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的力量议论文 创业板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市场的力量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千呼万唤,终于等来了一个确切的时间:今年五月一日,筹备了十余年的创业板就要正式开启了。好在宣布这个消息是在愚人节的前一天。

 

创业板的推出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值得庆贺还是值得忧虑取决于我们的监管者在思路上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市场的力量—而不是监管者的力量—来推动创业板未来的成长。

 

在大洋彼岸奥巴马政府无奈之下强势介入花旗银行、美邦保险、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的资产重组乃至企业运营方案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鲜活和重要。

 

我认为,创业板最终是否成功只需要看一个指标,那就是它在未来是否能够孕育出一批对中国乃至世界有正面影响并为股东创造了卓越价值的、堪称伟大的企业。

 

而要做到这一点,创业板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流的成长型企业、一流的机构投资人以及良好的流动性。这三个要素互为因果,但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同一个前提:好企业。

 相信的力量议论文 创业板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市场的力量

 

换句话说,如果我是一家真正的好企业,你必须给我一个来创业板—而不是去纳斯达克、纽交所、香港主板以及A股主板—上市的理由。

 

门槛低不是一个好理由。如果最终创业板成了一个上不了主板的企业的集散地,创业板一定会无疾而终。

 

费用低也不是一个好理由。相对于市场本身的优越性,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看,上市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境外上市的路被堵死了不是一个好理由。堵死的路早晚会重新打开。如果我的确应该在海外上市,与其折回头来重新搭一个境内结构重新打表计时同时还要赌一个不确定的审批结果,不如踏踏实实“将错就错”先把业务做好,要赌干脆就赌“十号文”的最终解禁。

 

A股主板事实上暂时关闭更不是一个好理由。如果监管者试图通过关闭主板而把一些所谓的优质企业赶向创业板,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导致创业板成为另一个不太有人气的主板从而彻底失去了建立创业板的意义。

 

如果我是一家本来完全有机会上主板、真正有潜力成为一家堪称“伟大”的企业,只有以下三个原因有可能吸引我来创业板:第一,我能不用等待上主板所需的券商通道;第二,我能获得比主板更加符合市场供需原则的市场化估值;第三,我能在创业板上找到一批同样优秀的企业与我比肩而居。

 

其中,第三个条件是典型的鸡生蛋蛋生鸡,在初始阶段不可能具备。因此,在今天真正有意义的因素只有前两个。

 

而这正是创业板获得长远成功的前提条件。

 

说得再直白一点,创业板要想成功,一方面要打破通道制,逐步从审批制向报备制过渡,另一方面要打破既有的价格指导,允许券商按照市场需求为企业定价。总而言之,必须用市场的力量代替监管部门的力量,把“谁能上”和“用什么价上”这两件事交给市场,同时把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强化信息披露和查处证券犯罪上。

 

在主板市场的IPO中,中国的券商们过往做的基本上都是律师事务所和公关公司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在未来的创业板上我们能够看到一批券商开始具有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并逐步从“律师+公关”转为遵循市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资银行,那么我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创业板就不至于沦为一个专门汇聚上不了主板的“二等企业”的垃圾板,从创业板中就有可能走出像微软、谷歌那样的伟大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3009.html

更多阅读

创业板:看谁的利益最坚挺(4)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联合投资在创投业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一家创投企业所看好的项目他并不专业,这个时候他就有可能找专业做这个方向的创投进行评估与投资。使得他对这个企业的判断更为精准,评估监督的力量也更大一些。

创业板退市 中国创业板需要怎样的退市机制?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展开调整,亚洲股市也陷入低迷。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已有大量公司推迟进行IPO及发股计划,其中尤以金融中心香港为甚。这里面包括了募资额达100亿美元的友邦保险集团,募资额为26亿美元左右的

声明:《相信的力量议论文 创业板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市场的力量》为网友人贱不如不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