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西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江西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牢牢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机遇,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把充分发挥江西的比较优势与更多更好地引进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等紧密结合起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这是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它对于发挥江西的后发优势,全面推进江西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抢抓机遇,促进江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初期,江西经济发展水平与浙江、福建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现在无论从经济总量和内在质量上都无法与之相比。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开放的程度不够。回顾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江西面临三次大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八十年代初期以江浙为代表的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第二次是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后以广东、浦东为代表的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这两次机遇江西都“醒得早、起得晚”。第三次则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以“入世”为标志,我国将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南部沿海经济北上,东部地区经济西进,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全方位开放正在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推进。这是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大开放、大开发格局,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潮。这次江西必须总结经验,快速出击,用更加开放的眼光关注外面,用更加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用更加积极的姿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江西只有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把视野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大分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本,推动生产、金融、贸易、技术扩张,加快江西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借助跨国公司和大企业集团的优势在较短时间以较小的代价完成一些产业的改造和转移,提升、壮大主导产业,实现良性循环;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转移剩余劳动力,缓解城乡就业压力;有利于扩大江西的外贸出口,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有利于实现机制体制创新,增强企业竞争活力,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

    当前,江西正处在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开放型经济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很多。首先,从经济全球化背景看,随着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地区跨国界不断流动和优化配置。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市场和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国家,对外商投资和贸易有巨大的吸引力。据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调查,中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最吸引力的国家;而江西又以其独特的区位和低成本优势成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内陆省份之一。其次,从我国政策环境看,一方面,中国加入WTO组织后,政府职能、公共管理和市场运行规则等都面临着新的调整和完善,将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有利于推动江西体制和机制创新。另一方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沿长江开放开发带的建立,有利于江西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更多更好地吸纳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再次,从江西自身的条件看,江西具有毗邻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区位优势。江西交通继京九铁路贯通、浙赣铁路复线建成之后,6条出省高速公路明年也将全面打通。同时,江西资源丰富,劳动力、水、土地和电力等基本生产要素相对发达地区具有低成本优势。加之江西山川秀丽、生态环境优良,经济发展思路日趋完善,干部群众人心思上、人气兴旺,江西发展开放型经济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但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江西发展开放型经济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和挑战。一是世界经济持续走低,外贸出口难度加大。这对经济外向度低的江西出口贸易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二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口可能对国内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江西经济特别是农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工业发展中的某些产业如机械、汽车制造和电子工业等,由于外资的进入也将受到冲击。三是随着全球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国内化,江西发展开放型经济不仅面临着国内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激烈竞争,而且将更直接地面对世界经济强手的竞争。而人才、技术匮乏,将成为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的“瓶颈”制约。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江西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日益完善和成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争取用5年时间,做大经济规模,提高全省经济外向度,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与国际经济基本接轨。笔者认为,这一目标是积极而稳妥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一)坚持“六个并举、三外齐上”的方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六个并举”,即坚持对内对外并举,外资、外贸、外经并举,一、二、三产业并举,高新技术产业与有市场无污染的传统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并举,独资、合资、合作和嫁接改造并举;“三外齐上”,即大力突破外资,努力扩大外贸,积极稳妥发展外经。坚持“六个并举、三外齐上”的方针,前提必须是全方位对外开放。当前,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五个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思想观念开放。摒弃保守落后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消除其对改革与发展的阻碍作用,创新全社会开放意识。二是体制开放。冲破僵化封闭的行政管理体制给生产力发展造成的束缚,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的具有活力和效率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三是市场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开放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产业开放。通过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拓展,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与提升江西产业整体水平结束起来。五是区域开放。充分利用江西紧靠长珠闽的区位条件,以省内大中城市为骨干,以京九铁路、浙赣铁路和出省高速公路网为纽带,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辐射,努力使江西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利用内资和外资规模。招商引资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总抓手。近两年,江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前,要巩固和发展这种好势头,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举措,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一是要把握重点,改进方式。突出现代工业、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选择海内外招商引资的最佳区域,进行重点招商。坚持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团组与小分队相结合,专业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网上招商与会展招商相结合,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二是要选准项目,重点跟踪。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突出“以特招商,以大招商,以优招商,以强招商”。各级政府每年要确定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由各级领导挂帅,实行重点跟踪、重点服务、重点督查,确保项目成功。三是要建好园区,创新载体。进一步规范、完善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原则上县以上才能搞工业园区,防止一哄而上,每个工业园区尽可能明确一至两个主导产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有实力的大企业经批准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四是要优惠政策,健全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政策聚焦,对技术水平高、带动效应大、符合江西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的支柱型重大项目,在用足用好国家和本省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重奖在招商引资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三)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着力提高江西经济外向度。扩大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西经济外向度仅为6%左右,比全国低37个百分点。因此,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提高经济外向度,乃是江西发展开放型经济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步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扶优扶强,促进以资本为纽带的贸工、贸农结合,积极利用外资兴办合资外贸企业。二是要努力扩大自营生产企业、三资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出口。在进一步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同时,重点扶持自营生产企业、三资企业出口,优化出口经营主体结构,努力扩大出口总量。加速赋予更多的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巩固江西大米、生猪、电解铜、陶瓷等传统产品的出口,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和创汇旅游,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扩大出口规模。四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和服务。进一步扩大省市外贸出口发展基金,加强关贸、银贸、税贸协作,用足用好国家和江西地方鼓励出口的有关政策。当前,要抓住国家出口退税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机遇,切实做好企业出口退税工作,推动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四)进一步加大整治和优化环境力度,努力营造江西一流的投资创业软环境。环境是促进开放的重要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谁能营造良好的环境,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根据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江西的特点,江西省委、省政府把营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归结为重点营造好“五个环境”,即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和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这“五个环境”不仅定位准确,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具体来说: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就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执法环境,下决心治理“三乱”,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检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就是要加强诚信教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信用执法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引导人们强化信用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倡导和培养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就是要本着宽松互惠、“你挣钱、我发展”的原则,创造性地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积极吸纳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江西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各项政策规定,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营造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就是要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加快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简化办事程序,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实行政务公开和“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就是要加快城市建设,以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为手段,加强城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要手段。这方面,江西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已初具规模,连续几年以两位数增长。当前,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成果,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鼓励建筑企业、设计单位和中介机构到国际建筑市场上承揽工程,扩大劳务输出,尽快培育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承包工程企业,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向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在劳务合作方面,充分利用我国驻外办事机构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各种关系,组织人员到国外了解劳务市场,邀请涉外公司和国外用人单位来江西考察指导,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渠道,拓宽劳务输出领域;同时,加强对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综合素质。要坚持把境外投资与扩大出口、增加劳务输出和对外援助结合起来,与推动江西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结合起来,鼓励能够发挥江西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带动江西商品和劳务出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3067.html

更多阅读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详解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21日说,我国将抓紧编制《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近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高新区需要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品牌心理博士郭涛指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出:必须把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任务。在节能环保、新一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陕西经济

     在传统能源产业受到大环境影响的背景下,陕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为陕西经济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正值热浪袭人的三伏天,西安渭北陕汽集团的商用车产业园内,却呈现出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  

声明:《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西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为网友拽的闪闪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