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里正襟危坐的学生们没有成材,窗外偷听的穷孩子却考上了状元。
最初没有准生证 1997年3月,由安徽省政府和芜湖市政府下属的5家公司共同投资、注册资本为17.52亿元人民币的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正式成立;同时,公司建设工程在芜湖经济开发区八十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同年10月,发动机厂房(建筑面积达75 600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经过13个半月的安装调试后,1999年5月,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并一次点火成功;1999年9月CAC478/480发动机一次性通过产品鉴定。而整车厂(包括冲压、焊装、喷涂、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也于1998年3月开工。 他们开始策划的第一款轿车就是日后的“风云”,这个车型模仿的是捷达轿车的底盘。尹同耀在一汽大众时就是生产捷达的,对捷达的底盘技术了如指掌。车身也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模具则是请一家台湾模具制造商福臻公司进行开发的,一位一汽退休的老工程师被请到台湾监控模具开发过程。当模具试验压制出第一副未喷涂的白车身时,这位为造中国车而再次出山的老工程师当场热泪盈眶。 1999年12月,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首辆轿车下线,当看到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出来时,所有人都无比喜悦,高兴之余,突然发现还没给它取名。但取什么名字呢?尹同耀等人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拿不出最终方案,最后老领导说,我们终于成功造出了自己的车,那这车就叫“成功”吧。虽然牌子定了,但尹同耀等人总觉得这个名字不好,于是私底下又开始倒腾,想要将它改得新奇一些。 当时在庆祝新车成功下线时,大家曾一起欢呼道:CHEERY。后来有人提议,干脆就以这个词音译奇瑞为名字,也许更好。将CHEERY去掉一个E,是象征永不满足,同时,奇,有出奇制胜的意思;瑞,寓意着吉祥,而且与奇瑞标志也吻合。可能后来大家觉得奇瑞这个名字太好了,就干脆将公司的名字改成了奇瑞,而那款车的名字则改成了“风云”。aihuau.com 2000年,奇瑞汽车公司生产了2 000多辆汽车。这款配有1.6升发动机的三厢轿车,与桑塔纳、捷达和富康这“老三样”属同一档次,但价格却低了1/3,在市场上一亮相就反响热烈。 但那时候奇瑞还没有汽车生产许可证,产品不能公开在市场上销售。为了让这个刚诞生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在安徽省和芜湖市两级政府的帮助下,奇瑞汽车被指定为芜湖的出租车用车,并为其上牌照。 2000年5月9日,四川捷顺有限公司成为奇瑞公司的第一家经销商,首次订购100辆,从此,奇瑞轿车开始正式走向市场。 但此时的奇瑞汽车因为没有登上国家车辆生产管理目录,仍属于“非法生产”,被有关部门要求停产。 经过多方努力,在国家经贸委的协调下,奇瑞进行了加入上汽集团的谈判。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谈判,不加入上汽集团就等于没有户口。谈判的最后结果是,奇瑞同意将3.504亿元的资产(注册资本的20%)无偿划到上汽集团的账下,上汽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风险也不分红,奇瑞也不能使用上汽的销售网络。2001年1月,安徽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奇瑞,奇瑞轿车也得以上了国家机械局被撤销前最后一次公布的车辆生产管理目录,获得了期盼已久的“7字头”目录。从此,奇瑞汽车所有的车型在尾部左上角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标志进行销售。 破局,挑战潜规则 “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在发展模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资源型国家,特点是人口少,靠煤或石油来生存,比如中东国家;第二种是依附型国家,靠依附大国的政治联盟来生存;第三种是自主创新型国家,比如德国、日本、韩国,还有美国,这些国家人口多、企业载体也多。我们国家走的就是第三条道路,是自主创新发展模式的国家。汽车工业也应该顺应这种要求。”尹同耀对自己所走之路坚信不疑。 正如在文艺界盛传导演和演员之间的“潜规则”一样,在汽车界也同样有着自己的“潜规则”。 长期以来,汽车在中国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只有官员、暴发户和一些新兴阶层才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在以市场换技术的美好期待中,在强烈的政绩需求下,跨国汽车巨头们便成了香饽饽,各地都唯恐抢之不及。“高端市场高利润,低端市场低利润”的规律,让巨头们不屑于进入低端市场;而被寄予厚望的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在只要通过合资就可拥有骄人业绩的事实面前,更是无心进取。 在这样的庇护下,巨头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垄断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具有戏剧性的是,奇瑞的前董事长詹夏来当年在决定成立奇瑞汽车公司时,也没有离开与巨头牵手的思路。 据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披露,1997年,开始汽车关税谈判前,中国汽车关税一度曾高达180%~220%。但当时世界银行有一个数字,由于中国汽车和零部件的大量走私,中国汽车的关税虽然是180%,但实际关税却只有26%。所以当时美国谈判代表分析,中国要求的税率应该为25%,而现在实际上是26%,已经很接近了。 与其他合资企业不同的是,奇瑞并不想完全依附跨国巨头,所以提出的条件是要“保持独立”。而当时除了尹同耀他们几个从一汽“叛逃”的“专业人士”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不过杯水车薪的17.5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外,一穷二白的奇瑞提出这样的条件,在“高贵”的巨头们看来是对他们的亵渎,“好像你们是大企业,我们是小企业”。由于他们的实力太小、期望甚高,而没有被汽车巨头们纳入“统战范畴”。当然,有一种观点认为,奇瑞之所以走上“自己干”的道路,是因为当初的创业者对汽车产业一无所知,所谓“无知者无畏”。因为之前很多人总是在散布这样一个“常识”:成熟的自主汽车品牌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的生产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入、10亿美元的运转费用,同时还需要有8 000~10 000人的技术研发队伍、30个实验室,平均两年才能开发一款新车。这样的言论使很多人进军汽车市场的信心土崩瓦解。 而这时,奇瑞早就以2 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英国福特公司的发动机产品技术和一条生产线,如果就此放弃,代价太大了。奇瑞最后只能选择自己干。 奇瑞虽然起于草莽,但其领导人大多来自大型国有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从一开始就比较规范,使企业很快就形成明晰的短、中、长不同目标,并有成型的企业制度安排去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 奇瑞的员工总数在2001年10月是2 700多人,2002年年底是4 000多人,到2003年年底已增加到9 000多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20 000多人,平均年龄23岁。如何把这支年轻的职工队伍变成训练有素的劳动大军,是奇瑞面临的一大挑战。奇瑞装配线上的工人不如一汽大众的工人那样训练有素,但却不存在国有企业的传统弊端来阻碍奇瑞的努力。虽然是国有企业,但奇瑞的体制却完全是新型的。上至总经理,下至每一个普通工人,奇瑞全体员工都实行合同制,那些创业的元老们也只能与企业签订5年的合同。公司没有后勤系统,干部员工自己解决住房。企业决策系统高度集中,令行禁止。 尽管仍然只能算是个新企业,但奇瑞在管理和技术装备上都向高水平看齐。2002年5月,奇瑞成为中国首例侧面碰撞试验的成功者;9月,奇瑞成为中国首家通过ISO/TS16949国际标准的整车制造企业;10月,经过近一年精心准备的ERP项目正式上线。奇瑞拥有据说是世界最先进的涂装线,投资7亿元人民币从德国最著名的专业厂家杜尔公司引进。据说与此相同的生产线全世界仅有五条,三条分布在欧洲:其中大众两条,宝马一条;两条分布在亚洲:上海大众一条,第二条便落户在奇瑞。 2004年1月17日,北京亚运村车市公布了2003年北京市场十大畅销车型(对当年在亚市销售的共859种车型按照销量排名,所以当选者都是由消费者用“货币投票”评选出来的),吉利美日和奇瑞QQ同时入选。根据翌日《京华时报》报道:“十大畅销车型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奇瑞QQ,在北京上市销售的时间从去年9月至年底不过4个月,却能挤进前十名,成绩十分引人注目。” 2004年4月15日,第20万辆奇瑞轿车,同时也是第一辆东方之子2.0MT驶下生产线,这一天离上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获准上市销售仅仅过了3年多。 2004,冬天很冷 2004年对于包括奇瑞在内的中国汽车业界是一个始料不及的寒冬。 在经历了2002年和2003年的井喷式发展后,中国汽车市场在2004年初似乎并未表现出要减速的势头。在年初时,大部分厂商都宣布了自己当年雄心勃勃的产销计划。包括MPV和SUV在内,轿车的年度计划总销量超过280万辆。 但在国家统计局9月中旬发布的信息中,将原预测的282万辆的轿车产量调整到239万辆,“减产”43万辆;增幅由40%调整为18%,并预计汽车厂商中能完成全年预定销售计划的只有北京现代、广州本田等屈指可数的几家。这和上年年底“全国市场一片红、家家摆起庆功酒”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有想到贷款这么难。”经销商们如此感叹。按照当初的预测,汽车贷款应该是一年比一年多,2002年、2003年的汽车贷款比例是30%左右,业内估计这年应该超过35%。可没想到到了9月通过银行贷款买车的还不到10%,比2001年还要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信贷和租赁买车,是汽车销售的主流方式。美国92%、英国80%、德国75%、日本44%的汽车都是通过信贷和租赁的方式销售出去的。相反,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在银监会的“特别调查”后,居然迅速从汽车信贷市场淡出了。对汽车消费信贷的态度,国内外银行界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尽管如此,2004年,从3月到7月奇瑞仍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然而,国内汽车市场的第一场寒流不经意间袭来了。汽车消费贷款被严格限制,车市降价的声音不绝于耳,消费者购车热情跌至冰点。从7月开始,奇瑞的销售就明显下滑。在此之前,奇瑞抓住了中国汽车市场“井喷”的好时光,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频频出手、迅速上位,为中国自主品牌抢占了一席之地。但是到了这一年,奇瑞开始为自己过去的习惯性“抢跑”补交学费。 奇瑞在企业经营基础建设方面的诸多缺陷一齐暴露,奇瑞短暂的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冬天比同行企业来得似乎更早一些。初次掌舵的尹同耀不得不面对股东们一轮又一轮的质询。“虽然市场环境不好,但还是有像广本那样做得很好的企业,问题在于我们自己。”尹同耀反思道。 2004年,奇瑞汽车全年销量仅为8万多辆,未及年初所定目标的一半,且微型轿车QQ占了总销量的58%。痛定思痛,技术出身的奇瑞掌门人尹同耀不怕家丑外扬:“2004年12月之前,我们没有营销。”如果不是因为对既往发展路径的深刻反省,不是因为对“没有营销”的恶果的极度失望和愤怒,知识分子出身的尹同耀不可能说出这句激烈决绝的话。 销售下滑也让奇瑞的财务问题暴露了出来。奇瑞以前只有会计,没有财务。尹同耀坦承,那之前,他甚至连长贷、短贷都没弄清楚,直到从外企请来一个首席财务执行官以后,他才知道用短期贷款做长期项目是很危险的。 销售下降让尹同耀开始更多地思考管理的问题,比如财务控制、研发成本控制等。同时他还要说服股东,得到他们对利用全球资源等一些投资决策的认可和支持。 2004年还有一件对奇瑞影响重大的事件,那就是奇瑞和上汽集团的友好分手。 早在一年前奇瑞和上汽要分手的消息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导致它们分手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上汽希望增股但是没有实现。一种说法是,由于2000年签约时,上汽对奇瑞的未来并不看好,所以与奇瑞约定了“四不原则”: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债务、不分红,为的是避免背上奇瑞这个包袱。没想到奇瑞一日千里,在如此好的形势下,上汽提出增股的要求,奇瑞其他股东自然不乐意。在奇瑞看来,上汽控股后,股东利益、地方利益等诸多现实问题恐怕会纠葛不清;而据上汽有关人士称,在签约之时并没有排除增股的可能,后来在增股问题上上汽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和努力却没有收效。 另一个原因来自上汽集团的两大外资合作伙伴—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 走向国际市场 肩负自主创新品牌大任的奇瑞,相比受国家保护的“大集团”、“大型骨干企业”,更加敢于利用国际资源、出口更多的整车甚至出口汽车整装厂和CKD 散件,这正是自主开发企业的优势所在。发展到今天,奇瑞已经抓住几个国际区域市场的制高点,进行战略布局,比如中东市场的伊朗、东盟市场的马来西亚等。 就在正式上市的第一年,奇瑞意外地接到了出口叙利亚的第一笔200辆奇瑞轿车订单之后,出口销售便一发不可收拾,从2003年的1 000辆,到2004年的3 000辆,奇瑞汽车出口叙利亚的数量连续翻番,车型包括风云、旗云、东方之子和QQ。虽然总数不算多,但占了中国当年出口轿车总量的90%。在进入中东市场后,东南亚、拉美等地区也进入了奇瑞的视线范围。2005年,奇瑞全年出口海外轿车18 000余辆,2006年,奇瑞出口汽车超过了50 000辆,继续蝉联全国出口第一。 继叙利亚之后,奇瑞紧接着在2001年年底与伊朗SKT公司确立了合作关系。经过一年多的报批、审核,此项目在2002年年底获得了伊朗政府的生产销售许可证。2003年2月,奇瑞又与伊朗SKT公司在芜湖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与SKT的合作,奇瑞实现了建立海外工厂的第一步。2004年11月中,奇瑞又与马来西亚阿拉多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及汽车出口合同,从而进入东盟市场。目前这家位于马来西亚的工厂可以制造、组装并销售奇瑞提供的多种车型。此前,QQ已经在马来西亚获得了不俗的业绩,尽管其价格比国内高得多。 2005年,奇瑞有3款新车进入马来西亚,到2006年,其引进的车型可以达到6种。为进一步预热市场,2006年12月,阿拉多公司以整车进口方式将1万辆左右的微型轿车奇瑞QQ运抵东盟市场,借以扩大奇瑞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 2006年开始奇瑞已经进入俄罗斯市场,几个月时间汽车产销超过万辆,2007年开始已经闯入俄罗斯外国汽车销售排行榜。 2005年,中国汽车大举进军海外市场,尹同耀领导的奇瑞也进入了更为理智的时期。这一时期,尹同耀要面对知识产权纠纷、发展瓶颈、资金缺口和开拓欧美市场的困难。国资委认为奇瑞大概需要400亿元的资金,奇瑞已经从国家开发银行拿到15亿元的支持,未来的上市计划也箭在弦上。 奇瑞已在中国汽车史上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个侧面碰撞成功试验者,第一个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涂装生产线和发动机生产线,第一家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ISO/TSI6949.1999版国际标准认证,第一家到国外去建立合资轿车厂,第一家将中国轿车技术转让到国外。在世界汽车发展史中,奇瑞轿车也以自己超乎寻常的高速发展,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马来西亚阿拉多公司引进奇瑞公司轿车生产技术后,公司总裁说:我们之所以选择奇瑞,因为它是中国最好的民族汽车品牌,它拥有世界最尖端的科技人才、最先进的研发机构和最高档的生产设备。
2006年11月11日意味着中国入世5年过渡期的结束。刚刚过去的“圣诞大餐”可以说是国人享受WTO过渡期的最后晚餐,吃完“圣诞大餐”的老总们将真正在世贸组织制定的游戏规则下同台平等竞技,搏击全球市场,而普通百姓也将更多地感受到完全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所带来的实惠。 人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不自信,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在看到镜子时都要看看里边自己的样子,即使没有镜子,利用电梯里的金属反光,也会不失时机地看看自己有什么不妥。 尹同耀也是如此。一旦有机会,他就会迫不及待地询问他的同行:“你觉得奇瑞怎么样?” 有人说奇瑞的市场定位很准确、独特。 有人说奇瑞的营销能力很强。 有人说奇瑞的产品性价比好。 那么尹同耀认为奇瑞的优势是什么呢?是成本控制能力还是产品开发能力?或者是核心技术的把握?或者是供应链的整合能力? 也许这些都不能完全描述奇瑞,因为奇瑞还是个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具有无限可能和无限希望。