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年关已近,但是一场以《华夏时报》为始作俑者,扯进中国家电业资深专家陆刃波先生、美的、惠而浦等企业来助阵的以打到“中国名牌”帅康的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2007年9月29日,《华夏时报》一则“美的华帝欲并购帅康”的不实报道后,引发了家电业的一大闹剧。之后,帅康集团在新浪网发文出面澄清未被“惠而浦美的收购”的声面,证明《华夏时报》报道纯属捏造。 然而2007年12月7日《华夏时报》又一次刊登出帅康品牌负面新闻:《传帅康遭惠而浦并购 张晓钟称尚无意向性接触》一文,文章中惊爆“惠而浦欲并购帅康”、“帅康总裁赌钱卖掉工厂”等子虚乌有的内容,里面不乏对帅康集团和帅康企业领导人个人的人身攻击,一时间恶炒“帅康”的文章再度沉渣四起。 而上述全部报道,经帅康企业声明全是“虚假”的。新闻媒体有对社会现象采访报道的权利,也有对社会不法现象舆论的监督权利,但这种权利是应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华夏时报》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要用些假新闻围剿帅康呢?里面不排除某种见不得人的利益驱动,说穿了就是为了巨大的金钱利益驱动。其一、媒体竞争激烈导致巨大的利益驱动。现今的报纸媒体竞争激烈、大都依靠一定的“广告费”维持生存、发展。

aihuau.com阅读率、发行量就成给广告商投放广告的参考依据,阅读率、发行量也就成媒体经营的指标。于是,追求独家、追求轰动、吸引眼球成了媒体的第一要素。导致编辑记者为寻求“爆炸新闻”而不惜生编硬造。新闻界专业人士对假新闻的卖点公式总结:“知名人物+反常事件+热点背景=有卖点的假新闻”。这次《华夏时报》炮制的几篇“帅康新闻”全是“有卖点的假新闻”。其二、商战对手下“黑手”。帅康是中国油烟机最具品牌价值的企业,一直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一些竞争对手为了从帅康抢夺市场份额,用光明正大的竞争赢不了帅康,便不惜采用阴谋手段造谣中伤,借助媒体造谣是“杀伤”帅康的最佳方式。在这次事件中,不排除媒体的某些人,某些部门为了局部小利益,是否受到帅康竞争对手的利用、收买、为局部小利益而牺牲报社的大利益对帅康下“毒手”。打倒帅康有什么好处呢?打倒帅康这个中国厨卫行业的优秀标杆企业,只会是少数的阴谋者得益。但在法制健全的今天,一切阴谋者都将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