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阻碍我们的成长,是什么使我们与他人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持续的追求自我中变得更加空洞和虚渺?这其实是同一种东西,一种应当被我们消灭的坏东西。
一只盛满水的杯子是不可能被加入新水的;一个带着维护自己固有观点的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也很难获得新的发现。这两件事情道理相同,而且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很多人都在讲“空杯心态”。但能做到的,确实很少。
丰富的物质文明、财富英雄导向下的结果评判标准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的渴望获得他人认同,因为这是实现利益追求的基础。拿什么来获得他人认同呢?包括业已取得的成就、地位,当然也包括证实自己的学识、思想、观点是最正确的。
很多时候,我深深感到悲哀,因为今天发生在办公室、学校、咖啡厅甚至家庭里很多朋友或者亲人间的对话并不是基于相互学习的探讨,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更加出色的辩论,这种现象的普及只能说明一个时代的学习力、创造性正在发生可怕的退步。
当我们捧着李嘉诚、比尔·盖茨等时代英雄的经验赏心诵读,并对其提出的“学习的重要性”深以为然的时候,却并不一定明白学习的真谛。
孔子讲人生的意义在于“参赞天地之化育”,即弥补天地的不足,这就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持续下去的全人类的事业。而针对每个人来讲,依据自己的人生目标,即“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断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新的需要弥补的地方,再通过学习完善之——这是学习的真谛。而学习也决不是上学、读书这样单一的途径。为什么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呢?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只要我们本着开放的心态,认真聆听他人观点,就能发现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可以采取的,高明的学习方式。
但现在,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正在弱化,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太急于证明自己了,而且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也许,你能证实自己确比别人“略高一筹”,但可惜的是,无数的学习机会就被无聊的辩论扼杀了。
坚持自己的观点本来不是错事。但我们要清楚,首先,今天非常流行的快餐式学习很可能让我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所以虽然在各类辩论环境下能说的头头是道,真要下手去做的时候,却不知从何着手了;其次,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是在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否则就成了愚蠢的固执。
我个人非常反感这类无聊的争论,宁愿让别人认为自己“输掉”也绝不会继续下去。一旦发现开放式、探索型的交流,即将变成封闭式、争论型的自诩,要反就调转话题,要么不再继续下去了。因为我知道,这是在浪费时间。
每个人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每一个今天都能获得一点收获、一点成长,那每个明天必然是愈发灿烂的;反之,如果我们把大多数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争论上,只会随着时间推移,更加强烈的感觉到自身的空洞和虚渺。
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没有止境,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永远也只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唯一能使自己获得成长的方式是:时刻保持虚心,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人观点,这样,人的心胸才能如海般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