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马克思将处于市场经济状态下的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介定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关系,甚至将其上升到政治性的“阶级斗争”高度。
但现在,我们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在市场经济状态下,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并非是劳资关系,而是行业分工的关系。所谓行业分工,即是说社会在市场经济引导下,分化出许多制造与经营特定商品的生产经营者,这些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共同构成一个行业,另外一些生产其它种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又构成另外一个行业。而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主要就是在这些行业之间进行互相交换。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之间的产品交换,实际上就是一个行业与另外一个行业之间的交换;因此,交换并非单纯交换者个别人之事,而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事,是社会化关系之事。交换者个别人之事上升到行业之间之事,就意味着存在供给上的竞争与需求上的竞争。行业关系最基本一点就是一个行业供给产品,另外一个行业则需求产品,同一种产品,它由整个行业来供给,又由另外别的整个行业来需求。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竞争,供给竞争与需求竞争。如果是个别人之间的孤立交换,看不到整个行业的存在,就不会存在这种竞争,所以交换要由个别人之间的交换上升为行业之间的交换。
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就是交换,并且是“有效率的交换”,而行业分工下的交换,由于存在这种竞争性,所以就可较好地实现这种“有效率的交换”,从而使每个人能够以更低的代价耗费而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因此,基础行业充分的供给竞争,是其它行业以至整个社会经济得以充分增长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基础行业因垄断而出现供给竞争不足,从而使有效供给不足,就会从根本上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发展。
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劳动力与资本,作为两个不同的生产要素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比如我们知道,劳动力由劳动力市场供给,资本由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供给,我们去找劳动力,会去劳动力市场寻找,同样,我们去找资本,同样会去资本市场(银行、股票市场)寻找。因此,这些市场同样必须要有充分的供给竞争,才能使需要它们的行业获得低廉的生产要素,从而使它们供给成本低廉的产品,最终通过同样的供给竞争造惠于整个社会经济。
因此,作为不同行业下的劳动力与资本,也必须要有充分的供给竞争,使劳动力实际价格低廉,同样使资本实际价格低廉。所谓“实际价格”是相对于“名义价格”的货币价格而言的。对于劳动力来说,它实际价格是指单位劳动生产率所要耗费的工资的程度,如果工资很高而劳动生产率也很高,那么其劳动力的实际工资也可是不变的甚至还有所下降,相反,如果劳动生产率很低,虽然工资很低,其实际工资也较高。因此,发达国家的工人虽然工资很高,但由于其劳动生产率很高,所以这些工人的实际工资仍然较低,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相反,落后国家的工人虽然工资很低,但由于劳动生产率很低,所以这些工人的实际工资仍然较高,从而削弱其竞争力。但是,如果设法让落后国家的工人在较低工资的状态下获得更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其实际工资将会下降,从而提高其作为劳动力商品的竞争力。这种情况出现在跨国公司对落后国家廉价劳动力的利用上,这些跨国公司有能力使这些效率低下的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付给的工资却只比原先他们所得工资高一点,比其原来发达国家中所雇佣的工人工资低得多,这样,劳动力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就会使这些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低廉,价格很有竞争力。而这正是改革开放中的今天中国获得巨大经济增长的基本奥秘所在,即世界资本利用上了中国廉价劳动力资源。
如果中国没有这个劳动力供给上的巨大优势,在整体技术水平仍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想要实现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劳动力的供给竞争,迫使劳动力资源向市场提供的有效供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哪个国家缺乏这样一个劳动力要素的有效供给,缺乏一个具有充分竞争性的劳动力供给行业,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发展,会更加困难。美国西欧,它们具有宏厚技术实力,但却缺乏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这样,它们的经济已经在中国等国家的攻击下续渐显现疲弱状态。这是我们今天已经清楚看到的情况。
这些现实情况,用劳资关系无法解释清楚。虽然劳资关系并非不存在,也并非不起作用,但劳资关系最终只是行业分工关系下的一种特殊关系,它最终将受到行业分工关系的巨大作用。当劳动力行业存在充分的供给竞争时,劳动与资本之间会存在更多冲突,因为资方会有更多选择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劳动力,从而使劳动力价格走低,这种劳动力价格走低甚至会引来政府对劳动最低工资的硬性规定。相反,如果劳动力行业缺乏这种供给竞争,资方对劳动力的选择余地减小,则劳动者所获得的待遇将会提高,从而改善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的地位。所以,劳资关系最终由行业分工来解释,是行业分工之下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