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日本包下了北京展览馆其中的一个馆,专门展示来自日本智能交通相关的产品。日本的企业来了,带着他们自信的产品。其中最有看点是丰田公司,他们的“驾乘智能交通之梦”主题展,从智能汽车、驾驶安全到舒适出行,都有一系列配套的产品,还带来了下属的以GPS导航业务为主营业务的电装公司,准备大举进军中国市场。 丰田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从1994年首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开始,丰田公司参加了历届大会,并且在每届大会上都向世界展示了当前最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2007年的这次大会,给了丰田公司的智能交通产品进入中国一个绝佳的机会。 在日本,几乎每一辆出产的汽车都安装了GPS智能导航系统,附带覆盖全国的电子地图,这一系统全部由汽车厂商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而且日本有非常完备的系统支持GPS的畅通的使用。aihuau.com 这个系统就是VICS,是日本东京一家具有半官半民性质的交通信息处理、发布中心。它将警察部门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提供的交通堵塞、驾驶所需时间、交通事故、道路施工、车速及路线限制,以及停车 场空位等信息编辑处理后及时传输给交通参与者,特别是在汽车导航车载机上以文字、图形显示。该中心所需经费一部分来自官方,另一部分来自车载导航设备的销 售,车载导航设备生产厂家每销售一台设备,需向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中心交纳2000日元。目前日本平均每年销售车载导航设备约80万台,中心可以获得约 16亿日元的收入。在日本有28个地区可以提供VICS服务。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智能交通还有巨大的差距。而日本企业正是看到了这一差距,他们开始在中国试水。例如,丰田旗下的做车载导航的电装公司,已经开始与北京市政府合作,在北京市内就有100辆汽车里安装车载导航装置进行实验。

看来日本企业已经将智能交通的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中国,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日本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参加了这一高科技角逐,如宏达、尼桑、本田、马自达、三菱以及松下、先锋、阿尔派、健伍等公司都已开发出自己的车载导航产品。 日产汽车正计划明年奥运前将其最先进的智能导航系统"星翼"全面导入北京,而丰田也宣布2009年将在华推出车载智能通信系统。与目前消费者熟悉的GPS导航相比,新的智能导航将实现从静态电子地图向动态交通信息导航的飞跃,真正使车辆规避拥堵节省行车时间。 日本,这个离我们很近的国家,在智能交通方面,我们应该谦虚地向他们学习。在技术方面,日本绝对是世界一流的。驾车行驶在日本东京街头,即使你是一个新手,也能很快熟悉道路情况。通过路口上方红红绿绿的信息显示板,能够随时了解从甲地到乙地间的运行时间、运行速 度、堵塞长度等。通过车内广播和路侧广播你可以了解各个路口信息。 如果安装了车载终端,这些信息还会自动转换为文字。还可通过手机了解主要道路的堵车、 交通事故、车辆通行限制、交通管制时间等。这些准确及时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都离不开日本的智能交通系统。 日本企业的高调并没有影响中国智能交通技术的气势,有一股来自中国学院派的力量非常令人振奋。清华大学展示了其开发的“汽车行驶智能安全辅助系统”,它利用雷达、机器视觉等技术实时感知行车环境安全信息,自动判断行车安全性,发现潜在危险时,可以向驾驶者提供报警信息或自动控制车辆以保障行车安全。 来自上海同济大学一直以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得名,在智能交通方面也不甘示弱。研发的“试实验交通系统”可以实现实时交通流监测和交通流状态预测,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驾车人提供出行信息;还有些企业推出了使一切交通违法行为无法逃逸的监测手段和设备。可见,中国高校藏龙卧虎,许多智能交通的新技术都是来自高校的研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