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靠凯因斯主义的"投资拉动"来刺激经济,而当经济被刺激过头后,再采取"宏观调控"来抑制。这样的一来一往似乎也很有效,似乎已经成为中国"驾驭市场经济"的两个对应手段。但是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单纯依靠投资刺激的"外延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出产只能形成滞销性的积压,而积压所形成的通货紧缩又要求新的财政与货币的扩张,扩张的结果,则是产出的更大积压。如此几个循环,积压越来越大,而原料性的资源却越来越紧张,电力缺口越来越大。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问题在于存在一种巨大的结构性扭曲,即社会需要的商品缺乏,而社会需求量不大的商品却又过多。比如在钢铁行业,许多特别的钢铁产品自己难以生产,需要从日本进口,但一般性的钢铁又非常容易过剩。这说明,中国经济的有效供给能力相当低,特别是新技术之下的新产品的创造能力低下,这样,单纯依靠外延扩张方式增长,最终会走到尽头。而中国企业的问题在于,它们不是主动找出路,而是坐等政府的扩张政策的实施,来为它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景气程度高的市场需求环境,好让它们能够赚到钱。这种消极坐等的态度,会使政府加重负担,直至无法承担重担而不得不罢手,由企业自生自灭。因此,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两条路线斗争的较量,是企业自我生存与依赖政府才能生存的较量。而现在的问题仍然是后者,仍然是一种企业消极坐等形势好转的态度,仍然在等待政府将形势扭转过来的态度。而这需要政府再投入多少力量来托起市场的景气度?5000亿或者10000亿的财政赤字?当各个企业需要更高的市场景气度才能生存时,只能"累死"政府,因为在庞大的经济规模面前,政府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将市场景气度抬高一点点。――黄焕金】
中国外延式经济增长走向末路 难以支撑高速前行
文/郭来http://news.sohu.com/20050809/n226611394.shtml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难以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前行 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往往容易各执一词。尤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宏观经济一直都有冷、热两派观点。 用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王建的话说就是:"说过热的就肯 定要用投资和出口的数据,说防冷的则肯定要用到CPI、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投入产出比等数据。 "微妙的是,在7月29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中国经济观察第二次报告会"上,学者们对于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几乎达成了共识,以致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袁钢明研究员感慨:"我很意外,没想到大家观点会一致。"
这个共识就是,2005年经济仍会保持9%左右的较快增长,但明、后年的经济增长将趋缓。
经济增长趋缓
只看数字的话,今年上半年GDP增长9.5%,同比仅低了0.2个百分点。而之所以有"趋缓"的预测,是因为经济学家们从国家统计局7月20日发布的上半年统计数据中,注意到一些重要指标的下降趋势,主要有: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3.2%;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了1.3%。CPI的明显下滑不但打消了通货膨胀的担扰,甚至引发了通货紧缩的担忧。
前5个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和信贷增速整体明显减缓。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4.6%,增幅同比降低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10.4%,增幅同比降低8.2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了明显回落。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增幅同比减少27.9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6.1%。
对于上述经济增长趋缓的信号,经济学家们较一致的看法是,这既说明宏观调控成效明显,也表明经过了2002年-2004年3年的快速上升,目前中国经济进入繁荣后的温和调整期。
需要指出的是,短期来看,当前虽然出现减速调整的态势,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处于扩张阶段,有望保持较长时期的较快速增长。
领跑行业减速
抛开数据,看看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龙头地区,两大领跑行业,则隐忧不少。
先看"龙头"长三角。今年上半年,上海、浙江、江苏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信贷等5大核心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纷纷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近十年来,长三角经济首次出现整体增速"滑落"迹象。
长三角增速滑落,与两大领跑行业的"减速"互相影响,息息相关。
汽车产业、房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曾经引发了一轮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投资热潮,如今已势头不再。
汽车消费市场在经历了2002-2003年的井喷式行情后,已经率先在2004年转入平稳增长。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量仅增长7%左右。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加速增长,房地产投资亦明显呈回落态势,上半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23.5%,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小5.2个百分点,且逐月递减。
汽车和房地产业的调整,对上游的钢铁、建材等行业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相关的上游产品价格出现下降。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状况调查报告》表明,今年前5个月,39个工业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9%,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整体呈现加剧的趋势,特别是钢铁、电解铝等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比较严重,出现了价格下跌、库存和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现象。
为防止出现通货紧缩,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收紧"钱袋子"的央行开始有所放松。6月之后,货币供应量增速和信贷增速明显加快。6月末M2同比增长15.7%,M1同比增长11.3%。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19.9万亿元,增幅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
但这更多是治标之策。
外延式增长末路
表面上看,从长三角到房地产行业的"减速"都与宏观调控直接相关,实质上,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难以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前行。
从家电、手机到汽车、房地产消费,一轮井喷之后,接踵而至的是整个行业的长期低迷及行业利润的急剧摊薄,对上下游产业都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甚至下滑,这与其说是中国经济的幼稚,不如说是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到末路、新的增长模式尚未确立之际的必然结果。
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全面启动,客观上迫使长三角经济增长减速。一方面,长三角房地产等产业明显存在泡沫,国际游资有机可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长三角的发展,仍未走出依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加大固定资产投入的路子,这种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能源、资源压力,难以为继。
经济学家基本上认为,外延式增长方式不变的话,能源、环境等不能够支撑中国经济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日前,中电联的一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显示,今年中国最大电力缺口将出现在三季度,缺口将达到2500万千瓦。能源瓶颈警钟再度响起。
国际经验早已证明,可持续增长靠的不是投资,而是技术进步。但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始终是外延式扩张,症结仍在于政治改革的滞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对经济的干涉过多。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难落实,深层原因即在于此。
这也使得经济"退烧"后出现一些新问题,例如股市始终欲振乏力,从房地产等过热行业中退出的民间游资,依旧面临投资方向难觅的困境。
被忽视的就业指标
在对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进行分析时,另一个老问题也值得重视。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在一大堆统计数字中间,关于就业情况却未见统计。这是一个需要改变的"惯例"。
尽管有关部门也对城镇就业情况做过一些统计和研究,但是还没有把就业指标真正纳入到宏观经济运行体系中,将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与其他因素通盘考虑。
就业指标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中国目前发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是与国际接轨的失业率统计。它没有把失业农民统计在内。
7月20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5万人;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34万人,登记失业率4.2%,与去年底持平。
至于全社会失业率状况,可以作为参考的是,今年上半年,某沿海省份的一位省级领导告诉《瞭望东方周刊》,3年前他对本省真实的失业率水平搞了次抽样调查,全社会失业率指标中,包括了城镇失业人口,失业农民。失业农民为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农民和失地农民。他统计的结果,该发达省份全社会真实失业率为10.4%。
根据有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与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增加之间存在反差,值得格外重视。
"走出去"受阻
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把中国经济放在世界经济背景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最近的几起"大事件"则说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是双向的问题,世界需要学会如何与崛起的中国相处。
人民币小幅升值,以及中国采取更为灵活汇率机制的举措,在国际上获得普遍叫好。这实质上体现了中国政府一贯既坚持主权又努力做到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的立场。但是中海油退出竞购优尼科,则表明西方世界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迎接中国的崛起。
一家相当国际化的中国公司,完全用市场化的手段,以近乎"冤大头"的价格,收购一家资源主要在美国以外的美国石油公司,而且中介机构全部来自华尔街,结果主要受挫于美国的政治阻力,这不能不说是国际政经界的新事件。
中国的崛起已经改变全球经济实力格局,已有的经济大国,尤其是美国,究竟应该如何应对这一事实?从历史上来看,控制和引导新兴世界大国发展方向的企图往往并不成功。西方世界与当年德国和日本的关系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上半年统计数据来看,外贸出现低进高出的格局,下半年世界经济将有所回落,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人民币汇率仍存在着不确定性,今后的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困难。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