自然平伸,称为“一指禅偏峰推法”,多用于颜面部,治疗头痛、面瘫等症。如拇指屈曲,以拇指指间关节着力,称为“屈指推法”,常用于颈项部、腹部及四肢小关节,治疗腹胀、颈项强痛及四肢关节酸痛等症。如操作时结合揉动就成为推揉复合手法,常用于颈项、脘腹及四肢软组织处,治疗颈项强痛、脘腹疼痛、便秘及四肢软组织酸痛等症。如应用一指禅推法时,将其余四指伸直并拢,以指面作摩法,称为“推摩法”,常用于胸腹及背部,治疗胸胁痛、肩背痛、泄泻等症。
二、常见病证治疗步骤举例
1、头痛:推印堂至神庭、印堂至丝竹空到太阳、印堂经四白至瞳子髎到太阳、太阳经悬厘到风池,抹前额,按太阳,循耳后抹至风池,再拿风池,按风府,推膏盲俞,拿肩井,搓两胁。虚证多抹少推,实证多推少抹。虚证推治时让病人闭上眼睛,以免引起头昏眼花。在抹治时要病人睁目,以免引起头胀。肝阳头痛先推后拿;风寒头痛先拿后推,即先拿风池,后推印堂、太阳等穴。
2、胃脘痛:摩胃脘部,按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如胸闷甚者选推足阳明胃经胸部穴),再推背俞穴(自督俞至三焦俞),按膈俞、肝俞、脾俞、胃俞。然后拿肩井、内关、合谷,搓两胁。如肝胃气痛,在腹部治疗时加摩两胁,以章门、期门穴为重点。倘若在胃痛发作时,则应先推治背部及四肢诸穴,待疼痛缓解后再摩治其腹。
3、冠心病:推膻中、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神堂、膏户俞,按至阳、内关,按揉灵道。拂灵越、神藏,搓肩胛骨内侧缘。
4、失眠:推印堂、太阳,抹前额,按揉完骨、三阴交。
5、高血压:推背俞(以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肾俞为主),抹风池,按揉曲池、足三里、太冲。
6、慢惊风:揉中脘、推背俞,搓两胁,按风府,拿风池、肩井。
7、落枕:推风池、风府、风门、拿肩井,按天宗,搓天髎。
8、漏肩风:推肩前、肩贞、风门、天宗、云门,拿肩前、曲池、合谷,摇肩,搓肩臂,抖上肢。
[注意事项]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要领在要掌握“沉肩、垂肘、腕端平,指吸定而掌空虚”的原则。肩、肘、腕、指部要放松自然,应以腕关节为主带动拇指关节,腕指协调,才能达到“柔和、有力、深透、持久”的要求。全身保持“含胸、拢背、呵腰、收臀、蓄少腹”,使气沉丹田。推治时要身随手走,眼随手转,循经络而推俞穴。动作要轻重有节,疾徐有序,慢而不懈,快而不乱,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外表看似轻松飘逸,实际上却是“蓄力于掌,处力于指,着力于罗纹”,劲含而不露(即所谓螺心劲),臻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之境。
[按语]
一指禅推拿疗法以其独特的一指禅推法闻名,但历代仅靠师传授受而流传。其世系目前只能追溯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河南李鉴臣客居扬州,授此术于丁凤山(1842-1915)而流传至今。要掌握好一指禅推法,除了手法的训练外,还要勤于“易筋经”的锻炼,使“缓节柔筋”,为手法操作奠定基础,应用于临床治疗才能得心应手。
易筋经内功运功图说
运功总说
运身图共有十大式,其中形体姿势和内气运行的要领很多。按其归类,分述如下:
托按:托是双手或单手向上端举;按是双手或单手向下推压。 推挽:推是双手或单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挽是双手或单手从四面由外向内挽回。 排跌:排是用双手向两边分开;跌为倒地、伏地,或虽不倒地伏地,但具有倒意。 起顿:起为起身,由屈蹲往上升起;顿有团曲收缩下降之义。 操握:操有握物之状,握则紧握。前指状况,后指力度。 提抱:提为单手或双手由下往上提起腹;抱为双手于胸腹前回环收拢。 周折:身体做正向或反向的圆环运动。 旋转:身体向左向右快速转动。不超过肚 摆扭:双腿不动,身体向左右摆扭。也指一只腿不动,另一只腿向另一侧摆扭或带动身手摆扭。 翻倒:即仰面倒下。 屈伸:屈为身体收缩,伸为身体开张。 俯仰:俯为头身向前低弯下垂;仰为以头领身向后仰倾。 抑扬:抑即压按,扬即展放,主指手臂动作。 曲直:曲为身体弯曲,直为身体正直。 分合:一指动作,手眼身法步分职分向而行,为分;收束一处为合。二指行气,气达四肢为行功而运,为分;气归丹田为合。 弯环:身形如弓,为弯;身形运动处处圆旋,为环(环环相套)。 顺逆:内气运行之喻。前降为顺,后升为逆。 上下:形体结构分上下,形体运动分上下,内气运行分上下。 错综:指形体动作及内气运行,非说阴即阴,阴中有阳;也非说阳即阳,阳中有阴。以此类推,凡有所相对者绝非截然相对。 互易:一切动势、气运, 皆是动静、阴阳、顺逆、上下,互相推易变换,符合自然运化规律。 升降:指引导内气运行的方法。 呼吸:此指功中呼吸的方法。 气势:指内气于身中显示的强弱急缓消长等等之势态。 度数:指行功所下的功夫以及所获得的功夫效验。如内气运行的轨迹、时候、阴阳消长情况,功夫上进或退废的阶段效果。 以上的行功要领及内涵,在运身图十式里,都体现在规定的次第动作里,并且做了合理的安排。除过特殊情况,都必须依次而行,连贯去做。即在一个大式里,动作要领也是连贯的,必须顺势而行。因为各大式之间、一大式之中各分势之间,都是遵循“顺其自然”的原理编排的。顺势而行,越练越自然如意,这才叫合度。千万不能自作聪明胡乱发明动作。 本运身图十大式的图势,与其它世传“易筋经”的图势要多许多,大约是经历代祖师增益所成,旨在全面系统地调节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以及四肢百骸。取法于清升浊降、阳动阴静的道理,次序的前后、用功的动静、火候的轻重,都是毫厘不乱,有条不紊。法势虽然多,但归处却在一个理上,学者在行功实践中可以细心体会。二、gun法推拿疗法
滚法推拿学术流派创始人——丁季峰教授
丁季峰(1914年9月1日~1998年10月22日),男,汉族,江苏扬州推拿世家之后裔。生前任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1991年退休。幼时入育才中学读书,在家接受庭训,濡染家传一指禅推拿医术,父丁树山殁后,继续随堂兄丁鹤山习医,于1936年学成后在沪自设诊所,开业行医。1952年入上海同德医学院进修一年;1958年至1960年受聘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门诊部担任教学、医疗工作。1960年正式调入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后为岳阳医院)工作,1979年任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1980年晋升主任医师职称,此后先后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分卷》主编、上海中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针灸学科与推拿分会副主任、上海市高级科学技术专业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中外、伤、推、针科)专业学科评审组成员、岳阳医院推拿科顾问、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1984年9月任学术经验继承老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1987年任中医学综合特邀编委。1990年任上海市继承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研究班指导老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者 2007年于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沈国权
丁季峰,祖籍江苏扬州,1914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1998年10月卒于上海。先生出生于一指禅推拿世家,其伯祖父丁凤山、父丁树山均为一指禅推拿大家,对我国近代推拿事业发展有深远影响。丁师自幼师承家教,垂髫之年即苦练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尤为炉火纯清。因树山公英年早逝,丁师十八岁即继承家学,以一指禅推拿行医沪上。1952年参加同德医学院首届“中学西”培训班,1953年任南京军事学院特聘医师(行政一级),1958年受聘上海推拿学校及上海市推拿门诊部。丁师精通英语,在老一辈名老中医中仅见,解放前外国病人占其病人的相当大比例。丁师为我国近现代推拿发展旗帜,滚法推拿学术流派创始人,前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全国首届名老中医。擅长治疗软组织损伤、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倡导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代表性论著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卷》和《推拿大成》。先生不仅桃李满天下,还培养了目前中国推拿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群体,严隽陶教授为其门生,余有幸忝为丁师研究生。另,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朱振安教授也与丁师有师徒之约。
学术思想
一. 倡导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发展推拿事业
在中医药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历来有激烈的争论。丁季峰先生从自己家庭三代人从事推拿工作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结论,发展推拿不能固守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早在四十年代,丁季峰先生就身体力行,率先钻研现代医学理论,提出以经络理论结合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发展推拿的观点。参加中学西培训班以后,这一思想又出现了飞跃,对手法作用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的模糊认识,而能够进一步了解到它对损伤与疾病的哪一环节发挥影响,手法的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使推拿治疗效果显著上升。
在推拿手法的认识上,丁师也反对将其披上神秘化的外衣。丁师认为,手法操作技能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更是是一种类似体操动作的可以度量的物理量,只是目前我们还不能充分描述。余在读研究生期间,以空间拓扑学角度对滚法刺激“柔和性”问题进行了纯理论探讨,丁师尽管对文章的部分观点持有保留,但却十分高兴地肯定了我主要观点,并对我在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发展推拿事业方面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的研究生课题《推拿手法测定仪数据处理研究》,就是实践丁师学术思想的具体表现。近十年来,我在脊柱推拿方面提出的短杠杆微调手法及其一整套临床应用理论,也是实践丁师倡导应用现代医学知识,发展推拿事业的成果。
二.辩证论治结合辩经、辩病
疾病及损伤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认识疾病和损伤也必须从多角度出发,多视角观察。辨证论治、辩经论治和辩病论治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疾病,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才能取得更满意的疗效。丁师在国内首先提出必须辩证、辩经结合辩病论治的观点。
辨证论治是把人体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观察病因和人体抗病能力两方面斗争的结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推拿作为中医学的分支,要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不言而喻的。丁师对现实临床上采用同样的手法操作程序治疗同一种疾病的方法,尤其是急性期与恢复期、青少年与老年人病人采用同样的推拿治疗措施深不以为然,认为这样把中医最具有灵性和优势的“辨证论证”原则完全抛弃了。如同为腰突症者,急性期根性痛十分剧烈,保护性脊柱侧弯明显的为气滞血瘀型,当以手法根性减压为主,推拿时主要采用脊柱调整使神经根避让,松解手法不宜多做,并要严格卧床。中老年人的慢性腰突症多为肝肾亏虚型,脊柱筋骨失养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脊柱大幅度的斜扳法不宜多做,要将推拿手法治疗与脊柱功能性锻炼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稳定的治疗效果。
推拿治疗不同于药物治疗,主要依靠手法对穴位、皮部、经筋的刺激,产生经络感应,从而激发人体固有的调整和自愈能力来治疗疾病。治疗的效果,不仅与手法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有关,更与手法刺激部位的选择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故推拿治疗必须讲究辩经论治,仔细查询究竟病在何处,伤在何经,再遵循循经取穴的原则,选择最有效果的穴位和经筋进行刺激。如“腰背委中求”之言虽来自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但并非对所有的腰背痛都有良效,而只是对源自脊柱及脊柱附近的腰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源自腰背两旁的腰痛并无确切的效果,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治疗时,就应选择足少阳胆经为手法刺激重点穴位。
辩病论治首先要求疾病和损伤的正确诊断,这是由于诊断的正确与否将决定医生对该病例的认识,决定治疗方法的应用。如落枕和颈型颈椎病都有颈项疼痛、肌肉僵硬、颈部活动障碍的共同表现,但落枕患者颈部症状主要因持续肌肉痉挛而引发,治疗中只要彻底放松肌肉,阻断病理恶性循环环节,往往能在单次手法治疗后即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颈型颈椎病颈部症状的产生主要源于椎间盘退变对窦椎神经末梢的刺激,放松肌肉只能取得暂时的症状缓解,不能达到满意的中期及远期治疗效果。故颈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时,还要采用拔伸、推扳等手法解决窦椎神经受刺激这一病理关键,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中远期治疗效果。
辩病论治的第二要求是对于同一疾病或损伤,必须根据其病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法。象肩关节周围炎的急性期、粘连期与功能恢复期滚法推拿治疗的原则、方法、操作步骤就不一样。肩周炎急性期属于渗出性炎症阶段,局部组织因炎性肿胀而处于激惹状态,质地也较正常组织脆弱,对手法的压力十分敏感。故推拿宜采用很轻柔的滚法、揉法为主,操作时间可稍长,以促使局部血循改善,炎症消散,肌肉放松,不采用肩关节被动运动操作。若局部采用压力较重的手法,或者配合关节被动运动操作,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加剧,疼痛加重,病变更为难愈。到了粘连期,由于胶元纤维的增生而将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粘连在一起,限制了肱骨头的活动范围,必须分离粘连,一方面为骨头提供大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因解除了对神经、血管束的束缚而最终消除疼痛。滚法推拿在粘连期采用较重的滚法并配合肩关节各运动轴向上的被动运动操作,以逐渐分离粘连,伸展筋膜、肌腱、关节囊,恢复关节正常功能。
辩病论治还要求对每一具体的病例,要分析其病理特征,从而能为临床治疗时采用最合适的手法操作方案提供依据。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理改变是椎间盘组织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但具体的突出机制有所差异。青年患者椎间盘一般尚未出现严重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突出多因强大的外伤暴力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在盘内高压下突出,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无粘连。对于此类患者,手法治疗的重点在于腰背后伸被动运动,使突出物在完整包膜随椎间盘内压力波动及形态变化的作用下,被牵拉回纳。还可辅以较大负荷的脊柱牵引,来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以利突出物回纳。中老年患者的椎间盘多已严重退变,髓核的突出多由纤维环结构自发破裂逐渐融合而成,与外伤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同时还存在椎骨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椎管管径减小等变化,椎间盘内压变化对突出物体积大小并无明显的影响。故中老年患者推拿治疗时,手法的重点在于腰椎矫正手法,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使之脱离接触。慎用腰背后伸手法,以免由于后伸而将突出物挤向椎管,引起后关节过度后移及黄韧带皱缩,加重神经的损伤。
丁师治病,首重临床诊断的明确性,先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详细的体检,而不光依赖舌诊、脉诊和检查报告。疾病诊断明确后,予以辨证分型,选择治疗方案。然后再根据病变部位的差异,辨经施治,决定手法操作的重点穴位和关节。先生对部分推拿医生一旦临诊,未详细询问病人及临床思辨,一上手就盲目推扳按揉的现象十分反感,认为这样作不是医生所为,而是把自己放在推拿“机器”的地位,迟早会出乱子。先生认为,与其盲目推揉,不如多了解病情后再作针对性手法处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正此谓也。先生尽管对初诊病人在诊断和临床思辨时多花费功夫,但由于手法对疾病的针对性很强,临床效率却非常高。丁师在私人开业时,日限定门诊人数30人,在当时是非常高的工作效率了。
三.治病必求其本
推拿治疗是通过调整人体内在机能而防病治病的,具有多环节、多靶系统的特点。以滚法推拿擅长主治的软组织损伤来说,减轻或消除疼痛是临床主要着眼点。推拿手法可通过刺激穴位,提高人体痛阈来到达镇痛的目的,也可通过消除致痛环节来止痛。前者似“扬汤止沸”,后者类“釜底抽薪”。丁师认为,为医者当循“治病必求其本”之古训,把消除病痛源头作为临床诊治的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诊疗虽然也能使症状逐渐缓解,但这一疗效并不能令病人满意,也不能形成医疗优势。只有通过对病源根本的探寻,尽可能直接消除病痛的本源,才能得到病人对疗效的满意,取得推拿疗效优势。丁师借用了曾流行的政治术语“多快好省”来比喻治病求本在临床上的价值。
余尝治一肩周炎病人,推拿后当时病人肩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度有显著提高,但下次复诊时病情又恢复到初诊前情况。如是者一月,百思不得其解,再向丁师请教。丁师指出,肩周炎的本质是关节囊的粘连性炎症,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较常见的有颈椎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根据该病人情况,颈椎病影响可能性较大,部分颈椎病人的颈部症状可不明显而肩部症状突出,医生只看表象而未分析本源,就会延误疾病的诊治。后对病人颈椎进行了常规检查,发现其颈4、5节段存在明显的神经根压迫现象,通过手法颈肩同治后,由于解除了引起肩痛与关节囊粘连的颈性因素这一本源,病人的肩痛和关节功能在以后的一周内迅速好转。此事塑造了余以后的临床工作作风,凡治病前必当详细检查病人,找出病痛的本源后再行治疗,彻底摆脱了以往养成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陋习。
四. 手法操作精细化
手法操作技能的高低,是决定推拿治疗效果主要因素。丁师重视手法的操作技能,认为手法虽能治病,但手法粗暴或应用不当,同样可加重患者病痛。丁季峰先生对于临床上有些医生不注意手法操作技能的提高,或强扳硬拉,或生揉死压,把病人整得哇哇较的现象生恶痛绝,他认为推拿决不是简单粗暴的治疗手段,而是一种高度技能性的治疗艺术,要求学生在上临床之前,滚法刺激必须达到“刚柔相济”的程度。此外,丁师又认为,对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部位和穴位、不同的疾病及阶段,推拿医师的手法力量、着力的点、关节运动的方向、引导关节运动的力量必须能随意精确地予以控制,从而达到“精细化的程度”。先生常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一句成语来告诫自己学生在控制手法操作物理量时的重要性。
丁师常告诫学生,“滚法推拿并不是一种粗暴和盲目性的治疗手段,决定它的治疗效果的是在于它能根据病理的情况来正确适当地对组织发挥独特的机械刺激。所谓独特的刺激,就是指这种刺激不但深刻有力,而且富有柔软性的特征。由于刺激的深刻有力,它的刺激影响才能深透到肌肉的深层而加强对组织的感应;由于刺激的富有柔软性,因而患部虽在深刻有力的刺激下,不但不会损伤组织和增加肌肉反射性痉挛以及其他不良的反应而加重患者的痛苦,相反,由于刺激的柔软性和节律性,反而在治疗过程中有轻松舒适的体会。并且更由于末梢神经装置受刺激的感应而调整它的兴奋性,从而它使患者在治疗后立刻有痛苦减轻的感觉。手法对组织能发挥这种独特的机械刺激,是它在临床上产生良好疗效的要领之一。”但这个要领远不是仅仅学会了它的操作方式即能掌握,而是必须依据正确的操作方式,通过严格刻苦的锻炼,使它的操作技能达到相当精娴熟练的程度,然后才能达到目的。丁师还认为:“只有手法给组织的刺激能符合于改善病理上的需要,才能对疾病产生良好的疗效。那些在病理上并非手法刺激所能改善的疾病,即使手法具有高度的操作技巧,但在临床上是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的。有些疾病,在病理上可能由于刺激的影响而能得到改善,但假如具体治法的不适当,也必然会影响它的治疗效果。”
软组织损伤急性期属于渗出性炎症阶段,对手法的压力十分敏感。故宜采用很轻柔的滚法、揉法为主,操作时间可稍长,以促使局部血循改善,炎症消散,肌肉放松,不采用关节被动运动操作。若局部采用压力较重的手法,或者配合关节被动运动操作,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加剧,疼痛加重,病变更为难愈。急性期过后,推拿手法刺激可适当增大,并配合关节被动运动操作,恢复关节正常功能。
丁师同样重视关节被动运动手法的操作质量,提出关节被动运动的幅度与力量要恰到好处,中病即止,增一分则易伤及病人,差一分则效果不及。这种对关节被动运动恰到好处的控制能力只能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培养,医生在每次临床工作时,须集中注意力,仔细体会患者对手法操作的反应,并将此反应作为调整自己手法操作的依据,并对每次手法治疗的效果加以总结,达到提高精确控制手法操作的能力。
余刚开始在临床上跟随丁师工作时,在手法操作上过于谨慎,每遇漏肩风病人松解肩关节粘连时不敢扳动肩关节,往往经过二三个星期后病人仍明显夜痛不得寐。询问丁师,丁师告诫道:“欲治肩痛,须解粘连,粘连不解,则疼痛无休。”在以后的治疗中,强化了肩关节被动运动操作,许多病人的肩部夜痛都随着肩关节主动运动幅度的改善而逐渐消除。又尝治疗一肩周炎粘连期病人,丁师在病人走后对余说:“你今天肩关节被动运动力量已经过度,病人今明两天可能会肩痛加重,过犹不及”。果然,两天后复诊,病人抱怨当天晚上痛得起床活动了三次,以前从未有过。这些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识到推拿医生不能凭主观愿望行事,必须遵从疾病发展规律,顺势而为,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并把手法操作的精细化和安全性研究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产生了以后一系类的理性思考、研究课题和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脊柱病的解决方案。
临床经验
一.手法贵精不宜多
丁师认为,手法使用贵精不宜多,应讲究实效,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根据临床需要,丁师选择法作为肩、颈、腰背及四肢部操作的主治手法,揉法作为头面、胸胁部操作的主治手法,按法和搓法作为腰背四肢部操作的辅助手法,捻法作为手指、脚趾等小关节部位操作的辅助手法,拿法作为颈项细致部操作的辅助手法,并将关节被动手法操作与滚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操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1.滚法 滚法在滚法推拿治疗中起着主导作用。丁氏强调,滚法操作时,手背和人体体表应形成球面接触,使患者对手法的感受如同一只圆球在体表上来回动,毫无棱角,产生非常柔和舒适的感觉。根据拓朴学原理,球面或曲面与可塌陷物体接触时,在接触区及其周围形成同心圆状梯度均匀递减的压应力分布,相邻组织间的应力差和组织切变率较小,形成柔和的手法感受。这种节律性变化的手法力,对于肌肉、肌腱、韧带、骨骼形成良性刺激,能促使肌肉改变僵硬状态、痉挛状态,恢复顺应性;使肌腱发生结构改建,恢复柔顺性、坚韧性。丁季峰先生把法的这种特性,称之为“刚柔相济”。先生对以掌指关节着力的滚法操作,极力反对,认为这种方式失去了柔软性,不能体现滚法“刚柔相济”的特性,容易对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产生低度损伤,使病人在手法治疗后的一、二天内出现强烈的手法后反应。
“文革”结束后,美国、法国先后有两批按摩师访问岳阳医院推拿科,丁师给他们示范法操作。外国人怎么也理解不了为什么丁师的手背能产生柔和的类似皮球在身上滚动的感觉,叹为“神技”,回国后在报纸上大力宣传中医推拿手法的神妙。
2.揉法 揉法是刺激柔和的手法,主要应用于人体软组织结构较薄的部位如头面部和胸胁部操作,或应用于软组织损伤炎症肿胀非常严重的阶段。揉法在临床上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大鱼际揉法,以柔软的大鱼际着力于体表上进行环转揉动,主要用于外伤肿痛处操作,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肿胀消散的作用;二是拇指桡侧揉法,以拇指末节桡侧缘着力于体表上操作,主要用于头面部、肋骨间隙操作,治疗头痛、口眼歪斜、肋间神经痛等病症。
丁师认为,头面部手法更以轻柔为贵,凡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病人时如手法刺激强烈,不仅达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人的症状。曾见丁师治疗一头痛病人,进诊室时头痛难忍,面色苍白。丁师单用拇指揉法在病人额部、两颞部、枕后部操作,患者脸色逐渐转为平静、红润;10分钟后,头痛若失,眉开眼笑。
3.按法 按法在全身各部位操作都运用,通常在手法治疗的开始时应用,通过按压一定的特殊穴位,达到暂时减轻剧烈疼痛的目的,为后续手法操作提供方便。如在颈项部操作时,先按压风池、扶突、天宗等穴;在肩背部操作时,先按压天鼎缺盆等穴。
余开始追随丁师门诊时,一落枕病人歪头转颈,转动不能。丁师嘱我以拇指按压患者天宗穴,使酸麻重胀感应至颈项与肘臂,然后令病人自行缓慢左右转动头颈,待无障碍后在自行前后屈伸头颈,直至头颈运动无障碍,停止按压天宗穴,病人颈部疼痛已大减,主动运动完全正常。
4.拿法 拿法通常用于手法治疗过程中,为了使末梢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或穴位、经络系统始终能保持对手法刺激的敏感性,避免对手法刺激产生耐受性而变换刺激的方式和强度,同时也有益于手法操作者的手臂特定肌群得到暂时的休息,消除疲劳。
5.捻法 在治疗手指、组织部小关节损伤时,捻法成为主要手法。捻法能整理小关节断裂的软组织,使之断端对合,有利于修复;能活动小关节,消除小关节运动障碍。
6.搓法 搓法应用于手法操作结束时,能放松局部肌肉组织,按抚激惹的神经组织,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有利于损伤及疾病的最后恢复。
7.关节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是指由医生控制的关节运动操作,是治疗软组织损伤、运动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运动障碍是这些疾病或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被动运动操作又要在出现运动障碍的关节上实施,病变关节往往存在着种种病理限制因素如炎症、粘连、软组织挛缩、肌肉痉挛等,而关节被动运动操作的实施又必须突破病理限制因素。若操作不当,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反而引起患者剧烈疼痛及各种不良的影响。为了把关节被动运动对患者的不良影响限制在最小的程度,也是为了关节被动操作的顺利实施,丁师把关节被动运动的操作技能归结为轻巧、短促、随发随收。
①轻巧 所谓轻巧,是指医生控制关节被动运动操作的力量宜轻不宜重,适可而止。轻,是建立在巧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无巧就不能轻。巧,就是要注重研究科学的关节被动运动操作方式。
影响关节被动运动操作的诸因素:操作者的力量是引起关节运动的动力,发力方向与患者身体的相对关系决定关节运动的方向,关节囊和韧带的弹性张力及关节面滑动摩擦力是关节被动运动的内在阻力,患者肌肉张力则是关节被动运动的外在阻力。关节被动运动阻力诸因素中,关节囊和韧带的弹性张力是稳定不变的,而关节面滑动摩擦力和肌张力是可变的。在患者肌肉放松、顺着关节生理运动切线方向进行的被动运动中,关节面摩擦阻力和肌张力降低到最低的限度,操作者并不需要很大的力量就能达到手法操作目的。但当患者肌肉处于保护性痉挛状态时和关节面滑动摩擦力显著上升,甚至引起目标作用节段关节面交锁,操作者以额外的力量克服上述阻力因素,才能达到预定的关节运动幅度。若有关节面交锁,还容易引起损伤。因此,在关节被动运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阻力很大,手法没能到达预定目的时,很可能在操作方式、患者体位、关节运动方向上存在问题,或手法的时机不适宜。应仔细寻找原因,再作处理,而不应盲目加大手法的力量及关节运动的幅度,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如作颈椎旋转复位手法时,上颈椎宜采用轻度后伸位下操作。但下颈椎复位采用后伸位操作,可引起关节面交锁、颈椎生理弧度增大、椎动脉绷紧、寰枕间隙减小等变化,有可能损伤椎动脉、颈内动脉及神经根。若采用自然低头、自然弯腰的体位下操作,由于竖脊肌处于最放松的状态,后关节间隙扩大,使颈椎关节运动的阻力降低到最大的限度,在此基础上的以持续拔伸力配合旋转运动,只需很小的扭转力和旋转幅度就可实现整复的目的,且整复时关节往往无弹响声。因此,丁师十分注重关节被动运动操作方式的改进,使关节被动运动方式更符合人体生理机制及病理特征,达到以巧省力,以巧代力,令关节被动运动操作更有效、更安全。
②短促 关节被动运动操作过程一般分为二个阶段,首先将关节在无痛范围内缓缓运动至限制位置,然后在患者不备的情况下,作一突发、有控制的推扳动作,使病变关节迅速扩大运动幅度3~5°,并迅速放松该关节。丁师不主张大幅度的推扳动作,因大幅度的动作难以控制关节运动幅度和手法力的强弱,容易使关节运动超过病理、生理许可的范围,而造成手法损伤。如在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期的手法治疗上,历来有两种分歧,一派观点主张在麻醉下用一次性大幅度的关节被动运动完全解除关节囊的粘连,以期加快治疗过程。但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患者经一次性手法撕离粘连后,因关节囊广泛的内损伤,引起术后的剧烈疼痛,也影响到术后的自主性功能锻炼。因撕离粘连必然引起关节囊内大面积的内出血,大量淤血及其炎症反应产物吸收不全,反而为手法后再次粘连留下了隐患。而小幅度的关节被动运动,其幅度容易被精确地测量,力量大小容易为操作者加以控制,粘连撕离产生的创面较小,手法后疼痛不明显,甚至有所减轻,不影响患者自主性功能锻炼。这样,积小幅度运动成大幅度运动,关节功能障碍反而能在较短的时期内消失。
③随发随收 正确的关节被动运动要求在手法的第二阶段以突发、有控制的推扳动作完成操作目标后,立即将该关节放松,恢复到无痛的位置。因为,突然扩大病变关节的运动幅度必然会刺激病灶敏感的神经末梢,引起剧烈疼痛并产生保护性肌肉收缩。若将关节长时间保持在该位置,无疑会增加患者痛苦,并可能因长时间的肌肉保护性收缩而不利于疾病和损伤的修复。故在突发推扳动作完成后,必须立即将关节恢复到重力位置,把被动运动对病灶的刺激时间降低到最短,应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
8.自主性功能锻炼 自主性功能锻炼与一般的体育锻炼有本质的不同。首先,自主性运动锻炼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动作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如慢性腰痛患者的功能锻炼主要针对竖脊肌,可在床上练习“五点支撑”、“三点支撑”、“飞燕式”动作,立位可练习太极拳的“云手”动作。慢性膝关节疼痛患者主要锻炼股四头肌,可练习“站桩”动作。其次,自主运动需注意循序渐进。由于病患者的关节功能较差,不少人还合并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功能锻炼的动作应先难后易,运动量应由少到多,运动幅度应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特别在刚开始锻炼的阶段,应有所节制,避免劳累过度而使症状加重。第三,医生应加强对功能锻炼的指导,病患者的来源十分复杂,身体状况及对于新动作掌握快慢相差甚远,医生不仅需告诉患者如何锻炼,亲自示范,而且要经常检查其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否则,可能因患者自主功能锻炼的错误及进度的缓慢而延误锻炼的效果。
二. 滚法操作与关节被动运动有机结合
丁师在临床上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滚法和关节被动运动操作的有机结合。丁师的治疗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病变部位周围运用滚法来缓解疼痛,放松肌肉,以利于后续手法的实施。然后医生的一手不停地以法继续刺激病变部位,另一手握持患者肢体远端,使之向某一特定方向作有控制的被动运动操作,以滑利关节,分离粘连,牵伸筋膜,理筋整复。最后仍以滚法在病变部位操作,以促使炎症消散,加强局部血循,消除关节被动运动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组织损伤,利于机体修复。
滚法属于刺激性手法,滚法治疗效果的产生,有赖于患者自身经络系统的中介,需要一定的时间。关节被动运动属于矫正性手法或松动性手法,不需经络系统的调整即能通过手法本身的机械效应纠正骨关节的不正常位置,撕离软组织粘连,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取效于瞬间。但关节被动运动操作通常要超过关节的病理限制位才能发挥治疗作用,单独应用时常引起患者的严重疼痛。《医宗金鉴》云:“当先揉其筋,致令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对刺激性手法和矫正性手法的配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但在一些慢性损伤和疾病中,由于病理变化综错复杂,即使先用刺激性手法部分缓解疼痛和肌紧张,在关节被动运动手法实施时,仍可引起剧烈疼痛,并影响关节被动运动的实施。丁师在实践中又进一步发展了医宗金鉴的思想,不仅在关节被动运动前应用刺激性手法,而且在关节被动运动的同时配合滚法操作,以转移患者对关节被动运动操作的注意力,缓解因关节运动超过病理限制位而导致的疼痛,避免肌肉反射性紧张,为关节被动运动操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关节被动运动操作的应用,也反过来弥补了滚法作用的不足,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滚法和关节被动运动操作的有机配合,不仅是时序上的有机配合,也要考虑到手法作用部位上的有机配合。滚法所要刺激的部位,要放在关节被动运动可能引起剧烈疼痛的地方。如肩关节前屈被动运动时,关节囊后壁与冈下肌、小圆肌处于被牵拉的状态,滚法刺激应放在肩关节后下部位;肩关节外展被动运动时,喙肱韧带与腋下皱襞处于牵紧状态,滚法刺激的部位应选择在喙突前外侧及腋下。
滚法推拿初创后,以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很快在沪上成名。时海上闻人杜月笙太太病四肢痹痛,关节肿胀,诸医束手。而推拿治疗虽有部分效果,但往往手法粗暴,病人不堪忍受。先生声名初起之后,杜月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延请先生为太太诊治。初次推拿治疗,杜太太就觉得先生手法与众不同,柔若无骨,舒适异常,当时就觉痹痛大减;两旬之后,关节肿胀渐消,陈年痼疾渐渐消散。杜月笙深深叹服。遂送银盾一面,上镌“妙手回春”。此盾为丁师在解放前行医提供了保护伞,此后一些黑道宵小之徒再也不敢上门骚扰敲诈。
一高干病肩周炎,上肢不举,夜痛难忍。先后几个推拿医生治疗均已强刺激手法配合关节被动运动,不但罔效,反使病人在推拿后疼痛转剧。先生诊查之后,认为病人肩周炎在急性期,手法宜轻柔缓和,刺激过强反而增病,尤其不可妄用肩关节大幅度被动运动,以免造成新的软组织损伤,肩部炎症反应加重。遂以轻柔滚法配合小幅度缓慢肩关节旋转运动进行治疗,病人术后即觉肩痛明显减轻,当夜肩痛可忍,一周后肩痛消失。
三.关节运动为先
先生擅长诊治的疾病谱中,以疼痛与关节运动障碍为两大主要症状。先生从中医气血流动理论和现代医学运动控制理论中认识到,治疗这些疾病要抓住关节运动障碍这一基本环节,通过医生控制的关节被动运动和医生指导下的病人自主关节运动锻炼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先生认为,急性颈肩腰腿痛时,往往既有剧烈的疼痛,又有明显的运动障碍。推拿治疗的重点要放在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上。即使病人仍然感到疼痛,只要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正常,也是推拿治疗以产生良好效果的标志。如果病人关节运动障碍仍旧十分明显,即便病人诉说疼痛已经明显减轻,这种推拿镇痛的疗效也是不可靠的,往往会在两三个小时后出现疼痛反跳加重。余以后一直把关节主动运动能力的恢复作为推拿治疗脊柱病的质量控制评判依据,迄今进二十年,未尝发现有一病例有违反此规律者。
时值上海8.13抗战之际,上海法租界内首富司潘林氏腰部扭伤,活动艰难,遍请西医骨科诊治,均认为宜卧床静养,但卧床数月,腰痛仍不见好转,闻丁师之名,尽管对中医推拿存有疑问,也只能延请丁师诊治。丁师诊查之后认为,腰部活动困难既是腰痛造成的保护性反应,又是导致腰痛延续的原因,卧床休息虽能使疼痛部分减轻,但消极休息阻碍气血流通,反而对损伤不利。丁师以滚法配合腰椎被动前屈和后伸运动,使司潘林氏数月腰痛瞬间若失,大喜过望。时上海滩汽油奇缺,即使达官贵人也难以保证汽车使用,司潘林当时拥有法租界的加油公司,遂送丁师一特别加油证,可随意免费加油。此项优惠,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租界被日军占领。
又有上海某绒线厂老板中风偏瘫,经多名名医治疗,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不甚满意,再经丁师以“滚法推拿”方式治疗。丁师采用滚法循经刺激与上下肢诸关节被动运动配合,病人手脚功能在两个月内渐次恢复。其西医医生上海内科名医乐氏,深感奇怪,遂问病人原因,方知推拿之效。以后,只要其医院内有中风病人,必请丁师会诊,制定康复方案,两人成为知交。
我研究生期间跟随丁师门诊,见一工人踝关节扭伤三年仍有关节疼痛肿胀,步行时易扭伤。丁师检查后认为,踝关节扭伤一月后若仍有疼痛肿胀则必有关节错落不合缝之病机,法当理筋活络,滑利关节。丁师指导我以滚法配合踝关节屈伸、内翻、外翻被动运动,当作到外翻运动时,觉患者踝关节有“咯吱”弹响声发出。病人下地时,伤足着力已不觉痛。
转眼丁师辞世已近七载,回忆丁师对我国近代推拿事业的功绩及对我们在发展中国推拿事业中工作期望,常有未尽丁师厚望之憾意,不断鞭策自己在推拿手法精细化与理性化的道路继续努力,殊不负先生厚爱与栽培。
三、内功推拿疗法
内功推拿疗法
《按摩与导引》2004--04--01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200029) 周信文
关键词内功推拿操作常规方法 内功推拿是以自我锻炼配合整体推拿治疗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是在锻炼“少林内功”以强身健体和武术锻炼之后进行整复活动的基础上,再加上对内外伤的治疗经验,经过历代辗转相传,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万起(1884~1941)师从山东济宁李树嘉,20世纪20年代就以内功推拿行医于上海,以后马万龙、邓德峰、李锡九等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内功推拿。其在临床上以擦法作为主要的操作手法。 1方法 1.1头面部:1.1.1五指抓头顶:患者正坐,两眼平视。术者站于患者侧方,左手稳住前额,右手五指分别放于头部五经(中指放督脉,食指、无名指放于膀胱经,拇指、小指放于胆经),而后同时屈曲各指骨间关节,由前向后脑移动至颈结节,分两侧三指拿向下至颈部。3~5次。 1.1.2拿颈部:接上势,继而术者用三指拿法轻快地分别捏拿斜方肌的上部和左右胸锁乳突肌。 1.1.3推桥弓:继上势,术者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成八字形,四指置于颈部后侧起稳定作用,拇指由翳风穴向下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作单方向抹至缺盆穴,成一直线。左右交替进行,各3~5次。 1.1.4扫散法:继而术者一手扶头侧部,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成八字形,并自然屈曲成90°,用拇指偏峰放于率谷穴处,四指放于后脑的脑空与风池穴处,然后作耳上由前向后下单方向直线推动,以酸胀为度。左右交替约各30次左右。1.1.5分法:术者用两侧拇指与其余四指分一,四指放于头部两侧以稳定头部,两拇指由正中线向两侧分别抹前额、眉弓、上眼眶、眼球、下眼眶、迎香、人中、承浆穴。 1.1.6合法:术者用两掌根由前向后抹于后脑两侧,然后内旋前臂,用小鱼际→掌根→大鱼际紧贴后脑向下转动,抹至两侧颈部。 1.2躯干部: 1.2.1擦前胸:术者站于患者左侧,用手掌擦于胸前上部,由上而下至腹部(男女有别)。 1.2.2擦背部:继上势,术者转用右手擦于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再转用右手掌擦背部,由上而下至腰部(重点大椎、命门、腰阳关以及八髎等)。window.google_render_ad();1.2.3用右手擦于胸前部,由上而下。1.2.4擦两肺尖:术者站于患者后方,用四指擦两侧肺尖,同时点揉膻中、中府、云门等穴,以酸胀为度。
1.2.5擦胃脘部:继而术者取坐位,手指并拢微屈,用手掌横擦胃脘部,以温热为度。 1.2.6擦胁肋部:术者站于其后,用双手擦两侧胁肋部,以温热为度。 1.3上肢部:1.3.1拿上肢:接上势,用三指拿施于三角肌(内、外、后三束)、上臂(肱二、三头肌)、前臂(伸肌群、屈肌群)。 1.3.2点揉极泉、小海、曲池、手三里、郗门、内关、合谷等穴。 1.3.3擦三阴三阳:掌擦法施于手臂内侧(三阴)、手臂外侧(三阳),以热为度。 1.3.4理手背;勒手指;劈指缝;振拳面;捻手指。 1.3.5运肩关节;搓抖肩与上肢。 左右上肢交替进行,继而重复头面部操作。 1.3.6振头顶(囟门穴);振大椎。 1.3.7振命门、腰阳关、八逷等。 1.3.8拿肩井;搓背部。 1.4下肢部:患者取坐势,一侧下肢伸直置于术者大腿上。 1.4.1拿下肢提拿大腿肌肉,内(内收肌)、前(股四头肌)、后内(半腱肌、半膜肌)、后外(股二头肌);小腿肌肉(小腿三头肌)。 1.4.2点揉髀关、梁丘、风市、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委中、承山、三阴交穴。 1.4.3擦下肢:擦大腿(前、内、外侧)、小腿(外、内侧)。 1.4.4摇髋、膝关节。1.4.5叩击两下肢(掌根、手掌、虎口、拳心等)由上往下,以酸胀为度。
1.4.6搓两下肢;抖两下肢。
常规手法注意事项:①擦法(或掌平推法)擦前胸时男女有别。②手法操作须根据疾病虚实,辨证施治。③操作时患者取正坐位,头顶平,两目前视。④术者须呼吸自然,不可屏气。⑤操作时用力柔和、均匀、持久,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冲击而破皮。⑥胃脘部擦法,术者稍偏后,手掌微曲呈抱着状。⑦拿法操作时,须用罗纹面,不可用爪甲内扣,动作连贯灵活、轻快柔和。⑧取穴准确,点揉准确,快速而灵活。2讨论与体会营卫气血学说是本流派理论基础,临床上通过“四诊”、“八纲”以辨明疾病,审因求证,运用刚柔相济之功,循经络,揉穴道等手法施治于患者,达到祛邪治病之目的。 内功推拿流派的特点,强调整体观念,扶正强身,并要求患者练习“少林内功”的有关功式,结合整体推拿治疗,达到扶正祛邪的功效。内功推拿流派以作用面积大和温通疏导经络作用较强的“擦法”,又称为“掌平推法”为主要代表手法,这一手法的特点在于取得温热深透的效果。擦法操作时一般均加用冬青油膏或其他的递质等,其一有利于手法的操作;二防止皮肤破裂;三可提高手法的效应。同时结合其他一些手法,在中医整体观念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一套常规操作方法。内功推拿常用手法有:擦法、拿法(五指抓、捏拿)、点法(包括肘压法)、分法、合法、扫散法、理法、劈法、抖法、搓法、运法、牵伸法、击法(掌击、拳击、小鱼际击法以及棒击法)等。在人体上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治疗的一组常用的操作方法。具有平肝健脾、和胃安神、温补胃阳的作用,以达到扶正达邪,解除疾痛的目的,适用于劳倦内伤、胸胁屏伤、头痛失眠、高血压、神衰以及部分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 内功推拿常规操作从头面到腰骶,涉及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之功效。手法轻重,因人而异。体弱者,手法轻柔,体壮者,手法可略重,临床应用时根据不同疾病适当改变。治疗范围不仅包括伤骨科方面的疾病,还广泛应用于内科的虚劳杂病及妇科经、带诸症。var iadtimes=2; (周信文)二、 泰式按摩简介
三、内功推拿
「概述」
内功推拿疗法是以擦法为主要手法,并指导患者进行少林内功锻炼,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
应用擦法治疗痛疾等病症,在《韩氏医通》中就有记载。通过临床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内功推拿疗法。
「基本内容」
内功推拿疗法强调整体,以扶正为主,不仅由医生施以手法治疗,病人也要配合练功,以增强抗病能力,促使康复。在手法治疗中应局部和整体治疗相结合,以培本补元,扶正祛邪。
临床应用时主要按照“手法常规”施术,并指导患者进行少林内功站档势锻炼。如肺气肿患者以站裆、马裆、弓裆为基本裆式,再选择前推八匹马、倒拉九头牛、风摆荷叶、霸王举鼎等功势进行锻炼,时间从2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一般先练功,稍事休息后,再作推拿治疗。根据不同疾病的辨证结果,在选穴和手法上可适当加以调整。
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其中掌擦法常用于胸胁及脘腹部,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等作用,主治胸胁疼痛以及因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侧擦法温热度较高,常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其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等作用更强,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伤筋病症。鱼际擦法常用于四肢部,温经通络、散淤消肿的作用较强,主治外伤红肿疼痛剧烈等症。三种方法可配合应用。
「操作方法」
内功推拿疗法的手法应用以擦法为主,辅以拿、点、分、合、扫散、理、劈、抖、搓、运、拔伸、击等法。
擦法是将手掌紧贴于患者体表,稍用力下压,来回作直线揩擦,使其局部发热,并透入肌表深层。擦法的操作手法有三种,即掌擦法、鱼际擦法和侧擦法。掌擦法是以全掌着力贴于体表上作来回揩擦。鱼际擦法以手掌大鱼际肌部着力贴于体表上作来回揩擦。侧擦法以手掌小指侧小鱼际肌部着力贴于体表上作来回揩擦。无论采用何种擦法,在操作时均应做到直、长、匀。即在进行上下或左右方向指擦时,都要求直线往返,动作要连续,不能有停顿;往返距离要拉得长一些,犹如拉锯状;用力要和缓均匀,以指擦时皮肤不起皱稻为度。在来回揩擦时,动作要有节奏感,一般以每分钟100次左右为宜,速度不宜过快。擦法是直接摩擦体表皮肤的操作手法,操作时可在施术部位涂些润滑剂(如冬青膏、麻油之类),既可保护皮肤,又可加强手法效应,使摩擦产生的热力容易透入深层。
辅助手法中,拿法是以五指指腹抓捏肢体穴位处。点法是用指端、指节或肘尖用力按压穴位。分法是以两手按住穴位然后向两侧推移。合法是由两侧向中间合拢。扫散法是用五指指面作快速平面推移。理法是以屈曲的食指和中指挟住患者手指,由指根捋向指端。劈法是用侧掌部轻轻叩击。抖法是用手握住患者肢体远端作上下抖动。搓法是用两手掌相对,挟住患者肢体作来回搓揉。运法是较大幅度地活动患者肢体关节,一般为作圆周运动。拔伸法即牵引患者肢体,一般要持续用力一段时问。击法是用掌根部或特制软捧轻轻拍打。
「适应证」
内功推拿常用于治疗内科虚劳杂病、外伤及妇女经带病症。
一、内科疾病
1.头昏、失眠:操作手法要轻柔,并重点擦两胁和上腹,以健脾和胃。
2. 高血压和脑震荡后遗症:治疗高血压时,拇指平推乔空和扫散法要用力稍重一些,持续时间要长一些;而治疗脑震荡后遗症时,扫散法就要轻一些,持续时间更要长一些,在手法之后还可加用头顶部热敷。不用击百会法。
3.咳嗽、胸闷(老慢支、肺气肿):除掌擦胸部之外,可先用三指推揉中府、云门、华盖、膻中等穴。咯痰不爽者,可用中指点天突穴。
4.反胃、呃逆:点揉中庭、鸠尾,直推膻中至鸠尾,点缺盆、太阳。
5.心悸:二拇指对点太阳拿两侧鱼际。
6.胃病:点揉鸠尾,擦上腹,拿内关、外关、点脾俞、胃俞各穴。嗳气不舒,以掌根压于胃脘,嘱病人呼吸,掌根压力随呼吸逐渐加重,然后突然松开,以畅通气机。
7.便秘:揉冲门,府舍,擦两侧少腹,直推腰阳关至尾骶,揉点会阳、长强。腹胀者捏拿两侧肚角。
8.腹泻:擦小腹及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9. 胁肋疼痛:(包括迸伤、岔气):平推二胁肋,揉点胸乡、周荣、章门、期门等穴,擦两胁。胸胁疼痛者捏拿腋窝前份,背胁疼痛者捏拿腋窝后份,腋下胁痛者捏拿腹外侧(相当于腹外斜肌处)。
10.小便不利:推小腹,揉点曲骨、横骨、水道、归来,擦小腹。此法也可用于治疗疝痛等症。
11.耳鸣气闭:除使用扫散法外,可点揉听宫、听会、翳风,捏拿合谷、曲池、小海等穴。
12.目赤痛:点揉睛明、太冲。
13.鼻塞头痛:点揉睛明、四白、迎香,分推前额,热敷囟会。
14.喉痹失音:揉点喉结两侧,重点用拇指平推乔空穴。
二、妇科疾病
妇女经带诸症,除擦腰骶以作用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外,再擦小腹,点腰眼,捏拿肚角,以通调冲任、督带诸脉。如经期超前,月水色暗,病人体质壮实者,以清热、行气、祛瘀为主,手法宜重;月经延迟、色谈,病人体质虚弱者,应调补元气,温通下焦,手法宜轻;擦八?s要热透小腹,并宜加擦背部脾俞、胃俞等穴,以健脾和胃。带下之症,多属湿重,治宜健脾、和胃、除湿,需加用捏拿点揉髀关、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行间、太冲等穴。如见肝气郁结,情志不舒之证,还可擦两肋胁,点揉章门、期门等穴,以疏肝解郁。
三、骨伤科疾病
治疗步骤一般先点揉腧穴,循经捏拿,然后作擦法以及拔伸摇抖等被动运动,再加热敷、拍打。取穴一般由远及近。常用的被动动作根据各关节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腕关节:用足蹬病人腋窝,两手握住病人手背二侧,两拇指压在腕关节背侧,然后进行拔伸,并作腕关节的上下、左右、屈曲运动。
踝关节:一手托住病人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向下拔伸后,先环转摇动,再作各个方向的屈曲运动。
肘关节:一手托住病人肘尖,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在伸屈病人肘关节的同时,作前臂的旋内、旋外动作。
肩关节:一手反握病人手腕,稍用力牵拉,同时由前(后)向后(前)作肩关节被动环转;另一手自病人前臂向上臂、腋前(后)捋下,这种动作叫运法。当手臂向上环转时,医生要上步贴近病人,才能使病人肩关节环转到最大范围。
治疗急性腰扭伤、岔气等可用背法。医生侧身站在病人背后,一手自腋下搂抱病人,同时臀部紧贴病人腰骶部,并向前顶起,使病人双足离地,借势用臀部一顶,同时叫病人咳嗽一声。或医生和病人背靠背站立,用两臂套住病人两臂,腰骶部与病人臀部相贴,然后俯身弯腰,将病人背起,借势用臀部一顶,同时叫病人咳嗽一声。
治疗膝关节疾患,可以用掌根斜向上方揉犊鼻穴,也可用拇指、食指顶住两膝眼,向上点揉。
治疗落枕,可点患侧肩外俞,同时叫病人活动颈项。
治疗慢性腰痛、脊背强硬不利,可用肘压法。在肘压时,可以边压边沿脊柱两侧向下移动。对前屈不利的病人,叫其向前弯腰,并稍做屈伸活动,同时,在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处用棒击法,以舒筋活络。
「禁忌症」
对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肌肤破损、烫伤、正在出血的部位,不宜采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手法轻重,因人而异。体弱者手法宜轻柔,壮实者手法可略重。但均以热力深透、“得气”感应强为佳。
2.应用擦法时,施术者自己的呼吸要自然,不可因屏气而导致损伤。应用擦法之后,最好不要紧接着在同一部位上使用其他手法,否则容易使皮肤破损。所以擦法一般都在使用其他手法后再予应用。
3. 施术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少林内功基础和熟练的手法技巧,才能胜任内功推拿的治疗工作。
「按语」
内功推拿为中医推拿疗法的一种,其特点是内练外治相结合,且选择作用面大、疏导力强的“擦法”为主要手法,具有通过“手法”及“内功”达到整体调理和扶正祛邪的优点。
运动推拿
推拿学基础
马楚虹第一部分 推拿按摩简史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至今在我国很多地区还沿用按摩这一名称。推拿疗法是医者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发展和充实起来的一门学科。推拿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可以说它与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也创造了推拿术。原始人类在采集和狩猎时,要经常爬山、攀树,有时还要与野兽格斗,部落之间也会发生战争,这样就难免发生创伤,另外由于工具简单,劳动强度大,日久容易发生劳损。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衣食不保,故腰腿痹痛、胃肠病等经常发生。为了减轻疼痛,原始人类便本能地用手去抚摩患部,这种抚摩动作常常能使病痛减轻,甚至消失,经过如此长期的反复实践,原始人逐渐认识到按摩能解除病痛,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推拿术。 随着人类的进化,经验的积累,远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当时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炙,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多种疾病,如《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记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指出了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人体某个部位就会出现麻痹不仁的症状,在治疗上宜用按摩手法。《黄帝内经》中还介绍了有关按摩的工具,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说:“员铖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提铖者,锋如黍栗之锐,主按脉勿陷,以其致气。”“员针”、“提针”是两种按摩工具,可见那时按摩和针炙的关系较为密切,常常结合使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黄帝歧伯按摩十卷》成书于秦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内经》和《黄帝歧伯按摩十卷》确立了按摩在祖国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古代按摩与导引是治疗骨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手段。《素向·异法方宜论》所述的中央即我国中部地区,可见按摩疗法最早发源于中部地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经有关于“膏摩”的记载,由此可见,我国在秦汉以前,推拿疗法已被普遍应用。 魏晋时期,按摩疗法在前人的基础上也有新的发展,按摩不仅用于治疗一些病症。同时还用于急症的治疗,如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就有很多关于按摩治疗急症的记载,如治疗“卒腹痛”与“卒心痛”、“卒霍乱”等。这个时期也有按摩专著,如葛洪著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提到有《按摩经导引经十卷》并说:“其肿痛所在以摩之皆手下即愈。”可见此时期也用按摩手法治疗伤科疾病。 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按摩疗法也随着发展起来。隋代太医署开始设有按摩医生,如《隋书·百官志》记载在国家太医院内设有“按摩博士二人”。这说明隋代期间,按摩疗法不但为群众所欢迎,也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重视。《旧唐书·百官志》载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按摩工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消息导引之法。”《新唐书·百官志》也记载了“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可见唐代不但设立了按摩科,而且。专业人数可观,技术职称也齐全,并开始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有以自我按摩为主的“老子按摩法”。自我按摩的广泛开展,说明了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这个时期,治疗方法上也有发展,使用了很多种类的膏摩方法,即按摩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剂,这样既可防止患者表皮破损,又可增加疗效。 隋唐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等均有很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我国医学在这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按摩成为日本人民非常乐意接受的医疗方法之一,后来由日本将按摩疗法传往欧洲。 宋金元时期,统治者重礼教轻知识,从太医局内撤消了按摩科,按摩术有所削弱,但按摩疗法仍在广泛地应用,宋代按摩导引的特点是结合武功锻炼,形成了多种强身治病的练功方法,例如广泛流传至今的太极拳、易筋绎,八段锦,十二段锦等。北宋太医局增加“疮肿兼折疡科,至此骨科才正式从按摩科中分出而立为专科,按摩对中医骨科的影响是深远的,至今中医骨科仍保留按摩的内容。 明代,按摩又有新的发展,专门设立了按摩科,并把它列为太医院中十三科之一。按摩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并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问世,如陈氏著的《小儿按摩经》、周于藩著的《小儿推拿秘决》等,其中《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著作。按摩又称为推拿,正是从明代小儿推拿开始的,这一名称的演革体现了推拿手法的丰富和发展,随之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这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飞跃。 清代,统治者认为推拿是“医家小道”、“有损文雅”“非奉君之道”太医院不设推拿科,然而推拿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发展,陆续有不少推拿专著问世,吴谦等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书中指出“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说明手法治疗早在伤科疾患中占有重要位置,伤科手法已日渐成熟。该书对推拿的适应症和治疗作用也有详细的论述,如“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严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单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书中所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这四句格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执行了排斥,打击,取缔中医的政策,祖国医学遭到了严重摧残,推拿疗法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解放前夕,推拿医师已是廖廖无几,但推拿疗法以其卓越的疗效经受了严重的磨炼,尽管在这艰难的环境下,推拿在民间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如一指禅推拿流派,滚法推拿流派、内功推拿流派的形成,便可见其一斑。 解放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导下,祖国医学得到蓬勃发展,推拿疗法也受到了重视1956年在上海开设推拿训练班,由于推拿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根据客观的需要,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推拿专业。1976年10月后,随着国家形势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中央卫生部十分重视推拿事业的发展,于1979年在上海中医学院成立了针炙、推拿系。以后,北京中医学院和其它一些中医学院相继成立针推系。1985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了推拿系,并招收了第一批推拿研究生。全国各地的推拿机构相继恢复,推拿疗法的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手法的测定等,又继续开展起来,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在骨伤科方面,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推拿治疗的范围和疗效都有突出进展。这时期推拿专著和论文也很多, 1987年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全国推拿学会,推拿事业在这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 如今,推拿正以其独特的疗效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和学者,并越来越引起国际医务界和体育界的重视,在各个体育院校开设了推拿按摩的课程,推拿按摩技术在各训练队以及在各项比赛和训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卓有成效,许多国家派人来我国学习,并邀请我国推拿人员去工作和讲学。可以预言,推拿疗法必将随着医学科学与社会的发展,而得到迅速地发展,它必将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和体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第二部分 推拿的作用与要求
推拿是以中西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利用专门的手法及器械所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病治病的一种疗法。 一、推拿治疗运动损伤的作用原理: (一)、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运动损伤后,肌肉的附着点、筋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受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的信号。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如肌肉的收缩、紧张乃至痉挛都是运动系统处于警觉状态的反映,同时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这种防御性反射,可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以及对损伤部位的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另外,损伤的组织还可产生炎性渗出、肿胀等病理变化,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就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至不断发出有害信号,加重疼痛和肌肉的紧张度,这样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恶性疼痛链,不管是原发病灶,还是继发病灶均会刺激、压迫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从而造成新陈代谢障碍,并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推拿按摩是解除肌肉紧张和治疗肌腱及韧带损伤等疾患的有效方法。它不但能减轻损伤的症状,而且能医治损伤的根源,因为通过推拿的手法,能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使局部温度升高,以改善局部的代谢功能。另外通过适当的手法刺激,可使局部组织的疼痛阈得以提高,从而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最后,将紧张或痉挛的肌肉、肌腱被动拉长,从而解除病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理筋正骨,整形复位 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最常见的是因过于强大的外力,使骨、关节脱位而导致肌腱、韧带滑脱,或肌肉痉挛及软组织损伤。医生运用推拿按摩中的牵引、归合复位的手法,可使用权脱位的关节整复,错开的骨缝合拢。用压、迫、提、圈晃等手法,使滑脱的肌腱、韧带理正,嵌顿的滑膜退出。用戳点的手法解除肌肉痉挛,修复拉伤的肌肉,以消除局部的疼痛和病理状态,使损伤的组织得以修复。 (三)、剥离粘连,疏通狭窄 在运载中造成的肌肉、肌腱、韧带和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均会形成慢性劳损。这些都可因局部出血、水肿、机化而产生粘连,从而引起慢性疼痛和局部运动受限。慢性劳损再遭受风、寒、湿的侵袭,该处的肌腱、腱鞘就会肿胀、充血、鞘内渗液,久而久之,便出现纤维化,鞘壁增厚等现象,并使肌腱被束缚于腱鞘内而影响关节的屈伸活动。运用推拿按摩的弹拨、点拨及对关节的圈晃、拔伸、牵引被动运动手法,起到松解粘连、消肿止痛、滑利关节、解除弹响等作用。以利于劳损组织的功能恢复。 二、推拿对强身保健的作用原理 所谓保健按摩就是指按摩师将一定的外力,作用于体表特定的部位,使刺激信息通过反射的方式对人体神经—体液调节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等强身保健目的。 (一)、改善代谢过程,消除机体疲劳 保健按摩主要是通过对肌肉、组织的揉、捏、拿、推等手法,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堆积在肌肉、组织内的代谢产物,从而改善局部的营养供应,通过调节体内代谢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另外,在保健按摩中,通过一些轻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的头、颈及四肢的肌肉,以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和使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逐渐减少,同时还对大脑皮质的活动起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人体的睡眠质量,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的目的。 (二)、纠正解剖位置,调整体内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感到自己胸闷、心慌,好象心脏有问题,但经医生检查诊断并无异常,通过一段时间的推拿按摩,症状明显减轻。从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来看,骨是人体的支架和运动杠杆,关节则是骨杠杆的支点,肌肉收缩是骨杠杆的做功的动力。当人体长期处于某种不正确姿势或因外伤的原因,使其骨、关节、肌肉的力学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为了维持机体整体平衡,其相应的骨、关节 、肌肉也会产生代偿性位移和力学结构的改变,这样,必然会导致有关组织、器官发生病变,通过定期而有规律地推拿手法,可缓解局部肌肉、肌腱、韧带的紧张性牵拉,再运用手法可纠正骨、关节不正常的解剖位置,消除或减弱因解剖位置失常而产生的病变信息,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三)、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曾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大量事实已证明,将推拿手法作用于机体,就可使周身气血流畅,阴阳调和,脏腑机能旺盛,经络疏通,就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到经常按摩面部等穴位可预防感冒,经常搓、推脊柱两侧,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就是推拿按摩的保健作用。 三、适应症: 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涉及到伤、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的许多疾病,尤其在伤科中应用最广,疗效突出,现将伤科推拿的适应症介绍如下 (—)间接暴力和慢性劳损引起的软组织损伤。 (二)直接暴力导致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 (三)骨关节细微错动。 (四)骨性关节炎+ (五)骨折后遗症 四、禁忌症: 推拿虽治疗范围广泛,副作用小,但也有一些疾病不适宜推拿治疗,现将推拿的禁忌症介绍如下(—)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损伤症状者。(二)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局部肿胀和瘀血严重者。(三)传染性疾病售急性炎症。如急性肝炎,结核病及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四)严重的心,肺疾病及身体极度衰弱经不起推拿者。(五)各种恶性肿瘤。 (六)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七)手法部位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者。如烧伤、烫伤.各种溃疡性皮肤病等o(八)未愈合的骨折,脱位在固定期间,局部不宜推拿。 (九)孕妇及产后不久,不宜在腹部和腰骶部推拿,(十)有精神病疾患不能和医生合作者。 五、注意事项: 推拿治疗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辨证施法,严格操作。首先要诊断明确,辨证无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法。各种手法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做到心中有数。(二)治疗时要全神贯注。在治疗时态度要严肃认真,精力集中,认真操作,不可马虎或与旁人闲谈;并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的反应。(三)手法力量要轻重适宜。手法力量是否得当,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治疗时即使选择的手法是正确的,但由于没有掌握好手法的强度,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急性损伤手法宜轻,慢性劳损手法可重一些。对慢性劳损患者,开始一、二次的治疗手法宜轻,以后手法可重些。在每次的治疗中,一般来说开始手法要轻,根据病情需要逐渐加重,治疗结束前,再次施用轻柔手法。手法的轻重程度,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耐受程度而定,要避免手法过重,防止加重原有的损伤。(四)患者体位要安置得当。推拿前要把患者安置在合适的体位上,使患者坐卧舒适,治疗部位肌肉放松。(五)医生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一个合适的位置与步态,姿势有利于医生的发力和持久操作,随着操作手法的变换,体位也应随时调整。(六)医生双手要保持清洁。医生必须勤剪指甲,保持双手清洁。冬天治疗时,双手要保持温暖,以免治疗部位受到凉的刺激而引起肌肉紧张。同时可选择性的应用按摩介质。 第三部分 推拿的常用手法 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操作的方法称为推拿手法。其形式有多种,包括用手指、手掌、手背、肘等部分在体表操作,因主要用手操作,故统称为手法。法是方法,也是技巧,就是说作为手法不是一般的简单的随意动作,而是有一定规范和技术要求的技巧动作.因此,严格地说,不讲技巧的简单动作不能称之为“法”。推拿治病主要靠手法技巧,而不是粗暴的蛮力,有些人认为推拿治病只要有力气就行,甚至认为力气越大越好,因此,在治疗中动作生硬粗暴,把病人搞得痛苦不堪,这是片面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得好:“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强调手法技巧,并不是说手法操作时不要用力,更不是否定力的作用,而是强调力的运用必须与手法技巧结合起来,做到既不增加病人痛苦,又能治好病。 推拿手法的优劣和熟练程度及如何适当地运用: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推拿医生必须熟练地掌握推拿手法及其临床应用。历代推拿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推拿手法提出了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而达到深透的基本要求。“持久”是指手法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症、部位等不同情况而增减,“均匀”是指手法动作要有节奏,用力要平稳,速度不能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用力不能时轻时重,“柔和”是指手法动作的温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以上四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深透的,持久才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而熟练的动作才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和技巧的恰当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从而达到“刚柔相兼”的程度。要使手法达到持久、有力、均匀飞柔和,刚柔相济的程度必须经过较长时期的刻苦练习和临床实践,才能由生到熟,熟能生巧,乃至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做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的:“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推拿手法在我国历代中医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内容非常丰富,见之于文字的推拿手法,至今约有110多种。由于历史的原因,推拿手法的动作和名称各家说法不一,有的手法动作相似而名称不同,有的手法名称相同而动作不一样,这种状况给学习和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便于学术交流和对手法的学习研究,使手法动作和名称逐步得到“统一,”在保持原有手法动作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手法动作的形态,归纳成为摆动类、摩擦类、提拿类、按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等六类手法,每类各由数种手法组成。摆动类手法
(一)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手指罗纹面吸附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作轻缓柔和的环形摆动,称为揉法。操作时要协调有节律,频率为120-160次/分,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皮肤表面不能有磨擦;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二)滚法:由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复合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者手指自然弯曲,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吸定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作连续的屈伸运动,带动前臂的旋内旋外,使小鱼际及掌背在治疗部位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频率为120-160/分左右,。肩关节要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吸定点为小指掌指关节背侧,要贴近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适用于颈项部、肩背部及四肢部等肌肉丰厚的部位。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 (三)搓法:用双手面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称搓法。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适用于腰背、胁肋与四肢,尤其是上肢,一般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能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二、摩擦类手法
(一)推法:手指、掌或肘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可分为指推、掌推、拳推等,适用于全身,轻推多用于推拿开始或结束时以及换用手法时,重推常用于按摩过程中;能理筋整复,缓解痉挛,加速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提高肌肉的兴奋性。 (二)擦法:用手掌的大小鱼际或全掌、掌根附着一定的部位,进行直线往返摩擦,称为擦法。术者腕关节伸直,肩部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并内收,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掌指贴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带动手掌作前后或上下移动,操作时向下的力不宜过大,用力要稳,往返距离要长,如拉锯状,频率为100-120次/分。适用于全身各部,。可使皮肤及深部组织产生温热感,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 (三)摩法:术者用手指或手掌面轻放于体表治疗部位,作环形而有节奏的摩动,称为摩法。摩法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掌摩法以掌心、掌根部分为着力点,随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旋运动,频率为120次/分左右。由于刺激轻柔,是胸腹部常用手法,具有和中理气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 提拿类手法 (一)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动作要缓和而连贯,用劲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由于拿法刺激强度较大,拿捏时间宜短,次数宜少(5-10次),拿后应配合使用揉摩法,以缓和强刺激带来的不适,常使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有解表发汗,提神开窍,缓解痉挛等作用。 (二)捏法: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挤压称为捏法。有三指捏和五指捏,在作相对用力挤压时要循序而下,均匀而有节律性,本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及背脊,具有舒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按压类手法 (一)按法:手指、掌或肢体其它部分着力,按压在被按摩部位或穴位上,称为按法。常用的有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操作时,按压的方向要垂直,且不作移动,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透达组织深部,操作结束时逐渐减压。适用于全身各部,尤其以经穴及压痛点部位常用。有放松肌肉,开通闭塞,缓急止痛的作用。 (二)点法:以指端为着力点,直压于穴位或特定部位,使治疗点产生酸胀感,称为点法。点法分拇指点和屈指点,点法与按法的区别是点法的接触面积小,用力更集中,刺激量更大。常用于骨缝处的穴位,能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节脏腑功能。 (三)掐法: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切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持续或间断用力,称为掐法。以拇指掐法为常用,操作时垂直用力按压,掌握在4-5次,不宜反复长时间使用,常用于头面部及手足穴位,类似与针刺急救。,能缓解痉挛,开窍醒脑。叩击类手法
(一)拍法:用虚掌拍打体表,称拍法。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成空心掌声,掌心向下,两手有节奏地进行上下交替平稳地拍打患部。适用于肩背、腰背及下肢,缓慢拍打用于运动后消除疲劳,用力大频率快的则用于运动前提高兴奋性。 (二)叩击:两手握空拳,用拳的尺侧面进行上下交替叩打。常用于腰背部 (三)切击:两手的手指伸直,五指并拢,用手的尺侧面进行上下交替切击。常用于腰臀及四肢,有壮阳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 运动关节类 (一)抖法:用单手或双手握住患肢远端,作小幅度的上下连续颤动,使振动波沿肢体远端的关节肌肉呈波浪型传向肢体近端,使关节有松动力感称为抖法。动作要连续均匀频率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用力不要过大。抖法可用于四肢,以上肢为常用,也常作为结束手法,有滑利关节,顺理筋脉,解除粘连,消除疲劳的作用。 (二)运拉法:运拉者一手握住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在关节的生理范围内作被动运动,称为运拉法。常用的有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的运拉法。适用于四肢关节和颈、腰部,常在按摩结束时使用。有防止或松懈关节粘连,改善关节运动功能和矫正小关节的微细解剖位置改变等作用。 第四部分 推拿与经络穴位 一、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经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通路。通过经络在全身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与推拿疗法有关的经络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又称十四正经。十二正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有手经、足经,阴经、阳经之分。即于十二经脉中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这是根据各经所联系内脏的阴阳属性及其在肢体循行位置的不同而定的。阳经属腑,行于四肢的外侧,阴经属脏,行于四肢的内侧。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走向和相互交接的规律是:手三阴,从胸走手,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足三阴从足走腹,交手三阴。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经路。 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二、取穴方法
临床取四肢穴位常用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取躯体及头颈部穴位常用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较为麻烦、但却是误差最小的一种取穴方法,还有简便取穴法。事实上取穴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四种取法灵活运用。 (一)骨度分寸法:又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位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骨度分寸,不论男女老幼和身体的高矮胖瘦,均折算成同样的长度和宽度,作为测量取穴定位的标准。比如前发际至后发际,有的入头大一点,有的人头小一点,所以长度肯定不一样,但是都定为12寸。这里的寸,同我们平时所说的1尺等于10寸的那个寸毫不相干。也许把这里的“寸”理解为“等分”会更好理解。以后我们在取穴时说某些穴在脐下几寸或者膝上几寸的“寸”字也是这个意思。 (二)体表标志法:就是利用体表的固定或者活动标志作为取穴标志的一种取穴方法。固定标志是指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如鼻尖取素廖;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头中间取壇中;脐旁二寸取大枢。活动标志是指关节、肌肉、皮肤稍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和皱纹等。如取卑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又如曲池应屈肘时于横纹头处取穴;取阳溪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指长、短伸肌艘之间的凹陷中是穴等等。 (三)手指比量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手指比量法是在骨度分寸法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逐步积累起来的,一般可分为三类。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自己的手指比例。所以有时会有误差。常用的手指比量法有中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和横指同身寸法。中指同身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小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l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部。拇指同身寸法是拇指指关节横纹两端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四横指为一夫,以其第二节为准,取四指横宽度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三)简便取穴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便
易行的取穴方法, 如列缺,在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处,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半握拳时,中指尖切压在掌心的横纹上是劳宫穴,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之处是风市,两耳角直上连线的中点取百会等,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为了定位的准确,最好能结合体表解剖标志法和骨度分寸法及手指同身寸法取穴。三、穴位
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指分布在经络循环通路上的穴位,在这些穴位上的按摩也称经穴按摩或循经按摩。经外穴 或称经外奇穴.指十四经穴以外,具有一定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如落枕穴,可治落枕。阿是穴 或称天应穴,以局部压痛点为穴,主治陈旧性损伤、慢性劳损之疼痛。常用穴位有: 头面部常用穴位穴 位 位 置 主 治
百会印堂人中太阳攒竹鱼腰丝竹空晴明承泣四白凤池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两眉内侧端连线中点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1寸凹陷处眉内侧端凹陷中眉毛中点眉外侧端目内眦内上方凹陷中(攒竹下3分)眼眶下缘上方目正视,瞳孔正下7分眼平视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凹陷处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平耳垂 昏厥、头痛、眩晕、失眠头痛、眩晕、失眠、鼻炎休克、中暑、昏迷、腰扭伤感冒、头痛、眼疾近视、前头痛、面瘫眼疾斜视、结膜炎、头痛、面瘫近视、斜视、结膜炎近视、目赤肿痛眼疾、头痛、面瘫感冒、眩晕、失眠、颈肩痛下肢的常用穴位
穴 位 位 置 主 治
环跳承扶
风市血海伏免委中
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钟昆仑太溪涌泉 臂裂上端与股骨大转子尖连线的外侧1/3与内2/3交界处臂横纹线中点立正,两手下垂腿外侧,中指尖所触处正坐屈膝,股骨内上髁上2寸髌骨上缘6寸,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窝横纹中点屈膝、髌韧带内侧凹陷中屈膝,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1寸腓肠肌肌腹下方“人”字纹处正中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外踝最突出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内踝最突出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足底正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处 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股二头肌痉挛
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无力膝痛、尿血下肢瘫痪、麻痹、疼痛急性腰扭伤、膝痛、坐骨神经痛
膝软、膝痛膝痛、下肢麻木、无力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腓肠肌痉挛、腰腿痛、足跟痛踝扭伤、落枕踝关节病症、腰背痛、头痛眩晕、失眠、踝痛、足跟痛中暑、昏迷、足底抽筋腰背部常用穴位
穴 位 位 置 主 治
大椎天宗肩井
肺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腰阳关 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肩胛岗下缘正中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第3、第4胸椎棘突间旁开1.5寸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棘突间旁开1.5寸第2、第3腰椎棘突间旁开1.5寸第4、第5腰椎棘突间旁开1.5寸第4、第5腰椎棘突间 感冒、发热、中暑、项背部疼痛肩胛部麻木、疼痛、落枕肩背部疼痛、手臂不举
咳嗽、哮喘、背部软组织劳损胃痛、消化不良、呕吐、慢性腹泻腰腿痛、泌尿系统疾病腰痛、腰扭伤、腹泻、便秘腰痛、下肢麻痹上肢的常用穴位
穴 位 位 置 主 治
肩肩内陵曲池手三里
扭伤外关
内关合谷后溪落枕十宣 肩峰外下方,举臂凹陷处垂肩,腑前纹端与肩 穴连线中点屈肘90°,肘横纹尽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穴下2寸屈肘,掌心向内,曲池与腕背横纹中点连线上1/4与下3/4交界处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肌腱之间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靠第2掌骨体中点握拳,第5掌骨头后,掌横纹尽尖处手背,第2、第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5分十指尖端,距指甲1分 肩臂痛、肩周炎肩臂痛、上肢功能障碍手臂疼痛、麻木、无力上肢酸痛、麻痹、腹痛、腹泻
急性腰扭伤感冒发热、落枕、上肢痛
昏迷、上腹痛、胸痛、恶心感冒、头痛、发热、牙痛、中暑落枕、急性腰扭伤落枕、手指麻木、咽喉痛中暑、昏迷、休克第五部分 运动与推拿
一、运动与推拿 用于体育运动中的推拿按摩,称为运动按摩。它通过对神经、循环、运动等系统的作用,帮助运动员调节竞技状态、促进体力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一)运动前推拿 运动前推拿按摩,又称准备按摩。它可以调节赛前的心理状态,增加肌肉力量,增进关节的灵活性相韧带的柔韧性,达到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伤病的目的。运动前按摩一般应和准备活动结合进行,在运动前15分钟一20分钟内按摩,以头、颈、肩及负担量大的部位为重点,操作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兴奋性推拿 对运动前缺乏足够兴奋性、精神状态不佳的运动员,一般采用时间短、用力较重、动作颠率较快、并配以穴位按摩,以加快中枢神经的兴奋过程。 具体方法:先用重手法点揉风池、太阳、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再快速重推、提弹、揉捏、叩打肩部斜方肌,最后快速搓或抖动上下肢,时间3分钟一5分钟,一般在准备活动后进行。 2.抑制性推拿 对运动前兴奋姓过高、心情紧张而出现坐立不安、情绪激动、尿频、动作协调性下降、失眠的运动员,一般采用轻快柔和、时间较长并配合轻揉、点压穴位的按摩,以消除过分紧张状态,但不宜过分抑制。 具体方法:先用拇指轻揉印堂、太阳穴各15次,再用单手五指从前额向头后方向轻推摩3次一4次,再稍用力点揉百会和风池穴各3次一5次,最后对负荷较大的上下肢肌肉,沿向心方向进行轻推、轻揉,使兴奋过程扩散而达到镇静目的,可在准备活动前进行,时间5分钟一10分钟,或在赛前几天准备阶段进行,按摩时间可略长。(二)运动中推拿 利用运动间歇进行的推拿按摩,其目的是迅速消除肌肉紧张与疲劳。一般以负荷较大的肌肉群作为按摩重点,根据项目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对跑跳运动员,以揉、捏、搓、抖动下肢肌肉;对投掷运动员。则以揉、抖动上肤肌肉,摩、揉、推肩部和腰背部为重点。按摩时间3分钟一5分钟. 对精神较为集中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可采取坐位。用轻快的揉和揉捏手法,自足部向腹部进行,以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提高局部肌群的运动能力。推拿后嘱运动员作缓慢的跑、跳活动,效果较静止休息好。用轻快柔和的手法揉捏,向心按摩,即由前臂—上臂—肩部方向进行,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消除过度的肌紧张。 举重运动员,腰部的负荷较大,在间歇时,亦可按摩用力的肌群,保持其兴奋性,避免单纯的消极的休息。运动员俯卧或坐位,术者用掌根在背阔肌和骶棘肌,作轻快的、轻的揉法 3 分钟。总之,竞赛间歇的按摩,用力宜轻,面积宜大,频率宜快,按摩后应作一些专项准备活动,以便发挥良好的技术水平。(三)运动后推拿运动后推拿按摩,也叫恢复按摩。其目的在于放松肌肉,减轻运动后肌肉、关节的疲劳,帮助运动员消除疲劳,加快机体恢复。一般可在运动后及时进行,也可在浴后或晚上睡前进行,若运动员十分疲劳,则休息2小时一3小时后再进行按摩。按摩部位应根据运动项目特点与疲劳程度而定,运动员极度疲劳时可采用全身按摩,具体操作方法一般运动后采用局部按摩,即按摩负荷量较大的部位。运动后按摩,宜循静脉回流方向进行,四肢按摩,先按大肌肉,后按小肌肉,两侧交替进行,按摩时间一般为20—45分钟。 激烈的运动训练或竞赛之后,运动员的神经、体液、循环、呼吸、消化、代谢和 酸碱平衡等方面,都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时破坏了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但它很快又达到新的平衡,这个新的平衡,通常都标志着机体工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内环境各机能系统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时出现迟缓环节,一般的表现有:精神过度紧张,失眠,肌肉紧张,疲劳等。运动后的按摩,可以促使这些现象消除,使内环境达到新的平衡,加速提高对运动负荷的能力,加速完成对后面运动负荷的准备。 运动后推拿按摩所采用的手法、用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等,均应根据运动员的体质、 性别、运动项目的特点,特别是要求根据运动后反应出来的情况(如头昏胀、欲呕、四肢乏力、肌紧张、失眠等)来决定。需要遵守个别对待的原则,不可千篇一律。我们通常采用的手法,有抚摩、揉捏、推压、振动和抖动等。对体质强壮,肌肉较丰满者,按摩力量应当重些,时间应当长些;反之,用力则要轻些,时间应当短些。运动员在十分疲劳的情况下,常采用经穴按摩其手法是按、压、分、揉⑵⑼频龋?疏通气血,内外通达,平衡阴阳,使运动能力得到较快的恢复,并有所提高。(四)运动员平时的推拿 运动员的全身推拿:通常进行一周一次。在训练后休息 1 — 2 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后进行。最好是在温水浴后,在温暖、清静的室内进行。运动员舒适地躺在床上,裸露被按摩的部位,依照胸、腹、上肢、下肢的次序。顺血液和淋巴回流的方向进行按摩。使用揉捏、推压、摇晃、抖动等手法,用力是由重到轻。同时根据各个部位的疲劳情况,循经取穴。施行揉、捻、推、掐等手法,以调和气血,更快地消除疲劳。如按摩进行到运动员快要入睡,应停止按摩,给被按摩者轻轻盖上被子,以防止感冒。运动员睡醒之后,便会精神饱满,全身舒适。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负荷量是不同的,疲劳程度也就不同。运动后进行局部按摩是经常需要的。这里按上肢、腰背部、胸部、臀部、大小腿分别叙述。 上肢推拿:上肢推拿的重点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和前臂肌群,这是体操、投掷、游泳、举重、排球等运动员容易疲劳的部位。常用的手法,有揉捏、推压、搓、抖动、摇晃和被动活动如抽送关节等。局部按摩时间约 10 分钟,同时,可在相应的部位选用肩部等穴位,进行经穴按摩。 腰背部推拿:腰背部推拿重点,应放在背阔肌斜方肌及骶棘肌上。这是体操、举重、跳水、排 球、 球等运动项目容易使其疲劳,而又不易活动开的部位。运动员应当俯卧,主要手法揉、磨擦、推压、提弹、叩击。同样的体位,采取经穴推拿按摩,常用穴位有腰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骨盆边缘、肩胛骨内侧缘等部位,手法以揉、掐、推、捻等。 胸部推拿:对胸大肌、胸小肌和前锯肌的按摩,在排球、体操、投掷运动员是十分重要的。被推拿者坐位或仰卧位。常用揉捏、推压、振动、提弹等手法。按摩时,从胸骨部缓缓向腋下移动。 臀部推拿:田径、自行车、举重、排球、足球、竞走等项目,对臀肌的工作负荷要求很重,是按摩的重点。从腹股沟外侧端起,沿骨盆边缘(髂骨后嵴)到骶部、臀部,进行抚摩、揉和叩击等,用力大小必须因人而异,经穴推拿臀部环跳和骨盆边缘(髂骨后嵴),常用手法是按、揉等。这对调整营卫,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疲劳有良好的作用。 下肢推拿:下肢推拿几乎对所有运动员都非常必要。主要手法是以搓、推压、叩击、抖动等。操作是由下而上地进行。同时配合经穴按摩,取承扶、复溜、等穴,进行按、揉、掐、推等手法。保健与推拿 通过推拿按摩使全身的骨骼肌得到放松,消除疲劳,改善机体的代谢过程,提高免疫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如有足部保健按摩、面部美容按摩、脊柱保健按摩等。治疗与推拿(一)治疗推拿按摩的作用 推拿按摩作为祖国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治病原理是通过局部治疗和整体调节来实现的。按摩的局部治疗可以活血化窃、理筋整复、舒筋活络、消肿散结及整复错位;其整体调节能够镇静安神、调和气血和平征阴阳等。对运动中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则具有如下作用, 1、活血散瘀、消肿镇痛 对软组织损伤后出现的瘀血肿胀,适时地采用合理的按摩,可以加强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吸收和肿胀消退;缓解伤部因神经反射引起的血管和肌肉痉挛,减轻或消除疼痛。 2、理筋生新、松解粘连 对肌肉、韧带的部分撕裂采用理筋手法按摩,可使损伤组织纤维顺理归位,再加以适当固定,有助于撕裂组织接触及愈合。运用适当手法按摩,可以分离粘连组织,有助于消除疼痛、通利关节、恢复组织功能。此外,按摩伤后组织,可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病变组织的修复。 (二)治疗推拿按摩例1.颈部损伤 多见于作滚翻练习,动作错误动作技巧与发力不协调等,造成颈部软组织扭伤,或睡眠安排不当、枕头高低不适、或感受风寒,使局科У鳌⒕缡茏瓒侣湔淼染辈颗ど耍谀承┣榭鱿乱渤莆?amp;ldquo;落枕”。多在颈部突然收缩扭转而没有准备或放松时发生。急性型 证候:颈部突然扭转或睡觉起床后,顿感项强。头不能左右转侧或回顾,患部酸楚、疼痛,严重者可引起头痛,颈部、肩部、背部以及一侧上肢放射痛。 检查时,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上方常有明显压痛,患者头向一侧歪斜,颈项肌僵硬强直,作颈部前屈、向健侧旋转、屈等一切牵拉患侧肌内的活动,均可使疼痛加剧。在极少数病例中,可见患处微肿。 治则:活血祛淤,舒筋止痛 操作: (1).患者直坐,医者以手托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扶定头部,将其下领微微向上拾起,先将头部轻轻向左右旋转数次,再突然向左或右招转,此时可听到“喀”的响声.左旋转后,再手以同样方法进行向右旋转。 (2).患者直坐.医者以一手扶定其前额部,另一手拇、食指分置颈项两侧之风池穴处指揉l—3分钟 (3).患者俯卧,医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枕后风府穴处,向两侧分推经风池、、翳风穴处,再转向耳后,由下向上反复推动2一5分钟 (4).思者俯卧,头微前倾,医者以两于并置于一侧之枕后风池穴处,拇指在颈肌外侧,其余四指并置颈项肌内侧,将肌肉微向上提起,自上向下拿提至肩俞穴止,左侧颈肌拿捏后再施用于右侧,反复操作3—5分钟。 (5).患者直坐,医者以一手四指置肩后或两手四指掌侧置肩后,拇指掌侧置肩井穴处,着力向上拿提2—3分钟。 (6).患者直坐,手指微屈曲,医者以手拇指端置合谷穴处捏掐2一3分钟。慢性型 证候:常由急性型转化而来,如颈项部症状不显著末加治疗或治疗失当[例如不恰当地被动旋颈等),经常低头工作,引致颈部肌肉慢性劳损,或在颈椎病的基础上合并多次反复较轻的颈肌扭伤等,均可引致颈项部的长期不适与其他症状。 检查时,患者颈部常呈保护性痉挛状态,一侧或两侧可有轻度或中等度压痛,头部转动不灵。由于颈项部长期紧张不适,可引起背肩肌肉酸痛等局部症状和头痛、精神不佳、失眠等全身症状。 治则:舒调气血,通经活络。[治法之一] 操作: (1).患者直坐,医者以一手扶患者侧头部,再以前臂环绕头部抱定,再将头颈向一侧旋转。同时将头领部微微向外上方拨伸,反复操作2—3分钟。 (2).患者直坐,医者将“颈牵引带”戴于颈部,将颈前后布带固定,两上端悬挂于牵引架上逐渐增加牵引重量,牵引20一30分钟。 (3).患者俯卧,医者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枕后风府穴处,向两侧分推经风池、完骨、留风穴处,反复操作2—5分钟。 (4).患者俯卧,头微前倾,医者以两手并置一侧之枕后风池穴处,拇指在颈肌外侧,其余四指并置其内侧,将肌肉微向上提起,自上向下拿捏至肩俞穴止,左侧拿捏后再施用于右侧,反复操作3—5分钟。 (5)患者直坐,医者以一手四指置肩后或两手四指掌侧置肩后,拇指掌侧置肩井穴处,着力向上拿提2-3分钟。[治法之二] 操作: (1).患者坐位,施术有一手置于头顶固定,另—手反复捏揉项部两侧肌肉及风池穴处重点反复进行揉捏,促使其颈部肌肉放松。再用双手抱住面部两侧下颊部,用力向头上方拔伸,并反复进行前屈后仰和左右侧屈活动,以促使其颈用恢复活动功能、 (2).患者坐位.施术者先在颈部两侧反复进行捏揉,以促进其肌肉放松。然后双手合抱住两侧下颌部.用力向上端提,并反复进行前屈后仰,左右侧屈及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摇颈活动,以促使其恢复颈部的活动功能。 2、踝部扭伤 证候:因在不平路面行走、跑步、跳跃等,致使关节突然内翻或外翻,使关节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造成关节韧带扭伤按摩治疗,其中韧带损伤最为常见。除有急性扭伤史外,扭伤后,常见踝关节外侧骤然剧痛,尤以走路疃被蚋褐厥弊蠲飨浴?杉撞肯灾淄矗荒苷玖⒒蛐凶撸舜ρ雇矗植科は吗鲅>觳槿范ㄎ薰钦邸⑷痛狭颜撸山邪茨χ瘟啤?lt;br /> 检查时,外踝下方及前下方显著压痛。由于皮下组织、韧带、关节囊撕裂后毛细血管破裂皮下出血,局部可见淤血青紫,伤后2—3天可能更为明显。因为损伤后局部出血,组织渗液,跟前外侧足跟背部可见肿胀。又由于出血积聚于关节间隙或软组织嵌入关节内,致使患者出现跛行,足跖不敢着地。 治则:舒筋活络,滑利关节。 操作: (1).患者仰卧,医者食指背屈,以指关节凸出部按揉悬钟穴2 —3分钟。 (2).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者以拇指置小腿下端内侧,其余四指置其外侧,由上向下刨推解溪至足背止。再以拇指甲先后掐压解溪等穴,反复操作2 - 4分钟。 (3).患者仰卧,左或右下肢屈曲,足底部平放于床上、医者以手四指掌侧并置于解溪穴处,由上向下四指逐渐分开,沿足背至趾关节呈梳状摩动2—3分钟。 (4)患者俯卧,医者以两手拇指并置于承山穴处,自上向下经足跟转向底部推动至涌泉穴止操作1—3分钟。3、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过去的概念是腰部软组织劳损的总称。现在则一般将具体部部位明确的腰部软组织损伤,如棘上韧带损伤、腰背筋膜损伤、髂腰韧带劳损等分别列开.而将除此之外的一些诊断不太明确的软组织损伤疾患,仍称为腰肌劳损 [临床表现] 腰部一侧或两侧出现弥漫性疼痛,由于疼涌范围较广.患者常不能指出疼痛的确切位置,检查时,压痛点不甚明显,多为范围较广的按压酸痛感,腰部肌肉痉挛和运动受限一般不太严重。 [治法之一] 治则:温通气血 操作: (1).患者俯卧,医者以手掌部置于腰部一侧之肾俞、气海及大肠俞穴处,先向内摩动至带脉穴处.然后再向前摩动至对侧带脉穴止,反复横摩3—5分钟。 (2).患者俯卧,屈时,医者以左或右手掌置患患腰部。再将另一手掌部置其于上重叠,以脊柱正中之命门穴为中心,做有节律的按压3—5分钟。 (3).患者仰卧,医者以 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于胃俞穴处,向下直摩经肾俞至小肠俞穴止,反复操作3—5分钟. [治法之二] 操作: (1).让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施术者用双手掌反复揉按患者腰部肌肉。使其放松。 (2)再用双手拇指尖着力.反复点揉腰部穴位及其肌肉。 (3)再用双拳揉法,反复揉动按压腰部肌肉。 (4)再用虚拳拍打腰部,理气活血,补肾壮腰.4、肘部损伤
证候:肘部软组织扭、挫伤多因运动不慎,或跌仆闪扭所引起发病。初伤之后,局部酸痛,红肿明显,不能活动,动则加剧 治则::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操作 (1).患者侧卧,医者以于拇指掌侧置肩关节上方肩髑穴处,长按1—2分钟。 (2).患者侧卧,医者两手拇指对置于肩关节上方,自上向下,反复推动2—2分钟。 (3).患者仰卧,左或有右上肢上举,屈肘,医者以手四指自腋下向上摩动至腋部极泉穴处.再以拇指置极泉穴长按1—2分钟。参考书:《推拿学》 主编 俞大方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6 《伤科推拿学》主编 黄毓珍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4 《实用伤病推拿按摩学》李帅星等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7 《百家推拿经验集》主编 包来发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9 《体育保健》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二版 《体育保健学》主编 姚鸿恩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 《针灸学》主编 孙国杰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8自学要点:掌握推拿按摩的作用,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掌握推拿按摩的各种手法。掌握经络走行及取穴方法。掌握常用的推拿按摩的穴位。掌握运动前、后按摩的方法。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治疗按摩。 自学方法:推拿按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历史悠久,流派和著作众多,因此要多看书学习,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际操作,才能使推拿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而达到深透的基本要求,只有掌握了基本功才能在体育运动和健身保健中发挥作用,成为专业合格的人才。 练习题1.试述推拿按摩的生理作用和注意事项2.试述推拿按摩基本手法的操作技巧、作用。3.试述穴位推拿按摩的取穴方法。4.在治疗头部和腰背部的伤病时常用的穴位有哪些75.在治疗上肢和下肢的伤病时常用哪些穴位?6.试述全身推拿按摩的作用、方法和步骤。7.在运动过程中怎样正确应用推拿按摩?8.试述治疗按摩的作用、及其实践应用。9.试述推拿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0.简述推拿按摩的发展史。11.举例说明你了解的保健按摩的方法及作用。12.踝关节扭伤后推拿按摩的治疗原则与方法。运 动 训 练 学
胡建华体育学院2004.8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的构成和基本特点1.竞技体育的主要特征是体育竞赛,主要目标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 竞技体育的构成:(1)运动员选材(竞技体育的开始,是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是成功的训练的重要前提条件);(2)运动训练(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3)运动竞赛;(4)竞技体育管理。2.竞技体育基本特点:(1)激烈的竞争性;(2)高度的公平性;(3)严格的规则性;(4)高度的技艺性;(5)高尚的娱乐性;(6)广泛的国际性。二、运动训练的概念、基本特点1.运动训练的概念: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直接目的)和运动成绩。 ——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是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制定者,训练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和运动员。两者是训练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2.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训练内容的专门性和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长期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6)训练安排的个人针对性;(7)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
控制论基础(一)最佳化训练控制 是指从现实条件出发,以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为目标,采用最符合客观实际的最适宜的科学训练方法,对训练全过程实施定量、定时、低耗、高效的训练控制过程。 完整的训练控制由施控主体(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和被控对象(运动员、运动器械等)、控制信息和前向信息控制通路、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控制通路、适宜的信息几个基本环节构成。 最佳化训练控制的核心是科学化训练。它与传统的训练控制的主要区别是: ——最佳化训练控制是以定量化的、精确的科学控制为主,而传统的训练控制则以定性的、粗略的经验控制为主。 ——最佳化训练控制是以整体训练控制为主,重视训练控制的整体效益,而传统的训练控制则以局部训练控制为主,偏重于局部控制的效益。 ——最佳化训练控制十分重视对训练过程的反馈控制,实施完全闭环式的高级反馈和步步反馈,而传统的训练控制不重视反馈控制,而且多实施开环式和不完全闭环的简单反馈和局部的一次性反馈。 ——最佳化训练控制十分重视对训练控制方案的最优选择(即对比有选),而传统训练控制往往采取直接评定的方法决定某一训练方案的取舍。(二)立体化训练控制 是根据训练系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及系统的功能放大的原理,从训练系统的综合性控制和系统性控制两方面,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整体性训练控制的过程。 立体化训练控制从训练系统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训练系统进行全面系统和综合的控制。纵向方面表现为系统化训练控制,从时序角度对训练全过程进行长期、系统和连贯的训练控制,保证训练的长期性和连贯性,确保训练的层层衔接和训练效益的整体放大。横向方面表现为将影响训练效果的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前面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如由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员等不同的人员组成综合教练组,由人与机器系统构成人机混合训练控制系统,控制对象也由不同年龄、性别和水平的运动员构成。训练负荷系统由多种负荷要素构成并出现同步综合控制负荷的趋势。训练方法手段的多样化与综合运用的训练方法系统。 实施立体化训练控制的基本程序:树立立体化训练控制的观念——分析影响训练的各种因素及其内在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设计纵向系统化训练方案——设计横向综合训练方案——组织实施全方位的立体化训练——反馈控制。(三)信息化训练控制 是以信息论为指导,以信息为基本条件,依据信息控制的基本规律,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训练控制的过程。 信息化训练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训练信息的检测、获取和训练信息源的确立;训练信息的处理、交换和存储;训练信息的传递;训练信息的检索和使用;训练信息的反馈。(四)系统工程与模型化训练控制 运动训练系统工程是指运用精确化、数学化、最佳化等科学方法来正确地分析、研究、规划、设计、试验和管理运动训练系统的一项综合技术。 运动训练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任何把训练控制的总目标分解为一些小目标。任何根据训练系统控制的总指标来缺点各个训练分系统的指标体系,任何协调运动训练系统工程中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保证运动训练系统的整体功能放大效益的实现。如何根据总的工作任务和进程,设计好各个局部工作环节的工作程序。 运动训练系统工程的工作程序是:提出或确定训练控制的目标任务——获取有关的信息——建立各种训练控制模型,提出各种训练控制方案——对各种训练控制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和效果预测——对各种训练方案进行最优选择和决策——按预定方案组织实施训练——监督、检查、再反馈。 模型化训练控制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各种科学的训练控制模型,并据此控制运动训练的全过程。训练模型有语言文字信息模型、图式模型、数学模型、实体模型等,从训练控制的角度建立的训练模型有运动员的状态模型、各竞技能力训练的热闹比重安排模型、各竞技能力的指标体系及训练模型、运动负荷模型、训练管理模型等。模型化训练是根据运动训练系统工程的工作程序设计的。 运动训练系统工程和模型化训练控制主要运用于对运动训练过程未来的设计和安排,起核心是实现定量化训练控制。二、训练适应原理 训练适应是指通过长期的训练所获得的能适应比赛需要的各种机体运动能力的生物适应性。训练适应是按照刺激——反应——适应——再刺激——再反应——再适应的规律变化的。训练适应普遍存在于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各方面。 训练适应具有下列基本特征:训练适应的可逆性和系统性;训练适应形成的定时性和阶段性;训练适应形成的异时性和交叉性;训练适应的针对性和特殊性;训练适应形成所需的刺激的适度性。群训练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 1.项群训练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 项群训练理论是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 (1)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有运动员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运动智能和思想作风六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每种能力又包含许多子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所起的作用又依项群特点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同一种竞技能力对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作用也随项群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分析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对确立各运动项目的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有重要意义。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比赛的结果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及道德、成绩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是,它们的具体表现具有鲜明的项群特点,把握这些因素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项群的训练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 (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运动训练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由于不同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就必须根据不同项群的特点安排训练活动。2.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 (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首先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体能主导类项目又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三个亚类;技能主导类又可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和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2)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所有运动项目可分为单一动作结构、多元动作结构和多项组合结构三大类。单一动作结构类又可分为周期性、非周期性和混合性三个亚类;多元动作结构类又可分为固定组合和变异组合两个亚类;多项组合结构类可分为同属多项组合和异属多项组合两个亚类。(3)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运动项目可分为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得分类五大类。 对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体能(主要是素质)。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技能;对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技能和心理能力;对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技能、体能、心理能力。3.项群训练理论在训练实际中的应用:(1)应用于科学地制定竞技体育发展战略;(2)用于对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3)用于同项群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4)用于各项群相关运动项目间的竞技人才的合理转项和流动;(5)用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四、负荷、应激和恢复的原理 负荷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中受到的生理和心理刺激。当训练负荷超过日常生活的刺激量和刺激强度时,运动员的有机体就会应激反应。应激实际上是人体对强负荷刺激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警戒阶段:即人体处于对应激刺激的戒备和防御状态。第二阶段为抵抗阶段,即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进行总动员,动员出所有的能量去抵抗应激源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能抵抗住,并经常受到这种刺激,那么,人体就会逐渐对这种刺激产生适应。第三阶段为衰竭阶段,当应激刺激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时,机体就会逐渐由抵抗状态转为衰竭状态,机体工作能力反而下降,并出现各种异常反应。 负荷的直接结果是引起疲劳,当疲劳出现后,机体的技能水平下降。运动员的集团在承受各种负荷后,其机能和能量物资由暂时的下降和减少的状态回到原有的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水平的过程称恢复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运动阶段、基本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还原阶段。 恢复和超量恢复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1)在合适的负荷范围内,超量恢复的大小与负荷的大小正相关。 2)超量恢复的产生不仅取决与负荷刺激,而且还取决与负荷后是否给予机体必要的恢复。 3)超量恢复的效果与机体承受负荷的量和强度的性质有关。大强度的负荷刺激后,各种能量物资的恢复表现出恢复速度快、时间短、恢复和超量恢复出现较早、恢复水平较高,但保持时间较短。相反负荷量较大,各种能量物资的恢复表现出恢复速度慢、时间较长、恢复和超量恢复出现较晚、恢复水平较低,但保持时间较长。 4)不同训练内容、不同负荷及其消耗的的能量物质不同,其所产生的超量恢复时间不同。磷酸盐恢复的时间是2~3分钟,肌糖元为1~46小时,蛋白质为6~48小时,脂肪为48小时以上。 5)恢复过程的异时性规律。表现为: A、恢复过程先快后慢。 B、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异时性特点。 ——负荷后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不同。 ——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速度不同。 ——不同器官的恢复速度不同。 ——不同训练内容和手段的恢复速度不同。 ——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恢复速度不同。 ——不同的负荷的恢复速度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恢复速度不同。不同恢复能力的运动员的恢复速度不同。 五、其他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学是建立在多学科理论基础之上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基础还有行为和动机激励理论、认识论、动作技能形成原理等。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1.概念: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竞技水平和比赛胜负(或名次)两个方面。2.决定因素:(1)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2)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3)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及道德、成绩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二、竞技能力的概念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1.概念: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它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过程之中。2.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模型,即样品,是指把某一对象或事物按一定比例,以放大或缩小的形式复制其中某些主要特征而形成的一个模拟样品) 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通过收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体系中的各构成因素的指标值,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的结构模型。它反映的是共性的特征。但每个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都不相同,表现出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三、运动员状态诊断的作用和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1.作用:1)状态诊断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了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运动训练过程是以对运动员现实状态的诊断为出发点而展开的);2)状态诊断是及时检查评价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3)状态诊断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2.基本内容:1)运动成绩诊断(竞技水平和名次);2)竞技能力诊断;3)训练负荷诊断。四、建立训练目标的作用和训练目标的内容1.作用:1)建立训练目标能有效地激发训练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2)训练目标是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内容:1)运动成绩指标(竞技水平和名次);2)竞技能力指标;3)训练负荷指标。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运动训练原理、原则、规律1.运动训练规律: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2.运动训练原理:是对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客观存在的规律的认识和人们在训练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的理性升华。3.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反映。二、竞技需要原则(从实战出发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概念 竞技需要原则是根据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2.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作用 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围绕着目标进行的,目标对人们的行为起导向作用运动训练的目标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理想的比赛成绩。因此,训练的一切行为都应服务于成功比赛的需要。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不同,既然运动训练的直接目标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那么运动训练就必须根据不同专项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需求选择训练内容、手段,确定训练负荷,制定训练方案。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 由于当今运动竞赛的日趋激烈,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已到很高的境地,也由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高度发展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身心改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把训练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上,,从而使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负荷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趋势。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2)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这是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和手段的重要前提 3)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4)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训练内容比例要合理)。三、动机激励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1.动机激励原则概念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2.动机激励原则的科学基础 1)动机和行为激励原理 动机是推动和维系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驱力。只有在训练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运动员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才能启发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训练的任务。 2)运动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 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要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荷,甚至伤病的折磨,以及比赛的失败等因素的干扰,这也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训练动机来支撑。3.贯彻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2)满足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3)激发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4)发挥运动员的主体作用 5)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 6)注意培养运动员正确的自我评价的能力 7)注意掌握从严训练的尺度和方式 8)注意正确地运用物质、精神和信息三种动力。四、有效控制原则(有效训练控制原则)1.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以最优化训练控制为目标,以立体化训练控制为基础,以信息化训练控制为条件以模型化训练控制为基本方法,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控制,以实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2.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1)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 训练过程受各方面的多种动态因素的影响,并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对这些复杂变化的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促使它们发挥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最佳效果。 2)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 3)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备条件3.贯彻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建立科学的训练控制模型——这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2)综合训练过程的各种因素,全方位实施立体化训练控制。 3)要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建立科学的综合监控系统。 4)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五、系统化训练原则(系统训练原则)1.系统化训练原则概念 系统化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以获取最大的训练累积效益的训练原则。2.系统化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阶段性 训练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高的影响是通过人体内部的适应性改造实现的,这是一个漫长的改造的过程,必须系统的持续的训练才能实现。 人体对训练的生物适应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有阶段的。机体对一次适宜的训练负荷的反应,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表现为阶段性特征。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由于训练适应是可逆的,因此,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顿时,已获得的训练效应就会消退乃至完全消失。这种消退表现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运动智能等影响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各个方面。3.贯彻系统化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保持训练的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为此,要健全运动训练体制,重视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完善各年龄段的训练大纲,做到各级训练组织形式的训练计划、任务、内容、负荷、比赛等的层层有机衔接,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运动员伤病发生。2)按阶段性特点有序地组织各训练阶段的训练工作六、周期性原则(周期安排原则)1.周期性原则的概念 周期性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机体的生物节奏变化规律,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以及运动竞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按一定的节奏,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训练原则。2.周期性原则的科学基础 1)运动员机体的生物节奏变化的周期性规律 生物节奏是一种普遍现象,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受各种生理、生化等机能状态的影响,而这些机能状态存在一定的生物节奏,在一天、多天、全年和多年中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变化的特点。 2)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形成竞技状态阶段。此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前一阶段是竞技状态前提条件形成阶段,后一阶段是初步形成竞技状态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基础,对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竞技能力进行全面训练,初步形成竞技状态。第二阶段,进一步提高和保持竞技状态阶段。此阶段也有两个小阶段,即进一步提高竞技状态阶段和保持竞技状态阶段。前一阶段的任务是在初步形成竞技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竞技状态水平,特别是专项比赛能力。后一阶段的任务是把以形成的最佳竞技状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并参加一些重要的比赛,创造佳绩。第三阶段,竞技状态暂时消失阶段,此阶段竞技状态暂时消失,运动员进入恢复、休整阶段。并为再次形成新的竞技状态做好准备。 3)比赛安排的周期性特点 良好的比赛成绩与适宜的比赛条件紧密关联,但适宜的比赛条件(如气候)的出现具有周期性特点,为此,训练和比赛的安排必须按照周期性的特点来组织。3.贯彻周期性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 掌握是应用的前提,只有正确掌握各种影响周期结构的因素,才能合理确定各训练周期的时间和阶段结构。2)充分考虑影响周期划分和安排的内外各种因素,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3)注意各训练周期安排的系统连贯性。七、适宜负荷原则(科学调控运动负荷原则)1.适宜负荷原则概念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2.适宜负荷原则的科学基础 1)训练适应原理 在一定的范围内训练效应的大小与负荷量度的大小正相关,但过度负荷下运动员的机体会出现劣变现象,即机体出现不适应的症候和机能的下降。 2)负荷与恢复和超量恢复的原理 没有训练就不会有负荷,也就不会有恢复和超量恢复,也就不会有训练效应;没有恢复,就不会有新的负荷,也就不会有成绩的提高。3.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正确理解负荷种类和构成。 负荷有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有内部负荷和外部负荷。负荷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构成,量对有机体的刺激较缓和,由此产生的训练效应不明显但稳定,强度对有机体的刺激深刻,由此产生的训练效应明显但不稳定。负荷量和强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训练效应的产生必须有一定的量和强度。 2)选择好负荷的内容和手段 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的负荷特征和不同的训练任务进行选择。 3)对负荷方案最佳综合设计。 即做到负荷量、负荷强度和总负荷的综合设计,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综合设计,内部负荷与外部负荷综合设计。 4)科学地增加负荷 在训练过程中,要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和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的量度。循序渐进增加负荷方式有:直线式——以量的增加为主,强度的动态变化不明显,主要适用于初学者的训练中;阶梯式——每增加一次负荷,都要保持一段时间,适用于各类训练者的训练中;波浪式——以有起有伏的斜线上升的方式增加负荷,适用于各类训练者的训练中;跳跃式——训练负荷按跳跃式增加,目的是打破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间旧的牢固联系,使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产生突破性发展,以适应比赛实际需要。适用于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中。 5)要科学实施大负荷的强化训练 大负荷的强化训练要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要注意负荷量度的临界值动态变化特征和个体化特点。 6)建立科学运动负荷的监督、诊断系统,以便准确判断负荷的适宜度和运动员恢复程度,为训练决策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 7)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没有负荷就不能称其有训练,也就没有成绩,没有恢复就没有新的负荷,也就没有成绩的提高。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恢复问题。八、区别对待原则(个体化训练原则)1.区别对待原则的概念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的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2.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 1)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 不同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不同。 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参加训练的运动员的年龄、性别、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生理、心理特点、训练史和发展潜力等都各不相同,即便是运动成绩相同的运动员,其决定运动成绩的竞技能力、训练经历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使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从运动员的个人实际出发,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的身心潜能。 3)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特点 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多因素交互参与影响的动态复合系统,决定了运动训练过程的复杂多变性,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及时根据训练条件和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训练。3.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时的训练学要点 1)把握区别对待的决定因素 分析决定区别对待因素是实施有区别的训练、建立个体化训练模型的前提。决定区别对待的因素主要集中于运动专项,包括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和发展规律的差异、训练对象,包括训练学、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上的差异、训练条件上,包括所处训练的时期阶段和场地器材气候等。 2)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个体与集体训练的关系,使一般要求与个别对待有机结合起来。 3)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以便为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提供依据。九、适时恢复原则(强化恢复原则)1.适时恢复原则的概念 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全过程中,采用各种科学的恢复手段和方法,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最大的超量恢复效果,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2.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1)负荷、应激和恢复的原理(略)3.贯彻适时恢复原则时的训练学要点: 1)准确判别疲劳程度。 这是适时恢复的前提。判别的方法有自我感觉法、外部观察法、生理测试法和心理测试法。 2)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措施。 恢复手段有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恢复方式有自然性恢复方式和积极性恢复方式、即刻恢复与滞后恢复、针对性恢复与综合恢复。在训练实际中应综合、立体地运用恢复手段和措施。 3)加强对训练过程的检测和调控。 4)合理运用药物。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一、运动训练方法的概念、基本结构和基本分类1.运动训练方法概念 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为完成训练任务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2.运动训练方法基本结构 运动训练方法由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训练内容选择与安排)、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练习的组织形式)、休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练习条件)等基本要素构成。3.运动训练方法基本分类 1)按发展竞技能力的目的分,有体能训练法、技能训练法、战术训练法、心理训练法等。在此基础上,还可细分。 2)按训练内容的组合特点分,有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等。 3)按训练负荷时氧代谢的特点分,有有氧训练法、无氧训练法、有氧与无氧混合训练法等。 4)按训练时不同的外部条件分,有语言训练法、示范训练法、助力训练法、加难训练法等。 5)按所属学科分,有训练学类、教学类、恢复类、教育学类、心理学类等 6)按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用范围分,有整体控制方法(包括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等)和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等。)二、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一)模式训练法1.模式训练法的概念 模式训练法是指根据信息理论,运用数学方法,将各种影响专项运动成绩的主因素指标参数与不同运动成绩之间构成具有定量关系的训练模式和评定标准,据此对训练过程实施控制的方法。2.模式训练法基本结构 模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主要由训练模式(它是模式训练法控制的依据)、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每一构件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 训练模式是未来运动训练过程目标发展的指标体系。它由榜样对象、相关因素、数学模型三个要素组成。 检查手段由检查项目、检查方式、检查工具三个要素构成。 评定标准由对照标准和评定方法两个要素组成。 训练手段由练习方式、运动负荷、间歇时间等要素组成。3.模式训练法的特点:信息化、定量化。4.模式训练法的操作流程解析影响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获取个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的训练模型;建立训练的模式和评定标准;实施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检查评定,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对训练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5.模式训练法应用过程: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模式和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结果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正训练计划的相应环节(或训练方案),如此多次循环,使训练结果科学地向预定目标发展。(二)程序训练法1.程序训练法 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的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的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2.程序训练法基本结构 程序训练法基本结构主要由训练程序(它是程序训练法控制的依据)、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每一构件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3.程序训练法的特点:系统化、程序化、定性化。4.程序训练法的应用过程:与模式训练法基本相同,只是控制依据不同。三、运动训练具体操作方法(一)重复训练法1.重复训练法概念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时间的练习方法。 重复训练法的特点是动作结构不变,负荷强度相对固定,间歇休息充分(心率降到每分钟110次以下进行下一次练习)。2.重复训练法种类 重复训练法有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30秒以内、负荷强度最大)、中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30秒~2分钟、负荷强度次大)、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2~5分钟、负荷强度较大)三种类型。3.重复训练法应用 A、短时间重复训练法普遍适用于磷酸盐系统供能条件下的爆发力强、速度快的技术训练和运动素质(磷酸盐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力、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爆发力素质)的训练中。 B、中时间重复训练法普遍适用于糖酵解供能条件下的技术、战术训练(爆发力较强、速度较快、运动强度较高的技术战术的学习、掌握)和运动素质(糖酵解供能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力、糖酵解供能为主的糖酵解与磷酸盐混合代谢供能能力、糖酵解供能为主条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训练中。 C、长时间重复训练法主要适用于有氧、无氧混合供能系统条件下的技术、战术训练(难度不大、负荷不高的单一或组合技术)和运动素质(练习持续时间为2~5分钟的体能主导类项群的技术和素质训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有氧与无氧比例均衡的混合供能能力)的训练中。(二)间歇训练法1.间歇训练法的概念 间歇训练法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有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动作相对固定,但间歇时间不充分(心率降到每分钟120~140次之间就进行下一次或组练习),休息方式必须是积极性方式。2)间歇训练法的种类 间歇训练法有三种类型,即高强性间歇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40秒以内、负荷强度心率为每分钟190次左右)、强化性间歇训练法(A型练习持续时间40~90秒之间、负荷强度——心率为每分钟180次左右,B型练习持续时间90~180秒之间、负荷强度——心率为每分钟170次左右)、发展性间歇训练法(练习持续时间5分钟以上、负荷强度——心率为每分钟160次左右)。3)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A、高强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盐与糖酵解供能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以及这两类系统供能条件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训练方法,同时它还适用于糖酵解供能状态下的技术战术的训练,以提高技术战术运用的规范性、熟练性和稳定性。 B、强化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为主)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适用于需要这种混合系统供能和良好心脏功能的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和素质的训练中。A型适用于提高糖酵解供能为主的供能能力以及该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的训练和负荷强度较高、负荷性质为力量耐力性和速度耐力性的技术或战术配合的技术战术训练中。B型适用于提高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以及此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的训练和负荷强度适中的技术战术的训练中。 C、发展性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代谢下的运动强度以及心脏功能的重要训练方法。也可用于各种强度低的技术组合和战术组合练习的训练上。(三)持续训练法1.持续训练法的概念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低、负荷时间长、无间断的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持续训练法的特点是练习的时间长、没有间歇时间、负荷量大、强度中等。2.持续训练法的种类 持续训练法有短时间持续训练法、中时间持续训练法、长时间持续训练法三种类型。3.持续训练法的应用 持续训练法是耐力性运动项目的主要训练方法。 A、短时间持续训练法,时间相对短(5~10分钟),强度较高(心率每分钟170次),动作结构稳定。主要发展运动员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和该供能条件下的运动强度、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在技能类项群中,适用于对抗过程较激烈、组合技术动作较多、对抗过程持续的练习中,旨在提高激烈对抗的持久性,攻防技术的运用的转化性、某项技术战术应用的熟练性、负荷强度变化的节奏性、疲劳状态下技术效果的稳定性。 B、中时间持续训练法,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适用于10~30分钟的运动项群上,旨在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代谢能力和该供能条件下的运动强度。在实践中有两种典型的练习形式:匀速持续训练——练习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60次左右,主要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变速持续训练——练习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之间,强制性发展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适用于多种串联技术、局部连续攻防技术、整体配合战术和成套的基本技术的训练之中,以提高攻防战术运用的灵活性、基本技术的熟练性、疲劳状态下技术运用的稳定性。 C、长时间持续训练法,主要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中(主要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为主的耐力训练),实践中有三种练习形式:匀速持续训练、变速持续训练和法特莱克训练。前两者与中时间持续训练法除负荷强度更低、时间更长外,其他均无区别。法特莱克训练——心率在130~160次每分钟之间,目的是发展运动员有氧代谢系统为主、适当发展的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的能力。长时间持续训练法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应用范围不广。 技术、战术和素质训练与三种训练方法的关系 发展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各种速度素质、磷酸盐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一般采用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 发展力量耐力,一般采用中长时间的重复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方法。 发展有氧耐力,可采用中长时间的持续训练方法、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 发展有氧、无氧混合代谢供能耐力,可采用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长时间重复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 糖酵解供能代谢的无氧耐力,高强性间歇训练法、中时间重复训练法。 在技术战术训练中运用时,首先要考虑完成训练任务所需强度,然后考虑该强度是哪种能量系统供能,最后根据供能性质,选择相应训练方法。(四)循环训练法1.循环训练法概念 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的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循环训练法的特点是练习内容多,身体不同部位的练习交替进行。运用这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有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积极性;有利于加大练习密度,延缓疲劳产生、增加训练负荷总量;有利于训练的区别对待。 循环训练法的组织形式有:流水式、分配式和轮换式。2.循环训练法种类 循环训练法依练习站之间、练习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可分为循环重复训练法、循环间歇训练法、循环持续训练法三种类型。3.循环训练法的应用循环训练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训练的方法,各种循环训练方案的适用范围与单纯的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相似。(五)变换训练法1.变换训练法的概念 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2.变换训练法的种类: 依变换的内容分类,可分为负荷变换训练法、内容变换训练法、形式变换训练法三种。3)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A.负荷变换训练法广泛适用于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中。实践中,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变化组合方式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强度与量均保持恒定——使集体某一机能素质产生适应,或形成某一技术动力定型。 强度恒定、量变化——增量,发展与巩固某一机能或素质耐力水平;减量,促使机体恢复。 强度变化,量恒定——增加强度,产生新的训练适应;降低强度,促使机体恢复或学习、掌握技术。 强度与量均变化——提高强度、减量,发展机体某一机能或素质工作强度或技术动作的强度和难度;加量、减强度,巩固技术。 B.内容变换训练法:广泛应用于技能主导类项群各种各样的技术战术训练之中,目的是使训练内容变换符合实际比赛变化的需要,训练内容的变换节奏适应专项技术战术变化基本规律,训练内容的变换种类适合运动技术战术的应用要求。此方法也适用于体能主导类项群各项目的运动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目的是分别强化基本技术的各个环节的训练,促进有关素质的良性转移,合理衔接基本技术动作结构中的基本环节,提高训练过程的趣味性。 C.形式变换训练法:在体能主导类项群中运用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训练气氛单调,激发运动员的情绪,调动训练积极性以及促使运动员对特定比赛日程产生适应。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中,除了有体能主导类项群同样的应用目的外,形式变换训练法具有明显的战术训练的作用——串联、衔接各种运动技术,形成各种运动战术。(六)比赛训练法1.比赛训练法的概念 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2.比赛训练法的种类 按比赛的性质,可分为教学性比赛训练法、检查性比赛训练法、模拟性比赛训练法、适应性比赛训练法四种。3.比赛训练法的应用 教学性比赛训练法——主要目的:改进和提高技术战术水平、激发训练激情。 检查性比赛训练法——主要目的:检查训练质量和效果,发现问题。 模拟性比赛训练法——主要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适应性比赛训练法——主要目的:提高运动员对重大比赛的适应能力。 (七)完整训练法 (略)(可参阅《学校体育学》相关章节的内容) (八)分解训练法 (略)(可参阅《学校体育学》相关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的概念及其构成1.运动员体能的概念 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2.运动员体能的构成 运动员体能是由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二、体能训练的意义和要求(一)体能训练的意义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 ——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1.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2.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智能训练有机结合。3.要因人、因项、因时而异地安排体能训练在训练中所占的比重和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4.体能训练应抓好处于素质敏感期的运动素质的训练。5.采取各种措施调动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三、各种力量素质的评定及其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主要手段和基本要求(一)各种力量素质的评定及其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1.最大力量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2.最大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1)基本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 ①负荷强度 通常采用本人最大负重量的三分之二(60%~80%)的负荷。但是,如果是通过改善肌肉内协调发展最大力量时,负荷强度应控制在本人最大负重量的85%以上;如果是通过增大肌肉体积发展最大力量,则负荷强度应控制在本人最大负重量的60%~80%之间。 在采用60%~80%的强度训练时应注意:第一,训练必须有准备性的渐进过程,应先从40%左右的强度开始,然后再逐渐加大负荷强度;第二,每周应穿插一些90%~100%训练强度的训练。 ②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负荷强度有很大关系。一般地讲,承受50%的负荷强度,练习可重复10次,负荷强度每增加5%,练习重复次数就减少一次。在训练实践中常用“负荷到8,训练到12”的方法确定负荷强度和重复次数,即用能连续重复8次的强度,随着运动员力量的增长,同样的负荷强度的重复次数必然增多,当重复次数达到12次时,就必须增加负荷强度,仍以能连续重复8次的强度。 重复的组数的确定以保证每一组都能完成规定的重复次数。 ③练习持续时间 通过改善肌肉内协调发展最大力量,每个动作可控制1.5~2.5秒完成。通过大肌肉体积发展最大力量,在每个动作可保持4~6秒。 ④组间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练习持续时间、负荷强度的大小以及参与工作的肌肉数量的多少。基本要求是保证运动员疲劳得到基本消除(以心率降至每分钟110次以下为标准),但也不能太长。 ⑤休息方式 最好是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2)其它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A.大强度法 负荷强度85%以上,负荷数量每组1~3次,安排6~10组。间歇时间以运动员基本恢复为标准。B.极限强度法 采用接近本人最大强度进行练习,重复次数组数少,间歇时间充分。C.极限次数法 以某一不太大强度练习,每组达到极限重复次数。D.静力练习法 强度略大。持续时间:强度为40%~50%时,为15~20秒,60%~70%时为6~10秒,80%~90%时为4~6秒,95%以上时为2~3秒。练习重复组数不应太多,休息时间略长。E.变换训练法:强度、重复次数与组数、间歇时间等均可变化。2.快速力量(1)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2)快速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①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的变化区间很大,从不负重到100%都可以。为兼顾速度和力量两方面的发展,一般可采用30%~50%的强度。 ②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负荷次数和组数的确定应以不降低练习速度为原则,具体视强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每组练习重复1~5次。组数安排不宜过多,以不降低每次练习的速度和不减少重复次数为原则。 ③练习持续时间:要求快速完成练习。 ④组间间歇时间:充分,运动员完全恢复,但也不能太长。 ⑤休息方式:积极性休息。3.爆发力(1)爆发力指用最短的时间不遗余力的发挥力量的能力。(2)爆发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爆发力也是一种快速力量,因此其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与快速力量训练的安排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要求练习时必须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速度来完成每次重复练习。4.力量耐力(1)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2)力量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①负荷强度:不是关键因素。一般采用25%~40的负荷强度。 ②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重复次数最为重要,一般要求多次重复,甚至达到极限重复次数。重复组数作为调节总负荷的手段,一般情况下不宜太多,只是在负荷总量不足时,才安排较多的重复次数。 ③练习持续时间:速度较快。 ④组间间歇时间:可以让运动员基本恢复。但如练习时间较短,为达到疲劳积累的目的,可采用不完全恢复。 ⑤休息方式:不作特别要求,一般采用积极性休息。5.相对力量(1)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具有的最大力量。(2)相对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训练方法与发展最大力量基本相同,只是强度更大(85%以上),或动作速度要快。(二)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1.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 可分为向心克制性和离心克制性两类工作形式。2.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3.等动收缩训练4.超等长收缩训练(三)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有负重抗阻练习、对抗练习、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电刺激等。4.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既要发展大肌肉群、主要肌肉群的力量,又要发展小肌肉群、远端肌肉群、深部肌肉群的力量(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训练手段要针对所训练的肌肉部位,并明确动作规格要求。(3)注意力量训练的顺序 先使肌肉体积肥大后改善肌肉内协调。(4)处理好负荷与休息的关系 ——隔天力量训练的效果比每天训练的效果好。——要根据负荷的大小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在重复练习之间安排合适的休息时间。(5)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以便提高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6)力量训练后要注意使肌肉放松肌肉放松有利于能量物质的恢复;有助于提高神经调节功能;有利于保持肌肉的弹性,防止肌肉的拉裂。(7)少儿力量训练要注意抓好各种力量素质敏感期的训练,同时,不可采用大强度训练,并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而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四、各种速度素质的评定及训练、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各种速度素质的评定及训练1.反应速度(1)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2)反应速度训练手段 反应速度训练的常用方法手段有信号刺激法、运动感觉法、移动目标练习、选择性练习。(3)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反应速度与遗传紧密相关。 2)反应速度的提高与运动员对应答动作的熟练程度有关;为此,训练时应经常改变刺激因素的强度和信号发出的时间。 3)反应速度的表现与运动员注意力是否集中、疲劳程度与否、紧张与否有关。应此,反应速度的训练应安排在运动员体力较好,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时进行。2.动作速度(1)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2)提高动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 1)利用外界助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 2)减少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 3)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发展动作速度; 4)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 5)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来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速度。(3)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1)提高动作速度应与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结合在一起;2)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相一致;3)在使用反复做某一规定动作为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换练习的速度;4)练习的持续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再20秒以内。5)间歇时间要充分,使运动员基本恢复,但也不能太长。3.移动速度(1)移动速度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的位移的速度。(2)移动速度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提高移动速度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力量训练,二是反复进行专项练习。 用重复跑练习发展移动速度训练负荷量度的安排: ①负荷强度 用极限强度,有时达100%。但多采用85%~95%的负荷强度,且训练强度应是变化的。 ②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练习重复次数不应过多,否则会影响训练强度。为保证训练时间,可用增加练习的组数来实现。一般情况下练习的组数可多于练习的次数。 ③练习持续时间 每次练习的持续的时间不能过长,应保持再20秒以内。 ④间歇时间 应使运动员有机体得到相对完全恢复。 ⑤休息方式 积极性休息。(二)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1.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2.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精神饱满、兴奋性高、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3.注意速度障碍的发生。 速度障碍发生的客观原因:从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上讲,是由于动作技能动力定型的形成;从技能形成的机制上讲,是由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的训练是很困难的;从能量供给上看,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值的立方与肌肉的收缩速度成正比;从运动学上讲,运动员快速移动克服的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比例。 主观原因:基础训练不扎实,过早发展绝对速度;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片面单调;恢复不好,过度疲劳等。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顺风跑、下坡跑、变速跑等练习予以克服。五、各种耐力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训练的方法手段、基本要求(一)各种耐力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有氧耐力(1)有氧耐力是指有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2)有氧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A.持续训练法①负荷强度 训练强度相对较小,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45~170次之间。②负荷数量 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一般不得少于20分钟,长的可达2小时。③练习方式 有匀速跑持续(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次左右,时间1小时以上)、越野跑(速度可适当变化,时间1.5~2小时)、变速跑(心率控制在低强度每分钟130~150次与高强度每分钟170~180次左右,时间半小时以上)、法特莱克跑。B.间歇训练法①负荷强度 强度控制在心率每分钟170~180次,练习距离长,强度可略小。②负荷数量 一次练习的量不宜过多,少则半分钟,多则2分钟。③练习持续时间 整个练习的持续时间应尽可能延长,保持在半小时以上。④间歇时间 严格控制,在运动员机体尚未充分恢复、心率恢复到120次/分时就进行下一次练习。⑤休息方式 积极性休息。2.无氧耐力(1)无氧耐力是指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无氧耐力分为糖酵解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和磷酸原代谢供能无氧耐力。(2)糖酵解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①负荷强度 控制在本人最大强度的80%~90%之间,心率可达到180~190/分。②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练习次数不可过多,以保证必要的训练强度,一般安排3~4次。组数视运动员水平而定水平低者2~4组,高者4~6组。基本原则是使运动员在最后一组练习时也能保持规定的强度。③练习持续时间 一次练习持续时间可控制在半分钟到2分钟之间。④间歇时间 次间间歇时间安排有恒定不变和逐渐缩短两种方式,组间间歇时间要比次间间歇时间长,以利恢复。(3)磷酸原代谢供能无氧耐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①负荷强度大强度,95%以上。②负荷数量(次数和组数) 重复次数以多为好,但必须保证强度。组数视运动员情况而定,水平高者可多些。③练习持续时间 15秒以内。④间歇时间 充分,运动员得到基本恢复。⑤休息方式 积极性休息。(二)耐力素质训练基本要求1.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2.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3.无氧耐力训练要以有氧耐力训练为基础;4.有氧耐力训练应控制运动员的体重。六、柔韧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训练的方法手段、基本要求1.柔韧素质是指关节运动的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2.柔韧素质训练的负荷量度的确定①负荷强度 采用自身用力拉伸训练时,以运动员自我感觉为依据,肌肉酸痛时可减轻一点用力;肌肉胀痛时可坚持一下;肌肉麻木时应停止练习。 采用负重训练时,所负重量不能超过被拉长肌肉力量的50%。②练习数量 因人、因时、因部位而异。③练习持续时间 每组持续时间6~12秒,摆动练习可略长。④组间间歇时间 应保证运动员在完全恢复情况下进行下一组练习。⑤休息方式 安排肌肉放松练习或按摩等。3.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 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的是拉伸法,分为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这两种方法又都有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两种训练方式。4.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1)控制好柔韧性发展水平。2)发展柔韧素质要力量素质相结合。3)柔韧素质训练应经常。4)采用多种手段发展柔韧素质。5)柔韧素质训练应注意温度与时间。七、灵敏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训练的方法手段、基本要求1.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运动员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2.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主要采用变换训练法。训练强度较大,速度快。练习次数不宜过多,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休息时间充分,运动员基本恢复,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八、运动素质的转移 各种运动素质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种素质的发展可以影响另一种素质的发展,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运动素质的转移。(一)运动素质转移的类型 运动素质的转移,从转移的方式看,有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从转移的效果看,有良好转移和不良转移;从素质间转移的关系看,有同类转移和非同类转移;从转移的性质看,有可逆转移和不可逆转移。(二)运动素质转移的原因 运动素质转移发生转移的基本原因是影响各运动素质发展的生理、生化基础是否相同。具体原因有: 1.各种运动素质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要求是否一致。 2.各运动素质所需要的能量物质的种类是否相同。 3.各运动素质对个器官、系统功能的要求十分相同。 4.动作的结构十分相似。(三)运用运动素质转移原理进行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运动素质转移的效果与所练习的负荷之间是一种正比关系。 2.在发展某一运动素质时,必须对由此可能产生的转移效果作出预测。 3.应考虑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4.不应忽视间接转移所产生的效果 5.在训练的不同时期内合理利用不同的转移效果。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一、运动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原理(一)运动技术概念 运动技术是指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机能,合理有效地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二)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性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三)运动技术原理:运动技术必须全部或部分服从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二、运动技术的结构及要素(一)运动技术的结构 从技术完成过程看,任何一个动作技术都是有开始、进行和结束三个环节构成。 从技术的内容看,运动技术是由技术环节按一定的顺序和节奏构成。(二)运动技术的要素 运动技术的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等要素。三、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1.影响运动技术的主体因素 影响运动技术的主体因素有:人体结构力学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基础);感知觉能力;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运动员素质的发展水平;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2.影响运动技术的客观因素 影响运动技术的客观因素有:竞赛规则;技术环境;场地器材设备。四、技术训练的方法 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有: 1.直观法与语言法 (略) 2.分解法与完整法 (略) 3.想象法与表象法 表象法是指在练习前,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这些痕迹,使技术动作完成的更顺利和正确的一种训练方法。 表象法又称念动法,是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来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 4.加难法与减难法 加难法是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减难法是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选择技术训练方法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要有多层次的综合性;要常用方法与特殊方法相结合。五、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的关系 在长期的、系统的很抓基本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努力掌握高难技术。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或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哪些技术能成为特长技术,应考虑四因素:运动员(队)整体打法及场上位置的特定要求;运动员(队)完成得最出色的技术动作或技术类别;该项目运动技术群中带有关键性作用的技术;个人特点和使用的特殊器械。 在训练实践中,应把特长技术的训练和全面技术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格,是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的共同特征的集中反映,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不能涵盖个性。而且技术的实用性是影响成绩最为关键的因素。为此,在训练中既要强调技术的规范化,又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让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征,以促使形成技术特长。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循序渐进是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但绝不是唯一的规律,在特定的条件下,难点先行也可理想的训练效果。5)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合理的内部机制是指运动技术必须符合解剖学、生理学原理,符合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外部形态指技术的外部表现,是技术美的基础,正确的外部形态就是要求运动技术符合社会学原理(美学)。6)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技术风格是技术的灵魂,是指某运动员(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有技术特长、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人种特征。7)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8)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着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表现尤为突出。9)重视运动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作用表现在能直接提高成绩,能更好发挥人体潜能,能够有效制约现有的技术,能引进制胜因素或提高单个制胜因素水平或因素间的组合水平。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一、竞技战术的概念、构成和分类(一)竞技战术概念 竞技战术是指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正确分配力量,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或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即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队)整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竞技战术的构成 竞技战术由以下内容构成 1.战术观念 指对战术的价值、功效和运用条件等进行分析、思考后形成的认识和看法。 2.战术指导思想 是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是战术内容的核心。 3.战术意识 又称战术素养。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培养运动员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 4.战术知识 指关于比赛战术的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战术知识是掌握和运用具体战术的基础。 5.战术形式 指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方式。 6.战术行动 指为达到特定的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三)竞技战术的分类 1.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有阵形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心理战术等 2.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有个人战术、小组战术、集体(全队)战术。 3.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分类,有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相持战术。 4.按战术的普适性分类,有常用战术和特殊战术。(四)影响竞技战术和战术能力的因素 1.军事学和谋略学因素 2.心理学和思维科学因素 包括运动员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注意的品质、学习的能力、智能和思维能力。 3.形态学和体能、技能因素 包括运动员形态特点,(如身高、体重、四肢长度等。)、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二、战术训练方法 1.分解法与完整法 (略) 2.加难法与减难法 (略) 3.虚拟现实训练法 指运用高科技设备,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比赛场景提前在电脑屏幕上虚拟出来,从而帮助运动员提高预见能力及在各种情况下灵活有效地运用战术的能力的训练方法。 4.想象训练法 利用头脑已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以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战术动作的方法。 5.程序训练法 这是程序训练法在战术训练中的具体运用。,即将多种战术训练内容编制成训练程序,据此进行训练的方法。 6.模拟训练法 指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要特征的陪练人员的对练,以及通过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方法。 7.实战法 通过组织教学比赛、后参加一系列的邀请塞三、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及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一)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1.战术任务与具体目标。2.根据比赛进程,预测每场比赛对手的战术意图。3.确定每场比赛战术原则。4.确定己方的战术行动。5.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变措施。6.适应比赛环境的措施。7.赛前战术训练安排。8.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二)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1.及时收集正确的情报。2.把握竞赛项目的战术特点。3.处理好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关系,要从竞赛全局出发,从整个比赛过程着眼去缺点某一场或某几场比赛的战术。4.考虑比赛环境的影响。5.充分利用竞赛规则和外部条件。6.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四、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1.把握项目制胜规律。2.树立科学正确的战术指导思想。3.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这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 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强弱主要表现在:①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预见比赛的发展进程;②能否及时准确地预见到同伴和对手的行动;③在任何情况下,是否能保持战术思维的清晰、独立、敏捷和灵活;④能否使对手对自己的能力和意图产生错误的判断;⑤能否经常使自己的行动与全队预先确定的比赛方案想一致。 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使运动员了解和掌握较多的专项战术知识;②使运动员明确处在不同情况下和不同位置的具体职责;③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和比赛,启发运动员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通过比赛战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习和了解专项战术的基本形式,比赛中的变化规律,对变化情况的处理等⑤使运动员熟悉本队队员和对手的特点,以便准确判断同伴的行动和对手的战术意图。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发展运动员的思维能力。 4.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提高战术实战性。 5.处理好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6.重视战术组合,基本战术与多种战术相结合。 7.加强战术创新研究。第九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一、制定多年训练的计划的必要性 制定多年训练的计划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要求:(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长期性的要求: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能、技术、战术、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阶段性的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过程是由若干彼此相联的不同阶段组成的。(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各运动项目达到最高运动成绩时对有机体各系统的发育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运动员的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达到专项竞技的最适宜要求,同时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时,即两者实现最佳组合时,才能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年龄特征、负荷特点(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其中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 决定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限的因素有:运动员始训年龄、进入专项训练年龄、保持最佳竞技能力年龄和竞技能力开始下降的年龄。项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界限也不同。一般情况是,成人项目,达到世界水平的年龄,男子21±1岁,女子19±1岁,必要的训练年限8~12年,始训年龄10~12岁;少年项目,达到世界水平的年龄,男子17±1岁,女子15±1岁,必要的训练年限8~12年,始训年龄6~8岁。而且不少项目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呈下降(年轻化)趋势,使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各阶段年龄特征也发生相应变化。(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负荷特点 负荷内容,依训练阶段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基础训练阶段,首先是发展协调能力和基本技术;在专项提高阶段及最佳竞技阶段,则首先是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首要因素;在竞技保持阶段则要、把运动员心理稳定性的保持和提高放在训练的首位。 运动负荷的量度也随阶段的不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由基础训练阶段到专项提高阶段,周训练课次明显增加;而由最佳竞技发展阶段转入竞技保持阶段,周训练课次逐渐减少。负荷量,前两个阶段表现为优先增加量,在专项提高阶段后期(竞技深化阶段)达到最大量的70%~80%。这以后在缓慢增大总量的同时,猛增训练强度和强化训练在总训练中的比例。三、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1.开始训练年龄:成人项目,宜从10~12岁开始,少年项目,应从5~8岁开始。具体年龄依项目的特点而不同。2.训练年限:3~5年。3.训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总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培养一般心理品质,发展基本运动素质。 训练内容以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和专项基本技术以及各种辅助性、专门性训练内容为主,训练方法手段多样化。素质训练内容安排上,应按素质的敏感发展期先后顺序排列,即柔韧→有氧能力和反应速度→最大速度和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和力量耐力。4.训练负荷与比赛安排 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负荷的安排不宜过大——此阶段实施大负荷会断送少儿运动员的前程,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负荷优先增加量,到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则开始减缓量的提高,转而以提高强度为主。 比赛次数不宜过多,强度不宜过大,以基础比赛为主。(二)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1.开始训练年龄:成人项目,从14~16岁开始,少年项目,应从10~12岁开始进入专项训练阶段。2.训练年限:专项提高阶段训练一般延续4~6年;最佳竞技阶段一般延续4~8年。3.训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专项提高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专项竞技能力;最佳竞技阶段的主要任务创造专项优异成绩。 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内容相同,为专项素质、技战术、心理品质和理论知识,顺序也相同,首先是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再其它内容。(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顺序是先发展专项素质后专项技术再其它内容;技能主导类项群的顺序是先发展专项技战术后专项素质再其它内容。)积极参加竞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也是最佳竞技阶段训练的一项重要任务。 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表现为高度的专项化特点,明显提高专项训练内容比重。训练内容、手段尽可能符合比赛要求,接近比赛条件。4.训练负荷安排 在专项提高阶段,专项训练负荷逐步提高,并在进入最佳竞技阶段时,专项训练和比赛的总负荷以及负荷量和强度水平达到最高。最佳竞技阶段的训练负荷通常采用有起伏的波浪式安排。在这两个阶段,尤其是最佳竞技阶段,负荷节奏是非常重要的。5.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中达到较高水平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高原现象出现的年龄为20岁左右,持续时间约为2.0±0.5年。 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1) 遗传效应的减漫或停滞。(2)训练效应的自然减弱。(3)训练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4)运动员主观能力的下降。高原现象的避免与克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随着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训练负荷。 2)要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动态变化,及时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 3)对处于青春发育高峰的运动员,应及时调整阶段性训练目标、改变训练负荷安排与要求。 4)对过度训练或有严重伤病的运动员,应采取有利措施,保证其健康的恢复。 5)对主观能力下降的运动员,要加强形式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期望。6.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与集团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集体项目运动队组建和调整对保持不同阶段训练的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运动队的结构调整与更新,主要应利用两次重大比赛的间隙进行。 改善球队队员的组合特征,提高球队集团的竞技能力,应注意: 1)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的队员之间的适宜比例。即个体竞技能力处于不同阶段的运动员在全队、在主力队员、替补队员中的合适比例。 2)保持适宜的平均积累配合训练的年限。 集体项目运动之间需要一定的集体协调配合训练,才能使整体竞技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因此,为使运动队能在未来重大比赛中创造佳绩,运动队所需的平均积累配合训练的年限是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必须考虑的问题。 3)采用合理的运动队组建方式。 球类集体项目的组建方式有全国选拔式和冠军主体式。从我国和许多国家的国家队的组建方式看,多采用全国选拔式。基层为参加上一级比赛而临时组建运动队,则往往采用冠军主体式。 4)选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更新方式有重建式、改建式和微调式三种。我国国家队的更新方式以后两种为主。(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1.训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努力保持专项竞技水平。努力保持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是此阶段训练的首要任务。2.训练年限:2~5年。3.训练负荷安排 低于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以中等负荷水平的维持性负荷为主,一般不搞大负荷强化应激训练。4.比赛安排 比赛次数减少,以参加重大比赛为主。 第十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一、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的生物学依据和不同数量的大周期的安排特点(一)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的生物学依据 训练的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理想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为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经历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应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训练大周期就由这三个时期的循环构成。(二)不同数量的大周期的安排特点 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通常有单周期、双周期、和多周期等类型。 1.单周期(全年只安排一个独立的大周期。准备期6个月左右、竞赛期4个半月左右、竞赛期1个半月左右。) (1)适用条件:适用全年单周期安排的项目不多,主要是:1)需用4~6个月才能做好充分准备或取得显著训练效应的项目;2)季节性强的项目;3)技能主导类项群在需要用较长时间去创编新动作或套路时。 (2)安排形式:有单峰式单周期和双峰式单周期两种安排形式。单峰式单周期是传统的周期安排形式。双峰式单周期现代运动训练常用的形式,即在较长的比赛时期的中间安排一个月左右时间的调整时期。 2.双周期(全年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的安排形式) 适用条件:是一种常用的年度安排形式,适用于运动员用2、3个月时间做准备就能使竞技能力或竞技能力的某一方面发生明显改变的项目,包括体能主导类的速度性项群、耐力性项群和技能主导类项群的大多数项目。 3.多周期(按3个以上大周期组织全年训练过程的形式) 适用条件:适用于运动员能在3~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有效提高竞技能力并在比赛时转化为运动成绩的项目。近年来,部分项目出现了多周期安排的探索的势头。 在多周期安排中,有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两种不同训练大周期。二、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结构模式(一)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 确定训练大周期时间的步骤(以常规大周期为例):确定主要比赛日期→确定主要比赛阶段:主要比赛阶段持续时间为4~6周,在主要比赛日后一周结束,(单周期主要比赛阶段持续时间为2个月)→确定比赛时期:主要比赛阶段持续时间加上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时间,总时间为8~12周。(单周期赛前准备阶段时间为3个月,整个比赛时期时间为5个月)→确定整个大周期训练时间:在比赛期前面加上6~12周的准备期(单周期为6个月),后面加上2~4周的恢复时间(单周期为1个月),即构成了为期14~32周的常规大周期(单周期安排是12个月)。(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1.准备期的训练计划 (1)基本任务 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形成。准备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般准备阶段,主要任务为形成竞技状态所必须的各种前提条件,具有全面性特点;第二阶段是专项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将前一阶段获得的一般竞技能力转移到专项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上,初步形成竞技状态。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训练方法: 素质训练中,在一般准备阶段,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在专项准备阶段,以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为主。技术、战术训练中,在一般准备阶段,是以分解法为主;在专项准备阶段,是以分解法、完整法为主。 训练手段: 在一般准备阶段,以多种多样的一般练习为主。在专项准备阶段,以专项练习为主。 负荷特点:在一般准备阶段,负荷量增长较快,以增一般量为主,增专项量为辅,专项训练强度增长较慢,但一般训练强度达到较高水平。在专项准备阶段,专项量和强度明显增加,一般训练量下降50%,一般训练强度稳定或适当下降。2.竞赛期的训练计划(1)训练任务和时间 训练任务是发展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和在比赛中发挥已有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竞赛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赛前训练阶段,主要任务是为即将参加的重大比赛做好专门的准备,第二阶段为比赛阶段,主要任务是参加比赛,获取理想成绩。竞赛期时间不短于一个半月。(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训练方法: 素质训练中,在赛前训练阶段,以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在比赛阶段,以比赛法和重复法为主。技术和战术训练中,都是以完整法为主。 训练手段: 在赛前训练阶段,以与专项形式相近的练习为主;在比赛阶段,以比赛和一般性积极恢复练习内容。 负荷特点: 在赛前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量和强度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训练量稳定在前一阶段水平,一般训练强度在中等到中上水平;在比赛阶段,专项训练量和一般训练量均下降到较低水平,专项训练强度(特别是比赛强度)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一般训练强度也下降到很低水平。 (3)比赛期训练计划安排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安排好负荷节奏,使运动员的体能变化在比赛时处于超量恢复阶段; ②技术战术的掌握达到高度熟练和自动化程度,但练习量又不能过多,以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对专项动作产生超限抑制和重复泛化; ③通过适当的热身赛和其他适应性比赛,激发运动员强烈的竞赛欲望,但比赛不能过多,以免引起运动员厌烦和恐惧; ④采取各种措施激励运动员的进取动机,但又不能造成运动员过大心理压力。3.恢复期的训练计划(1)训练任务和时间 主要任务是消除疲劳,促进身心恢复,总结大周期训练经验,制定下一周期的训练计划。恢复期的时间长短,在单周期训练安排时,恢复期为1~1.5个月,双周期安排时为2~3周。(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训练方法 以游戏法、变化法、持续训练法为主。 训练手段 改变练习环境、练习形式,增加一般身体练习比重。 负荷特点 总负荷降至全年最低水平。保持一定的一般训练量,专项训练量降到全年最低水平,专项训练强度和一般训练强度均降到全年最低水平。(三)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 在多周期训练安排中,常常将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组合安排,以解决比赛多和竞技能力的提高的矛盾。 常规大周期通常安排在需要不短于14周的时间,要求运动员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起来,表现为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的训练中。 微缩大周期通常安排于2~3个月的准备参加重大比赛的训练中,运动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恢复或提高综合竞技能力。微缩大周期包含了构成一个训练大周期的基本因素,但各个阶段的训练都不充分,在时间不足但又具备相应的条件的时候,通过一个微缩大周期训练,运动员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好参赛的准备,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微缩大周期难以使运动员的体能或技术取得实质性的提高。三、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一)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的结构和负荷特点 中短期阶段集训是由若干个有各自特点而又彼此联系的周训练组成,各周训练负荷的组合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各周负荷的内部结构,即负荷的量与强度变化的特点,则要视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而定。(二)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 1.对不同类型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对在集训前一直坚持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中短期集训应被看成是系统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集训期间的训练计划应力求保持与原训练计划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集训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首先应认真研究运动员原有的训练计划,听取原教练员的设想和意见,在一般情况下,尽可能执行原训练计划。如原计划确实不能满足完成集训任务的需要,则可在分析运动员集训开始时的现实状态的基础上,对原计划做必要调整,以满足集训任务的需要。 对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集训队员,由于他们机体各个方面都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他们生理和心理上承受负荷的能力都很差,因此,在安排这类运动员的中短期集训计划时,应以中等程度的训练负荷为主,只有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得到必要恢复的条件下,才可以安排带有强化性质的训练负荷。 对长期中断训练的运动员,虽然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仍可以发出高强度的神经冲动,但他们的体能大多有较明显的下降,肌肉韧带等运动器官也难以承受大强度的刺激,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肌肉、韧带拉伤现象。为此,对他们的训练应以适应性和诱导性训练为主。注意负荷的循序渐进,使其运动器官尽快适应一定强度的刺激。采用诱导性练习则可唤醒运动员机体中由过去训练和比赛培养起来的潜能和高度的协调能力。同时还可避免运动创伤的发生。 2.对不同项目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中短期集训时间有限,因此应抓住短期内较有把握收到成效、对成绩有较大影响的方面集中加以训练。 对体能主导类项目,首先是要注意训练负荷节奏的安排,以保证运动员的体能在比赛时处于最佳状态。强化训练后要注意调整和恢复,在连续的热身赛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赛间训练,且应根据比赛的需要,在赛前一定时间内达到较高的专项强度。在技术训练方面,则应抓好主要技术环节的熟练和完善。只有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才可安排改进技术的训练。 对于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训练的重点是熟练成套动作,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而不宜过多地抠于个别技术细节,也不要临时改变成套动作组合。 对于个人对抗性项目,训练的重点是抓好技术绝招的训练以及通过各种配对练习提高实战能力。 对于集体对抗性项目,则应抓好集体的协调配合的训练,力求用集体配合的综合威力来提高全队的集团竞技能力,并通过集体配合来弥补单个选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第十一章 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一、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特点 周训练是组织训练活动的一个重要单位。周训练过程的分类有许多方法,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四种基本类型。(一)基本训练周计划与组织1.基本训练周计划的主要任务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术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多种竞技能力。 在全年训练中,基本训练周被采用的最多,在准备阶段,基本训练周是最主要的周型。2.基本训练周训练内容结构特点 决定周训练计划内容结构特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训练目标的需要和不同负荷后机体的反应和恢复。 周训练计划训练内容结构特点是不同训练内容的交替安排。其理论基础是:1)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供能系统参与运动,三个供能系统的参与是非同步的,出现的疲劳程度也不同,负荷后的恢复过程也是非同步的;2)不同的训练内容,对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要求也不同;3)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肌群或肌群相同但以不同的工作方式提供运动的主要动力;4)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5)不同内容的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况的要求不同。 因此,在周训练计划中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既可以使运动员所需的各种竞技能力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又可避免负荷过于集中而导致过度训练的产生。 周训练计划中训练内容交替安排的项群特点:体能主导类项群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主要体现在各种素质和技术训练的交替;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主要是根据不同技术的负荷特点,予以交替安排;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主要表现在技术和战术训练的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 3.基本训练周训练负荷结构特点 1)基本训练周的课次安排 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日数和课次有很大差别。训练日在基础训练阶段初期为每周2、3个训练日,以后随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到每周6、7个。课次的增加,从增加训练日开始,由每周2、3个训练日增加到6、7个,每天一次训练,以后再将一周中某些训练日的训练次数增加为两次,最后基本上做到每日训练两次,个别运动员,可能每天训练3~5次。 每日安排两次课时,通常一次为基本课,另一次为补充课。基本课一般安排提高专项所需的竞技能力,补充课则可安排广泛性的训练内容。基本课的负荷量度一般大或中,补充课的负荷量度则为中或小。 基本训练周一般安排3~5次大负荷的训练课比较合理,这些训练课分别安排2、3种不同的训练任务的训练。恢复性训练课为主的课次一般占周总课次的1/4左右。 2)基本训练周负荷的变化 在训练实践中,常常把周的训练分为两半,在上半周训练之后,在一周的中间(周三、四)安排较小的负荷或其它形式的积极性休息作为调整,在下半周的训练中,负荷的内容及程度常常与上半周的某些方面相似。这种结构称周训练计划的两段结构。我国及国外许多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采用两段结构安排周训练负荷。 基本训练周运动负荷的加大有三种方式:即加量、保持强度或减强度;提高强度保持量或减量;负荷量与强度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积累效应给机体以更深的刺激。(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1.赛前训练周的主要训练任务 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中去。赛前训练周作为比赛前的训练准备,主要用于比赛周之前,有时安排一周,有时安排数周。2.赛前训练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赛前训练周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与基本训练周一样,即通过训练内容的合理交替,使运动员保持系统的持续训练,在一周中承受多次负荷,有效发展专项竞技能力。其主要区别在于,赛前训练周的训练内容更加专项化,采用的练习形式更加接近专项运动形式,练习的组织形式更加接近专项比赛的特点。在技术训练方面,分解练习减少,完整练习增加,并努力提高练习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在素质训练方面,一般运动素质训练比例减少,专项运动素质训练比例增加。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的运动员应努力提高运用战术的能力,增加实战训练的比例。对集体项目来说,个人基本技术的训练比例减少,数人至全队的配合战术训练比例增加。 赛前训练周负荷变化的基本特点是提高训练强度,而训练量则相应减少或在某些条件下保持不变。在多数情况下,应避免量与强度同步增加。由于强度的提高,应此,在训练中应特别注意安排好负荷节奏,增加恢复性课的课次(增至1/3)和运用恢复措施,体能主导类项目还要适当减少周训练课次。(三)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 1.比赛周训练的主要任务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直接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2.比赛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特点 比赛周的负荷安排全部要围绕着使有机体在比赛日处于最佳状态来进行。负荷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需依项目特点、运动员个人特点以及赛前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总的负荷水不高,在比赛日之前,通常需降低训练强度或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负荷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应减少或保持,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可适当增加。 比赛周训练内容的安排一般采用超量恢复的集合安排模式:通过科学设计,使各方面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阶段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即使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的变化曲线的最高点交汇于比赛日。为此,要求把无氧代谢训练、速度训练、力量训练、高强度专项训练等安排在赛前3~5天的训练中,把恢复性有氧代谢训练、中低强度的一般训练安排在赛前1~3天进行。(四)恢复周1.恢复周的主要训练任务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激发强烈训练动机,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恢复周一般安排在连续较长时间的大负荷训练之后,或大量激烈、紧张的比赛之后。在许多项目中普遍采用两个大负荷训练周之后,安排一个恢复周的负荷节奏形式(练二调一)。 2.恢复周训练内容及负荷结构特点 训练内容广泛、灵活而一般。 训练负荷的变化特点:负荷强度大大降低,而负荷量或大幅度减少或适当保持一定水平。如果比赛周负荷量很小,也可以适当增加负荷量。二、训练课的类型及组织不同训练课的要求 训练课是运动训练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根据训练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训练课可分为身体训练课(体能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比赛课、调整训练课等。1.身体训练课。大都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特别是准备期第一阶段安排较多。身体训练课主要任务是发展各种素质,提高运动员体能。因此,身体素质训练是身体训练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发展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 身体训练课常常在一次课中安排两种以上的素质训练,因此,为提高训练效果,应正确安排训练内容的顺序(先柔韧,后协调能力或速度素质或灵敏素质或力量素质或速度力量,最后为力量耐力或耐力),把握好负荷量度和安排好不同课次的训练负荷的节奏。2.技战术训练课。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和比赛期。基本任务是学习、掌握和熟练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提高技术、战术的质量。训练内容主要是进行专项技术战术训练,以及各种为专项技术战术训练服务的辅助性练习。课的负荷视训练任务的不同而各有不同。3.综合训练课。其任务是全面或综合发展运动员所需的专项竞技能力。综合训练课在训练过程中安排得比较多。安排时要特别注意训练内容的合理组合以及练习顺序(先技术战术后素质)。4.测验检查比赛课。大都安排在准备期后半期、赛前训练或一个阶段训练结束时。目的是检查训练效果或直接参加比赛。课的负荷强度一般安排很大,量可能较小。三、训练课的结构和负荷量度(一)训练课的结构 训练课通常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1.准备部分 任务:使运动员机体逐步进入工作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承受计划负荷的准备。 内容:有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安排训练课的主要训练内容。具体的任务和内容应主要依据周训练计划的统一要求和运动员的现状予以确定,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一般讲,少儿运动员训练中的综合课比成年运动员多,准备期比比赛期多。 安排综合课应注意:各种内容的练习顺序;改变训练内容时必须做好适应性准备活动;不同训练内容负荷的累积效应;安排作用于同一机能系统的练习时,负荷应有波浪型变化。 3.结束部分 主要任务是解除训练课基本部分所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促进运动员的恢复。(二)训练课的负荷量度 训练课的负荷安排要根据训练任务来进行,为此,教练员首先必须把握不同负荷的结构属性、机能属性、个体属性和专项属性,进而对负荷的量度做出等级划分,并科学合理地安排负荷。 划分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的主要方法有:依据主要训练手段的训练量来确定训练课负荷量度等级的大小和根据训练课后恢复过程情况来确定训练课负荷量度等级的大小。思考题:
1.什么是运动训练?现代运动训练有哪些特点?2.如何理解最佳化训练控制?最佳化训练控制与传统训练控制有什么不同?3.立体化训练控制在现代训练中的表现有哪些?4.项群训练理论在现代训练实践中有什么应用价值?5.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项,分析该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6.训练适应有什么特点?试用训练适应的原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训练?7.为什么现代训练会出现“个体化”训练的发展趋势?8.分析负荷、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9.在训练实践中贯彻适宜负荷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在训练实践中应如何综合设计运动负荷?10.在训练实践中恢复手段有哪些?如何进行适时恢复?11.简述各种类型的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12.循环训练法有什么特点?13.试确定发展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移动速度、有氧耐力、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磷酸盐供能无氧耐力的负荷量度。14.技术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在训练实践中应怎样选择技术训练方法?15.技术训练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16.竞技战术包括哪些内容?战术训练的方法有哪些?怎样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17.怎样制定战术方案?19.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特点是什么?20.“高原现象”的致因有哪些?如何予以预防和克服?21.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时应注意什么?22.准备期、比赛期训练的任务是什么?训练的内容、手段和负荷有什么特点?23.赛前中短期集训如何才能做到区别对待?24.为什么在一周的训练中要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25.与基本训练周相比较,赛前训练周的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有什么不同?26.请制订一份训练课的训练计划。正骨推拿
正骨推拿存世手法流源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