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不仅寓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而且寓于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之中,是共寓于不同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拟应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其一般特征是,为满足他人需要而进行的生产。这里所指的“他人”,不是指自然人中的你、我、他,而是指的不同产权所有者,或者说是经济人中的你、我、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生产者,经营者(包括个人或单位),都是各自独立的经济人。他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一切均按商品的价值法则和市场法则来进行。在这里,市场的发育和发展状况如何,成为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当今世界,为“他人”生产的概念更广、空间更大了。生产日趋全球化,不仅面向邻近的区域,而且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当代生产,也不限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物质生产,而且还有利用非资源性的非物质性生产,如信息和信息产业等;过去生产相对不足,而市场有无限的扩张力,是所谓卖方市场的年代,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买方市场,生产显柔性,改大批量为小批量,多品种,上水平,上档次,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不仅要强调产品质量,而且要强化售后服务。
第二,等价交换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一切交换和分配活动,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当然,在市场竞争中,等价交换是一种趋势,它存在于平均值中,而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别场合。所谓等价原则,就是不同商品所有者之间,在交换的时候,不仅要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互相满足对方的要求,而且在价值上也要相当。由此可见,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不同的产权所有者之间,而不存在于所有制内部。在这里,产权关系是因,等价交换是果。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破坏了等价的交换,也就扰乱了产权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对等价交换也要作更宽的理解。过去的商品,或则是物质资源,劳动产品或劳动力,而现代的商品除了以上的物质资源、劳动产品劳动力以外,更多的却表现为非物质资源型的产品,如信息、知识、证券、专利、技术、服务等,有人把前者叫有形经济,把后者叫无形经济。在这种无形经济交接中,通常所说的等价交换原则自然在起作用,但这里价格的价值概念的含义都比传统的价值概念要广泛得多。在传统的等价交换关系中,双方在现实的价值量上力求达到均等,而在现代化的等价交换关系中,双方追求的目标多元化了,有的是追求一定的利润,有的为了取得样品、专利、信息、知识和技术的特殊效用,暂时可以牺牲一定的近期利益,以换取未来的更大的利益。在这里,时间差、技术水平差,效益效率差等,渐渐地进入了等价原则的范围,这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
第三,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要使再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诸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和交换,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无论是个别资本的生产,还是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都必须保证第一部类(生产资料)与第二部类(生活资料)的适当比例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我们这里也不能机械地理解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这是因为,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在现代生产中,你无法明确地把某一种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比如粮食,既可以直接用于生活消费,又可以用作工业原料。又比如电脑,用于家庭,它是生活资料,用于生产或经营,它又是生产资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过分拘泥马克思的这种理论,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
第四,利润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参加生产和交换的单位或个人,无不以获取一定的利润为目的。生产者通过生产和交换活动,不仅为了生存,即换取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且更是为了取得利润,即以较少的劳动投入,换取更多的劳动收入,以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追求利润的理解也要宽一点。在传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利润是交换双方为之奋斗的最直接的,也是唯一的目标。可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利润之外,人类追逐的目标却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就利润来说,既有近期目标,又有中、长期的战略目标。为了获得中、长期战略目标,企业有时不得不牺牲一点近期的利润目标。这种情况在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就显得格外突出。把消费者奉为上帝,自己要赚钱,也要让合作伙伴赚钱,甚至以伙伴赚钱作为自己赚钱的先决条件。这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第五,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在人类尚未有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时候,其作用有二重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周期性的经济震荡和破坏。自由竞争,这是维护不同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的必要条件之一。优胜劣汰,这是按照价值法则调节生产要素和优化配置的集中体现。
在当今世界,对竞争,也不能片面理解。在自由市场经济情况下,竞争十分尖锐,或优胜劣汰,或弱肉强食,或两败俱伤,或同归于尽。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可以带来活力,亦可带来不平衡和不协调,而计划、联合可以带来平衡和协调,亦可使经济机制丧失活力。又竞争、又合作,就可以使市场和计划两个优势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使各自的消极作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当然,竞争是绝对的,合作则是有条件的。合作得好,有可能使一个濒于破产的企业死而复生,但它最终不能更改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