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大地裂变1 《裂变经济学》第一章·第1节(2)



二、什么是电子、资子?有什么本质特征?

电子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粒子,由于在原子结构中,电子具有维持和保持原子结构与存在状态的特殊性质,所以对电子的认识,便具有重要意义。在原子结构中,电子与原子核的关系就如同行星与恒星的关系,所以有人把这种关系称为“原子的行星模型”。其实,这个“模型”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应该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何以得出这个结论?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电子?有什么本质特征?

电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形式,重要就重要在,一切物质组合都离不开电子。也就是说,没有一种物质组合能缺少电子,就更不要说:原子。由于电子在原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电子的得失又直接影响到原子的性质,所以对电子本质、性质的认识,自然就成为认识原子裂变事物的一道“门槛”。

1、什么是电子?是怎样被发现的?

 小本大地裂变1 《裂变经济学》第一章·第1节(2)

我们知道,电是实物的一种,在很早的时候人们通过电磁现象就认识到了它的存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磁铁矿石吸引铁的现象,东汉初年就有了带电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记载。对“摩擦起电”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人类对电物质认识的发端,只是由于当时人们并不了解电的本质,误认为它是附着在物体上的一种东西,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电荷并把显示同种相斥和异种相吸性质的物质称为带电体。

现代科学已认识到电并非是附着在物体上的一种东西,而是组成一切物质形式的最小单位,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基本粒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时候,首先发现了电子的实物形式,并发现了在电子或者说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通过同种相斥和异种相吸性质判断,电应该有正、负两种状态。习惯上,人们把带电体本身称为电荷,如运动电荷、自由电荷。

随后,人们又通过电场运动产生磁场,磁场运动产生电场的现象,认识到电场与磁场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这显然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它等于告诉人们:电子的定向流动可以产生电流,电流的定向流动可以形成电力。由于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于是利用电场和磁场的关系人们在固体或真空状态下便能制造出各种电子仪器。为直观起见,人们把电子几率分布状况用图像表示,称“电子云”。

关于电子和与电子有关的现象非常多,这里也就不赘述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认识电子的意义是什么?笔者以为,认识电子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合成一切物质结构的基本物质形式。什么意思?就是说,一切物质形式都离不开电子参与。当然,这并不是说,电子或电荷就没有自己的内在结构,而是说一切物质形式的存在都包含有电子或电荷。笔者甚至认为,光子也是由电子转化而来的物质形式。

我们知道,电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一种基本粒子,是原子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它是一个携带了负电荷的粒子,与原子核、正电子所携带电荷的性质相反。第三,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不携带电荷的物质,包括电荷为零的光子,笔者都认为是有性物体。第四,它可以结合成各种物质,是维系原子稳定结构的重要因素;也可以独立存在,为结合成各种物质创造了条件。

2、电子的本质?为何是种性量物质?

电子的本质是什么?笔者以为,是一种性量物质。那么,什么是性量物质?笔者以为,是通过自身数量变化,能改变物体性别的物质形式。我们知道,物体都带有一定的电荷而电荷是存在性别差异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物质携带了不同的电荷——有的携带正电荷、有的携带负电荷、有的携带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所以物体产生了性别差异——有的呈现阳性、有的呈现阴性、有的呈现中性。

众所周知,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在原子核周围旋转的若干个电子组成的。当由于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震动而发生变化时,原子就会出现得失电子的现象,而到那时,该原子或原子团会成为正、负离子。得到电子的,被称为负离子;失去电子的,被称为正离子,因而也就会使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产生化学变化(氧化或还原)。由此可见,电子的得失是引起物质性质变化的原因。

现代科学指出:构成实物的许多基本粒子都带有一定的电荷,有的带正电荷如质子、原子核,有的带负电荷如反质子、电子等。在客观世界中,正负电荷的绝对值始终是相等、守恒的,因此,一些呈现电中性的物体,自然是携带了等量的正、负电荷的物体。我们知道,一切物体都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而原子核和电子由于携带了等量异种电荷,所以它们分别呈现出性别差异。

等量的异种电荷完全相互抵消的现象被人们称为“中和”,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其必然是携带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因而该物体会处于中性状态。也就是说,处于中性状态的物体并不是不带电荷而是携带了等量的异种电荷。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中子、中微子或者说原子、原子团并非是不带电的物体而是携带了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如此,也就说明,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什么不带电荷的物体。

以上说明什么?说明物体的性质是由其所携带电荷的性质、性量物质的多寡决定的。以上还说明了什么?说明随着性量物质的变化,性是一种可以改变的事物。比如随着电子的得失而使原子成为离子——离子是存在性别差异的物质。当然,笔者也没有说,中性不是一种性别,至少,在与有性物质进行比较时具有区别有性物质的性质与意义。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中性物质,也就不存在有性物质。

(二)什么是资子?有什么本质特征?

认识电子这个性量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引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概念——资子。笔者以为,在经济事物中也存在着一个与电子一样的性量物质——商品。笔者之所以要把商品称为资子,是由于商品在经济结构中具有像电子一样的地位、作用。第一,它是一种性量物质;第二,它决定了原资的性别特征。

1、什么是资子?是怎样确定的?

笔者以为,如果经济事物能发生裂变,那它应该也存在着一个可以产生裂变的经济结构。如果没有搞错,这个结构与原子的结构应当十分相似,否则也就谈不到所谓的经济裂变,而这个结构当然是由不同的经济物质构成的。我们知道,原子是可以产生裂变的结构,而在原子中电子是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那么,在经济结构中,什么东西具有像电子一样的性质?笔者以为,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品。

在经济生活中,商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形式,重要就重要在,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甚至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商品,有商品的地方就有人类的活动——尤其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这一点就越发地突出了。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不把商品直接称为商品,而非要把它称为资子?这是由于:商品不仅有交换意义、交换价值,也是组成经济结构、裂变结构的最小单位。

我们知道,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因此,未销售的或者说正处于销售状态的商品等于是处于该经济结构中的经济物质。为此,为实现盈利,人们就需要不断地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及时销售出去,虽然将商品及时销售出去未必一定能实现利润,但商品销售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因为谁生产商品也不是为了自己使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生产与销售商品是必须的。

由此说明:把商品当作类似于原子结构中的电子,绝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一,商品是资本投入的产物,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增殖,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经济物质形式;第二,商品生产是资本化过程,商品销售则是非资本化过程——商品的得失就如同原子结构中电子的得失;第三,任何一种商品都携带亏损因素、盈利因素,而关于这一点,与原子、反原子中的电子、正电子比较也很相似。

上述,我们把资子在原资中的地位、性质确定了下来。于是,我们便得到:资子就是原资中的电子的结论。那么,什么又是资子呢?笔者以为,资子就是存在于一定经济结构事物中的商品。由于它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某一经济结构的性质——其过程与电子在原子结构中的影响力相似,所以笔者就把它理解为某一经济结构中的“电子”。文章些到这里,显然尚未把资子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讲清楚。

2、资子的本质?为何也是性量物质?

那么,资子的本质是什么?笔者以为,资子的本质就是决定经济事物性质的性量物质,体现为亏损状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商品在没有销售之前,体现的是亏损或者说是携带了“亏损因素”。把商品视同携带了亏损因素的经济物质是不无道理的。我们知道,当原子失去电子的时候转变为正离子而从整体上看正离子呈现正电性;当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转变为负离子,而从整体上看呈现负电性。

比如,当产品顺利地销售时,对于企业的效益来说,会呈现“盈利状态”——企业从产品销售中可以获得盈利;当产品不能顺利地销售时,对于企业的效益来说,会呈现出“亏损状态”——由于产品滞销、积压而产生亏损。这两个过程的界限或许并不十分分明,甚至是模糊的,但却是不能予以否认的。当然,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那么,人们也就不能再把那些产品当作资子对待。

什么叫盈利状态?就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不断地销售出去的那种状态——这是最基本的一种状态。否则,企业会处于亏损状态。关于这一点,与电子的性质显然也是十分相似,所以,笔者把企业的产品或商品的状态——那些经济物质,比作电子并称为资子。当然,有资子就自然有“盈子(类似正电荷)”或“亏子(类似负电荷)”。由于不是在本章中叙述的内容,所以将在以后章节中予以阐述。

因此,企业为了生存下去,为了实现盈利的目的就需要不断地将产品或处于未销状态的商品销售出去——至少应该保持产销平衡,否则亏损因素就会越积累越多,当然是对企业是不利的。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就是携带了亏损因素的资子。所以,对于企业或一个经济结构来说,最好的结构或者说资本运作状态,应该是没有库存或产品的库存为负数,而只有那样企业,是处于盈利状态的。

这难道是笔者非要把进行这种类比吗?如果不存在这种相似性,笔者又如何进行这种类比?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还是人类社会中的经济物质,它们在存在与运动状态上确实是十分相似的或者说是具有可比性的,并不是作者非要给它们加上去的——如果不存在这种相似性,就是加也加不上去的。如果要问为什么或者说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相似性,那就是客观世界存在着一个广义场。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学中,亏损是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其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可以说既是客观的、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和无法避免的。但是,如果把它当作是件坏事看,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正是由于亏损的存在,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变得非常有意义,可以理解为没有亏损也就谈不到盈利。于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亏损乃企业盈利之母”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126.html

更多阅读

以赛亚第二章第四节 《记者圈》第二章第四节之中外记者比较

-爱华网-中文报纸自从诞生起便和国际媒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未孤独起舞。早在清末,外国传教士为了向华人传播教义,在南洋创办了首批中文报纸。上海开埠后,外国强夺租界,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上海,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外

声明:《小本大地裂变1 《裂变经济学》第一章·第1节(2)》为网友卜懂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