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人们到耶路撒冷。又如同人们到麦加。又如同人们要到西天去取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aihuau.com然心向往之。——《史记8226;孔子世家》总之,世人都在追求着,探索着。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我们在朝圣、追寻时,也要认真思考自己的一生,人生百年,不过三万余天,在这短暂的生命中想穷尽大千世界的一切,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曾经说:爱因斯坦是伟大的,但他的知识是有限的;马克思是伟大的,他的学问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知识,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人类的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和总结。“人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成为圣者?孟子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毛泽东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虽然是一种伟大的理想,然而,如果没有人去想,人类社会怎样才能一步又一步地达到一个新的大同世界呢?当前,社会上埋怨者众,牢骚者多,甚至可以说丧失信心者众,同流合污者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为什么不可以战胜消极,振奋精神而驱扫阴霾?记得一位记者说,白发于您,恰如月亮之柔光,令生命之树闪出银色的神圣光彩。林伯渠说:“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是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更多的人成为哲人,让每一个长者、智者都能用自己的光与热照亮人们前进的路?在一时一地,人们可能不理解他们——这些圣哲,他们在生前也许是孤寂的,他们自己深深懂得要寻求哲理,要耐得寂寞,他们讲,耐得寂寞才不寂寞,耐不得寂寞才更寂寞。这些贤者是耐得寂寞的人。然而我们一定要看到他们的爱心与智慧也许如同太阳,散发出千万缕、亿万缕阳光,变为无穷,变为永恒。在阳光普照下,使更多的人有审视现实的目光,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又有成功的智慧和前进的力量。巴金老人曾说:“要交出生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困难却在如何使这生命像落红一样化着春泥,还可以培养花树,使来春再开出灿烂的花朵。”这些年来,这些泰斗、圣哲纷纷离开了人世,可是他们已经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不仅是育花、护花人,而且是铸魂之人、铸魂之师,因为他们有为人类献身的精神,有对人民尤其是对青年的爱心,特别是他们还有深邃的智慧,使之形成了哲理,启迪着亿万人的心!记得前些年,我在一次追悼会上说:先哲的一生是高举真理火炬的一生,先哲们高举着生命的火炬,带领亿万人民行进在知识与智慧的大道上,起点虽已在身后,终点仍在遥远的前方!安息吧,在各位先哲创造的伟业上,自有后来人,我们将继续把生命与真理的火炬高高举起,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将在今天与明天之间架起金桥,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铺起跑道,使圣哲的哲思光辉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