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正雪2第一章攻略 《资本场论》第一章(2)



第1节

资本与反资本价值的产生

物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客观物质的存在形式都是对称的,资本物质的存在形式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有物质就有反物质,如此是否说有资本也就会有反资本?是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说资本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那么,反资本是否仍然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然不是了,因为任何一个企业也不会干这种愚蠢的事。那么,反资本又是由什么东西转化而来的呢?毫无疑问,它是由反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试问,什么又是反剩余价值?笔者以为,它是与剩余价值的质量相等而结构相反的价值。

一、什么是资本、反资本?有什么本质特征?

只要接触过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的人都知道资本是什么。可是,人们却未必知道什么是反资本。难道像反物质一样还有反资本吗?当然,因为客观事物、物质的存在都是对称的。如果说资本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反资本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恐怕不能再是由“剩余劳动转化而来”的吧?回答是肯定的。关于这个问题,由于不是用几句话就能说清楚,所以读者也就只好等笔者漫漫地道来。

(一)什么是资本?有什么本质特征?

谈到资本,人们马上会想到“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这句话,因为人们不管是从高中还是在大学里都是这么学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总之,只要你能这样回答,那么老师就会在卷子上划上一个“对勾”。难道错了吗?现在当然还不能得出这个结论,至少不能过早地下这个结论,因为道理须慢慢地说。

1、什么是资本?是怎样产生的?

 小林正雪2第一章攻略 《资本场论》第一章(2)

资本究竟是什么?难道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工具吗?笔者以为,把资本当作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工具,有许多问题不能自圆其说。为什么?因为资本的用途和其他商品的用途一样,是由其属性决定的,不能由于资本能够为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就误以为它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工具。大家知道,能带来剩余价值的并非有资本,还有劳动者自身的劳动。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些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是被别人榨取了,然而也有的劳动者自身就是榨取他人剩余价值的人。比如,个别行业的个别技术岗位,由于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含量,他一个人可以挣到别人五倍、十倍,甚至一百倍、一千倍的工资。请问,他榨取的又是谁的剩余价值?或许,有人会说,他榨取的也是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甚至有人把他当作帮凶,可是,他却没有投入一笔资金呢。

或许,又有人说,尽管他没有投入资金,可是他投入了自己的劳动。如此,不就等于说,劳动本身也具有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属性了吗?再说,更为令人不解的是,一些资本家由于投资失误,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穷光蛋,甚至跳进了大海,成为了“以身殉资”的人,试问,他过去榨取别人的那些剩余价值又被谁剥夺了去?或许,又有人会说,他榨取的那些剩余价值又被其他的资本家们榨取走了。

可是,从历史的、发展的、转化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人类历史上又没有一个永远可以立于不败的资本家和资本的所有者。秦始皇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资本家”了吧?可是,到今天为止,我们连他的骨头也没有找到。试问,在今日之中国,谁又是秦始皇的历史传人?就算有朝一日能找到,那他们又能拥有多少昔日“始皇帝”的资本?如此,为什么就不能承认,资本在发展中已获得社会意义?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多少剥削者自身并不拥有资本而是通过武力和取巧豪夺的方式实现。在现实社会中,有多少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财产的?而他们所榨取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又是怎样实现的呢?请问,他们除了人民赋予的权利以外,是否曾经有过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如此,是否已经说明,“职务之便”也可以当作腐败分子,剥削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资本工具?

那么,资本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以为,资本至少应该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人类的剩余劳动的转化——剩余价值。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没有什么问题。至少,我们应该承认,没有人类的剩余劳动,就不会有剩余产品,更不会有凝结在剩余产品上的剩余价值。第二,非人类剩余劳动的转化形式,我们可以把“非人类剩余劳动的转化形式”理解为具有资本意义的自然、社会资源的转化形式。

2、资本的本质?为何体现为增殖?

什么叫资源?严格地讲,资源就是包括人类剩余劳动在内的各种资源物质与资源事物。这里讲的资源物质主要是指那些有形的、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实物形态。比如各种自然资源就具有这种性质。这里讲的资源事物,是指各种无形的东西、同样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实物与实物之间的那种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等。比如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原理,和人类对这些存在与运动原理的认识等,都属于资源事物。

如此说明,事物是个比物质还要宽泛的范畴,因为它不仅包括物质,而且也包括物质存在与运动原理、状态、趋势、规律,以及人们对物质存在与运动原理、状态、趋势、规律的认识成果。大家知道,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对于提高劳动效率的意义不同,而付出的体力、脑力可能相同。如此也就说明,使用工具具有扩大劳动成果的实际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工具逐步演化成生产设备、机器人。

由此可见,离开了会使用工具的人的劳动,资本肯定不会产生。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绝对化,故而得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来源”的结论。这是因为,相同劳动付出,在不同生产环境中能创造出不同的劳动价值,就如同同一个人在地球、月球上的重量不同一样。关于这一点,就连马克思本人也承认有“相对剩余价值”的存在。所不同的是,笔者把这种“相对”扩大到非人类劳动领域。

谁能说沙特人的富有与他们所拥有的丰富的石油资源没有必然联系?谁能说泰勒的“流水线”里不蕴涵着非劳动的价值?谁又能告诉我电脑软件的“无限复制”究竟还能留下多少人类劳动价值?如此笔者也就自然得到了资本的本质特征,那就是,资本的本质原本体现的就是一种对资源事物、物质所能利用的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资源事物、物质的可利用程度与人类劳动的乘积等于资本质量场。

这里讲的“资本质量场”有物理学引力场意义。我们知道,引力与两质量物体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量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实,这种引力关系同样可体现在劳动与非劳动资源的关系上,表现在,劳动质量(使用价值)与资源质量(可利用程度)的乘积成正比,同样与两者的距离(非利用程度)的平方成反比。如此,资本本质为何体现增殖?因为将资源转化为资本过程就体现为资本增殖。

(二)什么是反资本?有什么本质特征?

笔者以为,资本这种东西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能由于它的存在与运动形式很抽象——不象一般商品那么具体,就把它神化。资本是什么?不就是一种用于商品生产、销售领域中的“复合性商品”?生产商品为什么?不就是为了挣钱?否则,人们为他人生产的动力来自何方?

1、什么是反资本? 是怎样形成的?

资本无非是一种专门用于商品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中的“复合商品”物质,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的产生、存在、发展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没有什么两样,不仅不具有阶级性,当然也不具有剥削性质。这样,也不是说,资本就不能被利用,就像商品可以被任何人所利用一样。换句话说,能够被利用这是一切事物、物质所共有的一种属性,不仅资本家可以利用,工人阶级同样当然也可以利用。

像劳动工具,只要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利用,它怎么会单独成为剥削阶级的工具而就不能成为被剥削阶级的工具?——尽管在一定时期、范围内与资本家剥削、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有联系,但肯定也会与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联系。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人性,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利用它的人们赋予给它的。就算有朝一日,它变成一个“机器人”,那么指挥、编制程序的也是人啊!

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的本质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并不十分特别的商品而已。而当被用于商品生产、销售、服务的时候,它体现的就是生产资料的性质。现代管理学中的“资本化”是怎么回事?难道不是不断地将自己可以支配的货币资本等变成为生产资料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国有经济体制中,难道就不存在了吗?回答是肯定的。

不仅如此,作为物质,资本也是可以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动力的一种资源和财富呢!试问,“三种全会”之前,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发展缓慢?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用于商品生产的资本金。人们光说台湾经济比中国大陆发展得快,为什么不提解放前他们把大陆成百上千吨的黄金掠夺了去?共产党能在一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站稳脚跟已实属不易!

可如果认识不到资本的物质属性,或者干脆把资本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弃之不用或用错,那么资本就会变成一种具有亏损性质的东西,因而产生国家意义上的亏损也就不难想象了。这与一个企业将有用的资本闲置在那里,不加利用而给企业造成相对意义上的亏损有什么本质区别呢?你不但不利用,而且还拱手让给别人利用,其结果必然会使资本的性质发生逆变而成为反资本(结构相反的)。

2、反资本的本质?为何体现为贬值?

笔者以为,资本的意义就在于能被利用,利用得越充分,其资本性质也就越真实,越具有资本意义。可是,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那我们不但不能从中获利,而且还会反受其害,从而造成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意义上的亏损。这种亏损反映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上,那就是经济发展的迟缓和发展不上去,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衰退、倒退等现象。如果资本一旦不能被利用,就会造成亏损呀!

闲置的生产设备为何是反资本?因为这些设备不但不能被利用,反而造成企业亏损。有大量被闲置设备的企业不发生亏损才怪呢!企业亏损的集合岂不是亏损城市、亏损地区、亏损国家?亏损的形成难道不是由于存在造成亏损的资本、物质、资源太多?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造成亏损的资本不是反资本又是什么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亏损资本理解为反资源,因为它已失去资本性质而成为资源。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资本就是货币、资本就黄金、资本就是商品、资本就是世界上一切能够利用的物质。如果能利用而不利用,又被别人利用那就是反资本、反资源。如果马克思主义连资本的物质性都不承认,那还能说他是唯物主义者吗?如果说资本不是物质,那不就等于,否认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者的身份?如果说资本不是物质,那它不就变成了另类的精神?那又何谈什么“物质决定精神”呢?

资源,资本之源。劳动在没有转化为资本之前当然也是一种资源,而只有当包括劳动在内的资源转化为资本之后,它的资源属性才会伴随着这种转化而消失。可是,这并不是说,只要付出了劳动就一定能够得到资本增殖的果实,因为资本的增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当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对路或因缺乏购买力而出现产品积压时,或由于管理不善使产品成本大于销售收入时,亏损也就产生了。

同样的生产设备,面对的是同一个市场,两个生产同一个产品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亏损而另一个又盈利的情况呢?笔者以为,如果没有搞错,这与企业资本的性质有关。资本难道还存在性质的不同吗?是的,这就如同同样是人,有男人也有女人的道理一样;即同样是资本,有“阳性资本”与“阴性资本”的区别。当然,这种变化从外表上有时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区别正、反资本的意义凸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095.html

更多阅读

游戏攻略 《超魔法大战》完美评价攻略 完美犯罪游戏攻略

《超魔法大战》是一款以神话故事为背景的美少女角色扮演游戏,以贤者的学校-艾尔纳梅斯为游戏舞台,玩家将扮演老师,藉由指示学生冒险的方向、学习新的技能以及分配魔法道具,来培养各神话职业中的顶尖佼佼者,堪称是自由度极高的学生育成游戏

巫师1第二章攻略 《职场章鱼哥》第二章(1)

第二章  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第一节  初入职场的困惑前不久,我将之前网友发来的问题整理了一下,发现很大一部分是工作时间不长的网友发给我的。其中,问题最集中的是自己在办公室里不受重视或者老板不懂得欣赏自己的“美”,进而感觉

小林正雪2第一章 《小老板的生意经》第一章(2)

3.不做山寨、不降价,找准市场需求是关键3.不做山寨、不降价,找准市场需求是关键商业竞争中的价格竞争是永恒的话题。这种方式的竞争往往使企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打的是硬仗,拼的是实力,看谁能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当然,细化管理、降低

小林正雪2第一章攻略 《我叫不郁闷》第一章(2)

片儿警提示老板管理我,我也能管理老板好老板是需要你发现的大家可以用5C标准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老板,也可以以此来确认自己在公司中真正可以信赖的老板是哪个。找到这个老板之后,你可以把他锁定为影响你职业发展的关键人物,多沟通,多

半条命2 第一章 攻略 《定位定天下》第一章 2形象时代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科技进步,各种替代品和仿制品层出不穷,寻找自己产品的独特卖点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产品不断趋向同质化,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喜欢选择企业信誉强、品牌感觉好的产品。这时,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有独特感性利益

声明:《小林正雪2第一章攻略 《资本场论》第一章(2)》为网友套對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