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笔者在博客网上写了一篇名叫《中国特色的医改就是美、英、德的混合模式吗 ?》的文章,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得到一些网友的支持,也受到了一些网友的批评,无论如何,这些网友所说的评语,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与关心,在此笔者表示非常的感谢。 有一未注册的网友写了这样的评语,他说的:“谁都会批评!希望作者今后在批评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拿出个建设性的意见来!”看了这个评论,笔者以为此网友说得很对,尽管我不是卫生行业的,对卫生行业的事也是个外行,但我以后也要下决心多了解这方面的事情,就是班门弄斧也要为国家的医改出份力,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写出个(尽管还不成熟或者不可行的)方案来,也算是我为党为国为人民尽了点心了,至少在良心上过得去了。 因此,近日来,笔者就到社会上去,找人交谈,寻问。通过和社会上的一些人的交谈,我也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对医改也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想法,现就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一、 医改方案的理论依据: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如果各个领域都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也不一定都能行得通的,比如医改就是一例,为什么很好的方法(医保),用市场的手段运作怎么就不行了呢?运行起来就变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不良的局面了呢?因此,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论述,笔者认为,在医改上我们也不妨用些计划的手段,来控制市场手段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医改的方案: 1、合作方式问题:根据农村人多,居住散的实际情况,采用农村合作(股分)医疗的办法,这与现在的医保是有点象的。可以采取国家、省、县、农民的合作股分。因为农村现在还很穷,国家、省、县可以多占股分比例,农民可以占小部分比例。应当允许参加合作的农民多入股,这样在看收费病时就可以多得利益。城区的居民可以采取市政府、单位和居民的合作股份,也可多入股。这些钱都由各级政府统一收取,然后全部上交到中央财政,再由国家到药厂购药。 2、医疗点的问题:针对农村,我认为每个村(大村一个,小村可以由相近的二到三个村组合设一个)设一个医疗点。这样村民小病就可以在村点上看。乡镇设卫生院(现在有些地方在推行市场手段,乡镇卫生院都卖给私人了),负责管理培训村卫生员。城镇在各个社区建卫生院,由市区医院负责管理培训。 3、药品来源的问题。我们要吸取过去药品市场化的教训,过去由于药品流通的环节太多,药品价格层层加码,导致药品太贵,人民看不起病。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市场的手段,用计划的手段来控制调节药品的价格。我认为,国家可以在全国各大药厂,要求他们每年都有全年总产量的一定百分比来,为国家造“免费药”,国家可以只付成本,免收他们的税。 对药品的原材料监管上,如果国内产的,国家进行价格调节,不按市场运行。对进口的原材料,国家根据国际市场的价格进行调节,这样就能防止有人会哄台药品原材料的价格。 对药品,国家可以规定死利润,总利润不得超过30%。这样药品的价格就会控制下来。另外,在免费药品上要打上“免费字样”,不光包装合上有,药上也要有,这样不仅防止假药流入医院,而且还让商人死了在“免费医疗”上动赚钱的脑筋。这样,药价还能涨吗? 这些免费药品就是要点对点的发放到最基层的医疗点上,农民和居民都入了医疗合作股分的,小病就吃免费药。 4、看病的原则问题:本着小病在医疗点看的原则,防止有人不原去。农村病人小病不在村点上看,而到乡镇卫生院就诊的话,药可吃免费的,但可收点手续费。城市如果小病不到社区医疗点看的,而到县医院看的话一样也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样就能发挥出所设医疗点的作用。如果连续两次在医疗点看不好的,可以由点上医生写转院单。 5、大病可以按现在的方法进行,在县医院就诊,按入股金的多少来出钱。
![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治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间药方](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8141835388180.jpeg)
6、特大病可以自愿参加医疗保险,这是自愿,不强求。 7、医务人员的问题:村医务人员由乡镇卫生院管理培训,工资可按当地公务员的标准来定。可设两个人,一个固定,一个由乡镇卫生院轮流进行,每个人留半年还是一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社区的可以固定两个人。县级医院可保持现在的体制不变。 8、医务人员的培训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种省派专家到市、县,市、县派专家到乡镇的制度。他们到下面一是负责培训,提高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二是帮助解决一些“疑难杂症”问题。下派的专家省到县的,可以是一年或二年时间轮换一次,县到乡镇的专家,可以是一年时间轮换一次。如果这个机制长期坚持的话,我想我们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以上就是我制订的医改方案,当然还很不成熟,也不知是否适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因为它只是个“民间土方子”。不过,我还是想能否起到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我们大家人人都来参与这次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