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常被视作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并分别加以研究。而随着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也是跨国界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实际上是一企业跨国经营的不同方式。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控制下的互动融合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常被视作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并分别加以研究。而随着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由互补逐渐走向融合。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融合的发展历程
国际贸易理论是探讨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贸易利益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历经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古典阶段、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H-O-S)模型新古典阶段和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新贸易理论阶段。
国际投资理论在早期主要是为了解释当时普遍存在的国际间接投资现象,其涉及的问题和层面较少,因而国际间接投资理论的内容也相对较少。国际投资理论体系主要是对于直接投资形成原因的研究。内容包括:海默(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产业组织论)、弗农(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等人的内部化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注1]。
1、相互替代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1960年代以前的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注2],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分析框架之内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之内的,假定生产要素在国家间不能自由流动,因而完全排斥直接投资的存在,贸易的发生源于各国商品和要素的比较成本优势;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则所采取的分析框架也难以容纳和解释国际贸易,假定要素流动,对外投资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本要素的利率差异;两者的研究长期处于隔离状态。就贸易和投资的关系而言,按照传统理论的分析,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进而使国际贸易的基础丧失,所以贸易和投资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2、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初步
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与飞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贸易和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两者是互补关系。对“里昂剔夫之谜”的各种解释开辟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道路,出现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前提的趋同和分析内容的融合。这种理论上尝试是在不同的途径上展开的。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海默(S.H.Hymer,1976)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探索的先行者,他就是通过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分析研究建立起垄断优势理论的[1]。较早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纳入一体化分析框架的是弗农(Vernon)和他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他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中,认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没有说明跨国公司为什么要通过建立海外子公司去占领市场,而不选择产品出口或非股权转让来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他提出要建立一种动态理论来系统地解释企业在出口、国外子公司生产和许可证之间的选择。他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3个时期,即创新产品时期、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并把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与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说明企业在海外生产和出口之间的选择关系。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延伸,生产国的商品出口逐渐转化为对进口国的国际直接投资,转而再从该国进口该种产品。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对贸易、国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增长间的紧密关系的描述,使得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具有了可能性。
3、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互进
日本学者小岛清(Kojima,1978)则首先进行了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这一共同基石上的尝试[3]。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中期,小岛清发表了大量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的论著,《对外直接投资论》是其集成之作。他批评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忽略了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小岛清认为,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国际分工既能解释对外贸易,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可以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成本)的基础之上。他根据自己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在国际贸易方面,根据既定的比较成本,一国应大力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出口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投资国则应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此进行,这样,就可以将东道国因缺少资本、技术和管理知识而没有发挥的潜在比较优势挖掘出来,使两国间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在这里,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都是以比较成本原则为判断标准的,因此可以将二者建立在一个综合理论基础之上。这里国际投资不再是对贸易的简单替代,两者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互进关系。
4、国际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
1980年代兴起的以克鲁格曼(Krugman,1982)为主要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使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间的传统理论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4]。该理论强调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结合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成果,对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创造的各种贸易活动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解释。克鲁格曼等人认为,由于现实世界存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因而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都无法完全消除国际间资源禀赋的差异,产业间贸易也不会被完全替代。即使实现了要素均等化,替代了产业间贸易,但是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深化,也会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此外国际直接投资会导致一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创造出国际贸易竞争优势,使国际贸易与资本国际流动同步发展。
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和公司内部贸易逐步为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Dunning,1981)应运而生[5]。他认为以往的投资理论只注重资本流动方面的研究,仅能对国际直接投资做出部分解释,并且它们无法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起来。他在吸收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1960),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1975)与拉格曼(Rugman,1981)内部化理论以及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于1981年出版的《国际生产与国际企业》一书中,提出了综合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因素在国际化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并解释了直接投资、商品出口和技术转移的选择问题。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只有当三种优势都具备时,才能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如果只有前两项优势而无区位优势,则是缺乏有利的投资场所,因而只能在国内利用优势进行生产然后出口;如果仅有所有权优势,则只能采取技术转移的方式。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成功地将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融合在一起,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中垄断、内部化、产品周期、产品出口、间接投资、技术转让等国际经济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从而更好地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从此,在理论的论证上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向。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只限于讨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它力图对跨国公司的整个国际经济活动,即出口贸易、直接投资与技术转让做出统一的解释。
19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新成果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的理论。纵、横向一体化投资理论假定企业的增殖链活动的不同阶段可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该理论把企业行为分成总部行为和实际生产行为两大类型。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简称为研究与开发;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最终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亦即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中,国际和国内市场与资源间没有差异。企业在两国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活动可有两种选择,一是转移至东道国进行,我们称之为纵向一体化,亦即在产品生产增殖的过程中,不同地方进行不同阶段的生产;二是国内国外均被安排生产,我们称之为横向一体化,亦即相同的生产在不同的地方进行。
从跨国公司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进行的研究,有纵向(垂直)一体化和横向(水平)一体化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横向一体化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是指跨国公司在许多国家重复进行基本相同的生产经营活动,强调了对跨国公司知识产品的内部化利用,通过多区位生产形成规模经济,以增强竞争能力,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纵向一体化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是指跨国公司将同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阶段分散于不同的国家,它从节约交易费用和生产费用的角度,阐明了跨国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原因——消除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变外部市场交易为公司内贸易。
5、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互融合的趋势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接近现实,许多传统的假定被放宽或放弃,理论分析也力求将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和国家层次上的资源禀赋差异、国际分工理论融为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行为的分析,而是更多地从产业或国家与跨国公司行为的结合上来考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从而使两者的分析基础及其基本结论日趋一致[6]。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但其发展进程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发展的趋势[7]。
二、简短结语
国家间不可流动的要素量和质的差异是形成国际分工的原动力,要素量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动力,要素质的差异是直接投资产生的根本原因,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使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可能。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在不同方面利用这种自然禀赋差异,共同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及其发展在这一发展融合过程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为实现全球经营战略目标转移,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动机、战略处于动态地调整中,对外投资能否发挥其竞争优势已成了其关注的重点。当前,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为核心的国际生产体系正加速形成,并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的微观基础,这使得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所带动的贸易将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继续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
要真正地突破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理论融合中某些限制因素的干扰,还要依靠国际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理论研究的紧密合作。理论的突破口应该放在将静态模型推向动态模型,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贸易与投资相融的经济效应方面。其结果将会对当代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为各国政府协调外贸与外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跨国公司经营的实践呼唤着能够揭示跨国公司新特征并能解释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理论创新。
注释:
[1] 裴长洪(1995)认为这一理论现已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并被誉为一个广泛接受的国际生产模式。详情参见:裴长洪1995年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上的文章“当代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2]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57)于1957年在赫克歇尔—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上,放松了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从而提出了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
参考文献:
[1] Hymer, Stphen.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dissertation,MIT Press,1960.
[2]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80 1966,pp190-207.
[3]Kojima,Kiyoshi.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London: Croon Helm,1978.
[4]Krugman,P.R. The New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in D.Audretsch and C.Kindleberger, eds.,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in the 1980’s,Cambridge: MIT Press,1982.
[5]Dunning, J.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Allen & Unwind,1981.
[6]赵春明,焦军普.当代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交叉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7]曹春华,吴先明.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国际易理论的交叉与融合.国际经贸探索,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