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研究表明:(1)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发生剩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失业率过高,根本原因是企业数量太少,没有就业岗位;(2)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每千人企业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的过程,有GDP的增长,而没有企业数量的增加,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增长(周天勇,2003)。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和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就必须促进新企业的不断诞生和原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企业的不断诞生和原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讲的创业。党的十六大报告及以后的党的若干重要文献之所以多次强调创业的重要,强调“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原因就在于此。
当前人们创业热情的激发遭遇到两大羁绊:一是陈旧的、僵化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一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过程中若干深层体制性障碍的制约。相对而言,前者的束缚更加严重。众所周知,人的行动是受思想观念指导的。任何改革或改弦更章最层次的阻碍就来自于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思想观念是们头脑中关于行动的主观模型,它决定了人们对某一行动的成本与收益的看法。解放思想就可以使人们改变这样的看法,这样旧观念下人们认为不合算的行为新观念下可能就会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增强人们的行为动力。因此,才有解放思想天地宽的说法。就思想观念的束缚而言,笔者认为主要三根“观念绳索”羁绊住了人们尤其是中西部人们的创业热情:
一是财富观
所谓财富观就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多数的人们对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主要包括是追求财富、还是鄙视财富,是认为创造财富光荣还是分配财富光荣等。在经济发达国家如欧美诸国,追求财富、创造社会财富光荣、分割社会财富可耻的财富观已深入人心。创业被认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渠道,是一个公民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即使基督徒创造财富也被认为是在尽天职。在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一经典著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成功的企业家,尤其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往往受到社会的尊重,很多甚至被认识是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英雄。在美国,亨利·福特、爱德温·兰德博士、比尔·盖茨、弗里德里克·史密斯、雷·克罗克、山姆·沃顿等创业者卓越的远见和创造性的开拓经营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极大推崇,成为了美国青年争相效仿的楷模。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工商业长期受到压制。文革期间,我们国家还大讲“财富是罪恶之源”,还大力宣传“越穷越光荣”的论调,儒家的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等思想至今还在束缚着很多人的头脑;专制主义的长期影响滋生了比较浓厚的财富分割文化,社会的兴奋点常常集中在如何对他人的财富的分割上,很少有人对创造财富保持兴趣,追逐权力、分割财富成了社会风行的“潜规则”,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往往鄙视实业而青睐官场,那些当不了官的普通百姓也常常幻想如何通过种种手段来“杀富济贫”。时下学术界探讨较多的“仇富心理”就这种财富分割文化的典型表现。
二是新信用观
所谓信用观,就是人们对信用的价值评判,是将之看作行事的基本准则呢,还是一种口头标榜。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实行市场经济,有关制度历经漫长的演化而比较健全,社会公众的守信意识较强,普遍地将信誉看作是个人的无形资产,大多数的人宁愿丧失巨大的额外利益也不愿意失信而自绝于社会。在我国,尽管有“言而无信而不知其可”的古训,也有很多一诺千金的典故,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晚,加之有关制度建设滞后,人们的商业信用意识比较薄弱。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中虚假广告、逃废债务、偷税骗税、造假贩假等诚信缺失现象愈演愈烈。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的判断,每年仅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1800亿元,因产品质量低下和造假贩假造成的损失至少2000亿元,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将之称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败血症”。人们诚信意识的淡漠,加之部分政府部门公信力的降低,使得创业的风险加大,创业的交易成本激增。
三是成败观
所谓成败观,就是人们就是如何看待一个人的成败,是注重以结果论英雄呢,还是注重以过程论英雄。由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及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众多的原因,创业是充满风险的过程,失败在所难免。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现有的小企业中,总体上有三分之一将在2至3年间关闭,四年内关闭率将上升到52.7%,最终失败或终止的比例高达75%,许多企业都曾经历多次失败。人们对创业的失败也比较包容,认为创业失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社会允许失败的创业者重新创业,屡败屡战的人往往能赢得更多的尊重而不是嘲笑。美国的硅谷之所以被世界上称为创业者的“天堂”,这与美国比较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是有很大关系的。我国在这方面就显得苛刻得多,“王寇”观念影响深远,“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次胜负定终生”,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一旦失败,不但舆论滔滔,而且将失去众多的援助。对于失败者人们不是“雪中送炭”,而更多是“墙倒众人推”。
上述三根观念绳索,使得人们对创业的收益预期降低,成本预期提高,弱化了人们创业的热情。不斩断这三根绳索,社会财富的源泉就难以充分涌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只能永远处在“初步”的层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只会是蓝图和梦想!为此我们必须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利于激发人们创业热情的财富观、信用观和成败观,宏扬“四个尊重”精神;同时下大力气消除一切不利于人们创业的体制性障碍,使创业成为一种时尚,使人人“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如此,我们国家的明天才能更加美好!
联系人:王仕军
联系地址: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16队
邮编:210003 电话:1377641473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