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通向诺贝尔之路:两大理论体系综合与创新



一、中国经济学的时代课题: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综合集成

迄今为止,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范式,一种是以《资本论》为标志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范式,一种是以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十六版)》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从1776年亚当8226;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算起,到1848年约翰8226;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若干应用》的出版,再到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出版,直到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首版的问世,200多年来,这四位经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们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分别流行了大约半个世纪,这也许不是一种纯粹的偶然现象,似乎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生活每当经历大约半个世纪的巨大变化,就可以使人们的认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从而产生新的理论思维成果。

从20世纪后期开始,世界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时期,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市场经济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世界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则趋向统一。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互相渗透与融合,不仅为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课题,也为各种经济理论体系的综合集成创造了社会需求,使马克思经济学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迫切要求建立同这种新的国情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学理论体系。目前我国的大学讲坛,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两门主课,一门是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一门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也迫切需要教材的更新,吸收各种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成分,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学教科书,以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

二、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首先是方法论的创新

产品经济时代的结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苏联范式”的过时,使当代中国的经济学面临范式危机。当我们大批引进西方经济学典籍的时候,西方经济学同样也陷入了范式危机,有人甚至对经济学是不是一门科学都产生了怀疑,而马克思的经济学却在那里再度兴起。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危机,其表现是原有的理论范式不能说明和解决市场经济的现实问题,实质是经济学研究已经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思维方法问题,就不可能克服这种危机。历史继承性是科学发展的规律之一。继承以往的经济理论成果,主要是利用其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借鉴其研究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经济学家的现成结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范式最值得借鉴之处,也许主要不在其理论体系本身,而在于创立者那种敢于向权威挑战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在于对以往的一切经济理论成果进行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用这种科学态度来看待已有的经济理论成果,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讨论,致使他的经济理论遭到冷遇和排挤,才最终导致我国经济理论范式的危机,对于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创造精神的中华民族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在各种经济理论体系相互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确认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价值和学术地位迫在眉睫,这也是中国经济学能否被西方经济学同化和淹没的关键所在。

经济理论创新首先是方法论的创新。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说到底就是唯物辩证法,一切经济理论观点的真理性,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必须遵循一般的思维活动规律。经济学运用抽象分析法,假定前提必须符合实际,论证过程必须合乎逻辑,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结论才不能被证伪,否则,就不能确立科学的经济理论。所谓论证过程合乎逻辑,其实就是要以经济现象本身的内在联系为根据,逻辑思维方法也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归根结底,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经济理论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创新点之一是确立三重分析法,即以社会经济现象本身固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主观属性为根据来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方法。这一方法对经济理论的创新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运用三重分析法来研究和解释经济现象,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三重分析法对于全面揭示各种经济现象的本质,辨别各种经济理论观点的真伪,判断各种经济理论体系的联系与差别,研究制定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经营策略,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重分析法的确立,为经济学各种理论范式的综合集成提供了新的方法,有利于促进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根本转变。

实现经济理论创新的另一种基本方法就是两难分析法。华裔已故经济学家杨小凯提出的“经济学是研究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的观点,是对经济学这门科学的性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可以理解为学科性质两难论。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他提出的学科性质两难论,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叫做两难分析法。两难分析法的重大意义在于,指出了经济学理论体系只能是具有两难特征的体系,不能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化为乌有。

三重分析法解决的问题是客观、全面地解释经济现象,防止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片面性。两难分析法解决的问题是客观地描述经济活动中的两难冲突,从而建立具有两难选择特征的经济理论体系,避免把复杂的经济生活简单化,甚至掩盖矛盾。

三、经济学两种当代范式均由古典范式分化而来

对于我国理论界来说,真正称得上社会普遍认可的当代经济学理论范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创立的经济理论范式,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立论基础,建立起以揭示劳资之间的对立关系而著称于世的经济思想体系,总体上对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持否定态度,可以叫做“否定范式”。马克思经济理论范式虽然已经创建100多年了,但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其特殊的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思想体系,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尚未发现同类经济学论著能够取代《资本论》的学术地位,将其视为当代市场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并不为过。另一种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创建的经济理论范式,总体上是对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予以肯定的理论范式,可以叫做“肯定范式”,是以约翰8226;穆勒、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范式为基础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各种互相矛盾的观点并不少见,但主要是以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为立论基础的,这种思维方法决定其理论范式的基本特征是阐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同一性的经济思想体系。近年来,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各种版本不断推陈出新,包括1993年出版的约瑟夫8226;E8226;斯蒂格里茨的《经济学》和1998年出版的格雷戈里8226;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著作,似乎有取代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之势,但由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不断吸纳新的经济理论成果,目前其它经济学教科书在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方面,都还没有超过他的《经济学》,未能动摇其经济理论范式的学术地位。

马克思和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范式,都是从亚当8226;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创立的市场经济学古典范式分化而来的。古典范式对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总体上是肯定的,同时又觉得市场经济有不合理的一面,这种对市场经济既肯定又否定的理论范式,可以叫做“两难范式”,正因为是以互相对立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矛盾的经济思想体系,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点,所谓市场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创新,无非是把马克思和萨缪尔森的理论范式结合为一种新范式,以两难思想为核心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综合成为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新体系,这就需要在理论范式的实际内容方面,实现理论的创新和思想的升华,赋予新的理论范式以全新的内容。从市场经济学的当代范式同古典范式之间的联系来看,亚当8226;斯密的古典范式已经是一种肯定与否定兼备的“两难范式”,当代的“否定范式”同“肯定范式”结合在一起,还是要建立“两难范式”,好像不是理论范式的创新,而是理论范式的“回归”。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作为市场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8226;斯密对这门科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比的。自从市场经济学的古典范式创立以来,曾经有许多志士仁人试图发展这种“两难范式”,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想把后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范式融为一体,这种尝试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未能建立为社会普遍公认的理论范式,其中的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四、阶级矛盾是导致经济理论范式分化的根本原因

琼8226;罗宾逊对经济理论范式分化和演变的原因作了深刻的论述:“结束古典学派统治的,与其说是纯理论方面的弱点,倒不如说是政治气候的变化。古典学派的种种学说,甚至就它们的最自由主义的形式来说,也是强调各个社会阶级的经济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到十九世纪后期,社会冲突的焦点从资本家和地主的对抗,转向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1871年巴黎公社对整个欧洲的影响加深了马克思著作所激起的畏惧与恐怖。暗示阶级冲突的学说不再是可取的了,而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阶级对抗移转开来的理论则马上受到了欢迎。”(琼8226;罗宾逊、约翰8226;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5—46页)。她的分析不带任何偏见,是完全符合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事实的。

在亚当8226;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中,一方面,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然的合理性,因而他把经济行为归因于人的利己的本性,这种自利行为通过商品交换中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不仅实现了自利与互利的统一,而且增加了社会财富,所以他提出了鼓励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反对破坏经济生活中的自然秩序,这是他的思想体系的主导方面。另一方面,他并不回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的存在的矛盾,看到了“许多人全然不从事劳动,而且他们所消费的劳动年产物,往往比大多数劳动者所消费的要多过十倍乃至百倍”的客观事实,由于竞争造成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又觉得市场自由竞争缺乏合理性,因而他描述了工人生活的贫困状况,揭示了工人与资本家在议定工资时处于被动地位,流露出对劳动人们的怜悯和同情。(参见亚当8226;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2页)。亚当8226;斯密的两种互相对立的经济思想,来源于他的劳动价值论和自然价格理论,实质是价值论和供求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正是这种从理论到思想的双重对立,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发展成为两种互相对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思想体系,亦即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

描述阶级对立关系的经济理论范式并不是从马克思才开始的。从1776年亚当8226;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发表,到1848年约翰8226;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的问世,他们都没有掩盖阶级矛盾。在这期间,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位经典理论家。一位是李嘉图,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亚当8226;斯密的经济理论,对劳动价值论作了更加有力的论证,由此确定了他的经济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但他的经济思想体系却是同劳动价值论背道而驰的。这是因为,他确认萨伊定律是可信的,认为市场经济是完美而永恒的社会经济形式,片面强调财富的增长或经济效率,对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的不平等漠然置之,对劳动人民冷酷无情。由于李嘉图在理论上坚持劳动价值论,在思想上则完全背离了劳动价值论,是市场经济合理性的绝对的拥护者,才使他成为经济学说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物,当代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才能从他的理论与思想的对立中各取所需。另一位是西斯蒙第,他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这部著作中,不仅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经济理论体系,而且在思想体系方面与李嘉图针锋相对,揭露了劳资之间的对立关系,主张通过社会改良,解决产品分配不平等的矛盾,他的理论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要创建的经济理论范式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约翰8226;穆勒的经济理论范式就是在前人的理论与思想极不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中,用供求理论否定和取代了劳动价值论,但由于他并不绝对排斥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与他的后继者们的经济思想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方面,他指出:“社会主义者所犯的共同错误是,他们没有看到人类的天生懒惰,LL竞争也许并不是可以想象的最好的刺激物,但它目前却是必不可少的刺激物,而且谁也说不出什么时候进步不再需要竞争。LL我与大多数社会主义者不同,并不把竞争看作是有害的、反社会的原则”。另一方面,他又公开申明:“劳动产品的分配几乎同劳动成反比——根本不干的人拿得最多,只在名义上干点工作的人居其次,工作越艰苦和越讨厌报酬就越低;而最劳累、消耗体力最多的劳动甚至无法肯定能否挣到足以糊口的收入;如果要在这种状况和共产主义之间作出选择,则共产主义的一切大大小小困难在天平上都将轻如鸿毛。”他的经济思想同亚当8226;斯密有相似之处,不仅认为竞争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而且看到了产品分配关系存在的社会矛盾,对阶级对立关系的分析更加深刻,并试图缓和这种矛盾。约翰8226;穆勒同李嘉图完全相反,在理论上并不赞成劳动价值论,在思想上却十分同情劳动人民,是继李嘉图之后又一个基本理论与基本思想发生错位的人,他的思想同西斯蒙第非常相近。

约翰8226;穆勒的经济理论范式作为古典经济学最后一个“两难范式”,具有向西方主流经济学当代范式转变时期的鲜明特征:其经济理论体系放弃了劳动价值论,继承和发展了供求理论,成为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其经济思想体系以调和劳资关系的折衷主义思想为标志,既带有古典范式的思想印记,也为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琼8226;罗宾逊说得不错,亚当8226;斯密创立的市场经济学古典范式超着两个相反方向最后分道扬镳,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是以马克思的《资本论》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问世为标志的。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范式中,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和否定市场经济合理性的思想体系得到了统一。从马歇尔到萨缪尔森,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中,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和肯定市场经济合理性的思想体系也得到了统一。两种经济理论范式长期不能合而为一,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对客观事实的认识难以形成共识,而在于阶级立场不同,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经典理论家普遍要遵守他们所处社会的制度规范,从而使他们的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思想体系的建立,不可能脱离一定社会的政治背景。对此,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推出50周年版本时毫不讳言:“一本很出色的、比我早一年的教科书,影响还未传开,就被指控为马克思主义并遭到封煞,而那种指控从一开始就是莫须有的。LL而我也学会了如何在敏感的争论中如履薄冰。当然,我并非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十全十美。毋宁说,只有历史而公正地评述那些反主流经济学的争论,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正如胡代光先生在《〈经济学〉第16版中译本序》中所说的那样,一言以蔽之曰:“萨缪尔森的治学方法向来以折衷和综合著称于世”。很明显,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的根本不同点在于揭露还是掩盖劳资之间的阶级矛盾,是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的理论表现,由此决定了两种经济理论范式都难免带有阶级观点的局限性。

五、经济学两种理论范式的缺欠

市场经济学理论范式在内容上的差别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属于经济理论体系不同;从规范研究的角度来看,属于经济思想体系不同;从决策研究的角度来看,属于经济政策主张不同。对市场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的经济理论体系的差别,决定了经济思想体系的差别,决定了人们作出的价值判断和提出的政策主张不同。在此,就从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范式进行分析并作出评价。为了使市场经济学中国范式的创建,不再重蹈覆辙,少走弯路,不但要了解两种经济理论范式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掌握它们的主要缺陷。

1.两种经济理论体系都有脱离实际的问题

马克思和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范式尽管产生的年代不同,但面临的都是市场经济的实际。当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信用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都比较高,社会财富的分配已经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研究的就是这样的历史时代的市场经济。对市场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科学价值作出判断,要看其是否全面、准确地描述了市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标准来判断,两种经济理论体系都有缺陷,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两种经济理论体系对市场经济客观实际的描述都有片面性。市场经济中的买卖行为或价格行为,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有不确定性的一面,其确定性取决于价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不确定性取决于价格的垄断与竞争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使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和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成为描述市场经济运行的两大基本理论或核心理论。由于对市场价格形成原因的描述和解释不同,造成了两种经济理论体系的差异。马克思虽然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阐述了垄断和竞争对市场价格的决定作用,但在《资本论》中,他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定前提,建立起了以价值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理论体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则包含着供求价格理论、垄断竞争价格理论两部分内容,没有价值理论,实质是以价格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理论体系。两种经济理论体系都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垄断和竞争理论。可以说,在经济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方面,这两种理论范式都不如古典范式。亚当8226;斯密当年的理论虽然不如现在深刻,但他的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不存在缺位问题,对价格和价值、垄断和竞争问题都作了分析。

由于两种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都存在缺位的问题,势必造成对价格形成原因的解释不全面。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没有错,但他在《资本论》中强调价格与价值的同一性,使其经济理论体系走向了极端,不能解释市场价格形成事实上存在的偶然性。萨缪尔森认为物品的稀缺性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原因,强调价格与物品稀缺的同一性,同时,又用垄断和竞争解释价格形成的原因,这两种解释实质是一样的,因为稀缺才导致了垄断和竞争。但是,无论是稀缺还是垄断和竞争,只能解释价格形成的偶然性,不能解释价格形成的必然性。为了克服这个矛盾,他不是勇敢地承认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而是求助于均衡价格理论,把垄断和竞争因素抽象掉,让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实现商品供求数量的均衡和价格的均衡,不了解垄断和竞争是供求关系存在的实际内容,如果垄断和竞争因素不存在了,供求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均衡价格是垄断和竞争对价格发生作用的结果,不是价格形成的原因,垄断和竞争能够使价格最后趋向于均衡,恰恰是因为价值的作用。由于否认价值是价格形成的根本原因,使他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根本的客观基础。

第二,两种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都有缺陷。由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描述价格行为基本属性的理论,无论是描述消费者的价格行为,还是描述厂商的价格行为,乃至政府的价格行为,在理论演绎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这两方面的关系问题,使之成为把各部分经济理论连接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主线,只是每一个环节涉及的价格行为主体和客体不同,决定了具体的价格表现形式不同。简单地说,整个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就是运用价格与价值、垄断与竞争关系的理论对一系列价格行为进行解释而形成的系统,这两大理论贯穿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是按照“线性贯穿”的方式、以价值为主线联系起来的,问题是每一步分析并没有坚持两大理论综合运用,结果造成了对一些经济范畴的解释前后不一致,理论观点自相矛盾。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体系试图采用“线性贯穿”的联系方式,但由于缺少价值理论,以供求理论为主线,每一步分析也没有综合运用两大理论,当他发现这种分析方法不能对买卖关系作出全面的解释时,又专门引入了垄断和竞争理论,从而使均衡价格理论同垄断竞争价格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不仅存在着逻辑顺序错位的问题,而且形成了一种“板块结合”的联系方式,各部分理论之间缺乏紧密的逻辑联系,带有明显的人为拼凑的痕迹。

2.两种经济思想体系都存在着片面性

两种经济理论范式之所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取舍问题上做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研究目的不同,马克思以揭示劳资关系的根本对立为目的,萨缪尔森则否认劳资关系的根本对立,试图说明两者关系的统一。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思想体系都没有客观地反映劳资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两种经济思想体系对市场经济合理性的判断不同。

以私有制和小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以雇佣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是历史的必然。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之间的关系在起点上就是不平等的,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就更加不平等。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实质: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剩余价值的再生产成了市场经济的绝对规律,社会再生产过程完全蜕变为物支配人的毫无人性可言的过程。在他看来,市场经济一切矛盾的根源都来自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生产力越发展,劳动人民越贫穷,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将陷入无法克服的危机之中,所以,他的思想强调的是市场经济没有合理性可言。萨缪尔森针对马克思的观点来建立自己的经济思想体系,不但肯定了市场经济的合理性,而且对市场机制倍加赞赏。由于他没有办法否认社会分配关系的矛盾,则把市场经济一切矛盾的根源都归因于资源稀缺。在他看来,如果“所有人都能随心所欲地得到想要的东西,因而也就没有任何人会去关心不同人或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LL但任何社会都不可能达到有无限可能的乌托邦。物品是有限的,而需求却无限。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经济增长之后,美国的生产能力也并未满足每一个人的欲望。  LL更何况,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特别在非洲和亚洲,千百万的人还在那里遭受着饥饿和物资匮乏的折磨”。为了证明市场经济的合理性,他从资源稀缺引出了供求关系,认为不管是商品还是生产要素,只要是供求均衡状态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这样,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矛盾,在他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就“圆满解决了”。

两种经济思想体系对市场经济合理性的判断不同,是因为对效率与平等的关系的看法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就算每个个人或家庭都拥有同样数量的私人财产,他们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的起点上是平等的,由于垄断和竞争的作用,经过一定时期,结果还是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机制只能解决经济效率问题,不能解决社会平等问题。在效率与平等这个两难问题上,由于两种经济理论范式对商品价格形成的根本原因解释不同,在工资、利润、地租等生产要素价格问题上,出现了根本的意见分歧,使工资和利润的合理性问题最终成为争论的核心和焦点。萨缪尔森把劳动、资本、土地视为一样的生产要素,自然就认为供求决定的工资和利润水平具有合理性,马克思则把劳动视为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认为工资和利润的形成在本质上就是不合理的,从而使他们在效率与平等的问题上各执一词,萨缪尔森主要强调效率的重要性,马克思主要强调平等的重要性。他们虽然都承认市场机制自发地分配社会产品存在的矛盾,但依据的判断标准根本不同,马克思以劳动价值为评价标准,萨缪尔森则以社会的道德尺度为评判标准,因而他谈到,“对市场的最后一种指责是:其收入分配的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是无法接受的。”他从来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把劳动同其他物质生产要素完全等同起来,即把劳动者当成纯粹的物来对待,这种把存在就当成合理的经济学难道还有研究的必要吗?

萨缪尔森甚至认为平等根本就不属于经济问题:“经济学家对于平等问题的争论有何见解呢?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并不能回答这类伦理规范性的问题:我们的市场收入中——如果可以的话——应该有多少转移给贫困家庭。这是一个只能由投票箱去回答的政治问题。”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否平等,本来是可以衡量的,由于他否定了劳动创造的价值这一客观的尺度,才把产品分配的平等问题推到了不能衡量的境地。萨缪尔森不敢正面接触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问题,试图转移人们争论问题的视线:“平等的LL最流行的概念是经济结果的平等。在这个理想的梦境中,不论是杰出还是平庸,是勤奋还是懒惰,是幸运还是不幸,人们都应该享受同等的消费水平。医生和护士的工资应该相同,律师和秘书的工资也应该相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卡尔8226;马克思哲学的一大公式。”谁都知道,马克思从来没有主张把“按需分配”马上付诸实践。萨缪尔森为了否定马克思的分配平等的思想,真可谓是煞费苦心,已经达到有失公允的地步。表面上相同的折衷主义的经济思想体系,约翰8226;穆勒是以接受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为前提的,而萨缪尔森则是以排斥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为前提的,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把效率与平等看成是绝对对立的:“在采取各种步骤将收入从富人向穷人那里进行在分配的过程中,政府可能损害经济效率并减少可以用来进行分配的国民收入的数量。”他或许没有看到,或许不敢承认,社会产品分配的不平等,最终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过剩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不但使宏观经济缺乏效率,而且制约着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效率与平等实质是微观经济效率同宏观经济效率的关系问题,两者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而是对立的统一。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的形式,市场经济比以往任何社会经济形式都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单纯从微观经济方面看,市场竞争机制可以自发地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但从宏观经济的整体来看,竞争机制的自发作用不能实现供求总量的动态平衡,代价巨大,弊大于利。

3.两种经济政策主张根本不同

两种经济思想体系对社会政治制度的态度完全不同。萨缪尔森的思想不是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其基本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社会改良思想。他作为一位诚实的经济学家,也看到了市场经济缺乏合理性的一面,因而他不赞成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任凭自由竞争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强调政府应该履行经济职能,以弥补市场竞争机制的缺陷。由于马克思认为市场经济制度存在着劳资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因而他的思想不仅是要摧毁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要彻底消灭私有制,甚至还要完全取消商品经济,建立一种和谐、完美的产品经济制度,消灭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不平等关系,使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乃至整个社会成员的人性彻底得到恢复。

两种经济思想体系对社会分配制度的主张也不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否定,推导出了按劳分配的政策主张,同时他又认为按劳分配是资产阶级的法权,表明他的分配思想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的倾向,但他的立足点是维护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萨缪尔森的基本政策主张是肯定“市场经济中的收入以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即片面强调按生产要素价格分配的合理性,出发点却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他可以吸收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各种不同流派的政策思想,却不能接受按劳分配的政策主张。他还借用阿瑟8226;奥肯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政策思想:“平等和效率(的冲突)是最需要加以慎重权衡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在很多的社会政策领域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无法按市场效率生产出馅饼之后又完全平等地进行分享。”很清楚,他所强调的不过是资本的效率,而不是劳动的效率,劳动者似乎不应该在他们亲手制造出“馅饼”之后,得到他们应分得的那一份。因而他们标榜的所谓福利国家,与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本质的差别。“在福利国家中,政府调节市场力量以保护个人能应付某些偶然事件,并保证人民有最起码的生活水准。”可见,他们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人民共同富裕。因此,他不得不承认,美国“自从1975年以来,最高收入群体与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比率几乎增加了50%”;“虽然美国在90年代经济上有一个较长的繁荣期,贫困率仍反弹到13.8%”。

六、经济学两种理论范式的思维方法都有局限性

 中国经济学通向诺贝尔之路:两大理论体系综合与创新

马克思与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体系都具有封闭性的特征。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体系只是为了说明劳资关系的绝对对立,认为劳资矛盾是不能在原有制度下得到解决的,凡是研究劳资关系同一性的经济理论和试图缓和劳资关系的经济理论,他都将其视为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一概予以排斥,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了一个不接受任何不同观点的完全封闭的体系。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体系吸收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诸多成果,这种“大拼盘”式的理论范式,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把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派的一些思想观点都纳入其思想体系之中。但是,当他面对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体系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思想体系封闭起来,对描述劳资之间对立关系的理论坚决予以排斥,尽管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描述存在着许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许多思想观点互相矛盾,却始终固守着这种封闭的思想体系。

两种经济思想体系的封闭性同他们各自的研究目的是一致的。经济理论范式的思维方法取决于经济学家的研究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体系的逻辑一致性,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只能有取有舍。马克思为了揭示劳资关系的对立,凡是不能说明劳资对立关系的事实,通通予以舍弃。所以,在《资本论》中,他把垄断和竞争因素抽象掉或假定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如果他不排除买卖双方的垄断和竞争因素的作用,单个资本家能否获得利润就带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破产的资本家的境况甚至可能不如工人,这样,就会同他揭示劳资对立关系的研究目的发生矛盾,所以,假定市场均衡和经济行为具有确定性,是他的理论体系得以确立的必要条件。萨缪尔森为了说明经济矛盾产生的根源不是劳资对立,而是物品的稀缺,所以,他通过供求关系来描述这种矛盾,并试图通过供求均衡理论来解决这种矛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也以市场均衡和经济行为的确定性为假定前提,采取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演绎方法,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尽管他们都看到了垄断和竞争造成局部市场和整个市场经常处于非均衡状态,也有这方面的描述,但从总体上看,他们都没有从非均衡状态的实际出发,而是以均衡为起点去建立经济理论体系,都脱离了市场经济的客观事实。在市场经济中,从微观经济运行到宏观经济运行,只要垄断和竞争因素存在并发挥作用,就只能有暂时的相对均衡,没有长期的绝对均衡,非均衡是一种常态。经济行为经常出现的不确定性,才使得市场主体和政府始终都不能摆脱两难的境地。经济生活内容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市场经济学这门科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它能够引起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们的极大兴趣的迷人之处。客观地描述这种状态的经济理论体系,不但具有两难选择的特征,而且具有推陈出新的特性,既不可能是“否定范式”,也不可能是“肯定范式”,只能是“两难范式”。正因为两种经济理论体系都不是按照两难选择的思维方法建立起来的,都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实际,才形成了互相对立的经济理论范式。

由此看来,尽管两种经济理论范式针锋相对,绝对化的思维方法却没有分别,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为了达到各自的研究目的,都追求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的逻辑统一性,结果脱离了经济行为本身存在着两难冲突的客观事实。在这一点上,他们还不如亚当8226;斯密。亚当8226;斯密之所以能够创立古典经济学的“两难范式”,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视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矛盾。客观地分析,马克思和萨缪尔森绝对化的思维方法的形成,倒不是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洞察力不及亚当8226;斯密,根本原因是他们的阶级立场使然。

由于马克思和萨缪尔森的思维方法的限制,使他们的经济理论范式都不能全面地解释当代市场经济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如果固守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范式,就不会承认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范式也面临着现实的严峻挑战。如果按照他的物品稀缺理论进行推论,就不可能出现经济过剩的问题,可是,当他用资源稀缺来解释经济现象的时候,却常常受到经济过剩的困扰。当他用供求关系来说明价格变动原因的时候,又遇到了“工资刚性”的难题,最后无可奈何地感叹道:“这些问题属于现代经济学中最深奥难解的谜团。今天,几乎没有经济学家还会说,工资变动足够快捷,它可以消除劳动的短缺或过剩。同样,也没有谁能完全解释清楚工资、薪金反映迟滞的原因。因此,对于工资刚性,我们最多只能提供一个尝试性的解释。”

七、创建经济学中国范式的思路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是创建市场经济学中国范式的客观依据和根本基础。当代市场经济学两种理论范式虽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不是根本依据。确定创建市场经济学中国范式的基本思路,关键在于处理好创新与借鉴的关系,理论创新是根本立足点,理论创新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特殊经济问题,理论创新的途径主要是科学地总结本国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然后才是吸收两种经济理论范式的优长之处。

市场经济学中国范式的创建,既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植根于本土,又要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既要对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又要对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和描绘,这一目标定位可谓任务艰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市场经济学是引进的一门科学,只有批判地继承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才能构建这样的经济理论范式。

1.努力回答我国市场经济的重大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已经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了宪法,从制度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多年来就试图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科学的解释。这个问题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客观事实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一种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当我们明确选择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的经济制度之后,同原来的计划经济或产品经济的基本制度相适应的各项制度也必须随之改变,改革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接踵而来,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都涉及到姓“社”姓“资”的问题。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曾经有人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有商业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的试点,曾经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股票市场是在不争论、试试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类问题,举不胜举。到现在为止,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说清楚,或者说,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西方经济学家大都认为社会主义缺乏客观依据,至少是没有普遍的意义,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从理论上阐明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理论工作者的特殊使命。这个问题,只有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才有可能作出科学的回答。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否认的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已经出现,企业内部人控制、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所有权介入分配、价格的垄断和竞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失业、经济波动、生产过剩、寻租行为,等等。这些现象,都是迫切需要市场经济学作出解释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对这些现象能够作出科学解释的理论,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2.把兼收并蓄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

我国目前我们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各地区生产力水平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就被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要参与国际竞争;在人民生活并不富裕的条件下,也要面对世界性的经济过剩;在市场体系缺位和制度构建滞后的状态下,已经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行列,开始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这些特点表明,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既有西方许多国家多年以前曾经遇到的经济问题,又有发达国家现在碰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还有本国体制转换时期遇到的特殊问题。

正是这种复杂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古今中外经济学一切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我们建立市场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能都有借鉴意义,应该兼收并蓄。为了自觉地做到兼收并蓄,首先是对以往的市场经济学理论成果作出正确的评价,而后才能批判地继承。在理论辨识过程中,发现以往的观点的缺陷,当然就应该提出新的观点,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包括对经典理论家的观点也不能盲目地信奉。所谓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市场经济学中国范式的创立,能够解释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经济工作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决策思想,从而使市场经济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3.两种经济理论范式优点的综合集成

经济学中国范式的创建,决不能采用萨缪尔森的“拼盘式”组合方法,而是要按照两难的思想,从整体上吸收两种经济理论体系的可取之处,建立具有科学性的经济理论体系。虽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等缺陷,但其立论基础牢固、理论见地深刻、逻辑结构严密、批判态度鲜明的显著特征,决定了它是建立经济学中国范式的根基和主干,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体系在具体内容上的包容性特征,恰好可以起到补充作用。据此建立的市场经济学中国范式,应该是两种经济理论范式优点的综合集成,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价值理论应该具有统领性。以劳动价值论为立论基础来构建理论体系,表明经济学的中国范式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范式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现实的理论表现。市场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本质,不是体现在直接解释社会主义制度上,而是贯穿于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中。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地位一经确定,客观上对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就起着统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揭示货币和价格的起源及其本质提供客观依据,进而把市场经济现实中价值与价格的矛盾在理论上反映出来,为建立两难的经济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其二,为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社会经济制度提供理论根据。其三,为判断各种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客观依据和根本标准。

第二,逻辑体系应该具有严密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内在逻辑严密的显著特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理论演绎方法是以等价交换为前提的,即以价格等同于价值为假定条件的,二是以价值为基点和主线的,三是按照具体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先后次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分析。这样演绎出来的理论体系,因为排除了不等价交换,达到了专门揭示劳资对立关系的研究目的,同时也产生了片面性的缺陷。借鉴他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演绎方法,关键是要克服其理论体系的片面性,以市场经济现象本身的内在联系为根据,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买卖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构建具有两难特征的经济理论新体系,把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七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导论部分,主要是阐明市场经济学的学科特征、历史前提、现实基础、分析工具,为建立整个理论体系作铺垫;价格形成理论部分,要依据市场经济的生产是效用和价值的双重生产的事实,揭示价格既反映效用又反映价值的矛盾;价格分配理论部分,实际上就是应用价格形成理论,揭示按生产要素价格分配与按劳动价值分配的矛盾,核心问题是利润与工资的矛盾;通过价格形成和价格分配问题的研究,就可以说明市场经济的再生产是利润和效用的双重再生产,进而以此为根据,分析微观经济运行、市场体系的结构、宏观经济运行、政府经济职能等问题,把各个部分贯穿起来。只要承认效用与价值、价格与价值、工资与利润、效用的再生产与利润的再生产、利润的再生产与购买力的再生产、利润的积累与利润的分配和再分配等市场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必然是具有两难特征的逻辑严密的体系。当然,两难选择不见得就是不偏不倚的折衷主义的选择,而是要以劳动价值论为根据,始终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在承认劳动与其它生产要素互相依存的同时,必须承认劳动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或生产力,承认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既客观又辩证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现实,使经济理论体系真正体现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第三,理论体系应该具有兼容性。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体系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但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围内,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几乎吸收了诸多流派的各种最新的理论成果。借鉴其优长之处,经济学的中国范式就必须构建以兼容性见长的经济理论体系,打破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以及学术流派之间的界限,突破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界限,只要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论断,都在兼容之列。基本方法就是运用经济行为的三重性学说,经过比较和鉴别,批判地继承以往的经济理论成果,实现经济范畴和理论观点的根本创新。所谓经济范畴的创新,不是提法的创新,主要是内涵的创新,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对经济范畴的内涵作出科学的解释,这是理论观点创新的基础。这就需要对以往的理论成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比较、研究,有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范畴和观点,就要予以否定,带有片面性的经济范畴和理论观点,就要重新作出解释。由于人们对各种经济范畴和经济关系观察和理解的角度不同,才形成了数不清的意见分歧。马克思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经济范畴和理论观点,侧重于描述经济关系的对立。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的经济范畴和理论观点,往往侧重于揭示经济行为的自然属性和主观属性两方面的特征,并且注重描述经济关系具有统一性的一面。两种经济理论体系对经济行为三重性和两难属性的研究都存在着片面性,但又都包含着科学的成分,不能简单地照搬和套用。

八、两种经济理论体系可以相容和互补

经济理论范式的差别体现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在实证分析层面上属于理论体系不同,在规范分析层面上属于思想体系不同,在决策研究层面上属于制度选择不同。从实证研究这个层面来看,马克思的“价值论范式”是以人与自然的差异性为立论基础的描述劳资对立关系的理论体系。萨缪尔森的“供求论范式”(或“财富论范式”)是以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为立论基础的阐述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体系。两种经济理论体系不仅都可以成立,而且并非水火不相容,可以互相融合、互相对接。

第一,两种理论范式的立论基础都成立。人与自然的差异性和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分别作为“价值论范式”和“供求论范式”的立论基础或假定前提,不存在二者必居其一的单项选择,而是市场经济学必须面对的一个最根本的两难选择问题。如果我们仅仅从人与自然的差异性或者仅仅从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方面描述经济现象,就不可能对经济现象形成全面的认识,甚至会走向片面性和绝对化。“供求论范式”暗含的假定前提是财富论,即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财富的理论,因而也可以叫做“财富论范式”。这一暗含前提本身就意味着把人看作物,表明“供求论范式”的实质是“物本位”的理论。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是阐明人对自然能够发生作用的前提。从人与物的同一性方面看,不仅财富是人与物共同创造的,就连人本身也是自然创造的物种之一。“价值论范式”的暗含前提是劳动的社会本质的理论,实质是“人本位”的理论。从人与物的差异性方面看,物虽然是劳动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但毕竟只是经济行为的客体,不能创造价值。把“供求论范式”与“价值论范式”联系起来看,由于劳动的社会属性不能脱离劳动的自然属性而单独存在,财富论又成了价值论的理论前提,只有在承认自然提供的使用价值或财富的基础上,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两种理论范式的假定前提是可以衔接起来的。那么,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与统一那个方面是主导方面呢?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社会发展时期,自然对人的作用是主导方面,但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时期,人对自然的作用也可以转变为主导方面,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期以后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就是明显的例子,我们显然不能说这种破坏主要是自然界造成的。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分工的高度发展,社会积累的财富已经归属于不同的个人或社会组织,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财富,个人的生存主要依赖他人提供的产品或使用价值,从而使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正是在这一点上,“价值论范式”显示出其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两种解释价格形成原因的理论都成立。价值是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供求是对商品的供求,离开了商品既没有价值,也没有供求。解释价格现象既要有价值论,又要有供求论,两者都是能够成立的理论。解释劳动产品价格、生产要素价格、虚拟产品价格以及其他价格现象,必须用两种理论。如果没有价值理论,就不能揭示价格的起源及其社会本质。如果没有供求理论,就不能说明非劳动产品为什么会有价格。在商品的价格是取决于价值还是取决于供求、是取决于价值还是取决于效用的问题上,市场经济学面临着两难判断。其实,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与供求或价值与效用共同决定的。供求论者阐述均衡价格时发现,“在一个竞争性产业中,长期均衡是一种没有经济利润的均衡”。(参见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等于成本才没有利润。那么,价格为什么会等于没有利润的成本呢?价值论会给出答案,因为这是价值规律的作用,从而使我们找到了价值论与供求论的连接点。

第三,两种分配理论都成立。价值分配理论与价格分配理论都成立。在劳动产品即商品分配的范围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参与价值的分配。在财富分配的范围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参与财富的分配。把人与物视为不同的生产要素,价值只有人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出来,从而暗含着按劳动分配价值就是合理的这样一个判断,而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分配就是对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剥削。把人看作与物同样的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财富当然就是合理的。由于价值分配不能脱离财富分配而单独进行,使价值的分配表现为财富的分配,劳动成为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要素之一,结果造成按劳动分配价值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财富的双重尺度,这又使市场经济学面临两难选择。事实上,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包含着劳动要素,只不过需要作出那类要素为主的选择,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就是究竟以劳动要素为主还是以资本要素为主来分配社会财富的选择。尽管对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分配和价格分配关系进行描述的两种分配理论都成立,但在以劳动要素为主还是以资本要素为主分配财富的问题上,由于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价值标准,从而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选择。

分析表明,“价值论范式”与“供求论范式”在实证研究层面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是因为观察经济现象的角度不同,在不同的假定前提下必然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这个层面上,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体系不仅都能够成立,而且可以相容和互补。

九、理论综合需要对以往的经济理论成果进行扬弃

对两大经济理论体系的综合与创新,决不是完全照搬或模仿,而是要继承、发展和扬弃。马克思的“价值论范式”,劳动价值论、生产价格理论等,都可以继承,但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市场价值、个别市场价值等理论就要舍弃,否则,重新构建的经济理论体系,就会有“泛价值”理论之嫌,造成价值理论的混乱。西方经济学中的不少理论都可以借鉴与吸收,但是,其核心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或价格均衡理论,包括短期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理论,都要舍弃。因为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供求关系受不同的规律所支配,是非均衡的经济关系,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均衡。

在市场经济学理论中,必须把需要与需求、生产与供给这两对范畴的特殊涵义区分开。需要和需求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需要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效用的绝对需要,与货币购买力无关。需求是同一定的货币购买力相对应的消费者对商品或效用的相对需求。需要量与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量,如果一个消费者一天食用一斤粮食才能生存,这种绝对需要量不会因为缺乏相应的货币购买力而减少,不会因为穷人和富人而有所不同。但是,这种绝对需要量会因为某个消费者只有购买半斤粮食的货币购买力而不能得到满足,因为他的实际需求量只有半斤,另外那半斤尽管他迫切需要,却因为没有相应的货币购买力,不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量。与此相联系,生产和供给也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生产是指产品的绝对生产,一种产品的绝对生产量取决于该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可供量,与成本和价格无关。而供给是与需求相对而言的生产,是相对的供给,一种产品的相对供给量或实际供给量不仅取决于生产能力或可供量,还取决于该产品能否获得利润。某些产品,虽然企业具有生产能力,但如果这些产品无利可图,企业一般不会生产,就不会使这些产品的可供量转化为实际供给量。比如,有的纺织企业可以生产不同颜色的服装面料,如果消费者都不喜欢草绿色和深蓝色的布料,该纺织企业就不会生产这些卖不出去的无利可图的布料,就不能形成草绿色和深蓝色布料的实际供给量。在企业的生产能力既定的条件下,产品的可供量以绝对需要量为限度,而产品的实际供给量以实际需求量为限度,实质是以利润水平为限度,产品的可供量与实际供给量是两个不同的量。产品的绝对需要量和可供量,在市场经济中表现为潜在需要量和潜在产出量,与实际需求量和实际供给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按照消费决定生产的一般经济规律,在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条件下,在一定的时期,一种效用的绝对需要量是一定的,只要生产者具有相应的生产能力或可供量,就会按照绝对需要量进行生产,以满足消费的需要。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一种效用的生产如果不能取得利润,即使生产能力闲置,企业也不会按照这种效用的绝对需要量来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使市场机制表现为效用激励与利润约束的矛盾。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下述现象:旧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为什么会有人收购并把它们卖到农村去?为什么会有人到城里用鸡蛋换旧衣服,然后再到农村的集镇上去出售?这是因为,社会存在着此类需求,旧物市场才会应运而生。即使有一定绝对需要量的产品,因为无利或亏损,企业就不会去生产,低收入群体对价格低廉的商品的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只好到旧物市场上去选购这样的商品。

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以产品卖出去为条件。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绝对需要量与相对需求量不是相同的量,绝对需要是相对需求的前提,没有绝对需要就没有相对需求,但是有了绝对需要不等于就有相对需求,只有具备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才有相对需求,只有以货币购买力为基础的绝对需要量才能转化为实际需求量。就算效用的实际需求量与绝对需要量完全对应,一种效用的绝对需要量也是有限的,价格也会逐渐降低,制约着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事实上,许多商品的实际需求量小于潜在需要量,有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潜在需要量不能转化为实际需求量,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只有与实际需求量吻合的那一部分实际供给量才能实现利润,这就决定了企业不能通过产品产量的最大化实现利润额度的最大化。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未必等到商品没有利润的时候才停止生产,随着利润率降低就会选择利润率较高的替代产品,推动着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但是,只有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消费者才能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相适应,而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消费者则跟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这样,就使消费决定生产的一般经济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范围明显缩小,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社会群体的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弱化,起不到拉动产品结构优化和生产较快增长的作用。

消费决定生产的规律在市场经济中表现为需求决定供给的规律,表现为商品的实际需求量决定实际供给量,从根本上说,这并不违背消费决定生产的一般经济规律,只是这一规律的作用范围受到限制,缺乏货币购买力支撑的潜在消费需要没有直接刺激生产的作用。由于产品的实际需求量和实际供给量与潜在需要量和潜在产出量存在着差异,使产需关系存在着多重矛盾:产品的实际供给量与潜在需要量、实际需求量与潜在产出量、潜在需要量与实际需求量、潜在产出量与实际供给量、潜在需要量与潜在产出量、实际需求量与实际供给量之间,这六个方面都存在着经常性的不对称问题。尤其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产品的实际需求量与实际供给量的均衡,通常是以潜在需要量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和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前提的,是以需求相对不足和企业开工不足为代价的。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并非直接取决于消费者的绝对需要,而是直接取决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只有在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使企业有利可图的条件下,企业才能为消费者生产某些种类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消费者对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决定作用,只不过是企业决策的外部市场条件,企业究竟能否组织生产、生产多少,最终取决于产品的利润水平,因而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过程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或支配地位,企业的选择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价格受垄断和竞争规律与价值规律所支配,产品或效用的价格水平直接形成于垄断和竞争,最终受价值规律支配。按照价值规律,虽然商品价格的质和量最终都要趋向于价值和价值量,但在垄断和竞争的作用下,价格的量与价值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离,这就决定了利润存在的必然性。一方面,企业对商品市场的价格具有垄断性,以成本水平为价格水平的最低界限,总是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又对劳动市场的价格具有垄断性,尽可能把工资水平控制在劳动要素再生产的费用水平上,努力降低商品的成本水平,从而使企业对商品价格水平和劳动工资水平形成了双向控制。尽管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水平决定商品的实际需求量,但各类商品的价格水平主要不是受制于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因为货币购买力只能决定价格的最高界限,不能决定价格的最低界限,所以,企业始终占据垄断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利用资本的垄断优势来控制商品价格和劳动要素价格。从表面上看,好像商品的价格水平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其实货币选票只决定哪类商品可以卖出以及卖出多少,决定商品销售可以取得多少利润,尽管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竞争使商品的利润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毕竟还保持着一定的利润水平,没有利润的商品,企业就不会去投资,就不会去生产。在商品交换关系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尽管商品的利润率逐渐降低,但各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包含着一定的利润,不存在价格的均衡,而存在着价格的垄断,即使在商品的实际需求量与实际供给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非均衡的价格,因为产品的产量与价格受完全不同的规律所支配,产需量的均衡并不意味着价格的均衡。这足以说明,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供求均衡理论或价格均衡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是缺乏科学性的。

十、找准追求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路径

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国际大奖,是经济学家们梦寐以求的荣誉和目标。实现诺贝尔经济学奖零的突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企盼。但是,我们首先要追求的是科学,是真理,而不是获奖。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普遍都属于利用数学模型解释经济现象的。我国有的学者据此提出要通过数学模型研究的强化,提高获得此奖的机率。其实,模型化未必代表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曾经使一些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一般均衡理论,尽管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推演出来,却未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对解释现实中非均衡的经济关系并无帮助。所以,我们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成果也无须迷信。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对这种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作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作为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经济问题本身就具有国际性。能够科学解释中国市场经济现象的经济学理论,本身就具有国际性的学术价值,就可以同国际接轨。

如果把马克思的经济学束之高阁,让西方经济学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充斥中国市场,大量占据中国的书店乃至大学讲坛,一味向学生们传授供求均衡、价格均衡这样的伪科学理论,传授那些离开特定的假定条件和环境基础就毫无实际意义的数学模型,这难道是国人所希望的吗?如果盲目追随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轨迹,不去解决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不去解决中国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即使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又有什么意义呢?笔者并不反对追求获奖,但是,我们要通过发展科学的经济学理论获奖,要找到实现获奖的途径,坚持立足本土、兼收并蓄,通过两大理论体系的新综合这一途径,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

(本文曾在经济学家网站发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3028.html

更多阅读

历代后妃的争权夺爱之路:疯狂的玫瑰

【书名】历代后妃的争权夺爱之路:疯狂的玫瑰【作者】纳兰秋【类别】历史【状态】连载【来源】腾讯读书【更新】2010-04-05已更新至68章【本册章节】第1-68章【简介】仕途要流血,玫瑰要疯狂。这些国色天香的女子,就像一朵朵娇艳的玫瑰争

解读“中国第一百货”转型之路 德国能源转型之路

解读“中国第一百货”转型之路2014-06-25更多请|+山西商业地产聊吧2014年赚钱越来越难了,这是诸多行业的老板共同的感慨。面临转型变革的时代,中国经济降速发展,曾经在高速路上的驾驶员们,面对突然转向城市主干道行驶,极为不适应。短期

声明:《中国经济学通向诺贝尔之路:两大理论体系综合与创新》为网友非常完美李桢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