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中国汽车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德尔福、日本电装、博世、美国德纳、法国法雷奥等先后在中国投资设厂。据统计,世界前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已有70%在中国设厂,在中国投资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超过1200家。能够像世界100强的零部件企业那样到处设厂,纵横捭阖,当然也是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梦想。之所以还是梦想,是因为与他们相比,在技术和资金实力上我们还与之有相当大的差距。对零部件出口企业而言,如何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如何加强物流、生产、管理能力以进入汽车零部件国际采购的行列中,是企业应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问题。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及新汽车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对零部件企业都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而我国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这方面都开始加大研发力度,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但大多数企业限于条件和理念做的还很不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9月8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大型的零部件企业,难以进入国际零部件采购链条。汽车零部件出口如要实现长久发展,企业必须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开发高端产品,尽快攻破诸多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强势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质量,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加关键零部件的出口份额,优化零部件出口结构,实现出口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改变目前产业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转而成为技术密集以及高附加值,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必须攻克的难题。现在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已经开始在行动。实际上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寻求海外拓展的道路,例如潍柴动力就到奥地利组建汽车技术开发研发中心,雇佣当地人员,再把技术带回国内生产。不过,总体上来讲,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去海外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试水阶段,无论从人才储备、经济实力、国际经验方面都还缺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