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崔长林:关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几点说明



崔长林先生:您好!

对于全新的理论观点,一个人要想一下子就接受是不可能的,不光您找不到“北京城”,我想绝大部分读者都会找不到“北京城”。这个理论对于传统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全方位、大范围的变更,把埋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许多思想观念要摧毁掉,这是很困难的事。但如果不这样,价值理论就不可能有突破性的飞跃,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阻碍。

关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需要做如下说明:

一、自然界对于人的价值为零,是从总体的、长远的、全方位的角度而言,而不是从个体的、眼前的、单一方面的角度而言,也就是说,自然界在一段时间内对于人类的价值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当自然条件好时(风调雨顺时),自然界将会恩赐更多的价值;在一个地区,可能要多一些正价值,而另一地区要多一些负价值;在一个方面可能要多一些正价值,在另一个方面可能要多一些负价值;在一段时期内可能要多一些正价值,在另一段时期可能要多一些负价值。

二、如果自然界环境对于人的价值为正数,那么人就不需要通过劳动就可以自然地获得正价值,其结果就会导致人口的自然增长,并通过这种自然增长对于生存资源的消耗来抵销自然界的正价值,使自然界的环境价值回归到零;如果自然界环境对于人的价值为负数,就会导致人口的自然缩减,使自然界的环境价值也回归到零。

三、正是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有的人都会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环境居住,环境的价值才会从正价值转化为零价值;与此同时,所有的人都会搬离具有较低价值的环境,环境的价值才会从负价值回升为零价值。就像做生意一样,如果某一行业的利润率率较高,大家都会朝这一行业转移,其结果就是导致这一行业的利润逐渐下降,并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四、与劳动相对称(或相对立)的事物就消费,劳动是创造价值或使价值产生增长的过程,而消费是消耗价值或使价值产生衰减的过程。价值的不断耗散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价值的不断增长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这些都符合唯物辩证法和物理学基本法则。

五、劳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是物质运动的复杂表现,它是指人类不断增强其有序化程度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主体来创造它,只需要主体来如何运用它。

六、没有直接凝聚人类劳动的事物并不是没有使用价值,许多事物人类已经通过前人或他人间接地凝聚了劳动,因而具有了使用价值。例如,月球上的物质虽然没有凝聚直接的人类劳动,但是通过几千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月球上的物质能够具有某种商业价值、科研价值、政治价值或文化价值,而且月球上的物质本身也往往需要通过无数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并冒着巨大的风险才能取回到地球上。

七、一幅画的价格一方面取决于它的艺术功能(即反映出的艺术水平),第二方面取决于稀缺性(即是不是唯一的),第三方面取决于收藏的年代,它概率地反映了这幅画在创作和收藏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所冒的风险与所获得的机遇,这一方面往往是决定文物艺术品价格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八、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劳动并不一定就能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价值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需要一个以生产资料为主要因素的生产系统;其次,需要一个与产品功能相对应的需求市场。这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两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九、许多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草木、河流、山脉等)最早都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但有功能价值),只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道了怎样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从而使这些自然资源具有了使用价值(这就是科学技术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展,活动内容的不断深化,使得许多自然资源由充裕转化为稀缺,从而使其使用价值由零值转化为正值,这也是人类在其活动扩展过程中的间接劳动所产生的。荒山的使用价值正是主要由这两方面的间接劳动所创造的。

十、政治家的政治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行为,公职人员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等,都是属于人类劳动的具体形式,都能创造价值。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变迁和文化体制的演变,往往凝聚着许多政治家们的心血,也凝聚着人民大众许多潜在的劳动和无形的代价。任何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与文化体制的形成、维持和发展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功能(即社会的使用价值),不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与文化体制之间也存在着价值率的差异,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各种矛盾的运动与竞争,最终总是选择具有最大价值率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与文化体制。

十一、我兜售“劳动是价值唯一来源”,是为了向社会传播我的“统一价值论”,这是我经历了十多年的艰苦探索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其意义主要有:一是,实现所有社会科学的内在统一(价值理论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价值理论的统一是所有社会科学统一的前提);二是实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即使社会科学全面走向自然科学化;三是实现情感理论的数学化和逻辑化,为情感机器人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顺便告诉您,我也已经被免去了教育局副局长的职务,理由是:搞学术研究,不务正业。

我写这篇论文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要热爱劳动,只有劳动才能致富,只有劳动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靠投机取巧、欺行霸市所获取的价值是不稳妥的、不持久的,最终也是要自食自果的。我要是把这篇论文的“唯一”给拿掉,就毫无意义了,因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劳动是价值的来源”。

 

此致 

敬礼

         仇德辉

2005年10月19日于“娄底”

 

 

附:

给仇德辉先生的第二封求证信

崔长林

 

仇德辉先生:您好!

不看您的回信,我的糊涂程度还轻一点,看了您的回信,不仅越发糊涂,且已找不到“北京城”了!所以,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我找人帮我整理了一下自己仍然“糊涂”的思绪,再提几个问题:

第一,既然大自然造化人类的价值“等于零”,那您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有高于“零价值”的地方居住?大家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恐怕是个更“普遍的规律”吧?如果您找不到,那为什么不通过“唯一”有价值的“劳动”去创造,一片没有自然风光,没有水源、但有噪音、污染特别严重,且地震频发的地方居住?因为“大自然的价值等于零”,而“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反价值!

第二,您既然承认有“零价值”和“反价值”的存在,那您讲的那套“唯一”是否还能站住脚?说明:价值、零价值、反价值是一条漫长曲线的不同的点,就像数轴上从正数到零,然后再从零到负数的道理一样;可是,您的逻辑却是:只有“1”而没有其他任何自然数,如此,岂不自相矛盾?

第三,据我所知,客观事物的存在系对称存在,而又据科学家推断,可能有反宇宙的存在,至少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反物质形态。大家知道,阴阳两性构成了我们所了解的这个世界,尤其在生物世界,表现得十分明显。但我搞不清楚的是:如果性别是“唯一”的,那么我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第四,如果说价值的产生存在“唯一”性——劳动,那么,劳动又是什么创造的?难道还是“劳动么?如此,岂不证明:人类的劳动,是由非劳动创造的?反之,等于说“尺子可以丈量尺子”?

第五,据说,美国人已经开始销售月球上的“环行山”了。大家知道,月球上的物质系非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那美国人,凭什么以很高的价格销售月球上的物质?难道是您赋予月球物质劳动属性的?

第六,大家知道,一幅画的价格在拍卖会上轮番涨价(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难道拍卖过程的劳动价值含量会那么高?还有,同样的一个人的一张画,出名和不出名的价格差异竟然存在霄壤之差别,但付出的劳动却是相同的。如此,您能否告诉我,是谁的劳动让画儿的价格产生如此大的变化?

第七,您是学者,又是“劳动是价值唯一来源”的证明者,您能否帮助国家解决一下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剩余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哪怕您能为国家解决一万个人的就业,那您不就成了大恩人?要不,他们可能会因找不到工作搞起出乱,那岂不要给国家和人民制造“反价值?这件事,算我求您!

第八,荒山是可以当作商品出售的,可我们知道荒山非劳动创造而是自然生成。请问,荒山的价值是谁赋予的?难道是您赋予的吗?如此,您是否说,拍卖荒山的行为,是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

第九,大家知道,由于中国了实行市场经济,经济社会得到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业绩,那您能告诉我,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中,是否存在价值差异?您不会说,经济制度变化的价值“等于零”吧?

第十,是最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您一味地兜售“劳动是价值唯一来源”,那么,它的价值是多少?如果原本不是您所说的“普遍真理”,是条“普遍谬误”,那您给社会造成的“反价值”是多少?

本人还有许多糊涂在等着您的回答,可是,想想那些浑身是劲儿而找不到工作的人,而孩子又等着他挣钱来养活的事,肯定不愿意听我们的闲篇。所以,感到惭愧。大概您是一位有工作、有薪水和不愁吃喝的人吧?要不怎么得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顺便告诉您,我也是失业者呢!

您是否想告诉老百姓:你们之所以穷,就是由于你们不爱劳动?因为包括货币在内的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由于不爱劳动,所以穷死也活该!——如果答不上来了,那就不要再回答了。如果您在写文章的时候,能把那个“唯一”给拿掉,那您,岂不变成一位,具有辩证思维的人?

 

此致

 

敬礼

2005年10月12日于“南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065.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就业协议书盖章的几点说明 就业协议书去哪里盖章

关于就业协议书盖章的几点说明O、说明:就业协议书就决定档案归属问题(不决定你的户口问题)。你找的单位是正规单位,负责解决档案问题的话,那么你毕业后学校就将你的档案会打到这个单位(一般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或国企才有权接收档案)或

支持崔长林之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支持崔长林,这不是说我推翻陈嘉珉。其实,我看陈嘉珉的第一篇文章,是他说如何利用电脑、网络进行研究工作和学习,而省却了大量的报刊书章,只看精装书,等等,从我当时读他的文章的文笔者所反映的思路看,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凡角,但也不是一个

声明:《答复崔长林:关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几点说明》为网友霓裳挽歌倾城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