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台湾的演变 “蒋介石研究”在台湾的历史演变



     直呼“孙中山”“蒋中正”曾是罪状,“大救星”和“刽子手”都在被淡忘

  台湾学者刘维开近期在大陆推出《蒋介石的1949:从下野到再起》、《蒋介石与国共内战:1945-1949》(与蒋永敬合作)两本,引发不少关注。

  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总干事、党史馆副主任的刘维开,是台湾民国史研究权威之一,以熟稔档案、精于史料考辨而著称。刘维开师承最早主持国民党党史会的罗家伦一脉,他的导师蒋永敬和李云汉都是罗家伦的弟子。

  不过,在过去的十年里,将逝世于1975年的蒋介石重新拉回大众视野已经不是第一次。蒋介石的遗孀宋美龄于2003年去世,2006年美国的胡佛研究院又公开蒋介石日记,都曾促使学术界涌现出一大批有关蒋介石研究专著,以及中英文刊物。

  而大陆近几年来持续不断的“蒋介石热”、“民国史热”,也引发了更多海峡对岸学者的作品引进大陆。人们在关心这股“蒋介石热”究竟收获了怎样的学术成果的同时,也同样好奇:海峡对岸的台湾,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是否也经过历史的变迁?与大陆的研究究竟有什么不同?

  1981年是分界点

  “台湾的蒋介石研究,我们可以说1981年是一个分界点。”在台北家中接受时代周报记者电话专访的刘维开,开门见山地介绍起了他所专注的事业。

  1981年以前,台湾学界对“蒋介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研究领域”。“人们能够看到的主要还是一些思想集、言论集,真正的历史学研究,可以说少之又少。”

  “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在台湾曾长期悬而未决。一方面,过去的国民党认为自己终有返回大陆的一天,因此没必要梳理1949年至‘光复大陆’之间的历史。另一方面,国民党严格控制着有关蒋介石的史料,将学者拒于千里之外。”2012年初发行的《当代亚洲研究》杂志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Jeremy Taylor与美国圣劳伦斯大学教授Grace Huang,曾对这一时期做过这样的判断。

  曾有一种观点认为,气氛在蒋经国上台以后逐渐宽松。1981年,为了应对大陆的《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发起了《中华民国建国史》的项目。学者蒋永敬撰写第三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据媒体后来的报道,蒋永敬那时的感觉是“学术性谈不上,把历史事实写出来就行了”。

  不过,在刘维开看来,于1976年起担任中国国民党党史会主委的秦孝仪,利用“蒋总统档案”所编著的史料集,如《中华民国史料初编》七编(26册),对于历史学者来说似乎更有意义。

  1979年,著名的“大溪档案”从大溪迁至阳明书屋。“大溪档案”收藏了蒋介石1921年初至1949年间的公文、信函、手令、手稿、笔记等,这些档案涉及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井冈山四次围剿、西安事变以及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内部争斗等情况,其内容之丰富、机密性之高可以想见。“大溪档案”早期保管严密,专家学者无缘研究参观,1981年后,远道慕名的学者也可以走马观花一番了。

  当然这一时期的“蒋介石研究”不是没有“禁忌”。解严之前的国民党对历史没有“官方定调”,只是“决不能伤害领袖”:史学家写书称呼孙中山只能是“国父”,称呼蒋介石只能是“蒋公”。据学者张玉法的回忆,1977年,他在自己的《中国现代史》里直呼“孙中山”和“蒋中正”,就成了两条罪状。

  民国史研究的“无禁区”时代或许是在李登辉上台后开始。1987年,台湾“解严”;次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他认为1949年前的历史跟他没关系,只要不伤害台湾人,中国的历史随便怎么写。”而1986年“蒋中正诞辰100周年”、1994年“国民党建党100周年”的历史契机,促成了更多档案对外开放。

  丰富的史料,自由的环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湾,“民国史研究”、“蒋介石研究”一度成了“显学”。

  “蒋中正产业”

  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蒋介石热”的,当属2006 年美国胡佛研究院公开蒋介石日记。

  2004年12月,蒋介石的孙媳妇蒋方智怡把63册《蒋介石日记》交给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保管。胡佛研究院华裔研究员郭岱君担负起整理和研究《蒋介石日记》的任务。

  胡佛研究院接受这批日记后,发现蒋介石日记的状况并不很好,若干部分霉烂、损毁,即投入力量保护、整修。他们用现代科技进行微缩摄影,制作复本。宋氏家族的曹璇和秦孝仪的高足潘邦正受蒋家委托对日记进行初读,对涉及个人隐私的少量内容进行技术处理。2006年3月首度向公众开放1918年至1931年部分,2007年4月又开放至1945年,其余部分也陆续开放。其中,少量技术处理部分将在30年后全部恢复原状。

 国民党在台湾的演变 “蒋介石研究”在台湾的历史演变
  《蒋介石日记》开放后,西方最新的研究著作是哈佛大学学者杰伊·泰勒的《蒋介石和现代中国的奋斗》,全书引用了420则蒋介石日记,对蒋介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天石则是最早、也是最长时间逗留胡佛研究院潜心研究《蒋介石日记》的中国大陆学者。而在台湾方面,最早完整阅读“日记”的学者便是刘维开。

  “蒋介石的日记持续时间长,近60年,内容丰富,经过长时期阅读与解读,可以了解蒋介石生活化的一面。”刘维开认为,《蒋介石日记》的开放将学界引向“私领域”的蒋介石研究,“不过,从我个人角度看胡佛研究所解密的蒋中正日记,相比较大陆、海外,对于台湾近代史研究学者的影响倒没有那么大。”

  原因是台湾早年所拥有的公开档案、史料集,如蒋介石曾亲自审定的《蒋中正总统档案:史略稿本》等,抄录有大量的蒋介石日记内容。“所以台湾学者对蒋介石日记的内容,多少已经有一些了解。不过这些档案里当然不会有蒋介石骂人的话,或者到某地游览的感受,所以日记的开放,能够让我们看到蒋更普通人的一面。”

  “现在大陆人研究蒋介石,首先就会被问有没有看过蒋介石日记。如果没有看过蒋介石日记,哪里敢说自己研究蒋介石?而在台湾,首先会被问是否看过《事略稿本》,没有看过《事略稿本》,不能被认为是研究蒋介石。”刘维开说,阅读《事略稿本》如今依然是台湾“蒋介石研究”的主流。

  不过,蒋介石日记引发的“蒋介石热”,的确一度在台湾学术界以外,引起了“蒋介石产业”的兴起。根据Jeremy Taylor与Grace Huang的文章,蒋介石日记开放后,台湾再版了许多有关蒋介石的过时著作,甚至有商家发行了以蒋介石为模型的玩偶。

  “蒋介石热”还有其政治用途。在2010年举办的一场以蒋介石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致开场词的马英九强调了蒋介石如何在1950年开放了花莲县的选举,从而为后来的台湾民主开了先河。马英九的致辞表明,蒋介石既以他的那颗中国心得到了大陆的同情,又被国民党领导层奉为台湾民主政治的引路人。

  “去蒋化”的后果

  但一切都不能掩盖,进入21世纪,“蒋介石研究”、“民国史研究”在民进党上台后日渐式微的趋势。

  事实上,早在李登辉上台后,“中国的历史随便怎么写”的理念,也带来了对国民党党史的“不重视”。那时,国民党党史会的预算大幅缩减,并由鼎盛期的100多人开始简编。在国民党党史会的官方网站上,党史会大事记只写到1995年。

  2000年,民进党上台,台湾的“本土意识”开始勃发。党史会干脆变成了“党史馆”,编制也“瘦身”到如今的一个馆长加一个秘书。在此之前,党史会是国民党史料保管与党史研究的官方机构,历来是民国史研究的“领头大哥”:和国史馆联合成立民国史研究中心,大量的史料整理和文献公开也由它牵头。

  牵涉与“国民党党史”的“民国史研究”越来越成为政治问题。学者想要申请民国史研究项目的资金,必须通过“立法院”的支持,经受民进党的核查,要想研究民国史只能去“国民党系”的基金会。

  最能体现“民国史”在台湾的窘迫地位的,或许还要算辛亥百年时期。台湾学者黄克武曾悄悄建议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要不要办点纪念活动?”邵铭煌的回答直截了当:抱歉,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钱。

  官方没有动作,学界也懒得牵头。眼见要到辛亥百年纪念日,在台湾却看不到几个学术讨论会。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马英九紧急开会召见学界人士,认为“这涉及国家安全”。

  2011年10月3日,台湾“中央大学”和“中央研究院”主办的“辛亥革命百年回顾”学术研讨会总算召开。“才来了18篇论文,中间还有2/3是大陆和海外学者的。没看到一篇好论文。”时年85岁的“民国老人”张朋园教授曾作这样的评价。

  年轻一代学者纷纷离开民国史,与此相对的是上世纪80年代渐渐兴起的台湾史研究潮流。在刘维开看来,这样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他将这种“理解”建立在档案资料的可获取难易上。

  “研究台湾史,所有的档案资料都在台湾。而现在研究民国史,看档案必须要到上海档案馆、重庆档案馆……或者到美国去,在台湾不一定全部看得到。对于年轻一代的学者、学生来说,看档案就成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事情,需要花费的经费也会相应增加。”刘维开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5320.html

更多阅读

电疗法的历史 精神病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的历史低频脉冲电流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用“电”来治病要追溯到公元前420年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公元前46年的古罗马医生,他们分别将一种放电的鱼给病人食用或放在病人患处来治疗头痛和中风。183

新疆、中亚的历史与未来 让历史告诉未来 新疆

作者:乾坤文章发于:鼎盛军事以下全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研究成果,本人所做的工作仅局限于编辑整理。目录一、维吾尔族的来历二、维吾尔的历史变迁(10世纪中叶前)三、维吾尔的突厥化四、中央对新疆的管理五、突厥简史

转载 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 卓娅佳人

原文地址: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作者:卓娅卓娅缩编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我将史料记载的有关祁致中将军简历以及祁致中将军的战友冯仲云、彭施鲁等一些老前辈的回忆文章中摘录缩编了这篇《祁致中将军的历史及评价》。供博

声明:《国民党在台湾的演变 “蒋介石研究”在台湾的历史演变》为网友乱的很有节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