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阐明了社会再生产理论,即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传统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其中,生产可分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分配可分为消费资料的分配和生产资料的分配,消费可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等等。在这个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投资”作为沟通社会再生产过程、区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却不见了,所以作者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提出对这个问题的一点认识。本文结合马克思投资理论谈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投资环节,从分析投资需求出发,联系生产资料分配和我国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简单阐述了投资环节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理论 投资理论 投资需求 生产资料的分配
马克思的投资理论认为,投资的动力主要源于投资者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从而引发对技术创新与更新机器设备的投资竞争。与消费需求不同的是,投资需求作为“需求”有其特殊性:一是投资本质上是中间需求,是为了最终满足消费的派生需求。二是投资有“名为当期需求,实为下期供给”的两重性。从社会再生产循环看,这一阶段的投资需求形成下一阶段的生产能力供给。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有效供给形成的贡献,即为社会生产提供有效的生产手段上,而不是体现在对有效需求形成的贡献,即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上,这是关于投资活动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最本质特征。因此,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效应实际上只不过是其供给效应的副产品。由投资既是当期需求又是下期供给的两重性决定,投资结构如果不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变化,投资增长超过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则这一阶段投资需求扩张,虽然能一时拉动增长速度,但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而言,无疑是“饮鸩止渴”。因为这种投资形成的供给能力是无效供给,将加剧下一阶段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
根据上述简单分析,可以了解到投资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有必要单独起来加以认识。也许有人会提出,在生产资料的分配中已经包含了投资,在生产消费中也已经包含了投资。其实,在市场经济中,投资是生产资料的分配、生产消费所不能包含的。这是因为:第一,生产资料的分配、生产消费强调的是物质形态;而投资既强调物质形态又强调价值形态,并且价值形态的运动导向着物质形态的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先于生产资料的分配。
第二,生产资料的分配、生产消费强调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环节,即生产资料在各生产性产业部门中的分配和消费;而投资强调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求实现经济资源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领域中的有效配置。为此,在投资中,有些行为和现象,如金融投资、期货投资等等,虽然与生产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对促进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调整及优化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生产资料的分配受到所有制关系、分配主体意向的强烈制约。在我国计划经济中,国有的生产资料不能够进入非国有经济部门配置,生产资料按政府部门的计划进行分配,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调,比例关系极不合理,浪费大量资源。投资以经济效率为导向,不承认由所有制关系所造成的资源配置障碍,各种所有制的财产可以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进行优化配置。
第四,生产资料的分配、生产消费强调的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再生产活动;而投资不仅可以在国内展开,而且可以超越一国的经济界限,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强化,国际间的投资、无国界的投资在快速发展着。
所以说,投资包含着生产资料的分配,其结果也包含着生产消费,但投资的内容、机制和规律远远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分配和生产消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资源基本控制在政府部门手中,政府部门运用计划机制直接组织生产、交换、分配。在这种条件下,投资被局限于基本建设投资范畴中,而基本建设投资同时就是生产资料的分配,其结果是生产消费。因此,专门研究和讨论投资缺乏必要的前提和足够的根据。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市场经济的成长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投资已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低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换句话说,社会再生产过程应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投资五个环节构成,其主要循环过程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投资—再生产……。
总之,将“投资”列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一,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投资重要性的认识,从各方面对投资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探寻其内在规律、机制、功能、方法,促进投资实践的发展;其二,投资的增长与制度创新息息相关,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长,制度特别是企业制度会发生变迁,原因是新制度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新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投资的进一步增长。这就有利于从投资的内在要求出发,深化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推进市场经济的成长;其三,有利于运用投资机制,促进存量资产的流动、交易和结构优化,调整资源的所有制结构,促进各种经济成分的资源溶合,实现资源配置机制和配置格局的转变,推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四,有利于通过推进投资,调整国民经济中的消费与储蓄结构,推进金融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