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曼昆 pdf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学界的尴尬



 当前出现的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决不是仅仅关于2004年中国的物价形势发展问题,或者说中国的核心消费品价格将上涨几个百分点之间的争论问题,更不是关于中国是否可能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问题。争论的关键在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应当采取哪些政策手段。当前的这场争论实际上充分暴露了中国经济学界和主要的经济领导部门在对如何客观科学地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中涉及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或者观点上存在着重要分歧,或者说还存在着种种模糊的甚至混乱的概念。

    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同观点,实际上是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处在经济周期中哪一个阶段的分歧。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加速扩张或者说增长时期”,或“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这种主导观点从2003年下半年对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预测的时候,就由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权威研究机构提出,目前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但是仍然有少数学者包括笔者持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学界普遍流行的简单化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仅仅由两个发展阶段组成,即经济衰退阶段和“新的扩张或增长阶段”组成。人们在分析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或者在经济周期中所处的具体阶段的时候,没有或者基本上都忽视了应当坚持经济周期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一个经济周期一般来说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这就是经济复苏,经济高涨,经济衰退,经济萧条。

    “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加速扩张或者说增长时期”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暗中假设,在2003年到2004年之际,中国经济还刚刚从原来的经济复苏阶段走出来,刚刚进入一个加速增长的阶段。笔者认为,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开始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上升的经济复苏阶段,在2002年下半年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2003年实际上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处在一种特殊的繁荣阶段。2003年第四季度和200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这一轮经济周期的最高值(年增长率大约10%左右)。今年以后的各个季度GDP增长速度有逐步放慢的趋势,中国宏观经济的“软着陆”过程正在成功地进行。

    从经济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每次经济周期都有大体相同的发展形式和发展阶段,但是每一次经济周期的发展动力和具体条件又并不完全相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以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冲击即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对中国国内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中国在1998年到1999年之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经济的重新高涨。1998年由中国国内有效需求所带动GDP增长实际上只有4,3个百分点左右。1998年和1999年中国国内需求也就是资本形成和消费需求拉动的GDP增长速度在整个90年代中是最低的,贸易和劳务经出口的贡献基本上达到三个百分点左右。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东南亚金融危机实际上使得中国的宏观经济在1998年和1999年同处于严重衰退阶段的1990年和1991年大体相当。中国宏观经济至少就国内经济部门即国内的有效需求发展状况来说,在1998年到1999年之间经历了实际上的衰退阶段。

    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软着陆”以来引起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或者处于长期经济衰退的阶段只是到2003年才加以改变,我国经济在2003年才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实际上,在200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已经达到10.3%,应当看作是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主要标志即中国经济开始了恢复性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2001年继续上升到13%,而到2002年已经达到16.9%。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经历了2001-2002年的经济复苏阶段以后,中国宏观经济在2002年下半年已经进入了一个明显的加速增长阶段即经济高涨阶段。而2003年固定资产增长率更高达26.7%,完全应当被看作是中国宏观“经济过热”的主要标志,中国宏观经济中其他的、几乎所有重要的指标都明白无误地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繁荣阶段。

    如果我们能够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各项基本指标,根据规范的经济周期分析方法证明,中国的宏观经济2002年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2003年下半年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本轮经济周期的最高点,2004年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过热”,那么我们对近几个月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那种“慎用重拳打压经济”的顾虑或者呼吁也就成为完全多余的。

    中国的历次经济周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济进入高涨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在高涨阶段能够延续大约二年左右,然后开始急剧的经济收缩阶段,这个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由于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可以延续很长的时间。特别是上一次经济周期中,我们观察到经济进入衰退到恢复阶段延续了好几年。在这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或“博弈”往往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其次,我们应当从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速度大约在9-10%这个共识出发,来具体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周期中的各个阶段性,而不能仅仅将价格的变化特别是核心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化作为判断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周期中那个具体阶段的主要标志。我们应当将国内有效需求变动的具体状况作为判断宏观经济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的主要根据。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最终需求中的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是最稳定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却又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的条件下,我们很难期待这样一种情况:中国GDP的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引起,特别是消费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这种特殊的情况(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这种情况是存在的)。由于投资行为本身的特殊性,宏观经济中的波动始终主要是由投资的波动决定的。

    自从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中国拥有的各种比较优势逐步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在过去10年中,中国出现了长期大量的贸易顺差。特别是在1998年和1999年,正是这种国外的有效需求支撑了中国GDP能够继续维持在7-8%的水平上,没有出现1990年和1991年那样国内经济处在明显的衰退阶段。因此中国的商品和劳务净出口状况如何,在中国的最终有效需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在2000年和2001年期间,中国GDP增长开始主要由国内有效需求拉动:1999年中国商品和劳务净出口大到2,249亿元人民币,2000年则保持在2,241亿元人民币。因此,2000年国外的需求拉动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基本上等于零。而从2001年开始,中国GDP的增长已经完全是由国内有效需求拉动的。对外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在2001年下降到了648亿元,在2002年则进一步下降到187亿元人民币。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已经从1997年和1998年大约4%上升到8%左右。因此非常明显,中国经济在2000年到2001年间已经走出了经济的复苏阶段。因此2002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虽然仍然为8.0%,但是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已经达到8.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2002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实际上已经接近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潜力(9-10%)的上限。

 宏观经济学 曼昆 pdf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学界的尴尬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二元发展在对外经济中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在我国的经济统计中,对外贸易分成“一般贸易”即由国内企业进行的对外贸易和其他各种贸易方式,在这里主要是外资企业组织的进出口贸易。因此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对外贸易分成“一般贸易”和“其他方式贸易”两部分。“一般贸易”项目从2003年一月已经出现了逆差,到2004年四月已经出现了连续十六个月的逆差,估计2004年一月到四月期间这个项目的逆差已经达到110亿美元左右。这是一个表明国内有效需求过度的最基本的经济指标。

    由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公开发表中的一些因素,特别是支出法的GDP统计到目前为止仅有年度数据,而且基本上在每年的下半年才公开发表。因此我们无法获得2003年中国的国内最终消费、资本形成特别是固定资产形成以及商品与劳务净出口的准确数据。我们估计2003年中国的商品和劳务净出口在最好的情况下,与2002年的187亿人民币保持相同的水平。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真正反映国内有效需求状况的应当由“一般贸易”指标来加以反映。在2002年“一般贸易”还有71亿美元的顺差,2003年出现了57亿美元的逆差。因此这充分表明,由于国内投资和消费的过热,相对于2002年中国从国外多进口了128亿美元的商品,占2003年GDP的0.8%。因此2003年中国的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率实际上达到了10%,已经超出了中国公认的潜在长期均衡增长潜力9-10%的界限。但是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FDI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中国的来料加工和其他方式贸易,或者说主要有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进行投资并且直接组织进出口的部门的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其进口增长率。我们可以将这个部门看作一个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对其无法施加重要影响独立的国内经济部门或者说“飞地”。它较少地受到国内经济部门的影响或者说独立于国内经济周期的影响,但是却在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中发生越来越大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正是这个部门成为近年来中国出现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大约5000-6000亿美元的外国在华投资存量每年获得的资本利润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近年来的贸易顺差。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中国宏观经济在2003年下半年已经处于有效需求过度或经济过热状况。2004年第一季度,“一般贸易”逆差则已经达到124亿美元即1025亿人民币,第一季度中国的GDP为27,128亿元人民币,因此这部分逆差已经占 GDP的3.8%。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有效需求增长率实际上已经达到14%左右。因此,当前的中国宏观经济肯定处在“过热”状态即宏观经济出现全面的失衡状态。

    中国的一系列权威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之所以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肯公开承认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进入“过热”状态,从经济理论分析的观点来看,主要是由于混淆了一系列基本的经济学基本概念,简单地将经济周期划分为上升阶段和衰退阶段,没有从一系列基本经济指标的周期性变化角度来加以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由于各种统计数据的不完善,特别是由于历史因素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有季度的GDP(三大产业部门)而没有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商品和劳务净出口季度数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也有半年度报表,还没有季度报表。这也是造成当前中国经济学界这种混乱状况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还不善于而且没有可能根据季度的甚至月度的数据来分析中国宏观经济中一系列基本变量动态变化或运动。

    因此我们在这里呼吁国家统计局:与其对中国经济进行太多的“预测”,尤其是对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具体行为加以评论,还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尽快实现公布季度国内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的数据上面。

    因此,中国的经济学家现在确实不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讨论中国是否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恶性通货膨胀的问题上。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各种并不很理想的条件下实际上仍然能够成功地坚持了以稳定物价为首的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可以肯定地说,使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调控水平即也是越来越高了。2004年中国肯定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超过5-7%,更不可能出现所谓的恶性通货膨胀。因为中国的货币供给特别是流通中的现金仍然在控制之中,即是2004年出现了货币供给量超过原定计划的17%,也不可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中国的经济学家应当认真深入地分析支持当前中国经济高潮形成的各种原因,以及2003年中国货币供给量失控的原因。很明显,2003年中国货币供给量失控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外国热钱的流入。中国的货币政策确实面临着所谓“三难问题”的严峻挑战。但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也确实基本上成功地保证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2967.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 新形势重庆对外贸易

2014年是世界经济领域最具颠覆性的一年,有人作了这样的概括:百度干了广告的事,淘宝干了超市的事,阿里巴巴干了批发市场的事,微博干了媒体的事,微信干了通讯的事。不是外行干了内行,而是趋势干掉规模,先进取代落后。这种趋势对我国经济工作提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

    2011年即将结束,在各种官方年度数据发布之前(通常会在次年2月前后陆续发布),似有必要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的热点作一粗略概览和预估,笔者拟就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占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不动产税等方面展开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直面中国2010年最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2)

 除了财政政策之外,货币政策现在也受到多方面制约:一是货币供给量,二是利率。从货币供给量来看,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中国这几年基础货币投放量增长较大,特别是外汇占款。中国有2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非常大,在增大基础

2016宏观经济形势 直面中国2010年最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1)

 文·刘伟      中央判断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最为复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原因有很多方面。  结构性失衡是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源  最为复杂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最为复杂,因此中国宏观经济调控

声明:《宏观经济学 曼昆 pdf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学界的尴尬》为网友酷到极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