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交换律》第一章·第二节(2)



二、什么是供求关系、价值属性?有什么本质特征?

可以肯定,凡是存在的都是质能、性能守恒和基本守恒的;凡是转化的都是因质能、性能不守恒引起的。自然界如此,经济社会亦然。那么,我们如何来考核质能、性能是否守恒?笔者以为,只有通过供求关系。又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是由于质能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因此,供求关系的调整就势必会牵涉到质能关系的变化,结果就会造成质量、能量、性量物质的得失,从而引起价值属性的变更。

(一)什么是供求关系?为何体现为价值属性?

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虽然存在的事物其质量与能量关系都相对守恒或基本守恒,但永远也不可能绝对守恒。这是由于,系统的封闭是相对的封闭而构成系统的质量、能量又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守恒(随时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质能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发生不守恒而使产生质能交换。

1、什么是供求关系?是怎样产生的?

上述,我们了解到,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其质量总和与能量总和是相等或基本相等的,或者说其质量与能量是守恒、基本守恒的。否则,该系统就会因质能关系的不守恒而发生质能转化。换句话说,所谓质能守恒其实也就是质能供求关系的守恒,也就是说质能关系所体现的正是供求关系。诚然,质能关系是力学原理,它又怎么与经济学原理挂上钩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笔者以为,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管是物理学还是经济学其研究对象都是关于物质质量与物质能量关系的科学,这是由于只要是事物都是由质量物质、能量物质构成,而且都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制约下运动,而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制约下运动体现的正是质能关系、供求关系。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由于存在的系统都需要保持质能守恒、基本守恒,所以当内因、外因发生变化时就会出现不守恒状态(质量大于能量或能量大于质量的状态),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外系统就会产生一种新的供求关系。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当然是十分普遍的,比如电子在原子结构、系统中的“跃迁”或在引力的作用下较大的星体捕获较小的星体,以及电子、卫星因故成为自由电子、流星。

显然,上述这些现象的产生与相对封闭的系统事物的质能关系需要保持守恒要求有因果关系,否则固有系统就会保持固有的状态不变。当然,这是比较简单的道理,而且已经由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天文学所证实。然而,笔者要问的是,如果在原子系中不存在某种供求关系的话,那么电子又怎么会发生“跃迁”或被成为“自由电子”呢?以上说明什么?说明供求关系确实不仅是种经济现象。

当然,这种现象在生物世界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异性动植物之间的那种“性需求”了。以上说明什么?说明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供求关系仅仅是“广义供求关系”海洋中的一粟而已。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供求关系仅仅是商品生产与消费关系而不是经济质能守恒与转化关系?

2、供求关系的本质?为何体现为价值属性?

黑格尔说,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对于这句话笔者虽然不完全赞同,但又觉得他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质能关系、供求关系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些不合理的东西往往难以持续存在下去。如果要问为什么?这是因为只要是存在的都是能够体现其存在价值的东西。否则,这些存在的东西就会因为失去存在的价值而发生价值转移。什么叫价值转移?所谓价值转移说到底就是质能关系的转化。

那么,供求关系的本质是什么?笔者以为,本质就是价值关系是否对称,当然是价值属性的体现了,因为只有对称的供求关系对于存在的物质来说才能体现价值,也才能够体现出价值属性。如果要问为什么,那是由于存在的东西都是以场的形式存在并在场的制约下运动,而场是需要质能关系、供求关系守恒的事物。一些企业家为什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吃败仗?原因在于未认识到存在的价值性。

什么叫价值性?如果没有搞错,价值性也就是符合价值属性,因为只有当存在的东西能够体现出其价值时我们才能说是合理的、有价的。当然,这是站在自然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而不是站在人文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否则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也就是说,站在“自然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是“有价”的东西,如果站在人文的角度去观察的话,它们可能就变成无价或反价的了。

当然,这也不是让人们放弃对真理的坚持,而是说坚持真理需要建筑在首先承认客观、承认实际的基础上。这次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否则如果不能承认对方存在的客观性,那么受损失的只有是矜持者。如此,我们如何来鉴别一个事物的存在是合理的还是有价的?笔者以为,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承认其存在的客观性的基础上,看其价值属性是否已充分体现出来。

一些有能力的人才为什么经常要“跳槽”?原因就是他们的存在价值在原单位已经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而需要找到一个更能够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地方。当然,做过了也不行,因为价值属性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换句话说,就算你有能力、有价值,如果社会不需要或者说需要的地方已经被人占领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能体现价值属性不能不考虑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价值属性?为何体现质能物质的交换?

在自然界中,只要是存在的东西都一定是有价值的,除非它是过剩的或多余的存在形式。由于过剩或多余的存在对于存在来说是缺乏价值的,所以过剩、多余的存在就会因为缺乏价值而发生价值的转移。我们知道,价值是能量物质的体现,而能量物质是一种无法保管或者说是难以妥善保管的东西。

1、什么是价值属性?是怎样形成的?

笔者以为,只要是物质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并非只是商品的属性,也是物质的属性,因为价值是能力的体现。比如“化合价”就是原子结合能力的体现。在水分子中,由于一个氧原子可以结合两个氢原子,所以我们就说在谁分子结构中氧原子的“化合价”为“2”。一个氧原子能结合两个氢原子当然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狭义的价值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

那么,广义的价值属性是什么?当然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了。我们知道,在一般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物质它的使用价值也就越大,用相对论力学的观点解释就是“物质是它所含能量的度量”;反之,也说明一个物体拥有能量的大小一定可以质量来衡量,体现的正是它的价值。也就是说,质量物质做的功越多,说说明它的质量就越大;能量自然是质量物质做的“功”了。

试问,生产力、劳动力又是什么?难道不是经济事物、人体能量释放的结果?而能量物质的释放当然也就是能力的体现了。既然如此,生产力、劳动力为何就不是一种自然力?如果生产力、劳动力就是自然力,那我们为何不能用物理学原理、方法来解释、解决经济问题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

那么,价值属性是怎样产生的?笔者以为,广义的价值属性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因为只要有质能关系、供求关系的存在就会有价值属性的存在,与人类的意识无关;狭义的价值属性则不同,由于商品与人类的物质、精神的需要有关,所以它是随着人类需要、观念的改变而改变的一种东西。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狭义价值属性是由广义价值属性演化而来,因此,在它的身上必然打上意识的痕迹。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类就可以凌驾于广义价值属性之上,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不假思索地予以开发和利用而不管有什么滞后反映。千百年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广义价值属性的利用也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是十分脆弱的,人类无论如何也不能为获得狭义价值属性而破坏广义价值属性,说明狭义价值属性与广义价值属性也会产生矛盾。比如我们就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创造所谓的社会财富。

2、价值属性的本质?为何体现为价值交换?

我们知道,能量是一种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无法妥善保存的物质形式,除非能将其逆变或聚变为质量物质。比如从电厂发出的电量就需要为它派上用场,否则它们就会因使用不了而消耗掉,如果出现了过剩的电量,那么搞不好还会破坏电力设备。于是,便有这样一个问题会被人们提出,那就是,能量物质为什么不能保存?而要将能量物质“保存”下来又为何非要将其凝聚为质量物质形式?

比如,为了将过剩的电量保存起来,人们就需要将它们“逆变”为直流电源,有时人们也把直流电源称为“逆变电源”。我们知道,充电前的电瓶和充电后的电瓶的重量存在差异,而当我们把电瓶里的电使完以后,电瓶的重量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这说明什么?说明被充到电瓶里的能量物质已经逆变或者说聚变为质量物质了。当然,直流电也属于能量,因此直流电的产生是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如此,作者是否要否定“劳动创造价值”学说?回答是否定的。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物质都具有交换价值——比如阳光和空气,可是,它们却都具有成为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的可能。比如将空气分离出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之后,比如通过一定的设备生产出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之后它们就具有了交换价值了,而对其开发和利用绝不仅仅为了创造财富,更是为了获得交换价值。

由此可见,广义价值属性概念的提出并没有否定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学说,只是指出在狭义价值属性之外还存在广义价值属性,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另外,还想说明的是,劳动只能创造狭义的交换价值而永远也不能创造广义的价值属性,因为广义价值属性是客观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不人给加上去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劳动所创造的无非是使一些自然物增添了狭义的交换价值。

严格地说,广义价值属性就是物质的有用性,当然是能力的体现;由于狭义价值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当然也是能力的体现。由于世界上压根就没有无用的东西而只有暂时找不到用途的东西,所以只要是物质都拥有自己的交换价值,否则将无法解释它们是怎么来的。如资源、资本、商品、产品、劳动力都是有用和可以利用的,因此它们也都拥有自己的交换价值了。如果没有搞错,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一切具有质量的物质都是由能量物质逆变、聚变而来的,当然也就离不开价值交换。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交换律》第一章·第二节(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261.html

更多阅读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ppt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为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谈话的方法调动了起来,加上学生学习的内容简单,学生整节课兴趣都是非常浓厚的。课中我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看、想、说、做、问五个步骤,让学生解决了自己提出的四个问

异术 《金融异术》第一章

系列专题:《金融异术》第一章拉尔夫·阿卡姆波拉(Ralph JAcampora)在从事技术分析时,你必须要学会兼收并蓄,因为你的方法总会有无效的时候,如果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你就是在自取灭亡。在40年的从业实践中,拉尔夫·阿卡姆波拉始终在当代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新发现社会》第一章爱国如何主义(2)

据报道,《中国不高兴》的策划者就是当年《中国可以说不》的出版策划人。2008年10月3日,该策划人把几位作者召集到北京郊区的一处农家乐一住三天。“这三天,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干,就是讨论、神侃。我们刚开始讨论的时候,是从去年10月的两件

声明:《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交换律》第一章·第二节(2)》为网友千江有水千江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