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超越自己。认清规律,适应规律。在宁静中思澹泊。在澹泊中多自律。在走上古稀之路时,应有这种心态:“不忘久德,不思久怨。”aihuau.com知恩图报,这也是一种美德:父母生育之恩、人民养育之恩、师友帮助之恩、领导关怀之恩、妻子儿女互爱之恩。记住恩德,丢弃怨愤,变得更潇洒,更脱俗,更欣慰。这时,以古道柔肠之情怀,一步一步地走向古道夕阳。梦啊!真的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在这里感受到一个境界,这不是香格里拉,也不是世外桃源。山,自然地起伏。水,自然地流淌。诗,自然地宣泄。歌,自然地欢唱。宁静致远,澹泊明志,这是诸葛亮对老子的一种阐释,当一个人进入这种境界时,就会变得更加从容,更加劲拔,如李白的心境,潇洒送日月。这是对人生的一种从容。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关爱。学会宁静与澹泊,可以使你真正享受到人生的绮丽。学会宁静与澹泊,可以使你空灵的心境更加旷怡。“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窘困而改节。”“雪逞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从雨势,黑满天地不多时。”“性命双修,方显真人真色,福慧双利,才能成为有福之人。”“不必想世间应变之方,也无需思出奇制胜之谋,更不必用纵横捭阖之策。”当我漫步在夕阳古道时,我又想到:信马由缰,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而绝不逾矩。太阳,每天有升有落,

江水,每天有潮有汐,人生,每天有喜有悲。善于了解自然,善于了解自己。在宁静中思考,在思考中澹泊,进而达到致远与明志。这也许是一种智慧,以出世的精神入世,以入世的精神为人类谋福利。这也许是一种哲学,遇到胜利而不自满,遇到困窘而无悲凄。如天空的云,如暮春的花,如秋日的叶,随风飘飞,随遇而安。这绝非听凭命运的摆布,更不是任凭噩运的宰割,而是在失衡中求平稳,在困窘中求奋斗,在奋斗后求达观。当我们看清了一切的时候,就会变得纯真,变得善良,变得无私,变得无畏。因为无所私,也就无所求;因为无所求,也就无所畏。在梦中沿着老子的路前进。此时,古道斜阳,绝无悲凉。此时,在函谷关上,看到的是霞光万道,在隐约中,从莽林中看到一缕春光!其中显示着一种新生的力量。这不是轻世傲俗。这不是自命清高。这是一位两千五百年前的老人——老子李耳在函谷关的古道上的宛然一笑。这微笑中,也许包容着一种哲学、一种智慧,它引人自省,引人向善。像山的绵延起伏,像水的碧波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