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坡道 关于设立港澳-桂滇-GMS无障碍经贸合作带的设想



设立港澳-桂滇-GMS五国无障碍经贸合作带,可以有利于进一步推动GMS的合作。要点就是“连块为带,划纵为横”。这可以将我国相关的国内区域经济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可以成为相关地区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

(一)有关带、块、纵、横的概念

1、“块”与“纵”

(1)“块”在此指的是相对封闭的、内松外紧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广西现在面临着多个这样的“块”。如,“10+1”、“9+2”、GMS、CEPA等。

(2)“纵”在此指的是“块”中的相互合作。

     2、“带”与“横”

(1)“带”在此指的是可以使有关“块”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它的特征是更加宽松和开放。

(2)“横”在此指的是“带”中各“块”之间的交叉合作。

(二)经济合作形式的“纵“与”横”

  在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合作中,合作的形式同样有纵横之分。

1、“纵”就是垂直分工合作

  2、“横”就是水平分工合作

 (三)对“连块为带,划纵为横”战略的说明

1、意图

在GMS经济合作中采取“连块为带,划纵为横”的战略,意图有多层。主要是:

(1)通过建立一条相对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带,将各个相对封闭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一个更大的合作平台。

(2)促进各个相对封闭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内的合作向跨区域间的合作发展,不断提高各自内部合作的效果。

(3)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内的合作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该战略的目标就是尽量将区域经济合作平台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4)促进一条大经济带的形成。该经济带中的主要中心城市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海口、北部湾主要城市—南、贵、昆—河内、万象、仰光等。

(5)将有利于各合作地区在多个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多的经济合作效益。

  2、内容

根据以上概念,将各个“块”连成什么样的“带”呢?具体讲就是港澳—桂滇—GMS五国无障碍经贸合作带。该“带”中包含的“块”主要有:GMS,“两廊一圈”,中国-东盟博览会,10+1,CEPA,9+2,大西南合作等。

该战略的近中期目标:到2010年,建成“港澳—桂滇—GMS五国无障碍经贸合作带”,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基础上,力争将东盟新4国到2015年执行的内容提前到2010年在次区域范围内实现。

该战略的长期目标:完全建成大湄公河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完善的合作机制和完整的区域大市场,全面推进次区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四)必要性

1、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方向的需要。

2、有利于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采取正确的战略,就有利于中国推进GMS和“10+1”的建设,更好地承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

 3、有利于推进国内区域经济合作。该战略同样有利于推进国内区域经济的合作,让各地区发挥的作用更大,做出的贡献增加。

4、有利于通道的建设。在“港澳—桂滇—GMS五国无障碍经贸合作带”的建设中,将更有力地推动各个通道的建设,有利于人、财、物的畅通。

5、  GMS经济合作特点的需要

 GMS与“10+1”的主要差别如下:

(1)有国际组织参加。在GMS经济合作中,有亚行和联合国开发署等国际机构参加,亚行在GMS中还唱主角。

(2)合作关系有别。“10+1”里,中国是在“10”之外;而在GMS中,中国在内。

(3)合作身份有别。云南,广西是以一个省来参加“10+1”,而以中国的身份参加GMS活动。

(4)启动时间和重点有别。GMS启动比“10+1”早,重点是项目启动,“10+1”是贸易启动。

(5)在GMS中,广西与云南必须更好地合作,才有利于共同与代表中国参加GMS经济合作。这与各自单独参与“10+1”的活动的关系是大有不同。

因此,必须采取更好的战略,才有利于桂滇在以项目合作为主的GMS合作中,一起联动全国,和GMS五国开展更好地合作。

6、合作模式发展的需要

(1)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

中国能否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GMS中获取较大的经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合作中采取什么贸易合作模式,即: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还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间贸易是垂直分工,产业内贸易是水平分工。水平分工主要表现为产业内的“产品差别化分工”、企业内的“生产工序型”分工和“零部件专业化”分工等形式,这些活动无疑将会增加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相互流动规模。欧盟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什么发展得快?关键是水平分工在起作用。

明确中国在GMS中所采取的贸易合作模式:从贸易转移向贸易创造发展,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发展,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发展的合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摩擦,促进和保持GMS合作的良性发展。这同样适合中国在其它“块”中的经济合作。

(2)拓展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途径。第一,必须利用非均衡协调手段和国际合作途径促成和强化产业聚合力量,提高中国产业政策的运行效果,这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必要基础。第二,建立灵活有效率的科研机制,重视和强化产品差异化的创造,创造出中国的国际名牌,使已有的产业尽快加入到产业内贸易中去获取应有的利益,为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方法是以企业(项目)为重点,以产业为主线,以园区(县、市、省、国家级)为面,力求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推进。

7、综合利用叠加机遇的需要

中国面临重叠的机遇是好事。但如果对应的不均衡,会影响到在每个机遇中获得的效益。如果能找到一种类似纲举目张的举措,就有利于抓住每一个机遇,扩大在每个机遇中获得的效益。采取“连块为带,划纵为横”的战略,就有这种功效。

(五)可行性

1、已有的主要经济合作构思

(1)“两廊一圈”。这是越南先提出来,中国积极响应的结果。

 无障碍坡道 关于设立港澳-桂滇-GMS无障碍经贸合作带的设想

(2)“零关税自由贸易区”。这是云南2002年提出来的的战略构想,并有专门的研究成果。

(3)“香港-广西无障碍贸易带”。这是2004年香港代表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峰会上提出的。

(4)经济带。中国驻越南大使齐建国对广西开展“两廊一圈”的建议中就强调,既然是“经济走廊”,就要多搞些项目,搞些“经济带”。

2、已有的经济合作平台

(1)GMS。

(2)两廊一圈。

(3)中国-东盟博览会。

(4)10+1。

(5)CEPA。

(6)9+2。

(7)中国单方面给予老、柬、缅三国的优惠。

(8)边境贸易。

(9)人民币在该范围已实际成为流通货币。

(10)WTO。

以上各种条件,加上前面介绍的已有的经济合作机制,加上区域经济合作不断的新发展,为该战略的可行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强调的是、机制是维持该战略持续实施的关键。除了根据该战略制定好中国参与GMS经济合作的规划外,在该战略的实施中,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变。一是由以政府推动为主转变靠机制调控。政府推动是必要和重要的,起“第一推动”作用,但持续发展必须靠机制维持。二是从经贸单元合作向经贸多元合作结合模式转变。三是由点、线的键合结构向二维的网络结构以及三维的主题架构转变,开展多种不同的合作机制创新,形成各种恰当的战术来确保该战略的实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36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无障碍坡道 关于设立港澳-桂滇-GMS无障碍经贸合作带的设想》为网友毁我可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