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 乐论 阮籍论虱



阮籍,字嗣宗,魏晋陈留尉氏人,所谓“竹林七贤”之一。

晋书称他:“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后世文人多慕其“傲然独得,任性不羁”,以为他洒脱得很,其实这不过是魏晋险恶环境下的自保之策。而官方则对“竹林七贤”之流谥之曰:清谈误国。其实,有本钱误国者,历来在庙堂之上。几个远离枢要,手无资源的文人从何误起?尤其是阮籍“喜怒不形于色”、“口不臧否人物”,倒让人想起了西方的格言:“keep silence ,keep distance(保持沉默,保持距离)”。

人不能臧否,阮籍就去臧否虱子:

“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

 阮籍 乐论 阮籍论虱

“裈”就是裤,群虱将裤裆作为自己的最佳“生态龛”(吉宅),并摸索出了这里的生存规则(绳墨)。却不曾想,到裤子的主人忍无可忍之时,一把火烧掉,群虱尽灭。

从上下文看,阮籍是在讥讽“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的“君子”。但我总怀疑好《庄》《老》而志气宏放的阮籍未必这样浅。

纵观历史,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文明“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当其兴时,其中的强势集团何尝不是得“绳墨”而占“吉宅”,何尝不力图“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史学家们慨叹“人世几回伤往事”时,在他们的笔下总能看到“聚敛”、“兼并”、“奢豪”……之类词汇。我揣测,阮籍一定是感受到了局部、眼前最优化与整个系统持续生存之间深刻的矛盾,也感受到了这种局部、眼前最优化趋势的不可遏止的动力。好《庄》《老》之人,不会没有这点悟性。

“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系统崩溃的惨剧在历史上一再重复,簪缨世家、凤子龙孙沦为贩夫、走卒、板爷、瓜农乃至饿殍者,史不绝书。误国者,清谈耶?群虱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1946.html

更多阅读

曲家魏良辅是乐籍中人说程晖晖 京师乐籍说

刊于《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3期(未删减版)——兼谈乐籍群体、教坊体制对昆曲和传统曲牌的意义程晖晖摘要:魏良辅,一位在戏曲史和音乐史上功勋卓著、彪炳千秋的人物,其身份、生平和其对昆曲的贡献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笔者在此综合多

转载 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 阮元 字伯元

原文地址: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作者:sqwjyl最初接触阮元,是大三上学期读黄侃先生《文心雕龙札记》,其中提到“仪征阮君”的《文言说》,仪征现属扬州市,阮君即阮元,《文言说》对刘师培的影响很大,而黄侃亦为刘师培弟子①,故《文

阮元《南北书派论》全文 阮元书法

元谓: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书,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

小森阳一:帝国的文学/文学的帝国:夏目漱石的《文学论》

摘要:就“学力”而言,阅读英语的能力和阅读汉籍的能力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为什么在“好恶”方面,偏偏对汉籍情有独钟,而对用英语写成的“文学”却喜欢不起来呢?――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漱石。*本文是作者在比较现代主义:帝国、美学与历史”国

声明:《阮籍 乐论 阮籍论虱》为网友孤酒怪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