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集群研究的数理模型
经济学(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经济学)在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大有作为,尤其产业组织学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当然,我决不认为只有经济学模型是最好的研究产业集群的工具,因为对一个问题或现象的认识, 是一个逐步“逼近真理”的“证伪”过程,单纯依靠一个学科或者一套工具是不现实的,只是夜郎自 大。如果经济学真正那么“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么,为什么东方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的“庸俗经济 学”都没有解决10亿农民甚至280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所以,尽管我是学经济学的,我感觉必需与兄 弟学科“携手”方能为中国产业集群研究或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于研究产业集群的经济学模型,我仅仅据几例国外的研究成果: 1. 区位竞争模型: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集群模型的来源。 豪泰林模型的意义在于企业的区位选择是两种效应的结果:一种是需求效应,产生“向心力”,导 致企业聚集于市场的中心;一种是竞争效应,产生“离心力”,导致企业分布于市场的外围,且距离越 远,竞争越弱。豪特林(Hotelling, 1929)提供了这一思路研究的基本范式。在豪特林之前,古诺模型 (Cournot’s model)讨论了生产同质产品的两寡头企业间的产量竞争,伯兰特模型(Bertrand’s model)讨论了生产同质产品的两寡头企业间的价格竞争。Hotelling的区位模型(Hotelling’s address model)研究了生产同质产品的两寡头企业间的竞争,在这个市场中,买方按地理位置分散,企 业通过改变位置和价格进行竞争。 2. 不完全竞争模型:产业经济学的集群分析框架 库坡曼认为,产业集群的根源:不可分割性; 斯塔瑞提出了有名的“空间不可能定理”:引入同质空间来分析阿罗—德布鲁模型时发现:经济 中任何空间竞争均衡时总的交易费用必须为零,因此均衡时不可能出现城市和区域间贸易。换句话说, 完全竞争模型不可能是研究空间经济学的基石。 在斯塔瑞的“空间不可能定理”基础上,有一些学者构建不完全竞争模型的产业集群分析框架: 1)企业不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根据顾客和企业的空间分布进行价格决策,并从中产生企业间、居民间 和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而形成产业集群。 2)垄断竞争模型:企业在规模收益递增背景下制订价格,并生产差异化产品。因为每个企业很小,相当 于产业连续体的一员,所以企业之间的战略相互作用很弱。 3)寡头竞争模型:大的经济主体,如大企业、地方政府、地产开发商等都是数量有限,他们依赖于其市 场势力(或垄断能力)来决定竞争战略,彼此依赖度高,战略相互作用很强。 4)福利或效率评价:以完全竞争模型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背景下的市场结果是社会最优化;而外部性和不 完全竞争模型涉及到市场失灵,所以其市场结果往往无效或低效(非最优)。 从经济学意义来说,产业集群尽管有助于提高所在集群本地的福利水平,但是放到整个国家或国际范围来看,产业的过分集群对整个社会来说很难说是帕累托最优的。既然是不完全竞争背景下的产业空间非均匀分布,那么与完全竞争背景下的某一产业空间均匀分布(在要素和产品的交易费用为零时的自由跨地域流动条件下)理想状态相比,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效率损失。至于其中效率损失的数学衡量,我们不妨借鉴微观经济学上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此时“生产者和消费者”要“代数变换”为“各个产地和各个销地”(即某一产业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
这种"回流效应"如果不是从区域经济而是从产业层次来考虑,就必然产生产业集群。这也从一个侧
面论证了产业集群的基本机理……要素流动(我将其推广到要素的跨地域、跨产业、跨企业的全方位流动)是产业集群存在与否的根源,用王缉慈教授的话说,就是“吸引并黏附流动着的财富!”中的“财富”。 另外,一些高明的政治家其实也是无意之中(或许是多次碰壁之后的彻悟或者是人生经验的体会)实施了这样的政策。比如,一代伟人邓小平,他的“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凭什么,不就是要素流动吗?!君不见,深圳是怎么先富起来的?不就是全国各地的资金和人才纷纷到那里淘金淘出来的?上海想再度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金融产业集群,没有诸如“友邦保险”、汇丰银行之内的世界级“大碗”来捧场是绝对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