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认为,促进就业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从当前宁夏的实际情况看,人口、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当前宁夏正处于特殊的经济转型时期,由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全社会经济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量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虽然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类型的企业不断增加和发展,创造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但仍然不能满足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同时还有一部分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比较高,使就业问题存在结构性和绝对性供求失衡的两种情况。
课题经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当前宁夏就业的形势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弹性系数呈低位徘徊状态,经济增长呈典型低就业增长模式,国有及集体企业就业人员明显减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下降明显,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呈上升趋势;从劳动力的供给趋势来看,宁夏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必然会伴随大规模的劳动力调整与流动;从宁夏劳动力市场需求看,未来一段时期新增劳动力将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城乡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将不断加大。据预测,到2010年,宁夏全区总人口将达到630万人,劳动力资源总数超过445万人,其中城市200万人左右,乡村230万人左右。如果就业弹性系数能保持在0.20的水平,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将有33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51万人,第二产业80万人,第三产业105万人。届时,如剔除城镇劳动年龄内无就业意向、丧失劳动能力和无需就业的其他人员,就业人口占到全部劳动力资源总量的76%,即使如此,每年还将有12万以上的城镇劳动人口存在就业困难,全区城镇失业率将达到7.50%,因此宁夏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课题研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宁夏要想完全消灭失业是不可能的。但是,把失业率限制在自然失业率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却可以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宁夏的就业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真正把“就业优先”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确立适度的增长速度,力争实现就业和经济增长并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国有经济,有效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打破服务业垄断,促进就业增长;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切实建立公开、公正、平等、透明的就业秩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就业门槛;健全扶持政策,建立就业援助制度;规范失业人口统计口径,全面落实政府的就业责任;充分发挥各级群众团体和社团组织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等。如果措施选择得当,宁夏就业形势的好转完全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